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心理应激现象
在严重的紧急灾难发生后,公众和受害者受到了ptsd(慢性心理疾病伤口后的痉挛障碍)和asd(急性痉挛障碍)的影响。然而,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公众也存在广泛的心理回声现象,尤其是学生群体对这种心理反应的敏感性。本文所探讨的负性社会事件是指被公众所广泛熟知的社会负面新闻或恶性案件。应激反应是在各种内外因素下机体所出现的身体及心理上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愤怒愤怒性心理是指大学生群体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近乎本能地表现出来的愤怒情绪。调查数据显示:对负性社会事件感到愤怒的大学生群体人数比例达到73.86%,愤怒值为3.99(满分值为5,下同)。可以说明大学生对负性社会事件感到愤怒的人数比例非常高且愤怒感非常强烈。1.情绪不同—对罪犯、肇事者感到愤怒大学生群体对于负性社会事件中的罪犯或肇事者的愤怒性心理是明确而强烈的。在某恶性谋杀案A中,大家对于凶手(加害者)的愤怒和痛恨很直接,而对于非直接肇事者—证人(煽动者)的情绪则要复杂得多;在某纵火案件B中,大学生群体对直接肇事者(纵火者)的愤怒感也很明确,而对火灾中其他各方因素代表的情绪心理则要更复杂。2.对其他社会参与因素的批评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愤怒感很容易引申到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不满。以某纵火案件B为例,大学生从一开始对肇事者纵火行为的直接愤怒到开始分析其他各方参与因素,即可能产生对消防部门灭火效率的不满,对小区物业乃至房地产方的不满,之后又因为事情持续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又可能对相关部门的执行力有所怀疑。3.责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愤怒感包含对自身愤怒的人数比例较少,但存在“他们认为自己是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但是当下自己却无能为力,责任与现实两者之间的矛盾让有些大学生对自身不能对受害者有所帮助而感到愤怒”的现象。为个体而导致的抑郁情绪抑郁性心理是指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所引发出来的对事件走向、人性、政府和社会的失望和失信,从而导致的郁闷情绪。调查数据显示:对负性社会事件感到抑郁的大学生群体人数比例为32.68%,抑郁值为2.88。在数据中,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感到抑郁的人数比例似乎不算高,抑郁感也不算强烈。但访谈中发现,被试者对于负性社会事件出现抑郁心理的比例较多的,并且抑郁性心理给主体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影响更为持久。1.网民心理变化由“不法”到“遗忘”有被试者认为,负性社会事件一般的解决模式是“大事化小,能拖则拖”。除此之外,舆论影响有限,大多数民众或者网民的心理状态变化都是由“无助”到“遗忘”。因此,大学生并不看好负性社会事件的后期解决和处理。同时,许多被试者都认为负性社会事件并非个例,而更可能是该行业中的普遍现象,因此持悲观态度。2.社会和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抑郁情绪不仅是针对该事件本身,而且还有对于整个政治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失望。例如:在某幼儿园虐童案中,有被试者从虐童事件本身,联想到相关部门监管无力和社会风气的丑恶,因而对社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同度降低。无论是何种性质的负性事件,几乎都可以主观地归根到社会和政府等监管方面的因素。在部分大学生看来,一次医闹事件可联系到整个医疗行业;一个幼儿园虐童事件可反映整个教育行业,从而引发其对社会现状和政府管理的“偏见看法”。虽然这种认识有局限性,但是具有严重抑郁性心理的被试者表示,自己就是因为负性社会事件等个案,一步步引发对行业和社会的失望,继而对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感降低,强化了抑郁情绪。3.对社会及人类的态度有被试者表示,每一次负性社会事件都印证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也有被试者认为“人性的复杂”是根本,是导致所有负性事件的原因,因而对社会及人类持悲观、消极的态度,认为自己当下的努力是徒劳的。以一个极端被试者为例,他在准备考研期间听闻某幼儿园虐童事件,即使在不了解事情始末的情况下,这一负性社会事件给他带来强烈的抑郁感,以及自身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让他选择放弃考研,因为他觉得继续受教育并不能让自己更有能力去改变这些事件。强迫心理的体现抗拒性心理是指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负性社会事件给自身带来痛苦时所表现出的拒绝接受、刻意回避等强迫心理。调查数据显示:对负性社会事件有抗拒性心理的大学生群体人数比例达到了48.36%,抗拒值为3.34。可以说,对负性社会事件感到抗拒的大学生群体人数比例是较高的,其抗拒性心理也是很强烈的,仅次于愤怒性心理。1.“忽略”的态度去面对抗拒性心理指在了解、接受了负性社会事件之后,不想再去继续了解,而选择以“遗忘”或“忽略”的态度去面对。