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新课导入
1953年,本文曾是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最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中的一篇投稿作品。编辑被作品中牧羊人的行为所震撼,立即派人到法国去寻找这位80多岁的牧羊人。结果发现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于是就作了退稿的处理。让·乔诺随后也发表了声明:这是一篇虚构的故事。
1954年,这篇小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并在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被翻译成了十多种不同语言的文字。作品《植树的男人》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作品中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他的坚韧、执着,震撼了我们每一位喜爱它的读者。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是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牧羊人的世界,去亲自感受一下作品的魅力。【学习目标】
1.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通过默读,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理清故事的情节。(重点)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重点)
3.通过揣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4.感悟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核心素养)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让·乔诺获得法国荣誉勋章。
让·乔诺于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16岁就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岁时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经历了惨烈的战争以后,他成为了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大多数是以他的家乡和家乡周边地区为背景。其获奖作品很多,1953年,他的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他的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背景链接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为了完成这篇故事,让·乔诺用了二十三年时间。为了将这个故事制成一部三十分钟片长的动画片,画家弗瑞德里克·拜克用了五年时间直接在电影胶片上绘制画面,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湿润的朦胧美感。1988年,该片荣获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片感动了加拿大千千万万的观众。在加拿大,人们因此而自觉掀起了一场全民植树活动。这篇小说原名《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时改名为“植树的牧羊人”。文题解读
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的作用是什么?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当我们阅读到文题时,定然会产生“牧羊人”为什么会植树,植树的效果如何的疑问。2.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文章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含有“牧羊人将荒漠变成了绿洲的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之意。作者以此为题,暗含对植树人的赞美之意。
基督耶酥文体知识简介·小说
本文的文学体裁是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指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检查预习
1.生字识记干涸坍塌
慷慨山毛榉hétān
kǎijǔ
2.多音字琢(
)琢磨(
)雕琢zuózhuó
3.形近字chuō(
)穿杀lù
()海bá()bō(
)动戳戮拔拨检查预习
4.词语理解【干涸】【坍塌】【溜达】【慷慨】【废墟】干枯,没有水。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散步,闲走。大方,不吝惜。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是名词动用,长草木。词语辨析【慷慨、大方】二者都有“在财物方面不小气、不吝啬”的意思,但在运用的范围上,二者又有所不同。①“慷慨”除了在财物方面“大方,不吝惜”外,还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的意思。比如:面对敌人的铡刀,刘胡兰慷慨就义。②“大方”除了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外,还有“(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的意思。比方:文娱科代表小丽大方地说,“五四”青年节的讲演,既然你们男青年推三推四,那我们班就选派女青年上啦!【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两个词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在运用的对象上,二者又有所不同。“源源不断”的形容对象多指不能自主移动、需要被动运送的物体。“络绎不绝”多用于能自主移动的人、马、车、船等。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或语句,标出段落层次。用一句话说一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或语句,标出段落层次。用一句话说一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废墟荒地干涸不毛之地我很好奇。一心一意刨根问底他已经种了十万颗橡子。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有11公里宽。在这个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很幸福、舒适。对这位没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或语句,标出段落层次。用一句话说一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一部分:(1-1)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第二部分:(2-20)讲述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第三部分:(21-21)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讲述一位普通的“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合作探究1.课文第1段运用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议论。开宗明义,高度概括“牧羊人”的品质,奠定了叙述的基调。2.在文章中,被废弃的村庄一片荒凉,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成就作铺垫。此时的荒凉与后面的田园风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牧羊人通过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3.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三见牧羊人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最后一见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房间收拾的很整齐。安静,忠厚,不张扬。他是在种橡树。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只留下四只母羊……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狂风呼啸。废弃的村庄……(如今)成了废墟。
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在这个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是87岁了。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了一片沃土。废墟上建起了农舍。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4.第一次遇见牧羊人的时候,“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荒凉的气氛,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为故事的展开铺设自然背景,从而突出牧羊人的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合作探究
5.从下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牧羊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既是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又是细节描写,表现了牧羊人具有一丝不苟的生活习惯,不愿马虎度日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看出牧羊人具有生活严谨、做事认真、热爱生活的性格特点。合作探究
6.
作者第二次去见牧羊人时写道,“战争结束了……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普通的愿望,既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又为牧羊人所植的树已经成林埋下伏笔。
7.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如何理解加点的词?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记叙、议论。“毁灭”是指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创造”是指牧羊人靠勤劳和毅力使这片荒地蔚然成林的行为。
合作探究
8.下面这段话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段话?“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环境描写。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使荒地变成了具有田园风光绿洲,创造了人间奇迹。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与钦佩之情。合作探究
9.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环境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成效,他的辛勤付出,使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主题归纳
下面是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文章主题。
“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牧羊老人的崇敬和赞美。本段在文中起到了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
主题:本文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坚持把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抒发了对牧羊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地球的美好愿望。写作特色
1.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作者善于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比如“牧羊人认真仔细地挑选橡子”的细节描写,对牧羊人居住房间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他的外貌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牧羊人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2.采用第一人称,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3.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文章主题。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将废墟的荒芜贫瘠与成为绿洲后的勃勃生机进行对比,突出牧羊人通过植树所创造的人间奇迹。
4.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课文首尾两段都是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开篇的议论起到了开宗明义、提挈全篇的作用,结尾段的议论起到了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三见牧羊人表达敬佩之情初遇再逢三逢到处都是荒地成了废墟绿树成片山地有了溪水
荒地成了绿洲开宗明义、提挈全篇总结全文、揭示主题一切都变了荒地变绿洲议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记述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描写人物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③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④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主题。
描写景物的方法:按空间顺序描写;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记叙文常识积累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慷慨(kǎi)
倒塌(tà)
干涸(hé)
缝隙(xì)B.薰衣草(xūn)
毛榉(jǔ)
坍塌(tān)
扰乱(rǎo)C.溜达(liū)
酬劳(chóu)
微薄(báo)
薄荷(bò)D.水渠(qū)
应征(yīnɡ)
帐篷(peng)
废墟(xū)tātābóqúB2.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②我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③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④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⑤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B.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戮了一个坑。C.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簿的酬劳。D.这里海拨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的荒地。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老支书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经济林。B.我们应该对“临时工问题”来个刨根问底,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C.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D.辩论会上小林妙语连珠,对答如流。戳薄拔ADC项“说长道短”指议论是非,属于贬义。
5.下列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我以为牧羊人是一棵“枯树”,从侧面反映了此地的荒芜。】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用“泉水”喻牧羊人,既写出了初次见面牧羊人给“我”的美好印象,又预示着牧羊人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生机和活力,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C.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
【“几乎每年都去”说明看望次数多,侧面表现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D.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侧面揭示了当时择居已出现了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趋势。】
D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植树的牧羊人》是美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又名《种树的男人》。
B.故事的主人公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课文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个人车辆抵押债权债务处理执行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场地承包协议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电池委托加工合同范本3篇
- 2025-2030全球眼科手术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公共交流充电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碳纳米管微球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燃油回流管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二楼商业租赁专项协议(2024版)版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牌照租赁市场拓展与合作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与广告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届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毛渣采购合同范例
-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范文百度网盘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一年级数学个位数加减法口算练习题大全(连加法-连减法-连加减法直接打印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考点分布汇 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