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船旗国对公海上船舶的紧追权_第1页
论船旗国对公海上船舶的紧追权_第2页
论船旗国对公海上船舶的紧追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船旗国对公海上船舶的紧追权

一、至公海以拿捕的权利追击权是指沿海国家对违反其管辖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并从水中期限转移的外国船舶的权。在十九世纪初英美两国的实践中就已出现了这一权利的主张,当时人们认为,当船舶在外国领水内违反该国法律时,该国有权追逐该船直至公海,并将其捕获。且该追逐行为只有在违法船舶尚处于追逐国内河或领水以内时才能开始二、行使紧追权的条件关于紧追权最权威的阐述应属1982年通过的《公约》,下面就《公约》并结合我国《领海与毗连区法》等法律中涉及紧追权的条款,运用案例,从紧追的法律依据、主体、开始、继续、终止和武力使用出发,阐明紧追权行使的条件。(一)狭窄法律依据和主题依《公约》第111条第l款规定:“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舶进行紧追”(二).紧追的海域由于紧追权是沿海国针对有违法嫌疑的外国船舶已经开始的管辖权暂延至公海,紧追必须在沿海国有权对外国船舶行使管辖权的海域开始。《公约》等国际法确定了沿海国可合法开始紧追的海域。追逐船舶以可用的实际方法认定被追逐船舶实际位于其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内时,紧追即可开始;但需在视听所及的范围内向嫌疑船舶发出停驶信号。在1979年“拉·罗萨号”案中,美国法院判决美国海岸警卫队逮捕“拉·罗萨号”是非法的,因为在12海里外进行第二次登临之前没有发出视觉或听觉的停驶信号。(三)继续追溯权的行使依国际法,对外国船舶的紧追必须即时连续。即在确信外国船舶有违法行为后应立即实施紧追,如果紧追不是紧迫的,发生了中断,如在追逐过程中因船舶故障停止下来,追逐船舶就不得继续行使紧追权。我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14条对这些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公约》第111条第3款确认了紧追权在被追逐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终止的规则,即追逐权在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领海或第三国领海时立即中止,不过追逐可以继续至外国的专属经济区内”(四)紧追权行使的前提是警察行使武力紧追主体在追逐过程中能否使用武力。这是与行使紧追权相关并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国际法凡涉及沿海国执法权的条款都没有提及该问题,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使用武力就是被禁止的,既然《公约》第111条赋予了行使紧追权的主体逮捕被追逐船舶的权利,那么这种权利从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看作一种警察权利,警察对于无视警告的逃犯是可以采取武力的。当代国际法学家伯根索尔和墨菲在其合著的《国际公法》里就认为紧追为了逮捕船舶,可以使用必要合理的武力。更为重要的是,各国的实践和国际法庭的一系列案例已确立了在必要合理的条件下可以有限制使用武力的习惯法规则,即武力限制原则。在“孤独者号”案中,仲裁庭裁定,在存在紧追权的假定下,一个国家为登临、搜索和逮捕嫌疑船舶并将它押回港口的目的可行使必要且合理的武力。我国两个海洋基本法对此均未提及。三、有效行使海洋权益的法制建设紧追权是沿海国可合法行使的一项国际法权利,也是我国海洋执法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行使这项权利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意义重大;加上我国海岸线漫长,近年来海上走私、非法捕鱼等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我国的海上执法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一)我国的紧追权行使的立法在紧追权领域的立法中,《公约》第111条的规定最为详尽,该条共用八款对紧追权行使的法律依据、主体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规定。我国的紧追权立法主要见于《领海及毗连区法》之中,《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第12,13条也有所涉及。但与国际法相比,仍存在差距。1.始紧追前停行驶信号《领海及毗连区法》第14条第2款规定了紧追权开始的海域。该款对作为合法紧追的一个构成要件视听信号未予规定,即在开始紧追前并不需要发出停驶信号。这不仅与现行国际实践相背离,也与以《公约》为代表的现代国际海洋法的要求存在差异。加上我国另外一部关于海洋的基本法律《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的第13条明确了国内法未作规定的应以国际法为准,也就是说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开始紧追前必须发出停驶信号,这就造成了同一种海洋执法权在我国不同管辖海域要求不同构成要件的混乱。2.防止和惩处外国船舶违反安全的具体权益《领海及毗连区法》第14条第3款对毗连区内开始紧追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内容与《公约》基本一致。但在可行使管制的事项里增加了“安全”一项,国内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如果我国以防止和惩处外国船舶违反安全的理由进行紧追,可能引起争议。尽管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第24条和《公约》第33条都将沿海国在毗连区内防止和惩治的权利限于外国船舶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规的行为,但这只是两项公约对可行使管制事项的具体列举,并不能视为一览无余的概括。正如《公约》第十九条关于领海无害通过中引起非无害活动的列举,只是提供一些非无害性的最明显例证3.“有限制的使用武力”这是我国紧追权立法存在的一个显著不足。上面已经论述了在紧追过程中使用武力的必要合理性,且“有限制的使用武力”也是国际习惯法所确认的一项原则。按照《我是孤独者》(Iamalone)案例(1935),紧追权并不包括故意使被追逐船舶沉没的权利;不过在逮捕过程中偶然使其沉没,亦并非违法(二)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监督在海洋法领域中,《公约》实际上已经成了“海洋宪章”。鉴于这种情势,再加上紧追权的行使往往同外国的利益相关,我国在紧追权立法方面应以《公约》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实用的法规。尽管目前还没出现紧追权的单独立法,但各国一般都有统一的“海上执法法”来调整本国海上执法行为,美、日等国还建立了相关机构,协调各部门的执法行动。因而,我国可参照制定类似法律,按紧追权的基本构成要件来增加紧追权使用的法律规定,增强紧追权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根据相关国际法,结合我国紧追立法存在的不足,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因我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14条第2款在紧追的开始条件方面存在欠缺,应在新法中强调视听信号这一构成要件,从而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其次,我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13条在“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这四项事项外增加了“安全”一项。为了减少争议,应在新法中增加“安全”的详细、明确的规定,例如可以将未经我国允许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测量、盗采海底油气资源、侵占我国岛礁等侵犯我国权益和危害我国海防的行为纳入“安全”事项的内容;再次,虽然《公约》等国际法并未对紧追中可否使用武力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从长期的国际实践以及“塞加号”案等国际案例来看,必要且合理的武力是允许的。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违法的手段和工具也越来越先进,在特定情形下,使用武力已经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有必要对此问题在新法中加以规定。此外,该法还应增加程序方面的规定,如应该明确可以行使紧追权的执法主体和各主体的具体权限。四、《公约》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一个海洋世纪,海洋权益已越来越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濒海大国,历史上有过震撼世界的辉煌,但也曾由于丧失海权而流过屈辱的血泪。因此在这个海洋利益分割、纠纷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