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与早期的经济发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1.gif)
![罗马的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与早期的经济发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2.gif)
![罗马的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与早期的经济发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3.gif)
![罗马的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与早期的经济发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4.gif)
![罗马的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与早期的经济发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07af38485e2f84ea69f34fd0a0d93e4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马的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与早期的经济发展
从统一制度向帝制的转变,以及罗马早期省份经济的繁荣,是古代罗马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对于这两大历史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原因,国内学术界已发表不少深刻见解。但是,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帝国政权对于行省经济有什么影响?迄今还未看到对这类问题的满意解释。本文并不是对罗马财政史的具体考察,而是试图通过对奥古斯都财政改革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从一个角度回答上述问题。一法律至上、财政下的小农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有所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又有巨大反作用。恩格斯还具体论述了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反作用的三种情况:“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古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无疑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的,但是决不能因此忽视或者低估这种转变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为了深刻认识这一点,有必要首先对城邦共和制度与经济基础关系的演变作一番简略的回顾。共和早期,罗马只是一个小国寡民的农业城邦。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共和政体正是与当时主要经济基础——公民小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自标志罗马国家形成的塞维阿改革开始,按财产多寡划分的6个公民等级的政治权利与其财政负担基本上平衡。高等级公民政治权利大(表现为百人队大会上的投票优先权、担任官职的特权等等),公共义务也重(表现为所提供的军队数额、装备以及所交纳的赋税比低等级公民要多共和中期海外大征服的成功,使罗马土地人口成百倍增长,由偏居一隅的城邦小国一跃而为大半个地中海世界的霸主。然而所辖各地社会发展水平差别极大。东方希腊、小亚等地奴隶制度已经充分发展,西部高卢、西班牙等地才向阶级社会过渡,罗马和意大利的奴隶制经济开始排挤小农经济。为适应上述变化,罗马统治者通过对城邦共和政体作某些增补,如建立海外行省制度,居然使用它控制一个大帝国达两个世纪之久。但这无法掩盖城邦制度与范围广大而又复杂的地中海世界经济基础的深刻矛盾。这种矛盾集中反映在共和国行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后果上。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把行省当作海外征服的战利品,当作掠夺的对象,根本不考虑行省居民的利益。公元前2世纪中叶起,行省税收成为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弗兰克教授估计,公元前150—90年行省税收加上间接税占这期间国库总收入的90%。西赛罗把共和国行省税收分为三类:1.交纳定额贡金的,如西班牙、阿非利加大部地区;2.由罗马包税商征收的,如亚细亚;3.保留原税制的,如西西里。共和时期罗马包税商和不法总督对行省居民额外勒索之广泛、手段之狡诈,是古代世界罕见的。比如,西西里港口税包税商与总督韦累斯合谋,后者听任前者欺压纳税人,前者对后者在当地榨取的有待运回罗马的物资免税放行。向贫穷纳税人发放高利贷是包税商贯用的勒索手段。尽管有的行省规定利息率的限额为12%,实际上常常高达24%甚至48%,因而放债者往往有元老等高级官员作后台,连清廉的总督对此也无可奈何尽管统治阶级中少数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况也不满意。在他们的倡导下,公元前149年设立了一个审判勒索案法庭。但是没多久,法庭内部就“贿赂公行”,以至“失掉了信用”。马略军事改革后,为雇佣兵筹措赏金和退伍金成为内战各派将领压榨行省的新借口。公元前44年,布鲁图和卡西乌斯强迫亚细亚诸省2年内交10年税额,拒交的城市予以摧毁。翌年,“后三头”又逼迫该地区一次缴纳9年的税额。由此使富裕的亚细亚地区经济全面崩溃。可见,罗马统治阶级以共和国名义对行省的掠夺带有竭泽而渔的性质,其后果可想而知。它不仅严重破坏了行省的生产力和再生产条件,阻碍了各地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激化了罗马统治者与行省居民包括贵族的矛盾。比如,公元前88年,80000名在亚细亚的意大利人在同一天被杀,其中多数是包税商、高利贷者及其家属。