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管理手册新修订_第1页
TS管理手册新修订_第2页
TS管理手册新修订_第3页
TS管理手册新修订_第4页
TS管理手册新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TS管理手册新修订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标准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标准Q/ZS-MSZDQM00质量手册版本号:V3.0密级:JM编制: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05-10发布-05-10实施本文件网上发布为受控文件,打印文件为非受控文件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发布本文件网上发布为受控文件,打印文件为非受控文件目录目录0发布令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修改页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简介范围总则删减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文件要求管理职责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方针策划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资源管理资源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产品实现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目录0目录0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改进组织结构图管理职责分工表部门/职位称谓对照表程序文件目录过程关系表乌龟图业务流程图

发布令0.1为健全和完善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制造和销售优质产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根据ISO/TS16949: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发布令0.1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基本法规和准则,现予以公布,于05月10日起正式实施。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总经理:日期:-05-10

兹任命谭卫锋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在管理体系范围内,直接代表最高管理者协调、指导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其职责是: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顾客代表任命书0.2确保按照ISO/TS16949:标准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顾客代表任命书0.2定期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业绩(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促进和提高公司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负责就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沟通与联络。总经理:日期:兹任命谭卫锋为公司质量负责人,其基本职责是:A)确保按照《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得到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兹任命张洪文为公司顾客代表,顾客代表代表客户参与下述工作:●参与确定特殊特性;●参与确定质量目标;●参与制定培训计划;●参与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总经理:日期:

修改页0.3修改页0.3章节号页码修改单号修改码修改人/日期批准人生效日期12

质量方针:0.4质量方针和目标预防为主控制过程持续改进追求卓越0.4质量方针和目标预防为主: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强调预防思想、预先谋划,系统思考。沟通、评审、模拟试验、广泛调查、培训等都是落实预防思路的具体方法。居安思危、积极创新是企业经营的主线。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从市场调研阶段就考虑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质量问题发生,降低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控制过程只有控制过程才能提高质量保证能力。过程控制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控制过程即对人、机(包括在线检测在内的生产设备、物料、方法、环境)、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控制。经过对过程的控制,使之与宗申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战略保持一致,具有快速应变能力,确保在动态的内外经营环境中,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落实宗申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持续改进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为基础,对体系、产品、过程进行不断测评、总结和改进,从而实现管理体系不断优化。面对问题,要以”举一反三”的思考方式深入反省在目标、资源、管理方面的缺失,并针对性采取措施以实现改进。任何一个质量活动都遵循PDCA的循环规则,进行持续改进,达到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目的。追求卓越追求作一流企业、百年企业,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意味着在经营业绩、品牌、管理、资源运用方面领先同行。经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改进获得成功。

质量目标:(见附页)0.4质量方针和目标0.4质量方针和目标短期质量目标每年度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制定年度质量目标长期质量目标品质零缺陷交期零延误顾客零抱怨

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工业园内,公司成立于9月,公司按”高起点进入、高速度发展、高效率运作”的经营思想,从台湾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并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作为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们已为客户设计出多款产品,并获得了客户的肯定。在公司专注于提供优质座垫的同时,思考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探讨汽摩座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的可能性,正逐步打开汽摩座垫高技术的新局面。0.5公司简介我公司推行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导入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摩托车座垫和汽车座椅的专业开发商。我们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强大的研发设计、工艺技术、精良制造能力,同时经过我们世界级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和技术合作。0.5公司简介”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我们的服务宗旨,公司将以不断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以更好的产品质量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工业园联系方式:66372751传真:66372751网址:

