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基础练习1.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这表明()A.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 B.农业发展决定村落规模C.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 D.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2.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以东,有21座房屋,每座房屋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和地窖。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骨制工具,装饰品和塑像。遗址人口为500人左右,是西亚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代表。耶莫原始聚落产生的原因是()A.西亚最早培植大麦、小麦 B.原始农耕的产生,开始定居生活C.赫梯人最早学会冶铁技术 D.西亚地区最早产生了阶级与国家3.“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由此说明镇()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是地方政治军事中心C.因军事驻扎而形成 D.可以解决边患问题4.奇平卡姆登镇是今天带有英伦风情的十大小镇之一,它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7世纪,中世纪前后成为英国重要的羊毛贸易地,是英国早期城镇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世纪英国的贸易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 B.政府管理有效,社会秩序稳定C.地理位置重要,便于军事防御 D.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可分为“开封型”与“苏杭型”。在前者,工商业者是贵族、地主的附庸,没有成为独立的斗争力量,城市的封建性超过了商品性;后者与之不同,虽然也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但工商业的比重较大。下列在明清属于“苏杭型”的一组城市为()A.南京、泉州 B.临清、盛泽镇 C.洛阳、曲阜 D.北京、景德镇6.有学者说,“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朝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朝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A.城市功能的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比唐朝稳定7.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店铺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B.北宋时期城市功能的增加C.北宋海外贸易繁荣和经济发展 D.北宋城市是一级行政机构8.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A.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 B.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C.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 D.雄伟壮丽的美学理念9.《太平御览》中写道:“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这体现当时的居住方式是()A.穴居 B.巢居 C.半穴居 D.地面筑屋10.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拓展练习11.远古时代,村落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下面是半坡原始村落复原图。图中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 B.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 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12.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13.唐初《唐律疏议》明确规定:(长安城)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有夜行者,皆为犯禁。《唐会要》记载:公元840年,唐文宗下令京城夜市应该禁断。《新唐书》记载:公元881年,谏议大夫萧廪奏请皇帝应该厉行宵禁。据此可知,唐代()A.注重提升都城的经济功能 B.重视对城市实施规范化管理C.依照法律规划和建设城市 D.进一步打破城市的坊市界限14.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下列民居建筑属于从巢居发展而来的是()A.北京爨底下村四合院 B.山西临县李家山村窑洞C.湖南湘西吊脚楼 D.福建龙岩客家土楼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是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摘编自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材料二尽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袭封闭性政治中心的传统,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选址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宋代至明清,中国古代城市机能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积极影响。16.市镇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辽西夏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进行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镇兴起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D[解析]据题意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多分布在大河流域,说明地理环境影响村落的位置,故D项正确;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但不能说明其发展是否迅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较为均衡”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2.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耶莫原始聚落产生的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原始的农耕活动,过上了筑屋定居的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显示耶莫原始聚落产生的原因是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农耕活动,走向定居,与培育的作物和冶铁技术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表明西亚地区最早产生了阶级与国家,排除D项。3.C[解析]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镇是地方政治军事中心,排除B项;根据“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可以看出,镇是因为军事驻扎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解决边患问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公元前7世纪,奇平卡姆登镇就有人居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中世纪前后就成为英国重要的羊毛贸易地,故A项正确;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处于封建社会,各领主掌握自主权,领地间会有征战等事,社会秩序并没有持续稳定,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奇平卡姆登镇兴起主要是因为贸易,故“军事防御”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因为羊毛贸易有助于此地商品经济发展,进而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D项与材料因果倒置,排除。5.B[解析]据材料“苏杭型”“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但工商业的比重较大”,结合所学知识,临清、盛泽镇都是明清时期有名的工商业市镇,故B项正确;南京、洛阳、曲阜与北京均不符合“工商业的比重较大”的特征,故排除A、C、D三项。6.A[解析]“宋朝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朝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说明,宋朝城市功能有所变化,其经济职能逐渐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宋朝城市功能的变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宋朝商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统治者依然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宋朝城市比唐朝稳定,排除D项。7.A[解析]北宋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限制,而且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依据材料“北宋以前的城市,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店铺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可知,北宋打破了坊市制度,商业活动打破了地点的限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故A项正确;北宋时期城市功能的增加、海外贸易繁荣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C两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而且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8.A[解析]依据材料“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可以看出这些建筑都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故A项正确。9.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可知,当时原始人类居住在树上,不是地下,也不是地面上居住,故B项正确。10.D[解析]材料显示14世纪以后西欧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的是经济发展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城市建筑凸显人的价值和作用,故D项正确;人文精神的萌发是在古希腊时期,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故C项错误。11.B[解析]材料图片反映的是半坡原始聚落,其时代特征是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饲养家畜,排除A项;青铜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排除C项;图片不能体现农业危机,排除D项。12.B[解析]据材料可知,崇德石门镇专营榨油,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主营米豆麦等农副产品,这说明明清江南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专业市镇的发展,体现不出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只涉及经济,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商业中心,排除D项。13.B[解析]唐前期的宵禁法规,唐后期的禁断夜市以及重申宵禁,都体现了政府对都城规范化管理的重视,故B项正确;禁断夜市的主张,是对都城经济职能的压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依照法律”,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巢居指底层架空、上层住人的居住形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典型,是从巢居发展而来的,故C项正确;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连接,或左右有屋,与北方地理环境有关,排除A项;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排除B项;客家土楼是福建、广东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模式,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堡垒式住宅,排除D项。15.(1)主要因素:宗法分封、传统礼制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影响。(2)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农产品订购合同
- 2024年广西古建施工承揽合同模板
- 2024年人力资源服务保密协议
- 2024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合同
- 2024年建筑内架搭建专业承包合同
- 2024年度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合同
- 2024不能强迫续订劳动合同
- 2024年度赠与合同
- 2024年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协议
- 2024商铺租赁合同适用于各类商业街、购物中心店铺
- 航站楼管理部《机场使用手册》实施细则
- 脑卒中基本知识课件
- 高效沟通与管理技能提升课件
- 消防维保方案 (详细完整版)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M3U1 In the school (Period 3 ) 上海牛津版试用版(共15张PPT)
- 档案馆建设标准
- 高边坡支护专家论证方案(附有大量的图件)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 人员定位矿用井口唯一性检测系统
- 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语言格式规范CIME
- 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