此外,由于行省占全国土地人口大部分,意大利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省的资金和劳力,行省经济的停滞必然影响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共和末期意大利的金银危机显然与此有关。即使在罗马公民中,从掠夺行省中发大财的也只是少数元老和骑士贵族。占下层公民大多数的小农却因贵族利用掠夺行省得来的劳力和资金在意大利发展奴隶制农庄而受到排挤,许多小农破产并沦为流氓无产者。国家也没有从对行省的这种掠夺方式中捞到多少油水。尽管元老院操全国收支支配权,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机构和常规化的收支制度,加之元老阶层本身的腐化堕落,从行省掠夺的大部分财富通过各种形式塞入贵族的私兜。共和末期,真正进入国库的税收额不多,有时库存资金甚至应付不了开支的一半。从根本上说,罗马共和国财政领域的问题是共和制与海外征服后经济基础矛盾的具体表现,是以城邦制度治理一个大帝国的必然结果。它显示出: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城邦共和制及其有关制度,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多大的破坏和阻碍;同时共和制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也将趋于瓦解,最终导致共和制本身的崩溃。二奥古斯财政改革的实质罗马元首制帝国是以奥古斯都为首的统治阶级在公元前后对共和国行政、军事、财政等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结果。我国学术界很少谈论奥古斯都的财政改革。其实,由于共和制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突出体现在财政领域.财政改革对于帝国统治者调整国家政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保障奴隶主阶级的共同长远利益,巩固帝国统治,是不可缺少的。奥古斯都财政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设立帝国国内财政之官元首制是保留共和制外表的元首专制。帝国建立后,形式上元老院仍掌最高财权并领导国库和财务官。但是实际上的最高财权操于元首之手。举凡重大财政决策的制订、财政机构的兴废、收支项目和数额的增减,最终都由元首裁定。奥古斯都正是利用这一权力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在财政管理机构方面:他采纳麦凯纳斯的建议,建立了由自己的被释奴和奴隶组成的帝国收支统计处,定期编制帝国国库和元首私库的收支总帐并予以公布。奥古斯都亲手掌握这一帐目,在公元前23年病危时和公元14年临终前把它亲自交托给继承人。他将财务官的职权减少,仅让他们负责元老院行省的财政工作,而将很大一部分财政工作交给一种新设官职——督察使(Procurator)。史学界一般认为,督察使不过是对某些较小的元首行省总督以及元首私产主管人的称呼。其实,古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告诉我们:奥古斯都时代“奉皇帝之命到各省去收取皇家地产租税及其他收入并支付应付款项的皇帝使者称为督察使。他们被派到所有的行省,包括人民省和皇家省(即元老院省和元首省——笔者注),有时派的是骑士,有时甚至派释奴。”他仍将共和国国库(AerariumSaturni)作为帝国国库,此外在公元6年创立军事财库(AerariumMilrtare)。改革以后的财政管理机构无疑比共和国大大加强,这不仅因为其种类、数量增多,职权范围扩大,更重要的是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帝国收支总帐已具有国家预算的因素,它的编制是古罗马财政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二)跨省的人口财产调查共和国财政制度的弊端突出表现在行省税收方面.帝国时代,行省仍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奥古斯都在税收制度上作了较大改革。首先,他在各行省广泛进行人口财产调查。相传塞维阿改革创立了五年一次的罗马公民人口财产调查制度(Census)。但是整个共和时期没有对行省进行过这类调查。史料表明,以行省为单位的人口财产调查始自奥古斯都时代。比如,高卢诸省在公元前27、12年以及公元14年;西班牙在公元前27年,犹太省在公元6年,昔勒尼省在公元前7年开展过调查。其次,在人口财产调查的基础上,行省直接税统一为土地税(TributumSoli)和人头税(TributumCapitis)两种,前者征自农民,后者征自其他人。不再采用包税制,而由地方行政当局直接收缴。公社长老或城市议员负有补齐税额的责任。各地税率不一,大体为纳税人收入的1/10。再次,在间接税方面。共和时期的港口税和释奴税继续征收。(三)确立了行政和军事开支制度共和国开支领域也如税收领域一样,长期沿用的只是一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权宜之计的规定,如公元前406年开始对公民兵在服役期间内发放年饷(公元前2世纪中叶步兵年饷额为120狄纳里,凯撒提高到225狄纳里)、海外征服后对行省总督发给办公经费;缺乏相对统一的规章制度。奥古斯都通过改革基本扭转了这一局面。首先,帝国收支总帐的定期编制为收支平衡和开支的合理分配提供了依据。而后结合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的改革,新的常规化的行政和军事开支制度也建立起来。奥古斯都在罗马第一次确立了官员薪金制。发给薪金的主要是新设立的由元首任命的部分官职,如近卫军长官、元首省总督、督察使等。年薪数额由10万至100万塞斯特斯不等。军费开支方面调整了军饷制并创立了退伍津贴制。新的军饷标准为:军团公民兵年饷225狄纳里(1狄纳里=4塞斯特斯),近卫兵750狄纳里,罗马卫戍兵360狄纳里。对行省辅助兵仅发给给养。公元6年以前,退伍津贴数额不定,主要由元首私产支出.该年建立的军事财库资金专门用于发放退伍津贴,并规定公民兵每人3000狄纳里,近卫兵5000狄纳里。为此,奥古斯都拿出1.7亿塞斯特斯作军事财库基金,并设立公民遗产税和拍卖商品税作为资金来源。罗马铸造金银币始于公元前3世纪。共和国铸币权本属元老院。但内战中的各派将领为拉拢士兵,私铸货币成风,导致货币成色不足,币制混乱,助长了共和末期的金银危机和高利贷活动。元首制政府规定,唯元首有权铸金币和高值银币,元老院铸银币,行省铸铜币。在统一币制的基础上,帝国铸造了大批成色十足的金、银币,从而克服了货币流通领域的混乱,保证了以现金支付的军政开支的发放。(四)元制财政体系的形成元首私产(PatrimoniumCaesaris)即皇产在财政中起重要作用是帝国财政与共和国财政的显著不同点。这一传统的开创者是奥古斯都。