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测量、内涵与功能_第1页
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测量、内涵与功能_第2页
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测量、内涵与功能_第3页
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测量、内涵与功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测量、内涵与功能

正义世界的概念由美国哲学家lerry在1965年提出。他认为,这个世界是正义的,即正义世界的信仰。这一概念的产生主要基于研究者发现人们倾向于将一个人的成绩和个人价值联系起来的现象。Lerner(1965)在实验中发现,尽管观察者会对一两个候选学生有所偏爱,但是他们还是倾向于将学生的成绩和其命运联系起来,即认为获得奖励的学生一定更努力。基于实验结果及生活中类似现象,Lerner和Miller(1978)等人提出了公正世界假设,简单表述为:个体需要去相信,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们总能得到他们应得的世界。这种信念使人们认为他们所生活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是稳定的。如果没有这一信念的支撑,个体很难投入对长期目标的追求之中,甚至无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社会规范。一、基于权威的现实诉求问卷法是用来探讨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差异及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最早是由Rubin和Peplau编制的一维公正世界量表(JustWorldScale),该量表应用广泛,但后续研究发现其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差。Harper(1990)等人抽取了支持公正世界、反对公正世界和愤世嫉俗的公正世界三个维度,Caputi(1994)等人则抽取了不公正、公正、基于权威的应得、个人应得和其他导向的应得五个维度,Lea(1992)等人则得出了三个维度的结果。目前,研究者通常认为公正世界信念是一个多维概念,但对其包含哪些维度则没有达成共识。主要的观点包括将公正世界信念分为内在公正和终极公正(Maes&Schmitt,1999),对公正世界的希望和对推行公正世界的自我效能感(Mohiyeddini&Montada,1998),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Lipkus,Dalbert,&Siegler,1996)三种。将公正世界信念按公正所指向的对象分为指向个人的公正世界信念和指向他人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划分方法。由于研究者发现当把公正信念区分到指向个人和指向他人时,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因此,Lipkus(1996)等人编制了首个区分指向个人和指向他人这两个维度的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指向个人的公正世界信念往往要高于指向他人的公正世界信念。(Begue,2002;Begue&Bastounis,2003)。指向个人的公正世界信念能很好的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和乐意帮助别人呈正相关。指向他人的公正世界信念则和严厉的社会态度呈正相关,和助人行为呈负相关(Begue等,2008)。二、研究主题的比较Hafer等人(2005)总结了1980年后相关的66个研究,得出了公正世界信念研究的一般实验范式。Hafer总结了公正世界信念实验研究的一般特征:第一,多数研究关注第三方观察者的态度,对被试自己命运的研究较少;其次,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对受害者的反应,对不公正事件中受益者的研究较少;第三,多研究某些类型的受害者,如受性侵犯者、艾滋病患者等;再次,因变量多数与贬低受害者这一现象有关,与帮助受害者联系少;最后,多数实验是用已有知识解释不同类型的目标,而非用来检验基本理论议题。Hafer还发现,公正世界信念研究的操作总体上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给被试呈现一特定事件,然后调节假设能增强或减弱威胁公正世界信念的变量,主要研究被试维护公正世界信念的动机;二是给被试呈现一个体现公正世界信念受威胁的特定事件,然后调节维护公正世界信念的行为的代价或行为的有效性,主要用于研究维护公正世界信念的策略;三是给被试呈现一个模棱两可的情境,然后调节某一个刺激的效价或强度,主要来研究被试的公正世界信念的图式。三、公正与世界信仰的作用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已有研究来看,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1.缺少对世界的控制感公正世界信念是促使个体致力于长远目标追求和遵循社会规范的动机,因此,对于个体适应复杂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公正世界信念的支持,人们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就会缺少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感。早期对公正世界信念作用的理解主要是从适应角度出发的。