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4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4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9tB.9kgC.9gD.9mg
【答案】B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对初中生的体重进行估测即可。
【解答】初中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那么书包的总质量不能超过:50kg×15%=7.5kg≈9kg,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李丽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她接下来应该()
A.将游码向右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中的砝码再减少一些
【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判断。
【解答】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让天平再次平衡,只能通过调整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实现平衡。根据图片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右,则此时右盘的砝码质量偏大,那么应该将右盘的砝码减小一些。
故选D。
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解答】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
故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故选A。
4.将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
A.冰继续熔化
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会开始凝固
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
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
【解析】【分析】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向外放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熔化过程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温度为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将其放入0℃的冰箱中时,由于和空气的温度相同,因此冰不能吸热而熔化,水不能向外放热而凝固。
故选C。
5.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乙所示。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质量B.形状C.密度D.体积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同一密封袋,里面的空气不能溢出,因此食品袋里食品的质量一定不变,而形状、密度和体积都可能会发生改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则从乙到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华C.液化D.凝固
【答案】B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确定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从而弄清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答】物质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物质放热,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物质吸热,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则甲为液态、乙为气态,丙为固态,那么乙到丙的物态变化为凝华现象。
故选B。
7.水的比热容较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降温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证秧苗不被冻伤,故A不合题意;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水在蒸发时吸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与比热容大小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带走更多的热量,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故C不合题意;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起到良好的取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每组数字前面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后面是量筒的最小刻度,要想一次并尽可能准确地测出密度为0.8×103kg/m3的100g酒精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是()
A.50mL,5mLB.250mL,5mL
C.100mL,2mLD.400mL,20mL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选用量筒时,量程要大于测量的体积,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00g酒精的体积为:,故A、C不合题意;
分度值5mL能够被125mL整除,而20mL不能被125mL整除,因此选用250mL,5mL的量筒更准确,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9.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合金。试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金属钠镁铝铜纯铁
熔点/℃97.764966010831535
沸点/℃8831090246725672750
A.铁铜合金
B.镁铁合金
C.钠铝合金
D.铁铝合金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在一定温度下,两种金属都为液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A.由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气化,可制取合金,故A不合题意;
B.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Mg已经气化,则不可采用此法制取合金,故B符合题意;
C.由钠的熔点97.7℃,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660℃而低于883℃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钠铝合金,故C不合题意;
D.由铁的熔点为1535℃,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467℃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铁铝合金,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下列常见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晒干B.铁钉生锈C.瓷碗破碎D.石蜡熔化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湿衣服晒干时,水只是发生状态上的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瓷碗破碎时,只是瓷碗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石蜡熔化时,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下列做法中,利用了物态变化时放热的是()
A.炎热的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B.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在饮料中加冰块
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D.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
【解析】【分析】熔化、汽化和升华,都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炎热的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从外界吸热,故A不合题意;
B.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在饮料中加冰块,冰块由固体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从外界吸热,故B不合题意;
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向外放热,故C符合题意;
D.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干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从外界吸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2.“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图所示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A.酒精和水混合
B.黄豆和芝麻混合
C.气体扩散实验
D.铅柱粘合实验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了,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不合题意;
B.黄豆和芝麻混合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故B符合题意;
C.把空气和二氧化氮之间的玻璃板抽调,研究的是气体扩散的实验,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合题意;
D.铅柱粘合研究的是分子存在引力的实验,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据此结合熔化图像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100℃是水的沸点,即DE段应该为水的沸腾过程。而BC段保持0℃不变,则这个阶段为冰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
BD.在冰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每个阶段中,物质一直在吸热,故B、D错误;
C.在吸热过程中,冰保持0℃不变,那么冰的熔点为0℃。因为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相同,所以水的凝固点为0℃,故C正确。
故选C。
14.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答案】B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测铁块的密度时,用排水法测出体积后再测质量,由于铁块上沾有水,那么会使铁块的质量变大,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大,故A不合题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木块密度,故B符合题意;
