高中语文活动课中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1页
高中语文活动课中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2页
高中语文活动课中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3页
高中语文活动课中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4页
高中语文活动课中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代学者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传承至今的产物,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编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能发挥出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的作用,是每一位青年学生都应该去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具体到每位高中学生的层面,即要他们在人文素养的陶冶下,扎实学好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养成勇敢坚毅、不懈进取、勤奋好学、追求卓越的精神,为自己的终身幸福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进步而做好准备。一、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1.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我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是几千年来先辈们勤苦劳作、踏实耕耘的真实写照,是礼仪道德、人文风情的艺术荟萃。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生生不息的根基,当今时代物质充沛、精神食粮匮乏,是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精神世界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具有可承继力与易传播性,它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学科中把汇聚着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进行教授,势必是传承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的有效之方。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势必要竭力促成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带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便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民族精神的发展。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日常教学,不仅有助于优秀历史文化的发展继承,也能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综合性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展现独具风格的精神风貌。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中,还能为现代语文教学创造新的理论及实践突破。以上便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时代发展中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对于经济文化朝着更有内涵、更高质量方向发展的意义,对于文化传承中教学工作的促进意义。2.传统文化之于中学生的成长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增长学识、培养思想情感以及态度观念的黄金时期,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理想的学习资源。难以回避的是,传统文化对于中学生来讲可以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自我认同感。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开放热情、自由包容,亦或难辨优劣,对于心性未稳的中学生来讲并不是理想的学习资源。因此,只有通过正式的课堂教学,把我国自有的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树立起基本的文化基调,对我们民族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才会对形形色色的文化渗透有一个明晰的界限,才会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现状分析1.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课堂中师生互动少是目前最为突出的教学现状,少有的师生互动大多数还是以老师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也只会机械的学习并掌握课程规定的学习目标,对于拓展性的目标而言,学生通常缺少必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式。第二,课堂教学中缺少传统文化拓展。比如,我国的古诗词是形成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李白的恣意豪放是盛唐的风范,杜甫的忧国忧民是朝代的落寞。满江红的壮志豪情、八声甘州的霜风凄紧都是文人作家对自我时运的慨叹,因此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教师进行背景拓展。现实中的高中生,没有经历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衰败场景,无法想象其中的艰辛。再者“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讲的一方面是国破家亡,一方面是壮志难酬,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很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这样复杂的时代矛盾。在没有了解知识的深层次含义之时,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只能让学生片面地理解一句话的意思,而不能深刻地理解并且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一味地通过赶进度式的教授课本知识会使得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反倒不能很快跟上进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扼杀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传承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体现的是劳动人民对它的传承和创新。传承是指继承优秀的传统,创新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传承,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勃勃,此二者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讲都十分重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距离较远,因此慢节奏的传统文化跟不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这是文化传承过程中必须正视的客观因素。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一要理性看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封建迷信,不是落后腐败,而是历史的积淀,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第二要妥善平衡应试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做出合适的教学安排;第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从青年学生做起,早早打好基础,培养文化情感。根据以上分析得出,语文课堂上互动较少,无法达到实际上老师与学生进行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去关注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略情感的处理(包括学生的自我和他人的认同、自我满足等),只是一味去灌输课标内容,学生所进行单方面的输出就显得过于无趣与枯燥。三、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高中的教学需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既要注重知识的增加,还要兼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塑造。