1、2、3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范围1、2、3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总则本手册覆盖ISO/TS16949:标准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本手册适用于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的各类产品的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删减本公司管理体系覆盖了ISO/TS16949:所有标准条款要求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无删减内容。引用标准2.1质量体系ISO/TS16949:标准2.2《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2.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APQP)2.3统计过程控制(SPC)2.4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2.5测量系统分析(MSA)2.6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2.7ISO9000:基础和术语2.8过程审核术语和定义3.1本质量管理手册中”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公司”。3.2本手册采用ISO9000:及ISO/TS16949:技术规范3.1中的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总总要求4.14.1.1公司按ISO/TS16949: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予以持续改进。4.1.2为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公司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根据公司的产品形成特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识别出以下过程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顾客导向过程(COP)C1顾客要求C5产品变更C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C6顾客财产C3生产件批准C7顾客满意度C4产品交付支持过程(SOP)S1人力资源管理S7产品监视和测量S2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S8标识和可追溯性S3工装管理S9搬运、贮存和防护S4工作环境S10监视和测量装置S5采购S11不合格品管理S6生产过程S12质量成本控制管理过程(M0P)M1经营计划M5内部审核M2文件管理M6数据分析M3记录管理M7持续改进M4管理评审M8纠正预防措施公司对上述活动规定方法并予以关注,具体见附录《过程关系表》。b)对于这些活动(过程),公司内部各部门对保证其有效运作和控制提供程序文件,明示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文件要求4.2c)文件要求4.2d)对于这些活动,公司按照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的绩效指标要求进行验证、监控和分析,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对于上述活动,公司将按标准和文件的要求有效管理这些过程。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部分外协外包活动,具体控制由采购部门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文件要求总则根据ISO/TS16949:标准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要求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建立了书面化的管理文件体系,包括:管理方针和目标;管理手册;满足要求和适用的程序文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合适、全面和规范的记录。公司的文件体系结构如下:程序文件工作文件程序文件工作文件记录表单手册层次一:管理方针以及适用的ISO/TS16949: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描述。层次一:管理方针以及适用的ISO/TS16949: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描述。层次二:描述为实施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层次二:描述为实施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层次三: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层次三: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层次四:证明系统有效的依据。层次四:证明系统有效的依据。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文文件要求4.2第一层是质量管理手册,它是按规定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及适用的ISO/TS16949:标准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二层是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它是描述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公司对适用的ISO/TS16949:标准要素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控制要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对影响质量的各项活动作出了规定的方法、评定的准则及验证的方法,使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第三层是工作文件,是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工作文件的制定是为了配合程序文件的有效执行,它是一种更详细、更具体的作业指导书、导则、计划、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记录、表格、报告是为了真实记载质量活动的开展情况,用作记录反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为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序提供客观证据。公司制定并规定了有关技术文件、外来文件、法律法规要求的识别、获取和追踪等方法,这种要求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司质量部门负责与公司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和追踪。负责制定与公司质量管理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文件清单,并对其进行管理,确保各有关部门使用最新有效的法律法规文件。管理手册公司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作为实施管理和纲领性文件及行为准则,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手册包含了以下内容: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包括无删减内容的声明管理体系过程之间(核心要素)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描述对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索引手册的编制和管理《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发放和管理由运营管理部负责,手册在发放之前须经总经理批准。《质量管理手册》在网上发布为受控文件,打印文件为非受控文件。因特殊情况,在需要使用打印文件受控时,由运营管理部加盖”临时文件”鲜章,并注明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手册的修改和换版《质量管理手册》的修改和换版须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管理手册存在差错或条文要求不明时;管理体系评审对体系提出了改进要求时;文文件要求4.2公司质量职能机构有较大变动时;手册依据的有关标准、法规有变动时;经营环境和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合同有要求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公司战略方向、目标、经营方针、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其修改程序为:公司员工或相关审核人员提出修改建议,并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经运营管理部主管审核,公司分管领导审定后,报请总经理批准。运营管理部在”文件更改申请单”生效前在网上进行维护,并通报公司全体员工。换版:手册修改次数达到10次以上或修改范围较大时须整册换版。换版时应注明修改编码及版号,并及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手册的控制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随意翻印或变相翻印。未经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向外提供。各部门主管应负责向本部门人员做好本手册的宣传工作,并组织实施。各部门主管应主动向运营管理部反映手册实施过程中的意见。文件和资料控制公司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并予以保持,以确保所有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符合性。形成文件的程序明确了以下方面的控制要求:所有文件发布前,按文件的审批权限进行批准,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改状态能够识别。确保文件的受控。文件确保清晰,整洁,有编号和清单,受控状态应易于识别。明确外来文件的识别及管理要求,并控制其分发和使用。对于作废文件和资料,规定及时从使用场所收回,对于法规,有保留需要和其它任何原因而留存的,应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注:文件的控制(或受控)是指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回收等各环节进行的管理工作。4.2.3.2工程技术规范公司经过文件控制过程确保对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顾客要求进度的更改进行及时的评 审、发放和实施,及时评审应尽快进行最迟不超过5个工作日,并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的 实施情况(包括实施日期及结果)记录。具体控制见《文件控制程序》。文件文件要求4.2记录控制公司对记录的标识、收集、保存、检索、保存期限、归档和处理进行控制,保证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为产品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可靠证据。需要控制的记录为公司各部门的所有记录(详见”记录清单”)。记录的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做到完整、准确、及时、不得涂改和伪造,使其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和法律的严肃性。记录依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分部门、分项目进行编号、编目、组卷、使其易于识别和检索。各部门按规定进行本部门记录的收集、整理、报审、保管、及时归档;要设专人妥善保管记录,防止损坏、丢失或由于贮存环境条件恶劣造成变质腐蚀。保存方式(包括拷贝或电子媒体)便于存取。合同要求时,在商定期内可提供给顾客供评价时查阅。记录的保存期限按有关规定执行,超过保存期限的,作销毁处理。支持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