《奥古斯都自传》和其他史料为我们提供了他的数额巨大的所谓私产的主要去向:资助国库和军事财库、安置退伍兵、补贴官员和元老、赏赐公民、兴修公共建筑、举办公共娱乐活动。此外当然还包括留作私生活开支和遗产的部分。从上述开支估计,元首私产总数在40亿塞斯特斯以上。有的学者认为元首私产主要来自行省税收。美国的T·弗兰克以第一手史料驳斥了这一看法,证明奥古斯都时代包括埃及在内的元首行省的税收是由国库管理。他认为元首私产主要来自埃及战利品、接受的遗产、部分贵族临死前遗赠给元首的家产和皇家地产收入等项。元首私产与元首金库(Fiscus)的关系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蒙森为代表的传统观点是把二者看作一回事。但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元首私产的来源、用途和管理说明它不同于一般奴隶主的私产,实质上是君主专制下罗马奴隶主阶级共同财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帝国财政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奥古斯都通过上述财政管理、税收、开支、货币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元首私产的形成,初步确立起元首制财政体系。这一体系与共和国财政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元首直接支配下的统一的常规化的一套财政机构和制度取代了共和国的简陋的、权宜之计般的财政管理形式。当然在奥古斯都时代这一帝国的初创阶段,新体系还很不完善(比如元首财政秘书、元首金库还未设立),新制度也未必已通行于每个角落。以后又经过几次改革,元首制财政体系到公元2世纪安东尼朝代才达到成熟的地步。三财政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公元1—2世纪,行省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兴旺景象。比如,水轮机等一大批新式生产工具相继发明,许多贫脊地区变成了粮食或葡萄、橄榄的高产区,一批旧工商业中心复兴,大批新城市形成,内外贸易非常活跃等等。值得深思的是,这一历史现象恰恰出现在古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完成之后。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该把这两种历史现象看作整个罗马社会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揭示它们发生的根本原因。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毫无疑问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的。现在需要搞清楚的是,帝制是否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它对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对奥古斯都财政改革社会影响的分析来探讨这类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说共和时期阻碍行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罗马贵族凭借政治特权对行省的任意压榨,那么奥古斯都通过财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一障碍。海外大征服以后,罗马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行省的基础上。帝国并没有消除这种剥削,但是使剥削走上了常规化的轨道。这具体表现在各方面。比如,行省人口财产调查的进行和帝国收支总帐的编制使中央政府对各地经济水平、居民收入状况有比较合乎实际的认识,以此作为确定税收定额的依据,减少了主观任意性,具有相对合理性。财政管理机构的强化,特别是督察使的设置以及直接税包税制的取消,使包税商的活动余地受到很大限制;行省纳税人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新的开支制度特别是官员薪金制的实行以合法的形式部分满足了官员和军队的贪欲;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罗马贵族对行省过分压榨行为的减少.据史载,奥古斯都时代行省高利贷活动基本停止,利息率降至4%左右。行省居民虽然仍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处境相对改善。这不仅因为所受额外勒索的可能性减少,而且因为税收是在人口财产调查基础上进行,不同地区和年份纳税人的负担相对平衡。K·霍布金斯根据对史料的分析认为,奥古斯都时代各行省平均税率大致在纳税人收入的1/10左右,大体维持共和国的水平。此外,我们还要看到,通过财政改革形成的地中海世界税额流通网络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作用。由于税收定额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挂钩,实际上除满足本省军政开支后还有较多税额输出的只是亚细亚、埃及、阿非利加等东、南部富裕地区。而经济落后、驻军较多的西、北边疆各省以及作为帝国统治中心的意大利、罗马则是税额输入的主要地区。这就在罗马统治下的地中海世界形成了税额由东南方向中央和西北方流动的局面。帝国税收分谷物和现金两种.有帝国“粮仓”之称的埃及、西西里等地以输出谷物为主。奥古斯都为便利谷物运输,恢复或新辟了多条水陆交通干线(如埃及运河).这些干线对于各地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显然有积极意义。币制改革以后大部分行省采用现金税。很大一部分税金被输往边防驻军用于军饷的发放。这使得货币在这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流通骤然加剧。帝国早期西、北部行省大批新城市的涌现与此不无关系,近年来地中海世界各地出土了大量奥古斯都时代铸造的金、银币可以间接证明这一点。财政改革能够对行省经济发挥积极影响绝非偶然,而且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长远利益,为罗马统治的长治久安所必需。罗马帝国与共和国一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权当然谈不上自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帝国有共和国崩溃的前车之鉴可供吸取。