C.砖块是吸水的,会导致测出砖块的体积偏大,而计算出砖块的密度偏小,故C不合题意;
D.铅球太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测体积,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
【答案】B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可直接测液体的体积,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物质的密度。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利用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解答】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该实验;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该实验;
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其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铜球的密度,然后与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该实验;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结合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可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该实验;
综上可知,用所给器材能够完成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B。
16.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kg/m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2kg/m3B.4kg/m3C.6kg/m3D.8kg/m3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设钢瓶的容积为V,那么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ρV=8kg/m3×V;
用去了,那么剩余氧气的质量m'=8kg/m3×V×=2kg/m3×V;
则此时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故选A。
17.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量和内能的有关问题,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相同。温度的变化量与比热容和质量有关。
【解答】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相同。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由Q吸=Q放=cm(t-t0)=cm△t可以知道温度变化与质量和比热容有关,C项、D项条件不足不好判断。
18.“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一边放红汤。清汤和红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的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汤与清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低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的现象,对相关物理量的大小进行分析和比较即可。【解答】根据题干“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由这些信息知道: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沸点是相同的,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热量散失少,所以先沸腾。故A、B、C说法正确,D不正确。
故选D。
19.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水的密度最大的温度;
(2)根据图甲确定水的密度变化,再根据公式分析水的体积变化即可;
(3)由于重力作用,密度大的在下面,密度小的在上面;
(4)根据水的反常膨胀的特点判断。
【解答】A.根据图甲可知,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甲可知,在0~4℃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逐渐增大,而体积逐渐减小,即此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A、B、C、D从上至下,即水的密度逐渐增大,那么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即1℃、2℃、3℃和4℃,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0.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质量是700g,若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装600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0.8×103kg/m3B.0.86×103kg/m3
C.1.2×103kg/m3D.3×103kg/m3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两种液体都装满同一瓶子时,它们的体积相同,据此利用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两种液体都装满同一瓶子时,它们的体积相同,
即V水=V液;
;
;
解得:ρ液=1.2g/cm3=1.2×103kg/m3。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0分)
21.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煤块的质量较大;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将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2)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
【答案】(1)④;没有新物质生成;③
(2)木炭是黑色固体,木炭的密度比煤块小,木炭的密度也比水小;可燃性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合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解答】(1)将木炭砸碎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理由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点燃木炭时,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其它,则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
(2)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木炭是黑色固体,木炭的密度比煤块小,木炭的密度也比水小。化学性质有可燃性。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而碘晶粒逐渐消失;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在瓶上方的凹槽内滴几滴水,过一会儿在瓶壁上方出现很多紫色碘颗粒,是由于。
(2)接着他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填“水蒸气”“液态水”或“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主要成分是(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1)碘蒸气;碘蒸气遇冷凝华
(2)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下降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及升华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1)固态的碘颗粒吸热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从而发生升华现象。碘蒸气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碘颗粒,从而发生凝华现象。
(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无色透明的,则“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干冰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热,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于是水中出现大量的气泡。水面上方的水蒸气放热后,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形成大量的小水珠,这就是看到的“白气”。
【解答】(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碘蒸气,而碘晶粒逐渐消失;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在瓶上方的凹槽内滴几滴水,过一会儿在瓶壁上方出现很多紫色碘颗粒,是由于碘蒸气遇冷凝华。
(2)接着他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液态水,气泡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气体,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下降。
23.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你认为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c水=4.2×103J/(kg·℃),c煤油=2.1×103J/(kg·℃)]
【答案】质量;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大的比热容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
(2)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那么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故A、D错误;
室温下的煤油和水的温度肯定高于0℃,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24.将装有水的水杯放在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杯中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22g,当冰全部熔化后,需向杯中加2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ρ冰=0.9g/cm3,则杯的容积为cm3,杯的质量为g。
【答案】20;4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是体积减小,根据题意找到杯子的容积、水的体积和加入水的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杯子的容积等于冰的体积,二者都等于冰变成水后的体积与加入水的体积之和,
