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规划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确定4.1环境影响识别本评价旨在依据《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结合规划区环境现状调查,对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试图识别出主要的环境影响主体、受体与效应,为后续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4.1.1环境影响评价矩阵识别方法。根据《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特点,结合现状调查,同时参考已有类似案例,本研究采用矩阵核查表法对《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识别。识别步骤。首先,进行环境影响项目分类。认真分析旅游规划内容,筛选出规划中提出的可能引起环境影响的旅游相关开发建设项目。第二,对环境要素、环境参数进行分类。根据上一步分类的结果,针对每个具体的项目分析可能受其影响的环境要素或环境参数,如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等。第三,进行环境影响重点现场调查。第四,构造旅游规划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根据上述两个步骤及环境要素分类编制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影响识别矩阵清单表。第五,环境影响分析。在识别矩阵核查表中分析旅游相关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其性质,初步确定环境影响识别因素,经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后确定主要的旅游规划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出的规划定位、规划结构和布局等重大规划方案及其他各个规划方案,从水资源、南扶水库及湖岸、地下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土壤侵蚀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生态、景观绿地、陆生动物、电磁辐射等11个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物质资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旅游业、农业、人口结构、就业、生活质量、能源等11个社会环境要素,初步分析规划方案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方式、途径以及强度。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矩阵清单编制见表4-1和表4-2。表4-1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矩阵清单(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内容水资源南扶水库及湖岸地下水环境空空气环境声声环境土壤侵蚀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生态景观绿地陆生动物电磁辐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用地类型数量和布局-1r±3s±2s-1r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络-3s-2s-1r-2s-2s保护培育规划分级保护及范围划定+3s+3s+1s+3s+3s+3s+2s核心景区规划划定范围、级别、措施+3s+2s+1s+3s+2s+3s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居民点调控+2s+2s+2s+2s+2s+2s人口控制+2s+2s+2s+2s+2s+2s风景游赏规划景点规划-1r-2r-1r-2r-1r±1s-1r游赏项目-2r-1r-2r-1r-1r-1r游线组织-2r-1r-2s-2s-2s±1s-2s游览设施规划游览设施配备-1r-1r-2r-3s-3s-1s旅游基地组织及基础工程-2s-1r-2s-1r-2s-3s-3s-2s游客和服务人员增加-3s-2s-1r-1r-2s-2s-3s-2s-1s-2s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热带农业-1r-1s-1r±1s+2s淡水养殖-2s-2s地方产品加工业-2s-1r-1r-2r-2s-3s-2s-1r休闲配套服务业-1r-1r-2r-2r-1r-2s-1r植物景观规划五类植物景观基调区+2s+2s+2s+2s+2s+3s+2s+3s+3s+2s市政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1r-2r电信工程规划-1r给水工程规划-3s排水工程规划+3s+3s+3s+3s注:3—重大影响,2—中度影响,1—轻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r”表示可逆或短期影响,“s”表示不可逆或长期影响;空格:表示此项不确定或没有影响.表4-2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矩阵清单(社会环境)规划内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物质资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旅游业农农业人口结构就业生活质量能源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用地类型数量和布局+3s+3s+3s-2s+2s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络+3s+1s+2s+3s+2s+3s+3s+3s保护培育规划分级保护及范围划定+3r+3s+2s核心景区规划划定范围、级别、措施+2+3s+3s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居民点调控+3+1s+2s+2s+2s+2s+3s+3s+3s+2s人口控制+3s+2s+2s+3s+2s+3s+3s+3s+2s风景游赏规划景点规划+3s+2s+2s+1s+3s+3s-2s+3s+3s游赏项目+3s+2s+2s+1s+3s+3s-2r+3s+3s游线组织+3s+2s+1s+3s+3s+3s游览设施规划游览设施配备+3s+2s+3s+3s+3s-2s+3s+3s-2s旅游基地组织及基础工程+3s+2s+3s+3s+3s+3s-3s+3s+3s-2s游客和服务人员增加+3s+2s+3s+3s+3s+3s+2r+3s+3s-3s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热带农业+3s+2s+3s+1s+1r+1r+3s+1s+1r淡水养殖+2r+2s+3s+1s+1r+1r+2s+1r地方产品加工业±2r±2r+3s+2s+1r±2r+2s+1s+2s±2r-2r休闲配套服务业+2s+3s+3s+2s+3s+3s+2r+3s+3s+3s-2r植物景观规划五类植物景观基调区+2s+3s市政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3s+3s+3s+3s+2s+3s+3s电信工程规划+3s+3s+3s+3s+3s给水工程规划+3s+3s+3s+3s+2s+3s-1r排水工程规划+3s+3s+3s+1r+3s-1r注:3—重大影响,2—中度影响,1—轻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r”表示可逆或短期影响,“s”表示不可逆或长期影响;空格:表示此项不确定或没有影响.4.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识别本规划环评确定的评价目标规划方案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4-3。表4-3总体规划方案与环境要素对应表序号12345678910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培育规划核心景区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水资源√√√√√√√√√南扶水库及湖岸√√√√√√√√√地下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土壤侵蚀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生态√√√√√√√√√√景观绿地√√√√√√√陆生动物√√√√√√电磁辐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物质资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旅游业√√√√√√√√√√农业√√√√√√√√√人口结构√√√√就业√√√√生活质量√√√√√√√能源√√√√在矩阵核查法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咨询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参考了有关文献,明确了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规划方案,确定了具体的评价内容及其相应的环境要素,即从水资源、南扶水库及湖岸、地下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土壤侵蚀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生态、景观绿地、陆生动物、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旅游业、能源、生活质量等15个要素出发,重点对《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培育规划、核心景区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10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从表4-3可看出,10个规划方案都对生态、经济发展和旅游业产生影响。以下按上述确定的15个环境要素,逐一列举涉及的规划方案,并初步定性地给出该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压力和环境影响。