例如:个别大学生基于对某些机制和社会机构的极度失望,而不愿意再去了解后续情况,对于网友和媒体的观点、争论也不再去关注,或者在心理上已经下了定义“认为不会有正义合理的处理方式”,而选择性忽视此类消息。2.真的意识不同拒绝相信负性社会事件的真实性也是抗拒性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即在接收到负面新闻时,怀疑事件内容的真实性,认为这是虚假、片面的新闻。这与正常情况下的理性怀疑不同,相反,这正是由于负性社会事件带来的消极情绪过大而导致主体做出的非理性行为。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一件坏事是真的,那么主体会感觉到痛苦,所以宁可认为这件坏事是假的。有被试者表示,当恶性社会事件发生时,在所有官方辟谣出来之前,他就已经认为所有版本的“故事”(不管后来有没有被辟谣)都是虚假的,因为如果是真的就太可怕了。因此,他选择毫无理由、不假思索地相信这些消息都是虚假的。3.拒绝接收的态度这种抗拒性心理与前文所说的“刻意遗忘”和“否定事件真实性”都不同,刻意遗忘是在接收负面新闻后选择遗忘,而这里所说的抗拒接收则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不接受”和“不想去了解”的态度,既不是听到后不相信,也不是听到了相信之后又想忘记,而是一开始就拒绝“听”。有被试者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去了解太多的负面新闻,更愿意活在“乌托邦”里;或者说觉得自己的个人生活状态是积极的,处于上升期的,因而希望社会环境也是积极健康的,所以潜意识里逃避此类消极的社会新闻。对受迫迫的大受,恐惧,说受迫于受迫恐惧性心理是指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对受害者感同身受,对受迫害的恐惧心理。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对负性社会事件有恐惧性心理的人数比例达到50.33%,恐惧值为3.32。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负性社会事件感到恐惧的人数比例是较高的,其恐惧值也很高。1.对施暴者的高度恐惧例如:在某恶性谋杀案A中,有被试者表示:在了解了凶手的作案过程以及在法庭上的冷酷表现后,对于这种“恶魔般”的杀人凶手感到非常恐惧,自己甚至能想象到受害者在遇害时的恐惧和无助,从而对事件中的施暴者产生“联想”恐惧。2.大学生对负性社会事件的认定例如:受某幼儿园虐童案的影响而在现实中害怕将孩子送往幼儿园的现象。在探讨为何不转发评论以及为何选择遗忘负性社会事件时,有很多大学生表示:认为某一负性社会事件不是个例,只是受到媒体曝光而已,所以当遇到性质特殊的负性社会事件,而大学生群体又认为这是普遍现象时,则导致其对现实产生了恐惧。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表现及特点综合大学生群体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的愤怒性心理、抑郁性心理、抗拒性心理和恐惧性心理,并结合调查的数据结果,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群体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的表现和特点,本文主要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进行探讨。1.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敏感性较高一是关注度高,敏感性强。面对负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和曝光,大学生群体在态度上的首要特点是关注度高且敏感性强。以某恶性谋杀案A、某纵火案B、某幼儿园虐童案C、D等负性社会事件为例,调查数据显示:对以上负性社会事件比较了解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分别达到了42.48%、65.36%、67.98%和52.94%,“不太了解及不了解”的人数比例分别是30.06%、10.46%、7.84%和15.69%。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各类负性社会事件的了解程度是相当高的。以事件发酵的时间和速度看,大学生也经常成为各类事件一经曝光就开始关注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对于负性社会事件的敏感性也比较强。由于大学生比较广泛地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有消息、渠道能够接收到负性社会事件的相关新闻,朋辈之间也更易于信息传播和交流,兼之大学生群体有相对完整的受教育经验,自身所具有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件有更高的关注度和敏锐度。二是价值观不明确,观点易受影响。在面对负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和曝光时,在对于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的评定上,大学生群体基本可以明确地将其定性为影响恶劣的负性社会事件,但是对于该事件的曝光方式、处理手段、后续发展等问题的看法比较模糊、价值观不明确。此外,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在了解和确定社会事件的细节和真实性之前,就作出观点判断,这种观点和判断可能是结合了自身经历和臆想的猜测,也可能是人云亦云、不经证实的谣言。