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南)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中南策林旷世奇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仕途坎坷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苏轼,七月二十八日朝庭命官皇甫遵来到湖州,将上任湖州太守三月的苏轼如捉鸡鸭般抓走了,之后苏轼被贬黄州。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此案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受审。“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故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苏东坡与黄州苏轼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余秋雨儒家的入世和有为,使他在顺境时积极进取,经世济民;道家的出世与无为,使他在逆境中从容不迫、淡泊名利;佛家的圆融静空,又使他在仕途上进退从容,在生活上清静如云。思想体系——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这首词又名为《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这是取苏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作。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解题读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上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句疏通大江:长江风流:优秀的、杰出的人道是:人们说,那里是

雪:比喻浪花译文: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句疏通羽扇纶巾:名作动,拿着羽扇,戴着纶巾。樯橹:借代,指战船。灰飞烟灭:灰、烟,名作状。故国神游:倒装,这为“神游故国”;神游,在想象中游历。多情应笑我:倒装,应为“应笑我多情”。华发:华,huā,花白头发。

译文: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象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整体感知怀古咏史诗:写景(陈迹)——怀古(人事)——感悟(抒情)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正面描写赤壁美景,以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咏赤壁)

下阕: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未成感慨。(怀周瑜发感慨)品诗

1、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赤壁图景?运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险怪穿:高峻惊:汹涌拍:搏击的力度卷:翻江倒海雪:绘形绘色手法:夸张、比拟、比喻特点:旷远深沉宏伟壮阔气势磅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上片写景有什么作用?(1)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2)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刘备孙权曹操关羽张飞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驰马射虎的孙权)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3、苏轼为何独爱周瑜?叱咤风云_______足智多谋小乔初嫁了

年轻有为雄姿英发英俊潇洒羽扇纶巾_______从容闲雅谈笑间_______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______________周瑜周瑜——苏轼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24

47

生活

外貌

职位

功业幸福美满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团练副使功业无成屡遭不幸对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仰慕英雄怀古伤己景赤壁描壮观之景人周瑜怀英豪之人情苏轼抒未酬之壮志豪放之气课文小结大江乱石惊涛巨浪去卷怀古人拍穿游古迹多功业早成早生华发慨自己豪杰上阕周瑜自己下阕景物(渲染环境气氛)(周瑜形象)雄姿英发儒雅从容功业无成人生如梦(壮志难酬)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周瑜: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贬官请用苏轼的遭遇对出下联即兴对对联4、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苏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要求:请根据整首词,联系苏轼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有根有据,能自圆其说。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