(1)水资源影响水资源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培育规划、核心景区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划定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布局,建设用地处于水资源保护区或者相关区域,增加了对水资源消耗较高的土地类型(如酒店饭店等旅游设施、高尔夫球场等),都将对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保护培育规划:把风景区划分为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区域,突出了对南扶水库及湖岸的保护力度,将对水资源产生长期有利影响。核心景区规划:把风景区划分为四个等级的核心景区,其划分正确与否将对水资源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进行居民点调控和人口控制,有利控制和减少水资源的消费。风景游赏规划:景点规划、游赏项目、游线组织,将增加旅游活动内容和游客人数,增加用水量,对水资源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游览设施规划:游览设施配备、旅游基地组织及基础工程建设、游客和服务人员增加,将增加用水量,对水资源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选择适当地点发展淡水养殖、积极扶持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业等,将破坏水资源环境和增加用水量,对水资源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植物景观规划:把风景区划分为五类植物景观基调区,有利于水资源的涵养。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供、排水规划,有利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并有效利用水资源。(2)南扶水库及湖岸10种规划方案都影响到南扶水库及湖岸。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用地不当,可能会影响水库及湖岸,例如建设用地中的在湖岸及其附近兴建码头、宾馆等设施的用地,会造成水库及湖岸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长期不利影响。保护培育规划:突出了对南扶水库及湖岸的保护力度,将对其产生长期有利影响。核心景区规划:南扶水库及湖岸大部分在核心景区内,但有部分也不在核心景区内,划分合理与否,都对南扶水库及湖岸产生长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进行居民点调控和人口控制,有利控制和减少水资源的消费和农村面源对水库及湖岸的污染。风景游赏规划:景点规划、游赏项目、游线组织,将增加旅游活动内容和游客人数,增大对水库及湖岸的压力,对水库及湖岸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游览设施规划:将增加用水量和占地面积,对水库及湖岸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将增加用水量或破坏水库及湖岸环境和生态,对水库及湖岸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植物景观规划:把风景区划分为五类植物景观基调区,有利于水库及湖岸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景观的维持。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供、排水规划,有利于减少对水库及湖岸的污染和有效利用水资源。(3)地下水环境影响地下水环境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和旅游用地的增加,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与功能,可能对地下水环境系统和质量产生长期不利影响。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进行居民点调控和人口控制,有利控制和减少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游览设施规划:增加占地和用水量,增加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将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增加发展的规模和资源的消耗量,增加生产废水和增加职工的生活废水排放,可能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基础设施规划:有计划利用水资源和处理处置污水,将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长期有利影响。(4)空气环境影响空气环境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和区域布局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分布和大气环境质量。道路交通规划:建立道路网络,增加道路里程数,从而增加车辆数量,增加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发展公共汽车、电车、电瓶车,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尾气污染问题。游览设施规划:游览设施配备和旅游基地组织的建设、游客和服务人员的增加,将增加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大气污染物和对空气环境的不利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增加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业,将增加能耗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5)声环境影响声环境的主要规划方案:道路交通规划、保护培育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植物景观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把规划区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乡村道,形成了对外交通和区内环湖道路等主干道为主的道路网络,道路车辆噪声对风景区声环境影响的强度和范围将发生变化。主干道、次干道的建设,将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造成噪声影响。保护培育规划:虽然主要是保护风景资源的规划,但由于不同级别保护区的旅游活动和游客人数的不同,导致社会生活噪声的不同,从而对于一、二级保护区的声环境质量起到保护作用。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调整、优化村民点,控制村庄人口,有利于维持一个幽静的农村生活环境。风景游赏规划:建设旅游服务社区,如建设小码头、度假酒店、观光小镇、渔人码头等设施,将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造成噪声影响。游览设施规划:旅游基地组织、游客和服务人员的增加,将增加社会生活噪声源,对周围声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业会增加机械噪声源,对周围声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有降噪功能。完善的植物景观有利于防治噪声污染。(6)土壤侵蚀和污染影响土壤侵蚀和污染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培育规划、核心景区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以及不同的污染。道路交通规划:不同的道路密度和布局,会改变原来地表径流走势,形成新的植物绿色走廊和地表水流路径。保护培育规划:进行分级保护,培育国土,对于土壤质量的保护和防治土壤污染,将产生有利的影响。核心景区规划:一、二级核心景区的划定,对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提高土壤质量,将产生有利的影响。风景游赏规划:建设旅游服务社区,如建设小码头、度假酒店、观光小镇、渔人码头等设施,建设施工活动会造成水土流失,运营活动会增加人口密度,影响土壤结构与功能,对土壤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游览设施规划:旅游基地组织、游客和服务人员的增加,建设施工活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建筑垃圾、游客的固体废弃物和旅游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等,都会对土壤质量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主要是加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污染。植物景观规划:形成五类植物景观基调区,对于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将会产生长期有利影响。(7)固体废弃物影响固体废弃物的主要规划方案:保护培育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对各级保护区,采取严格的限制旅游开发建设活动和游览活动以及游客人数的措施,对于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数量及对环境的污染将产生长期有利影响。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村庄得到整治和优化,人口控制,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风景游赏规划:旅游景点的增多,线路的增多,游客的增多等,都将会导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增加,容易造成垃圾污染。区域、线路垃圾收集点的合理设置,景区环卫人员的及时打扫和提高游客的卫生环境保护意识,定时的垃圾清运处置等,都是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维护清洁卫生环境的有效措施。基础设施规划:污水处理厂污泥是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考虑污泥的处理问题。(8)生态规划中的10个规划方案都将影响风景区生态。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布局的规划可直接影响到现有生态系统格局;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将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和隔离;建设用地的增加将会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道路交通规划:交通路线选择对生态敏感区可能产生潜在影响;交通网络建设可能割裂景观、切断物种迁徙通道。