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九年级语文月考新城1_第1页
2009.9九年级语文月考新城1_第2页
2009.9九年级语文月考新城1_第3页
2009.9九年级语文月考新城1_第4页
2009.9九年级语文月考新城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班级分数学号2009-2010学年度姓名班级分数学号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共18分)1.(5分)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妖娆()留滞()喑哑()襁褓()微漾()2.(4分)指出下面的诗句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子。()(3)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的像一片湖。()(4)欲与天公试比高。()3.(15分)用古今诗文原句填空。(1)谁不喜欢春天,_________________∕像星星满天空(《星星变奏曲》)(2)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3)《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4)《沁园春雪》中词人想象雪后天晴景色绚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毛泽东曾写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与此句意思相近的诗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陈涉世家》中,体现陈涉年轻时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义导火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称这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4.(5分)下列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寒浅:指初春寒冷,池塘里的水很少。虔诚:恭敬而有诚意。B.柔软:温暖而让人感到舒适。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C.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朦朦胧胧:诗中指不清楚,模模糊糊。D.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暗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5.(5分)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C.我呼唤∕冬天的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理致易明不二法门旁征博引比较骈进B.敬业乐群断章取义饱食终日无业游民C.言行相固闲游浪荡心无旁骛强聒不舍D.亵读职业许多层累佝偻承蜩乃凝于神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蝈蝈与蛐蛐》——济慈——俄罗斯浪漫主义诗人B.《雨说》——郑愁予——中国台湾诗人C.《星星变奏曲》——江河——中国朦胧诗人D.《夜》——叶赛宁——俄罗斯田园诗人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着牺牲。B.“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说明雨下的很大,瓢泼大雨,把天地都连成了一片。C.《星星变奏曲》这首抒情诗,借助“星星”这个意象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诗的意境优美,通俗直白。D.“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写出了失去的气势。二.综合性学习与活动(16分)9.(4分)四季之景优美无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讴歌不断,请你分别写出古人描写四季之景的诗句,各写一句。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分)本单元开展了“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其中“说说‘我’的功过”活动的负责人,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说说具体开展活动的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分)在“说说‘雨’的知识”综合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世界最多雨的地方在威尔里尔和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的威尔里尔,年平均降水量达11680毫米;而印度的乞拉朋齐,1861年曾出现年降水量20447毫米的纪录。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了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材料二南美洲秘鲁和智利沿海一带,因为受寒流和从深海涌上来的冷水影响,又位于高山的背风带,因此,年平均降水量还不到3毫米,连年不下雨也是常事。有趣的是,这里有个“观雨团”组织,可见雨是多么稀罕了。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5分)请在“生活”、“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50字以上)三.阅读理解(共40分)(一)(共14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______。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3.根据全文补全横线上应填的诗句。(2分)14.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内容是实写?那些是虚写?(2分)15.上阕中的“望”可否换成“看”?为什么?(2分)16.写出上阕与下阕之间的过渡句。(2分)17.怎样理解“惜”的含义?(2分)18.(2分)下列句子中的“数”与“数风流人物”中的“数”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在数难逃B.数以万计C.数来宝D几死者数矣19.(2分)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惜秦皇汉武()A.怜惜B.珍惜C.可惜D.爱惜20.(2分)写出“汉武”和“宋祖”的名字。汉武:_________宋祖:_________21.(2分)选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分)诗人感情奔放到顶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分)本词评价帝王,使用了诗的语言,“文采”、“风骚”应怎样理解?(二)炉中煤(40分)————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24.(2分)诗人在这首诗的第一节把祖国称之为“年轻的女郎”,这是对______________的否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美讴歌。25.(2分)“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分)在第二节中,诗人以恋人的真情,介绍了“炉中煤”(黑奴)的“前身”。诗人以_________自喻,表白自己虽然鲁莽直率,但胸怀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从而倾诉自己______之情。27.(2分)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三节进一步探寻“我的前身”的“原本”,说明诗人自己是被多年埋没的“有用的栋梁”,这是作者自己东渡日本后的真实写照。B.“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中的“今朝”是指“五四运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新生的希望和对光明的渴求与赞美,也表达了诗人“今朝”得以施展才华的喜悦。C.诗的最后一节,再次对祖国表达深切思念和勇于献身的炽热之情,并与第一节相呼应,起到一唱三叹的作用。D.这首诗的风格与《天上的街市》相一致,都是在和谐的形式和淡雅的意境中表现出一种恬静冲淡的风格特色。(三)(18分)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_______________.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28.(2分)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本文主要歌颂____________(人物)的凛然正气。29.(2分)空缺处应填的语句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4分)解释词语怫然_______________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抢_____________地缟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31.(4分)翻译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分)文中秦王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雎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2分)文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_______”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_______________”矛盾冲突,富于戏剧性。33.(2分)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