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因为文化是一个人生活和发展的魂,通过学习、理解并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来增进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号召下,具体实践策略如下:1.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中课堂的意识。前文已经详述,高中阶段的教育因为极其严重的应试性,使得进入高中语文课堂的优秀传统文化较少,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高中学校的校领导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意识较低。所以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并出台文件进行指导,对高中学生的全面和谐成长目标给予实质性的规定。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所进行的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上是从最经典的诗歌开始的。诗歌的传唱在我国历史悠久,其对仗工整、整齐押韵,很容易在高中生群体中进行教学。其二,民间传统故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它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质朴无华,它赞扬文人墨客的精神风骨、才情气韵,这些都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是高中生是生活在21世纪的时代新人,对于充满年代感和时代局限性的知识无法客观公正的看待,需要教师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前导入和课时疏导,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但针对上述种种问题,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需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等,才能使高中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2.传统文化的现实性解读。优秀的传统文化,枯燥繁复,与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适当的以当下生活视角来解读优秀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愚公移山”的启发意义,愚公家外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断了内外交流的路,愚公就带着家人去挖,用簸箕来回搬运,十分辛苦。智叟就觉得十分荒唐可笑,因为他看见愚公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愚公的回答耐人寻味:我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我们若是粗心,可能会误以为愚公挖不动了就靠儿子,儿子接班两天也挖不动了就靠孙子,这样的“无穷尽”。实则寓言故事中的愚公,是自己移山至死,再把事业传给儿子,儿子至死方传孙子,然后子孙代代无穷尽,总会有把山移走从此改变家族命运的那天。在我们今天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父母觉得生活太累,就生下儿女,逼着他们去考试、去比赛、去升学,从此不再提升自我。那么,试问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不会也这样想:生个儿子,让他去努力吧。这样的“无穷尽”,何时是个头呢?因此,冷冰冰的文化经典以合适的方式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才是对学生的再教育。比如上文的“愚公移山”,每个人出生就自带了一座“王屋太行山”,因其各自的差异或大或小,要怎么通过读书和奋斗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是改变自己的命运,都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启示。3.秉持“化育知行”的教育理念。所谓的“化育知行”是说,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加强认知教育。教师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在此依然以“愚公移山”为例。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个主线便是“家国文化”,我们要通过自己勤劳的手使自己过上比父辈还好的幸福生活,至少摆在愚公孙子面前的山要小于摆在愚公儿子面前的,愚公孙子所看到的希望是大于愚公儿子所看到的,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其次在社会层面,个人事业的选择应该为服务社会所准备,与时下的“中国梦”相契合。从故事所交代的背景来看,住在王屋太行山里的不只有愚公一家,那么移山这么宏达的事业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愚公如此义不容辞、一马当先,可见他对大家的担当精神。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也是现代高素质的劳动者所必备的。4.善用古文教学,寻找总结文化精神。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学到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仔细思考和探索的。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虽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便是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家国天下的担忧、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内容中总结相同的情感和精神,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表现形式,它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以文字形式传递着作者本人的内心情感,也充盈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由于古文字词有些晦涩,教师在古文教学中,可以一字一句慢言其中含义,同时穿插趣味形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不至因为字词难懂而觉得枯燥,在这之余,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古文内涵后深挖背后情感,并延伸出文化深意。从而有助于学生在耳濡目染之间提升思想,掌握精神,促成人格的良好发展。如《论语》十则,以寥寥数词教给学生以学习之道;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以圣贤之实例引出磨炼之寻常,道出忧患意识之必要,让学生不惧艰难,懂得奋进之法;如《愚公移山》之说,以一己之力,坚持不懈,终得偿所愿,移走大山,这教给学生坚持的道理。种种诸如此类,都是民族精神的典范,值得学生细细品读。5.鼓励形象思维,认知理解文化真谛。语文课程中的游戏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传统文化是无形的,它悄无声息地生长,也不着痕迹地流动,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捕捉到传统文化,势必要教给学生形象化地理解与认知。而现下“互联网+”时代正在大力推进,核心技术日新月异,资源共享成为时下热词。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便利的新兴手段来开展教学工作,例如视频教学方式,视频教学可以将文章中的文字以动画形式得到诠释,它更具色彩,也更能吸引高中学子的注意力。故而,在语文教学中,视频的发布让学生一方面了解着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思考着文章背后、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形象立体的教学方式,它更具感召力,更能让学生仿效。如,在学习《氓》时,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文中的女主和男主,以及造成婚姻悲剧的时代原因。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得、自己的情感价值观,通过影视或者刊物了解到的婚恋观来深入分析这篇卫风。时代在不停的变化,但人们的婚恋悲剧却一直存在,我们不妨让学生放开思维,直击问题的所在。不要因为他们只是高中生而回避谈论感情的问题,该篇文章中的男女主在当今时代的例子依然比比皆是,因此教师正确的解说课文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正是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