保护培育规划: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有利于培育国土。核心景区规划:一、二级核心景区规划,总体上有利于生态系统和景观建设,但有一些重要的湖岸不划入一、二级核心景区规划,对生态系统和景观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建设,与风景区的性质不相符合,还将对生态系统和景观造成不利影响。风景游赏规划:建设旅游服务社区,如建设小码头、度假酒店、观光小镇、渔人码头等设施,建设施工活动将会对各种类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游览设施规划:将增加占用各种生态系统的面积,运营活动将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建设施工活动,会占用各种生态系统的面积,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运营活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植物景观规划: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景观的保护。基础设施规划:排水工程规划对于生态系统会造成有利的影响。(9)景观绿地影响景观绿地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培育规划、核心景区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和旅游用地的增加,林地的减少会直接减少景观绿地的数量和布局。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络是规划区的骨架,影响着景观绿地的布局。保护培育规划:分级保护风景资源,有利于景观绿地的保护。核心景区规划:将风景区分为四级核心景区,不同级别景区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有利保护不同类型的景观绿地。风景游赏规划:增加的各种旅游设施会占用一定的景观绿地,游客的活动也会对景观绿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游览设施规划:占用一定的景观绿地面积。植物景观规划:规划五类植物景观基调区,将对景观绿地产生长期有利影响。(10)陆生动物影响景观绿地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培育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的类型和布局影响动物的栖息地、觅食范围和行为规律,使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道路交通规划:道路既是动物流动的廊道,也可能切断物种迁徙通道。保护培育规划:划分不同级别的保护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有利于陆生动物的保护。风景游赏规划:旅游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游客的增多,将会缩小动物的活动空间。游览设施规划:使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缩小动物的活动空间。植物景观规划:有利于维护动物的栖息地、生态环境和通道。(11)经济发展规划中的10个规划方案都将影响规划区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布局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和效率,因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低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与其他用地的合理平衡是区域开发与保护中的重要内容。道路交通规划:路通财通,道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保护培育规划:只有保护好南丽湖特色的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才能有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可利用资本。把本区分为三级保护区并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和措施,对于特色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区域经济,将会产生长期的有利影响。核心景区规划:促进核心景区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调整、控制、优化居民点,控制人口,能优化人口结构,减少资源占用,增加非农业就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风景游赏规划:增加旅游景点、线路和旅游活动,能改善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游览设施规划:增加游览设施,能增加旅游活动规模,增加旅游收入和税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增加产业链和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直接增加经济收入。植物景观规划: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景观多样性,从而增加风景区的环境生态价值和旅游产品的价值,对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带来长期有利影响。基础设施规划:为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电力工程规划为规划区提供照明、能源保障。电信工程规划为规划区提供通讯、邮政等对外联系的保障。给水工程规划为规划区提供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保障。排水工程规划为规划区废水处理和出路提出安排。由此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2)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布局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调整、控制和优化农村居民点,控制农村人口,可以腾出较多的土地发展其他产业,增加产业的多样性。风景游赏规划:增加景点、游客和旅游线路,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游览设施规划:增加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和旅游收入,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热带农业对产业结构会带来有利影响,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业对产业结构可能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淡水养殖业和家禽家畜饲养业对产业结构会带来不利影响,旅游休闲及配套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会带来长期有利的影响。(13)旅游业规划中的10个规划方案都将影响旅游业。土地利用规划:增加了较多的旅游用地,对旅游业带来长期有利影响。道路交通规划:便捷的对外交通和区内环湖公路等公路构架对旅游活动的可进入性提供了有利的影响。保护培育规划:保护特色的风景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旅游资源保障。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优化区域环境和控制人口数量,为发展旅游业提供旅游活动空间,腾出较多的环境容量。风景游赏规划:为旅游活动、游客提供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游览设施规划:为旅游活动、游客提供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旅游需求,为旅游业的核心内容之一。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及配套服务业对于旅游业带来长期有利影响;大力发展热带农业,对于旅游业也会带来有利的影响;适当发展淡水养殖业等,可以满足游客的吃的需求;有选择地发展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业,对旅游业也可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但加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不符合风景区的性质。植物景观规划:增加景观类型和内容,对旅游业将带来长期有利影响。基础设施规划:可完善区域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为旅游业提供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4)能源影响能源的主要规划方案: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调整、控制和优化农村居民点,控制农村人口,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游览设施规划:酒店等旅游设施的建设,将会增加能源的使用量。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增加各种产业类型和产业规模,将会增加能源的使用量。基础设施规划:电力工程规划会增加能源供给。(15)生活质量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规划方案:道路交通规划、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增加居民出行的便利。社会协调与村庄安置规划: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人口素质。风景游赏规划:增加景点、线路和旅游活动,增加居民和公众参加旅游的机会,对于增进身心健康,增加知识、增加生活乐趣等带来有利影响。游览设施规划:增加酒店等旅游设施,会增加就业机会,对提高生活质量会带来有利的影响。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增加了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的机会。植物景观规划: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和生活空间,为居民和公众营造美丽、充满生态气息的环境氛围,并提供游憩、休闲、度假的空间,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带来长期有利的影响。