被试者表示,自己曾转发或传播过后来被证实是谣言的消息帖子。同时,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观点易受影响。不管是正面的价值导向,抑或是虚假的以讹传讹,都会对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观点产生影响。访谈中发现,每当有官媒澄清或说明某一负性社会事件时,不管相信与否,大学生都会感到“安慰”。大学生作为具有较强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群体,相对会更加批判地看待和吸收每一种观点,因而存在自身观点常常改变的情况。2.大学生群体对负性社会事件的心理应激一是乐于发声,评论、转发较为活跃。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曾有过评论转发行为的比例为41.86%,说明大学生群体对此的评论、转发行为是较活跃的。以某恶性谋杀案A为例,受害者家属所发起的“请愿”活动,在网络上有很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访谈中,参与过请愿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愿意为受害者家属发声,既源于对受害者的同情,又是自身担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然。但是,往往在负性社会事件平息之后,无论该事件是否得到了解决或解决方式是否合理,大学生群体对此的关注度都会急剧下降。数据显示:“热点”过后对其仍然关注的人数比例仅占30.72%,还是在“热点”仅仅过去几个月的情况下。二是情绪变化大,感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在行为上,大学生群体更愿意为负性社会事件中的受害者发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评论和转发行为也十分频繁,表现出了很强的“正义感”,但这种“正义感”和参与性夹杂了许多非理性因素。例如:在某幼儿园虐童事件中,被试者表示自己曾转发的所谓“真相”都在事后被官方辟谣,或者在冷静下来后才开始理性怀疑“谣言”的真实性,因此前后的情绪落差很大。感性因素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很大,常常在理性分析和思考之前就已经作出感性判断和表达。三是不太愿意与其他普通网民进行交流探讨。前文提到,大学生群体对于负性社会事件是乐于发声的。但是,大学生群体不太愿意在网络上与其他网民群体进行探讨,而更愿意在现实中与朋辈同学进行讨论,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发声更倾向于表达自我见解,而非与他人争论。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觉得有些网友观点稍有偏颇,不愿与之“为伍”。在这种情况下,网友的许多观点都是有所偏颇的,因为网友也只是看到了“显性真相”,而无法掌握全部的真相。再者,大学生群体属于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群体,对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比较自信的,因而对于其他网民有所偏颇的观点,有些不愿与之“为伍”。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觉得很多网友评论太过片面,不想参与讨论。除了客观上无法掌握真相所导致的观点偏颇之外,网友的主观性因素也导致其对负性社会事件的评价是片面的,甚至是出于恶意和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范本十一技术转让与许可使用合同2024年2篇
- 2024年度软件许可使用合同:甲方许可乙方使用其软件的具体条款
- 零星维修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房屋买卖合同模板2篇
- 2024年度甲乙双方合作开展文化活动合同
- 2024年度装修工程款项支付方式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任城区人才公寓绿化与环境卫生合同
- 2024年度广告代理合同标的及代理范围3篇
- 2024年度股权转让与回购协议2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协议书2篇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人教福建版)
-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思维训练数学试题(答案)
-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 2023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
- 电梯动火施工方案
- 世界各国国家代号、区号、时差
-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全)
- 南京鼓楼区某校2023-2024六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及答案
- 某标准件厂冷镦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设计
- (医学课件)SOAP的规范书写及练习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