即V冰=V水+V加;
;
;
解得:m=18g;
则杯子的质量为:m杯=m总-m冰=22g-18g=4g;
则杯子的容积。
25.某同学要称量10.2g食盐,其中10g用砝码,0.2
g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上都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答案】②①④③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使用天平测量物质质量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某同学要称量10.2g食盐,其中10g用砝码,0.2g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①取10g砝码放在右盘纸上;
④移动游码到0.2g处。
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上都刻度线。
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6.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用5个相同的容器及必要的测量工具,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A、B、C为实验一的三个实验组,D、E为实验二的两个实验组。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一设计可知,小明要研究的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实验一中C组的温度设定应为℃。60min后,小明测量了杯中剩余水的体积:A<B<C。
(3)实验二中,小明每隔20min测定一次容器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明发现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也越快。
时间/min020406080100120
D组剩余水的体积/mL20171514141414
E组剩余水的体积/mL2016128400
小明仔细分析数据后,又产生疑惑:在0~60min内D组中水的蒸发速度为什么会越来越慢老师提示可结合实验一的结论进行分析,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1)湿度
(2)30
(3)随着水分的蒸发,密闭容器中的湿度增大,而蒸发会随湿度的增大而减慢,所以D组水的蒸发速度会越来越慢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实验一中的三组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3)注意空气湿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实验一中三组实验中其它因素都相同,只有湿度不同,则小明要研究的是湿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实验一中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温度相同,因此C组的温度设定为30℃。
(3)小明仔细分析数据后,又产生疑惑:在0~60min内D组中水的蒸发速度为什么会越来越慢老师提示可结合实验一的结论进行分析,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随着水分的蒸发,密闭容器中的湿度增大,而蒸发会随湿度的增大而减慢,所以D组水的蒸发速度会越来越慢。
2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水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填物理量名称)来描述。
【答案】(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
(2)水;大于
(3)比热容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则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即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高的吸热能力差。
(2)根据表格分析两种液体都升高到68℃时,哪种液体加热时间长,即吸收的热量更多即可;
(3)比热容是用来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6min后,食用油的温度已经达到68℃,而水的温度为45℃,则要使水的温度也升高到68℃时,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来描述。
28.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食用油等。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⑴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都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侧调节。
⑵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⑶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⑷将量筒中的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食用油的体积V/cm3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g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食用油的密度ρ/(g·cm-3)
403062320.8
实验评估: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ρ=;左;偏小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实验原理:根据公式可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关键是测量物质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
主要实验步骤:(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实验评估: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里时,量筒内壁上肯定会残留一小部分,这会导致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减小,即测出食用油的质量减小。根据可知,此时计算出的食用油的密度会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都刻度线的右侧,说明左盘质量小,右盘质量大,则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实验评估: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四、解答题(16分)
29.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如图甲所示,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如图乙所示,测得其总质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如图丙所示,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
已知ρ酒精=0.8×103kg/m3,问: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是何种物质
(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特性(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解:由图知,剩余液体的体积为V=14cm3,质量为m=31.4g-20.2g=11.2g,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0.8×103kg/m3,比较知,此液体是酒精
(2)解:已知密封的是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一个月后,液体体积明显减小,计算结果表明,剩余液体都是酒精,据此可以得到:
②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水性,烧杯内部的水全部蒸发;
②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水虽然蒸发了,但酒精的质量没有变化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丙图确定剩余液体的体积V,再根据m=m3-m1计算出剩余液体的质量,最好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密度,进而确定物质的名称。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性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阶段综合练习:第4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9tB.9kgC.9gD.9mg
2.李丽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她接下来应该()
A.将游码向右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中的砝码再减少一些
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4.将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
A.冰继续熔化
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会开始凝固
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
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5.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乙所示。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质量B.形状C.密度D.体积
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则从乙到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华C.液化D.凝固
7.水的比热容较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8.下列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每组数字前面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后面是量筒的最小刻度,要想一次并尽可能准确地测出密度为0.8×103kg/m3的100g酒精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是()
A.50mL,5mLB.250mL,5mL
C.100mL,2mLD.400mL,20mL
9.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合金。试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金属钠镁铝铜纯铁
熔点/℃97.764966010831535
沸点/℃8831090246725672750
A.铁铜合金
B.镁铁合金
C.钠铝合金
D.铁铝合金
10.下列常见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晒干B.铁钉生锈C.瓷碗破碎D.石蜡熔化
11.下列做法中,利用了物态变化时放热的是()