4.2规划环境影响因素分析4.2.1规划实施环境污染源分析(1)水污染源=1\*GB3①规划实施建设活动规划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施工污水(主要为浇注砼的冲洗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为4000~6000mg/L,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以施工人员最高峰1000人计,日用水量按200L/人,污水产生系数0.85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日最高产生量为170m3/d。其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NH3-N,浓度分别为COD:300~400mg/L,SS:150~200mg/L和NH3-N:35mg/L,由于规划分期分区实施,产生的污水比较分散,经化粪池处理后可在区内作为绿化用肥。=2\*GB3②规划实施运营活动水环境是南丽湖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目标。为了能够比较客观地估算规划实施运营活动水污染源,本评价设两种情景:一种情景是总体规划中对水污染源的估算结果,另一种情景是本评价的估算结果。1)情景1:总体规划估算结果情景采用单位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实施运营活动用水量,主要参照海南省水利局等单位编制《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暨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有关城镇居民及其它各项用水的定额。预测结果见表4-4。表4-4总体规划中的用水量和污水量预测建设用地用地性质编号面积(hm2)用水定额(m3/hm2·d)日用水量(m3/d)日污水量(m3/d)建设用地高尔夫度假社区G/R379.51155692.654838.75建设用地健康管理中心H/w37.405187.00158.95建设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T142.31152134.651814.45建设用地国际学校用场地Sc8.1615122.40104.04建设用地社区/机构/政府用地Gic1.201012.0010.20建设用地市政设施用地U3.78518.9016.07小计8167.606942.46建设用地发展备用地D/R76.81151152.15979.33合计9319.757921.79非建设用地高尔夫球场Golf92.472.5231.18196.50非建设用地体育公园用地Sp197.792.5494.48420.31总用水量10045.418538.60注:高尔夫球场草皮和体育公园浇灌用水约1800m3至规划期末南丽湖地区日生活用水量约8200立方米,日总用水量约10000立方米。(含绿化用水),日排污水量约7000m³2)情景2:本评价估算情景规划实施运营活动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高尔夫球场地表径流污水。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取决于用水量。一般是按照生活、生产用水量的85%计算污水量。因此,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将一起进行估算。Ⅰ.生活污水规划区生活污水包括旅游业生活污水和周围居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估算需要确定生活污水排放主体和单位排放主体排污系数。依据总体规划,生活污水排放主体有度假居住人员(高尔夫球度假社区居住人员)、游客、服务工作人员、农场和农村的居民,详见表2-10。在表2-10中的高尔夫球度假社区居住人员估算可能偏大,因为以平均每户人数5人的指标偏高,一般平均每户人数3人可能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由于规划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估算大一些有利于事先从严保护环境。因此,本评价就按照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人数(表2-10)进行估算。单位排放主体排污系数是参照《关于海口市用水定额试行标准的批复》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并参考海南一些旅游区用水状况后确定的。规划区生活污水估算列于表4-5。表4-5规划实施生活用水及污水量估算时间用水主体名称用水标准(L/人.d)用水主体(人)用水量污水量日用水量/m3年用水量/m3日污水量/m3年污水量/m32009年游客4006232499095821277314服务人员25037895344938029319居民1455080737268859626228530合计608110813943109183351632015年度假区居住人员300189755693207776348391766098游客4001903761277838647236162服务人员250680017006205001445527425居民1452664386140992328119843.4合计3034285403117093725926495292020年度假区居住人员300189755693207776348391766098游客4002359944344414802292752服务人员250842521067687811790653464居民1452784404147343343125242合计325439146333830177742837556注:2009年数据为实际调查数据。2015年用水主体数据在总体规划中没有,在此只是将总体规划中的2010年数据和2020年的预测数据平均得到。服务人员包括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从业人员。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悬浮物、氨氮和BOD5等,生活污水水质和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4-6。表4-6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及产生量污染物悬浮物COD氨氮BOD5TP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浓度(mg/L)200350352001042002009年日产生量(kg/d)1843213218494184年产生量(t/a)67.0117.311.767.03.41.367.02015年日产生量(kg/d)14522541254145273291452年产生量(t/a)529.9927.392.7529.926.510.6529.92020年日产生量(kg/d)15552721272155578311555年产生量(t/a)567.5993.199.3567.528.411.4567.5Ⅱ.生产污水生产用水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体育公园用地的生产用水、道路、绿地、游泳池及其他旅游设施等的用水。按照总体规划,规划区内主要工程将在一期基本完成,但总体规划中没有一期的具体时间,在此假设一期在2015年基本完成。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规划区生产用水的实际情况,假定一年生产用水的天数为:高尔夫球场、体育公园、绿地为122天(即平均每3天有一天用水),游泳池按5月至10月共180天计,道路和其他旅游设施按每月用2天,即24天计。根据总体规划提供的有关用水数据和有关其他用水指标,估算南丽湖风景名胜区生产用水量及污水量,见表4-7。表4-7规划实施生产用水及污水量估算时间用水主体名称用水主体面积(公顷)用水标准用水量污水量日用水量/m3年用水量/m3日污水量/m3年污水量/m32009年高尔夫球场92.474L/m2.d3698.8451254游泳池0.20总水量的10%30054000其他旅游设施0.755L/m2.d37.590032765合计93.424036.3506154327652015年高尔夫球场92.474L/m2.d3698.8451254体育公园197.794L/m2.d7911.6965215绿地240.64L/m2.d96241174128游泳池0.80总水量的10%1200216000道路47.755L/m2.d238828650其他旅游设施114.25L/m2.d571068520485458242合计693.613053229037674854582422020年高尔夫球场92.474L/m2.d3698.8451254体育公园197.794L/m2.d7911.6965215绿地240.64L/m2.d96241174128游泳池0.80总水量的10%1200216000道路47.755L/m2.d238828650其他旅游设施114.25L/m2.d571068520485458242合计693.61305322903767485458242注:2009年数据为实际调查数据。高尔夫球场、体育公园、道路、绿地、游泳池等的用水在浇灌、喷洒时,由于量较少,几乎被地面吸引、蒸发等形式消失,不存在污水排放问题。根据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8年4月21日-22日对丽湖银湾大酒店污水排放口的监测数据,确定规划实施生产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并计算规划实施生产污水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见表4-8。表4-8规划实施生产污水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污染物悬浮物COD氨氮BOD5TP浓度(mg/L)4140.0820.032009年日产生量(kg/d)0.130.450.000.060.00年产生量(kg/a)3.0610.710.061.530.022015年日产生量(kg/d)19.4267.960.399.710.15年产生量(kg/a)232.97815.394.66116.481.752020年日产生量(kg/d)19.4267.960.399.710.15年产生量(kg/a)232.97815.394.66116.481.75Ⅲ.高尔夫球场地表径流污水地表径流污水主要指高尔夫球场施用农药化肥在降雨的冲洗下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它由地表径流量和农药化肥量组成。(Ⅰ)地表径流量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式中,p为重现期,t为暴雨历时,q为暴雨强度,单位为升/秒.公顷。现设重现期为1年,暴雨历时20分钟,计算暴雨强度数据q20为262升/秒.公顷。由此计算高尔夫球场92.47公顷范围内一次20分钟暴雨量(即地表径流量)为29073立方米。