Lerner(1978)强调了人们需要公正世界信念来维持个人契约,个人契约就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认为通过放弃满足自己的即时需要而继续努力工作,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长期目标。Hafer(2000)进一步阐释了这种作用,他认为公正世界信念能让人致力于对长远目标的追求并因此去遵循社会规范,他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对长远利益关注更多的被试,有更强烈的维护公正世界信念的倾向。2.心理健康指标由于公正世界信念具有适应作用,它鼓励人们以有意义的方式去解释世界,增加了个体对命运的控制感,因此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Dalbert(1999)认为公正世界信念能帮助人们产生幸福感,尤其是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她的一系列研究都证实了这一假设。Dalbert(1999)采用问卷法,以积极消极情绪、情绪水平、生活满意度和自尊为心理健康的指标,来研究其与指向个人与指向他人的公正世界信念的不同关系。结果发现,被试的个体公正世界信念越强,就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并且其情绪水平、自尊以及生活满意度更高。Dalbert(1999)采用实验法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另外,Dalbert(2005)等人对德国中学生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个人公正世界信念越强的学生在学校适应的越好,成绩更好,同时认为成绩及教师都是公正的。其他研究者也证实了这一作用。如Lipkus和Bissonnette(1996)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对婚姻中自身适应和配偶适应都存在正相关。Otto和Boos(2006)针对水灾民众的研究结果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得分高的个体有更少的抑郁、焦虑和悲伤。Lucas等人(2008)也发现了程序公正世界信念与被试体验到的压力呈负相关。3.公正世界信念的实现依赖受教育者的可识别性。为了维护个体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始于对受害者效应的研究,并且,受害者效应也是公正世界信念研究的热点。最初发现,公正世界信念会导致人们对受害者的责备。根据Lerner的理论,无辜受害者的存在与世界是公正的这一信念不符,威胁了人们的公正世界信念。为了维护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人们会采用一些策略。研究发现,责备、贬低和补偿受害者都是人们常使用的策略。其中,补偿是一种理性的策略,这种策略首先承认了不公平的存在,然后通过重建公平来维护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受害者是否应该为自己的受害负责,也会影响人们使用的策略。Lerner(1978)曾用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解释了公正世界信念水平高的人贬低受害者的几个必要条件。首先,受害者的损失并不是因为受害者自身的行为所造成的,也就是受害者是无辜的。当受害者是无辜时,人们的公正世界信念才会受到威胁,因此会贬低受害者的价值来维护公正世界信念。其次,当受害者很有吸引力或者地位很高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的行为有错而不是贬低他们的性格。再次,当人们被要求想象自己处于与受害者相似的情景时,人们会产生移情,因此倾向于归因于外在环境而不是贬低受害者。受害者的可识别性也是影响公正世界信念与受害者效应关系重要因素。Small(2003)的研究发现,人们更愿意补偿一个确定的受害者而不是某一个不确定的受害者。Kogut等人(2005)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识别性只能针对个人而非团体。他们发现人们会给一个可识别的受害者更多的帮助,而不会给予一组可识别的受害者更多的帮助。Tehila(2011)发现,受害者的可识别性会增加一般公正世界信念水平高的个体对受害者的负面感知,同时减少他们的助人行为。四、每次1000公里1.关于中国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已有研究对公正世界信念究竟是由哪些维度组成并未达到共识。不同的研究多选取一种分类标准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而缺少对不同分类的比较研究。同时,多数研究均是基于西方的被试,在中国的被试中是否存在相似的分类也还需要慎重考虑和实验支持。杜建政、祝振兵和李兴琨在编制中国的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时就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可分为终极公正、内在公正和内在不公正三个维度。他们认为内在公正与内在不公正维度的同时存在和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差序格局”思想有一定关系。“差序格局”使人们作为行动者时认为世界是公正的,而作为旁观者时又认为世界是不公正的,这和Lipkus和Dalbert认为个体对自己世界的公正性与对他人世界的公正性是有所不同的看法一致。因此,加强公正世界信念的跨文化研究、进行量表编制等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2.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