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①秦观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②吹罢小单于③,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注】①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②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谯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③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写出了词人长夜难眠的苦闷,一个“虚”字,既写出环境的深幽空寂,又流露出贬谪生活的寂寥与空虚。B.“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两句写出词人听尽乐曲、思虑万千、仍未入睡的情态,虚实相生,内涵丰富。C.下阕抒发了仕途不顺的悲慨与深沉的怀乡之情,词人感叹连返回故乡的好梦也断了,只能如同孤独的游魂。D.“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尤其是在他人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16.前人评价秦观“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请说说“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金陵驿二首(其一)曾巩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于祥兴二年(1279)被押赴元大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转夕晖”之“转”字精妙到位: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下句诗人凝望“孤云”沉思之“静”。B.“元无异”“半已非”反差巨大,揭露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的赤子胸怀。C.“满地芦花”见证了诗人容颜变老,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情、飘离之苦。D.尾联与诗人《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的坚强决心。16.这首诗中的“燕子”和“啼鹃”化用了典故。请分别指明其出处并分析其中一个典故在诗中的作用。(6分)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潘阆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回忆观潮盛况而作。B.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C.下片开头两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弄潮情景,表现了弄潮健儿面对壮观的钱塘江水喜不自胜的情状。D.结尾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16.柳永重庆市沙坪坝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卷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风蝉唐·赵嘏①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②生。【注】①作者一说“贾岛”。②甑,炊具。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句用白描手法写出秋夜、秋风中寒蝉带来的特有秋声,表现其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B.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虫声有足引心。”客居之人对物候变化很敏感,几声蝉鸣便可引发思乡之情。C.“噪轩高树合”句与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句表意并不相同,这里写的是蝉在高处的鸣叫惊醒了枕上的客居之人。D.由于诗人的主观感情同他的境遇息息相关,诗人借蝉“听处无人见”的境地来表明自己“蝉蜕于浊秽”的高洁品质。16.后人曾用“清迥”“悲苦”来形容赵嘏的诗风,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6分)重庆市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人才[宋]毛珝①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②。[注]①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②“抱膝”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15.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句开门见山阐明人才的重要性,呼应了题目,下笔直露。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边境局势之紧张。C.尾联用典,作者用诸葛亮奇智超绝对比自己才华平庸,苦闷至极。D.本诗语言质朴,抒情直切,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风有相似之处。16.在“治安”方面,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才观?古代诗歌阅读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①秦观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②吹罢小单于③,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注】①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②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谯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③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写出了词人长夜难眠的苦闷,一个“虚”字,既写出环境的深幽空寂,又流露出贬谪生活的寂寥与空虚。B.“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两句写出词人听尽乐曲、思虑万千、仍未入睡的情态,虚实相生,内涵丰富。C.下阕抒发了仕途不顺的悲慨与深沉的怀乡之情,词人感叹连返回故乡的好梦也断了,只能如同孤独的游魂。D.“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尤其是在他人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16.前人评价秦观“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请说说“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15.B“虚实相生”错误。16.①语言通俗易懂,但情味深厚。②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汉书·苏武传》)。不说白己音讯断绝,只说郴州是连大雁也飞不到的地方,暗示离乡日久、音讯全无,委婉表达思乡、寂寞之情。③衡阳这样的远地尚且还有大雁飞去传书,郴阳却连大雁都飞不到。在衬托和递进中更添失望与落寞。(每点2分)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金陵驿二首(其一)曾巩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于祥兴二年(1279)被押赴元大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转夕晖”之“转”字精妙到位: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下句诗人凝望“孤云”沉思之“静”。