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同时假设雨季5-10月,每月暴雨历时20分钟的降雨次数为2次,旱季1月-4月和11月-12月,每2个月暴雨历时20分钟的降雨次数为1次,这样一年中暴雨历时20分钟的降雨次数共13次。据此计算高尔夫球场92.47公顷范围内一年地表径流量为377949立方米。(Ⅱ)农药化肥流失量农药化肥流失量是指施用的农药化肥因未达到目的而流失环境的量。要准确地估算流失于环境中的农药、化肥的数量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本评价只能根据有关资料数据进行估算。根据《环境研究——环境污染问题导论》(联邦德国G.费伦贝格著,于继铮、包围光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出版)介绍:“使用长效的农药,对于土壤、地下水、地面水的污染有多大,可以作这样的估计:未达到施药目的地的农药至少有50%,全世界每年使用植物保护剂的总量大约为150万吨,总计进入环境的农药量就有75万吨之多。”根据《环境学导论》(井文涌等编),直接喷撒农药,粉剂有10%左右附着在作物上,液剂有20%左右附着作物上,其余部分约有40~60%的药剂落在地面上或进入水体,约有5~30%的药剂飘浮在空气中,不易降落。根据《果园农药使用指南》(张格成主编,金盾出版社1994年8月第2次印刷出版)所述:“在果园施用农药时,一般只有10%粘附在植株上,其余90%的农药通过各种形式向环境扩散”。根据海南省植物保护站谢琼华(1995年)高级农艺师介绍,对不同对象喷洒农药,其流失量不同。如对水稻喷洒农药,其流失量为10~20%,大部分农药都被草吸收。这是因为水稻植株间距较宽,而果岭草较紧密,农药不容易掉在地上。根据《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曲格平著)所述:“如以我国每年使用化肥3000万吨氮肥计算,真正被作物吸收的不到1350万吨,有1650万吨或者由于挥发、或者由于地表、地下流失、或者由于硝化、反硝化等因素而损失掉,并且成为危害环境的因素,其数量颇为可观。”综上所述,本评价确定本项目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流失地面径流的数量比例分别为25%和20%。类比目前国内多数体育绿地农药和化肥的单位面积施用量,体育绿地农药的施用强度2.8kg/hm2·a,体育绿地化肥的施用强度260kg/hm2因此本高尔夫球场的农药和化肥的单位面积流失量为:农药:0.70kg/hm2·a;化肥:52kg/hm2·a。92.47公顷的农药和化肥流失量为:农药:64.7kg/a,化肥:(Ⅲ)地表径流污水量球场地表径流污水量是球场地表径流量与随降雨流失的农药、化肥之和。由于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物数量与球场地表径流量相差悬殊。因此,球场地表径流量相当于场球地表农药化肥污水量。即球场92.47公顷一次20分钟暴雨所造成的农药和化肥的污水量为:农药污水量=化肥污水量=29073(m3)(Ⅳ)地表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根据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8年4月21-22日对台建高尔夫球场污水排放口的监测,得知氨氮、TP、COD的监测结果(四次)平均值分别为:0.24mg/L、0.42mg/L、42.25mg/L。(Ⅴ)高尔夫球场地表径流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表4-9)表4-9高尔夫球场地表径流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年份(年)污水排放量氨氮TPCOD一次排放量(t)年排放量(万t)一次排放量(kg)年排放量(kg)一次排放量(kg)年排放量(kg)一次排放量(kg)年排放量(kg)20092907337.86.9890.712.21158.761228.3315970.5201594666123.0722.72295.3739.76516.893999.6451997.08202094666123.0722.72295.3739.76516.893999.6451997.08注:2015年、2020年污水排放量根据总体规划中的高尔夫球场面积(98.88公顷)和体育公园用地(202.22公顷)计算。Ⅳ.运营活动水污染源汇总运营活动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高尔夫球场地表径流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汇总见表4-10。表4-10规划区运营活动水污染源估算汇总时间2009年2015年2020年项目日排放年排放日排放年排放日排放年排放污水(万t)3.0071.3910.68393.8510.72412.65COD(t)1.55133.286.61980.116.791045.91氨氮(t)0.0411.790.2893.000.3099.60TP(t)0.023.560.1127.020.1228.923)污水去向Ⅰ.规划区水量平衡分析为了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规划区应通过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治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因此必须对规划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产用水量做一比较。根据上述表4-5规划实施生活用水及污水量估算和表4-7规划实施生产用水及污水量估算,得知,2009年、2015年、2020年生活污水排放量分别是335163m3/a、2649529m3/a、2837556m3/a,生产用水量分别是506154m3/a、2903767m3/a、2903767m3/a。Ⅱ.污水去向根据总体规划,规划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各自形成独立系统,污水根据划分区域集中处理。将原有的合流制排水管道逐步改为分流制,原有合流制排水管道、暗沟用作雨水管渠。新建污水管道系统分区域收集污水,将污水分别送至各污水处理站进行三级深度处理达标后进行中水回用。因此,本规划区,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将通过污水管网系统送往各自的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后回用,球场径流污水将随着地表径流汇集,相当大部分将流入南扶水库。根据上述分析,规划区2009年、2015年、2020年分别有335928m3、88524m3、276551m3的污水排放环境。因此,规划区污水零排放不具有可行性。而具体排往哪里?需要做进一步分析论证。(2)大气污染源该规划区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规划区内居民生活用气燃烧废气、酒店厨房餐饮油烟、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以及施工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其中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扬尘(PM10)、NO2、SO2、HC等,量不大,本节主要分析规划实施运营活动的大气污染源。=1\*GB3①燃气污染源按照海南生态省的建设要求,南丽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将推广使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因此,规划区废气污染源主要是职工生活和酒店需要使用的燃料,近期2009年为液化石油气,2015年及以后为天然气。则规划区内的燃气污染源计算结果见表4-11和表4-12。表4-11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排污系数污染物排污系数(kg/106排污系数(kg/106SO26309.6NO21843.241280烟尘302160表4-12规划区内的燃气污染源计算结果时间燃气使用者燃气使用量M3/人.d污染物排放量(kg)SO2NO2烟尘日排放量年排放量日排放量年排放量日排放量年排放量2009年游客62341.57573.04.591676.60.75274.7服务人员3780.340.0829.60.2486.50.0414.2居民50800.170.54198.61.59581.00.2695.2合计60812.19801.26.422344.11.05384.12015年度假区居住人员189750.340.0622.68.263014.11.03376.8游客190340.0726.79.743556.31.22444.5服务人员68000.340.028.12.961080.20.37135.0居民26640.340.013.21.16423.20.1452.9合计303420.1760.622.128073.82.771009.22020年度假区居住人员189750.340.0622.68.263014.11.03376.8游客235940.0933.112.084408.51.51551.1服务人员84250.340.0310.03.671338.30.46167.3居民27840.340.013.31.21442.20.1555.3合计325430.1969.025.219203.23.151150.4注:游客燃气使用量参数引自:旅游与环境编写组.旅游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12-14.职工用气量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确定。=2\*GB3②交通污染源根据规划不同时期道路建设的进度,并在现场调查交通流量的基础上,预测主要路段机动车流量(见表4-13)。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HTF005-96)中推荐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4-14),推算出该规划区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4-15)。表4-13主要路段机动车流量预测(单位:辆/小时)点位年份时段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龙门镇至雷鸣镇的214国道赤土村路口处2010昼间24324夜间96112015昼间45945夜间181212020昼间73972夜间29234龙门镇至黄竹镇的302国道的风炉岭2010昼间34854夜间101242015昼间658102夜间191452020昼间1060164夜间30872环湖路东(青山村附近)2010昼间152夜间602015昼间287夜间1132020昼间462夜间182至文笔峰公路(丁湖路)2010昼间276夜间1022015昼间521夜间1932020昼间839夜间311注:假定车流量年均增长率与游客年均增长率(如前所述),以2010年为基准年推算各个预测水平年的车流量。2010年现状年车流量为0的,预测水平年车流量忽略,不做预测。