最根本的一条教训就是,不能把占全国土地人口大部分的行省单纯作为掠夺对象,只有保护行省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代表整个地中海世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帝国统治才可能巩固,奥古斯都继承者提比略有一句名言:“这只羊(指行省——笔者)应当用来剪毛而不是剥皮”,就体现了这一认识。纵观整个帝国早期,奥古斯都财政改革的主要成果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尽管有共和派传统势力的干扰,提高行省地位的总方向没有改变。恰好生活在公元1—2世纪的史学家塔西佗尽管仇恨帝制,却也不得不承认元首制“新秩序在各行省也颇受欢迎”。因此我们认为,奥古斯都创立的元首制帝国与当时地中海世界经济基础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在帝国早期,尽管有少数时期(如象尼禄这类暴君统治时以及象公元69年内乱时)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但整体来看帝国的统治是有利于行省经济发展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公元2世纪安敦尼朝代,出现了帝国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只是从2世纪末起,由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帝国统治才逐渐走向衰落。四奴隶制压迫———罗马早期或大力进行行政改革,出现了提按照目前国内流行的观点,导致罗马帝国早期行省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1.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部改造;2.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关系的改造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否认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改造对某些行省经济发展有某种作用。问题在于,要搞清楚这种作用是否是大多数行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条件。一般来说,奴隶制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异常尖锐化,奴隶劳动生产率降低到得不偿失的程度时,奴隶主往往改变对奴隶的剥削方式,以缓和矛盾,保证经济效益。这就是所谓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部改造。海外大征服后,意大利中、南部及其附近地区的奴隶制大地产(“拉蒂芬丁”)发展很快,通过对小农经济的排挤成为主要经济形式。随之大地产内部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也日趋激烈,以致共和末期发生了三次奴隶大起义。因此到公元1世纪,大地产已不再有利可图。奴隶主不得不改变剥削方式,将部分大地产划作小块,分给奴隶独立经营或出租给自由民,由此特许析产制和隶农制流行,释放奴隶现象也增多。这就是当时罗马奴隶制生产关系局部改造的主要表现。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上述情况主要发生在意大利及其附近岛屿(包括西西里行省),而不是大多数行省.帝国早期,行省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多数西部行省(如高卢、西班牙)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未达到需要改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水平;而东部一些行省(如希腊、西亚、埃及地区)的奴隶制已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造早在被罗马征服前就已开始。其二,众所周知,奴隶制生产关系局部改造的主要地区——意大利在帝国早期恰恰处于农业衰退困境之中,而与行省经济的普遍繁荣适成鲜明对照。由此可见,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部改造作为行省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站不住脚的。帝国早期地中海世界较长时间相对安定和平的局面的确是行省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把这作为行省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供水设施建设协议书
- 2025年紧急出口门采购合同
- 2025年午休时段儿童看护服务协议
- 儿童领养程序指导协议
- 2025年产品市场分隔协议范本
- 2025年防水建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公共场所消防设施供应及维护合同
- 2025年同心同行策划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医疗用品分销合作伙伴协议范例
- 2025年共同策划长远发展协同计划协议书标准样式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J04∕T 290-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
- GB/T 17775-202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 灯笼彩灯安装合同范本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AQ/T 4131-2023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正式版)
- 装饰工程室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员工服务意识提升提高服务意识培训课件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客服考试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