B.“元无异”“半已非”反差巨大,揭露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的赤子胸怀。C.“满地芦花”见证了诗人容颜变老,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情、飘离之苦。D.尾联与诗人《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的坚强决心。16.这首诗中的“燕子”和“啼鹃”化用了典故。请分别指明其出处并分析其中一个典故在诗中的作用。(6分)15.C(C.“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情”错。“满地芦花”是说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这些芦花如哀鸿遍野,他们和诗人一样,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氛围并不祥和,诗人内心也并不宁静。)16.燕子:引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答“王谢堂前燕”或“旧时王谢堂前燕”均可)。啼鹃:化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答“杜鹃啼血”或“望帝啼鹃”均可)(6分)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潘阆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回忆观潮盛况而作。B.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C.下片开头两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弄潮情景,表现了弄潮健儿面对壮观的钱塘江水喜不自胜的情状。D.结尾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16.柳永15.C“表现了弄潮健儿面对壮观的钱塘江水喜不自胜的情状”错,下片开头两句是描写弄潮儿搏击风浪、英勇无畏、履险如夷、身手不凡,表现了弄潮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16.相同点:两首诗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潘诗把潮声比作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柳诗把潮水卷起的浪花比作洁白的霜雪。(2分)不同点:柳诗从视觉角度,表现钱塘江水的澎湃和浩荡;潘诗用夸张手法、从听觉角度,描写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突出江潮涌动的排山倒海之势以及涨潮时声势震人的壮观宏伟。(一点2分,每点手法1分、分析1分。)重庆市沙坪坝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卷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风蝉唐·赵嘏①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②生。【注】①作者一说“贾岛”。②甑,炊具。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句用白描手法写出秋夜、秋风中寒蝉带来的特有秋声,表现其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B.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虫声有足引心。”客居之人对物候变化很敏感,几声蝉鸣便可引发思乡之情。C.“噪轩高树合”句与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句表意并不相同,这里写的是蝉在高处的鸣叫惊醒了枕上的客居之人。D.由于诗人的主观感情同他的境遇息息相关,诗人借蝉“听处无人见”的境地来表明自己“蝉蜕于浊秽”的高洁品质。16.后人曾用“清迥”“悲苦”来形容赵嘏的诗风,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6分)【答案】D16.①诗人借秋风萧瑟,高树相合,暮山远横,秋声相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明旷远的画面,颇具“清迥”之风;②诗人通过描摹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寒蝉意象表达自己羁旅他乡的人生困顿;③诗人以“身独行”“无人见”来抒发自己仕途未达、思念故园的愁绪,足见“悲苦”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诗人借蝉‘听处无人见’的境地来表明自己‘蝉蜕于浊秽’的高洁品质”错误。“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意在表达作者身在异乡,只身一人的孤苦之情。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句首联“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秋风萧飒,寒蝉从早到晚不停地哀鸣。它整夜陪伴着漂泊的羁客,送来了阵阵凄凄切切的秋声。颈联“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高树合”写近景,树木葱茏,掩盖着蝉的身影;“暮山横”是远景,写夕阳中的山的剪影。秋风萧瑟,高树相合,暮山远横,秋声相伴,用白描手法写出一幅清明旷远的画面,颇具“清迥”的萧杀西风。“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写出秋夜、秋风中寒蝉带来的特有秋声,表现其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蝉在高处的鸣叫惊醒了枕上的客居之人。诗人通过描摹夏生秋死的寒蝉意象表达自己羁旅他乡的人生困顿。“水边身独行”“听处无人见”中的“身独行”“无人见”营造了空寂无人的境界,抒发了作者仕途未达、思念故园的愁绪,足见“悲苦”之情。重庆市万州第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人才[宋]毛珝①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②。[注]①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②“抱膝”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15.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课件配图制作
- 酒店细分市场与目标受众分析试题及答案
- 企业设立课件编写
- 酒店社区发展与合作试题及答案
- 未来智能交通服务的商业模式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电气工程师考试个案分析分享试题及答案
- 交通分析模型与应用考题试题及答案
- 有效应对Adobe设计师考试策略分享试题及答案
- 职场成功与否关键的商务礼仪师试题及答案
- 从容应对纺织机械操作考试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新表)
- 名著复习之革命烈士诗抄
- 学生床上用品采购投标方案
- 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应用
-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五篇
- Unit5SectionB2a-2e阅读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小儿肺炎的护理
- 航道整治试卷A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教学查房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中班科学《奇妙的紫甘蓝汁》课件
- 地球物理勘探-第三章磁法勘探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