表4-14机动车运行时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g/辆.km)车速(km/h)污染物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30~50CO31.3430.185.25HC8.1415.212.08NOx1.775.4010.44表4-15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点位年份污染物COHCNOx龙门镇至雷鸣镇的214国道赤土村路口处2010日排放量(kg/d.km)160.245.110.8年排放量(t/a.km)58.516.53.92015日排放量(kg/d.km)302.385.120.4年排放量(t/a.km)110.431.17.42020日排放量(kg/d.km)486.8136.932.8年排放量(t/a.km)177.750.012.0龙门镇至黄竹镇的302国道的风炉岭2010日排放量(kg/d.km)231.768.017.0年排放量(t/a.km)84.624.86.22015日排放量(kg/d.km)438.0128.432.1年排放量(t/a.km)159.946.911.72020日排放量(kg/d.km)705.3206.851.7年排放量(t/a.km)257.475.518.9环湖路东(青山村附近)2010日排放量(kg/d.km)100.826.25.7年排放量(t/a.km)2015日排放量(kg/d.km)190.249.410.7年排放量(t/a.km)69.418.03.92020日排放量(kg/d.km)306.379.517.3年排放量(t/a.km)111.829.06.3至文笔峰公路(丁湖路)2010日排放量(kg/d.km)181.347.110.2年排放量(t/a.km)2015日排放量(kg/d.km)342.388.919.3年排放量(t/a.km)124.932.57.12020日排放量(kg/d.km)551.3143.231.1年排放量(t/a.km)201.252.311.4(3)噪声源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是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大型施工设备以及规划实施运营后机动车交通噪声、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社会生活噪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以重型卡车、拖拉机为主的运输车辆所产生的交通噪声,也是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之一。类比其他施工场地噪声源强,常见的场地施工设备、载重汽车噪声源源强见表4-16。表4-16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源强dB(A)序号施工机械名称距声源距离/m声级1推土机5862挖掘机5843打桩机1093~1124振捣机1935吊车1572~736升降机1787重型卡车、拖拉机7.580~85(4)固体废弃物=1\*GB3①建设活动1)来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树木枝干、叶及草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树木枝干、叶及草来自初期场地植被的清理,主要为树木枝干、叶及灌草木;建筑垃圾来自各建筑施工、装修过程的废弃物,主要为水泥、沙石、木料等,以40kg/m2计,总建筑面积约为183万平方米(表2-1),预计将产生73291t/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来自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和厨房的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根据相关类比资料,产生量每人每日按0.5kg计算,施工人数1000人左右,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0kg/d。2)处理措施及排污去向树木枝干、叶及草:将可利用部分,如木头,再回收利用;树叶、杂草等经堆沤发酵处理,做种草基肥,不外排。生活垃圾、建筑废物指定地点堆放,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场处理。=2\*GB3②运营活动根据本次规划内容及建设特点,规划实施后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和废旧蓄电池。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度假居住人员、服务人员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厨余、废塑料、玻璃、废纸、饮料罐、破布、废纤维以及废金属等。度假区居住人员、游客、服务人员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指标为1.0千克/人·天,居民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指标,农民和农场职工分别为0.6千克/人·天和0.8千克/人·天污水处理站日产生的污泥量一般按污水量的1-1.5%折算,在此取均值1.25%。按生活污水量计算。污泥收集后作为绿化用肥,不外排。规划区内需要电瓶车,均使用含有重金属铅或锌的蓄电池,使用周期约为2年,随后将废弃,废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预计每年产生量为20块,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处置。运营活动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结果见表4-17。表4-17运营活动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结果年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蓄电池(个/a)日产生量(kg/d)年产生量(t/a)日产生量(t/d)年产生量(t/a)200947751742.911.484190.2152015292761068690.7433120.1202020314291147297.1835470.720注:污泥含水率为75%。4.2.2规划实施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建设活动的生态系统压力分析=1\*GB3①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压力分析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干扰。森林被砍伐后,不仅导致森林植被的退化,加剧水土流失以及路域环境的变化,而且还会造成许多生物生境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景观生态的分割破碎,使生态系统的斑块数量增加。外来物种的入侵。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美化环境及行车安全,人为引入一些植物种类进行路域环境的绿化,主要包括公路的上、下边坡、中央隔离带等处的绿化。在绿化时采用单一植物种类及非本土植物,会对本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造成物种单一。工程的地质干扰。地质稳定性是路域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挖填造成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地质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会引起水土流失情况的加剧。工程的土壤干扰。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壤的干扰包括有土层扰动,造成熟土层丧失,生土裸露,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发生退化,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等。由于土壤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养分转化场所,也是退化生物系统恢复的基础,对土壤的干扰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间接的不良影响。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扰动。施工活动会对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生境造成干扰和一定程度破坏。施工砍伐树木、施工机械噪声等等,均会直接或间接破坏其栖息地,干扰各类小生境。施工人员生活活动对动物的栖息地会造成干扰和破坏。这些影响,其结果将使部分野生动物迁移它处,远离施工区范围;一部分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被破坏而减少,特别是当施工期正在动物的繁殖季节中时。建设施工的污染。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扬尘、机械渗漏的油污等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境;施工机械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将给周围的动物带来一定的干扰;弃土弃石的堆放会对植被造成覆盖破坏,并可能造成水土的进一步流失。旅游码头的建设会改变天然岸线,从而对潮间带以及该水域内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码头施工中的开挖、吹填以及航道疏浚等操作,会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的生境,使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大大下降;码头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污水进入水体,会改变近岸海域的水质,使生物资源量下降;此外,码头建设有可能对沿岸陆域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和水土保持等带来的影响。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应做好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生态防护等措施,将施工可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2\*GB3②景区建设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压力景区建设包括高尔夫度假社区、旅游服务社区、康体疗养区、郊野游乐区、保护区等5个区域。景区建设过程同样会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其中高尔夫度假社区、旅游服务社区等的建设尤为显著。