A.炎热的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B.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在饮料中加冰块
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D.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12.“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图所示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A.酒精和水混合
B.黄豆和芝麻混合
C.气体扩散实验
D.铅柱粘合实验
1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收热量
14.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15.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
16.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kg/m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2kg/m3B.4kg/m3C.6kg/m3D.8kg/m3
17.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18.“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一边放红汤。清汤和红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的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汤与清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低
19.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20.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质量是700g,若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装600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0.8×103kg/m3B.0.86×103kg/m3
C.1.2×103kg/m3D.3×103kg/m3
二、填空题(共20分)
21.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煤块的质量较大;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将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2)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而碘晶粒逐渐消失;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在瓶上方的凹槽内滴几滴水,过一会儿在瓶壁上方出现很多紫色碘颗粒,是由于。
(2)接着他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填“水蒸气”“液态水”或“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主要成分是(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3.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你认为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c水=4.2×103J/(kg·℃),c煤油=2.1×103J/(kg·℃)]
24.将装有水的水杯放在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杯中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22g,当冰全部熔化后,需向杯中加2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ρ冰=0.9g/cm3,则杯的容积为cm3,杯的质量为g。
25.某同学要称量10.2g食盐,其中10g用砝码,0.2
g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上都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6.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用5个相同的容器及必要的测量工具,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A、B、C为实验一的三个实验组,D、E为实验二的两个实验组。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一设计可知,小明要研究的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实验一中C组的温度设定应为℃。60min后,小明测量了杯中剩余水的体积:A<B<C。
(3)实验二中,小明每隔20min测定一次容器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明发现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也越快。
时间/min020406080100120
D组剩余水的体积/mL20171514141414
E组剩余水的体积/mL2016128400
小明仔细分析数据后,又产生疑惑:在0~60min内D组中水的蒸发速度为什么会越来越慢老师提示可结合实验一的结论进行分析,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2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水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填物理量名称)来描述。
28.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食用油等。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⑴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都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侧调节。
⑵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⑶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⑷将量筒中的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食用油的体积V/cm3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g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食用油的密度ρ/(g·cm-3)
403062320.8
实验评估: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四、解答题(16分)
29.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如图甲所示,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如图乙所示,测得其总质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如图丙所示,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
已知ρ酒精=0.8×103kg/m3,问: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是何种物质
(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特性(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对初中生的体重进行估测即可。
【解答】初中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那么书包的总质量不能超过:50kg×15%=7.5kg≈9kg,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判断。
【解答】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让天平再次平衡,只能通过调整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实现平衡。根据图片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右,则此时右盘的砝码质量偏大,那么应该将右盘的砝码减小一些。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解答】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
故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
【解析】【分析】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向外放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熔化过程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温度为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将其放入0℃的冰箱中时,由于和空气的温度相同,因此冰不能吸热而熔化,水不能向外放热而凝固。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同一密封袋,里面的空气不能溢出,因此食品袋里食品的质量一定不变,而形状、密度和体积都可能会发生改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确定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从而弄清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答】物质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物质放热,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物质吸热,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则甲为液态、乙为气态,丙为固态,那么乙到丙的物态变化为凝华现象。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降温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证秧苗不被冻伤,故A不合题意;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水在蒸发时吸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与比热容大小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带走更多的热量,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故C不合题意;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起到良好的取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选用量筒时,量程要大于测量的体积,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00g酒精的体积为:,故A、C不合题意;