1)在森林公园规划和建设中,将有部分森林和灌丛改变为建筑用地和草坪。建筑物和道路的修建、景观林改造等建设会形成新的拼块和廊道,从而改变了原有模地的性质,新的拼块和廊道的出现使景观多样性提高,但是破碎度增大。此外,公园开放建设过程中,若引入的一些观赏树种不当,与乡土树种竞争,可能形成生态入侵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2)规划区计划在用地的北部建设两个高尔夫球场,占地约160公顷。高尔夫球场修建对土地的占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方面。球场的修建将占用大量的土地,使原有的自然景观消失,形成单一的草地景观,使当地的部分动物失去原有的栖息地,致使种群的结构发生变化。3)滨湖观光带及湖上活动区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岸线,使近岸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继而影响湖滩及水库近岸的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吹填等工程,会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的生境,使底栖生物数量降低,继而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影响到其他相关水库生物的生物量;此外,若对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不当,一旦进入近岸水库,水体的污染会对近岸水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3\*GB3③建设活动生态破坏源的估算建设活动生态破坏直接表现为:土地面积的永久占用,植被损失、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破碎、工程挖填土石量与土方平衡问题等等。规划实施土地面积的永久占用主要是:1)道路的占用,计算方法:规划道路-现状道路面积=47.85-18.72=29.13公顷;2)其他建设用地的占用,计算方法:规划建设用地-现状建设用地=998.15-616.47=381.68公顷;3)永久占用土地合计为410.81公顷,占规划区总面积的8.79%。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破碎,通过将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现状土地利用相比较,来判断两者的相容性和相互矛盾的地方,见表4-18。表4-18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现状土地的相关性分析序号编号面积(公顷)所占比例(%)总体规划用地类型现状用地类型及面积(公顷)分析与评价(公顷)1G/R344.557.373高尔夫度假社区村庄18.1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3.86、灌木林地2.08、果园11.01、旱地40.38、坑塘水面0.19、其他草地0.45、其他林地2.09、其他园地139.71、水库水面1.80、水田32.43、有林地12.38保留水库水面1.80、水田32.432D/R131.542.815发展备用地村庄0.2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5.41、果园4.48、旱地23.69、坑塘水面0.47、其他草地1.30、其他林地2.43、其他园地15.71、水库水面0.12、水田9.16、有林地8.50保留水库水面0.12、水田9.163H/w42.760.915健康设施用地村庄2.8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8.87、其他林地0.38、其他园地18.93、水库水面0.02、水田0.19、有林地1.54保留水库水面0.02、水田0.194T141.93.036旅游服务设施用地采矿用地1.0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4.53、旱地15.65、建制镇15.43、坑塘水面1.18、其他园地2.10、设施农用地10.55、水田6.22、有林地5.17保留设施农用地10.55、水田6.225Sc7.470.160国际学校用场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22、建制镇7.25相容6Gic4.060.087社区/机构/政府用地村庄0.3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23、旱地0.42、坑塘水面0.43、水田1.60保留水田1.607U4.450.095市政设施用地果园0.16、旱地0.93、建制镇2.75、坑塘水面0.04、其他园地0.28、水库水面0.26、水田0.04保留水库水面0.26、水田0.048S47.851.024道路村庄0.68、道路18.7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7.90、果园0.14、旱地4.32、建制镇1.27、坑塘水面0.20、其他林地0.04、其他园地8.57、设施农用地0.52、水库水面0.50、水田2.26、有林地2.72保留设施农用地0.52、水库水面0.50、水田2.269R/n26.740.572中密度住宅开发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16、旱地14.27、坑塘水面0.24、水田3.56、有林地0.51保留水田3.5610Golf93.542.002高尔夫球场村庄0.50、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1.12、旱地19.64、水田10.17、有林地2.11保留水田10.1711Sp201.144.304体育公园用地村庄20.6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6.35、灌木林地0.97、果园0.25、旱地31.13、河流水面0.67、坑塘水面0.40、其他草地1.62、其他林地6.22、其他园地50.55、水工建筑用地0.04、水库水面0.43、水田15.43、有林地26.43保留河流水面0.67、水库水面0.43、水田15.43、水工建筑用地0.0412G88.071.885保护绿地村庄0.6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5.13、灌木林地0.05、果园3.37、旱地7.09、坑塘水面1.66、裸地0.00、其他草地0.19、其他林地0.78、其他园地47.86、设施农用地0.02、水库水面1.57、水田4.67、有林地5.03、相容13L/n845.0918.083自然景观保护用地村庄5.8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24.18、灌木林地3.68、果园3.64、旱地105.84、河流水面0.76、建制镇0.79、坑塘水面3.19、裸地0.15、其他草地1.96、其他林地7.52、其他园地377.65、设施农用地0.66、水工建筑用地0.78、水库水面9.41、水田59.76、有林地138.81相容14L/t383.038.196郊野游乐型景点用地村庄8.7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1.67、灌木林地2.86、果园16.39、旱地56.89、坑塘水面9.04、其他草地0.98、其他林地2.39、其他园地167.62、水库水面0.23、水田56.52、有林地39.72注意保护水库水面0.23、水田56.5215P/tr81.261.739热作保护用地村庄0.15、灌木林地1.59、果园0.36、旱地22.27、河流水面0.81、坑塘水面0.59、其他林地1.17、其他园地23.99、水田7.07、有林地23.26相容16P/rb366.777.848胶林保护用地采矿用地0.07、村庄5.0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84、灌木林地0.59、果园4.55、旱地22.80、坑塘水面3.64、其他草地0.23、其他林地4.99、其他园地192.17、水工建筑用地0.44、水库水面0.48、水田41.61、有林地81.30相容17P/rc367.477.863水田保护用地村庄7.2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9.59、灌木林地5.69、果园3.64、旱地112.40、河流水面0.00、坑塘水面2.50、其他草地0.00、其他林地0.73、其他园地49.63、水田131.00、有林地25.07相容18L/vbL/vp66.471.422风土景观用地-村庄建成区用地村庄43.70、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96、灌木林地0.01、果园0.00、旱地1.80、坑塘水面0.15、其他草地0.50、其他园地10.22、水田0.85、有林地6.27注意保护:水田0.85、有林地6.27、灌木林地0.0119E12.130.260水域其它村庄0.0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66、旱地0.11、河流水面1.71、建制镇0.68、坑塘水面2.29、其他草地0.01、其他林地0.01、其他园地0.23、设施农用地0.63、水田0.27、有林地0.51相容20E163.171.352水域-水坝保护区水库水面55.77、水田7.40相容21E2234.565.019水域-淡水鱼复育区其他园地0.07、水库水面232.51、水田1.98相容22E3431.479.233水域-静态水域内陆滩涂1.86、其他园地0.00、水库水面429.60相容23E4312.946.696水域-综合-静态水域其他园地0.16、水库水面312.79相容24E5374.98.022水域-综合-动态水域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22、旱地0.02、内陆滩涂0.82、其他园地0.05、水库水面372.80、水田0.98、有林地0.01相容25100.000合计:4673.33在表4-18中,在建设用地中的“保留”,意思是不能占用,要保留下来。而对于非建设用地内的基本农田等敏感目标,则主要是提醒规划区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因为这些非建设用地,主要的任务是保护,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小型建筑物的建设,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对敏感目标产生破坏,因此,需要提醒“注意保护”。(2)运营活动造成的生态系统压力分析=1\*GB3①交通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在旅游度假区及其配套公路投入使用后,交通流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更多的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的污染,对公路周围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间接的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对周围的野生动物造成干扰,甚至会迫使部分动物离开原有的栖息地。=2\*GB3②游客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随着度假区内各单元的逐渐开放,旅游活动与游客数量的增加,会给度假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多个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为:1)游客数量的增长,各种社会噪声的影响程度会增加,造成部分区域越来越不适宜其原有栖息动物的生存;此外,游客的旅游行为会对野生动物的生活造成干扰,部分动物可能为了安全而远离其原有栖息地。2)游客的旅游活动会对度假区的景观和植被生长造成影响。在景观上,游客的旅游活动会使得景观结构趋于简单化。旅游活动干扰属高频度干扰,长期频繁的干扰将使林分的树种组成单调,优势种多为演替早期的阳性先锋树种;灌木层的破坏使耐阴的幼苗树失去庇护而生长不良,使得亚优势层缺失,林分的稳定性降低,森林的生产力下降。游客的行走和践踏,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紧实度、透水性、持水性、土壤湿度等,游客产生的有机污染,会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使土壤有机质的累积和分解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植被生长、发育和演替。3)旅客在滨湖地区的旅游活动会对近岸水库的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游人制造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会给水库岸滩和近岸水库环境带来污染,破坏水库生物的生境;2)度假区管理人员定期对水库岸滩上自然沉积的植物残骸与垃圾的清除工作,会顺带清除岸滩上的部分小型生物,从而降低了水库近岸的生物多样性;3)水库近岸的生态系统相对易变且脆弱,各种水库娱乐活动会对近岸水库生态系统造成频繁的干扰,影响水库生物的正常活动。=3\*GB3③高尔夫球场的运营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高尔夫球场的运营,改变了区域原有的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系统被彻底改造为人工化的草地生态系统,新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需要人工完善的养护,要达到新的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运营期间,对高尔夫球场的草坪施加农药和化肥后,雨水的冲刷会将土壤中的部分农药和化肥带入水体,从而形成面源污染,影响高尔夫球场附近水体的水分生态环境,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饮用该水体的野生动物。4.3环境目标4.3.1总体环境目标到2020年,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将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规定的标准,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且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南扶水库等重点环境敏感目标得到保护,成为旅游资源独特、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社会和谐,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内外闻名的海南国际旅游岛重要品牌旅游目的地。4.3.2控制污染目标对规划区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标准后作为规划区内的景观、绿化和道路浇洒用水;控制餐饮油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固体废物经统一分类收集后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处置。通过环境功能分区和控制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使声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4.3.3环境要素环境目标具体环境要素的环境目标列于表4-19。表4-19具体环境目标环境要素环境单体环境功能区环境目标地表水环境南扶水库Ⅱ类区、Ⅲ类区水质分别符合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和Ⅲ类标准同仁溪Ⅳ类区水质符合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白塘水库Ⅳ类区水质符合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地下水环境风景区地下水环境Ⅲ类区水质符合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空气环境风景区空气环境一类区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土壤环境风景区土壤环境Ⅰ类区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声环境高尔夫度假社区1类:住宅医疗区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旅游服务区2类:混合区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康体疗养区0类:疗养区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0类标准,即昼间:50dB(A),夜间:40dB(A)郊野游乐区1类:农业区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保护区1类:农业区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主要道路两侧50m4a:主要道路两侧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即70dB(A),50dB(A)卫生环境风景区卫生环境景区卫生环境景区卫生环境符合《风景旅游区服务质量标准与操作规范》中景区卫生环境的要求生态系统风景区各类生态系统及其整体耕地、林地、水库、草地、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用地等生态服务功能维持现状或优于现状注:风景区指南丽湖风景名胜区。4.4评价指标体系4.4.1指标体系选择准则(1)选择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和海南省产业政策,如各种法律法规及行政规定。(2)选择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和海南省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满足国家和海南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3)选择的指标应体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要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和海南省有关政府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等相一致。(4)选择的指标应体现定安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定安县总体规划》、《定安县城总体规划》、《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定安县有关政府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等相一致。(5)指标体系应有层次性,每个层次中的各项指标也应有主次。(6)指标体系在概念上应力求清晰、具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解释。(7)指标应具有科学性、预测性、综合完备性、相对独立性和数据资料易获取性。(8)指标体系需要根据旅游规划具体情况和区域环境现状和发展要求等情况来确定。4.4.2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择准则,确定南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定量指标体系,见表4-20。表4-2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类别环境要素影响项目现状年现状值2015年目标值2020年目标值评价因子自然环境地表水环境南扶水库水质Ⅱ类、Ⅲ类水质水温、PH、NH3-N、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DO、COD、SS、B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泉港一中学、城东中学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鄂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天大附中九上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区安海片区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高坪中学2025届八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产品销售代理协议合同
- 因果关系识别模型-洞察及研究
- 客户行为CLV预测-洞察及研究
- 城市更新项目拆迁安置合同
- 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 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 热成像施工方案
- 信访接待登记表
- 实验动物上岗证培训(动物实验类)题库
-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罗宾斯版)
- 胃癌D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2019第五版新版PFMEA-注塑实例
- 《数字经济学》教学大纲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 自建房工程外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