分度值5mL能够被125mL整除,而20mL不能被125mL整除,因此选用250mL,5mL的量筒更准确,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分析】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在一定温度下,两种金属都为液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A.由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气化,可制取合金,故A不合题意;
B.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Mg已经气化,则不可采用此法制取合金,故B符合题意;
C.由钠的熔点97.7℃,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660℃而低于883℃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钠铝合金,故C不合题意;
D.由铁的熔点为1535℃,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467℃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铁铝合金,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湿衣服晒干时,水只是发生状态上的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瓷碗破碎时,只是瓷碗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石蜡熔化时,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
【解析】【分析】熔化、汽化和升华,都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炎热的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从外界吸热,故A不合题意;
B.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在饮料中加冰块,冰块由固体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从外界吸热,故B不合题意;
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向外放热,故C符合题意;
D.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干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从外界吸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了,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不合题意;
B.黄豆和芝麻混合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故B符合题意;
C.把空气和二氧化氮之间的玻璃板抽调,研究的是气体扩散的实验,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合题意;
D.铅柱粘合研究的是分子存在引力的实验,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据此结合熔化图像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100℃是水的沸点,即DE段应该为水的沸腾过程。而BC段保持0℃不变,则这个阶段为冰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
BD.在冰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每个阶段中,物质一直在吸热,故B、D错误;
C.在吸热过程中,冰保持0℃不变,那么冰的熔点为0℃。因为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相同,所以水的凝固点为0℃,故C正确。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测铁块的密度时,用排水法测出体积后再测质量,由于铁块上沾有水,那么会使铁块的质量变大,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大,故A不合题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木块密度,故B符合题意;
C.砖块是吸水的,会导致测出砖块的体积偏大,而计算出砖块的密度偏小,故C不合题意;
D.铅球太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测体积,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可直接测液体的体积,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物质的密度。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利用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解答】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该实验;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该实验;
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其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铜球的密度,然后与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该实验;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结合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可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该实验;
综上可知,用所给器材能够完成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B。
16.【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设钢瓶的容积为V,那么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ρV=8kg/m3×V;
用去了,那么剩余氧气的质量m'=8kg/m3×V×=2kg/m3×V;
则此时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故选A。
17.【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量和内能的有关问题,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相同。温度的变化量与比热容和质量有关。
【解答】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相同。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由Q吸=Q放=cm(t-t0)=cm△t可以知道温度变化与质量和比热容有关,C项、D项条件不足不好判断。
18.【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的现象,对相关物理量的大小进行分析和比较即可。【解答】根据题干“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由这些信息知道: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沸点是相同的,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热量散失少,所以先沸腾。故A、B、C说法正确,D不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水的密度最大的温度;
(2)根据图甲确定水的密度变化,再根据公式分析水的体积变化即可;
(3)由于重力作用,密度大的在下面,密度小的在上面;
(4)根据水的反常膨胀的特点判断。
【解答】A.根据图甲可知,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甲可知,在0~4℃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逐渐增大,而体积逐渐减小,即此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A、B、C、D从上至下,即水的密度逐渐增大,那么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即1℃、2℃、3℃和4℃,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两种液体都装满同一瓶子时,它们的体积相同,据此利用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两种液体都装满同一瓶子时,它们的体积相同,
即V水=V液;
;
;
解得:ρ液=1.2g/cm3=1.2×103kg/m3。
故选C。
21.【答案】(1)④;没有新物质生成;③
(2)木炭是黑色固体,木炭的密度比煤块小,木炭的密度也比水小;可燃性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合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解答】(1)将木炭砸碎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理由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点燃木炭时,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其它,则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
(2)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木炭是黑色固体,木炭的密度比煤块小,木炭的密度也比水小。化学性质有可燃性。
22.【答案】(1)碘蒸气;碘蒸气遇冷凝华
(2)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下降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及升华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1)固态的碘颗粒吸热后,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空白含租赁权处理条款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油茶林规模化种植管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荐设备采购与服务一体化合同2篇
- 2025年商场广告位租赁合同标准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内容版权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合同2篇
- 2025版高铁物流运输与物流金融产品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委托担保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保修合同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农业合作协议主体变更及种植养殖协议3篇
- 介入导管室护士长职责
- 《国家课程建设》课件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屋面板的拆除与更换施工方案
-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含解析
- 无人机飞行区域安全协议书
- 大学老师工作述职报告
-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物理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汽车产业AIGC技术应用白皮书 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