管理职责管管理职责5.15.25.3公司以总经理为核心的领导层向社会和顾客郑重承诺:公司建立并有效实施符合ISO/TS16949:标准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使其有效,经过相关的活动,为其承诺提供了可证实的证据,这些活动可包括(但不限于):识别顾客、法律法规要求并在公司内部传达其重要性;制定合适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定期进行管理评审;采取措施,确保管理活动获得必要的资源。5.1.2过程绩效公司管理层定期评审顾客导向过程及其支持过程,以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和效率。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公司生存的基础,总经理将领导公司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不断地完善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并籍此奠定和保持公司的品牌和地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将不断地被强化,并深深地植入企业文化中,成为每个员工行为的准则。5.3质量方针5.3.1公司制定并发布质量管理方针。书面的质量管理方针体现了公司的质量方向和顾客的期望以及公司对顾客作出的承诺,同时,公司的质量管理方针确保了:与公司的经营及质量等宗旨相适应;体现了对满足顾客要求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体现了对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提供了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在公司内得到了沟通和理解;经过管理评审等过程,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了评审。5.3.2公司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需由总经理批准发布,修改时需经总经理重新批准和发布。5.3.3公司经过培训和工作考核及内部质量审核等方法把质量管理方针传达到每一位成员,确保质量管理方针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策划5.4策划5.45.4.1质量管理目标5.4.1.1依据质量管理方针提供的框架,分别制定了公司质量目标和分层次的部门质量目标,同时,质量目标亦包括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5.4.1.2质量目标具体、可检查、可实现,应尽可能量化,并在需要时制定年度或阶段性的管理目标。5.4.1.3质量目标每月收集、汇总、分析,以寻求改进的机会。5.4.1.4质量目标于年初进行根据上年目标管理情况和当年工作重点确定具体目标,报总经理批准。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1为了满足公司经营方针目标、产品质量及ISO/TS16949:标准和《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活动。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5.4.2.2当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包括在文件系统方面与公司原有的管理体系文件保持协调性,同时在制定前应进行调查和策划,确保可操作性。5.4.3支持文件《经营计划管理程序》

5.5职责、权限与沟通职责、权限与沟通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5.5.1.1公司制定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公司组织机构,规定各职能部门和相应人员的责任及权限和相互关系。5.5.1.2总经理应对组织机构的确定和调整负责,并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责,明确其责任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2.1总经理负责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权其承担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持工作和内外日常事务的联络工作,确保公司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维持。5.5.2.2管理者代表可直接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和来自顾客的质量信息,她可作为公司的代表就产品质量问题、服务质量问题、质量保证方面的有关问题与外界联络沟通。5.5.2.3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要。5.5.2.4在公司内部,采用可能的方法提供公司内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5.5.2.5顾客代表最高管理者指定销售部门主管为常任顾客代表,项目小组中的负责营销的人员为小组中的顾客代表人员,顾客代表模拟顾客在公司内的日常业务中行使权利,包括特殊特性的选择、制定质量目标和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等工作必须有顾客代表的参与。5.5.3内部沟通5.5.3.1公司制定并有效实施《顾客要求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和达成持续改进的目的,公司各层次/部门建立并保持经常性的沟通。5.5.3.2沟通内容至少包括:质量目标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等。5.5.3.3内部沟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工作会议;看板;公司内部刊物;电话、电子邮件;各类管理活动、评审活动。5.5.4支持文件《顾客要求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6管理评审管理管理评审5.65.6.1.1管理评审由运营管理部召集,总经理主持,需对内部审核结果连同其它相关的报告或文件进行审核,以判定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备和有效。将管理体系中不适用的、无效和不足的内容加以修订及改进,并确保在一个合理的时限内完成相关的纠正及改进措施。5.6.1.2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会议的召开一般一年不少于一次。管理评审可分为会议和函审两种形式,可与年度总结和次年规划结合在一起。5.6.1.3对质量目标指标进行监视及对不良质量成本定期报告和评价是管理评审的一部分内容。5.6.2评审输入5.6.2.1管理评审输入至少应包括如下信息: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状态及其对经营方针目标、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应性做出评价;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满足顾客需求的情况;审核结果(包括公司内审、管理评审、第三方管理体系审核)和处理情况等;组织机构、部门职责的适宜性;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审核和日常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和有效性监控的结果;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及此变化对自身资源适宜性和资源的需求;实际的和潜在的产品外部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影响的分析;改进的建议。5.6.3评审输出5.6.3.1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函审纪要),并将其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报告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行产品、过程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资源需求等。5.6.4支持文件《管理评审程序》

资源管理资资源提供6.1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以达到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并实现持续改进,公司应提供充分的、相应工作所必备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公司应对保证生产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各类验证工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所需的资源,应确定其要求并满足这些要求。对过程能力的资源适应性应经过必要的评审进行检查和确定;对检验和试验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资源适应性、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等应经过体系的审核来检查。当出现以上不适应情况时,公司分管领导应负责协调解决。公司应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

人力资源人人力资源6.2公司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员工的能力、技能和经验等要求,或需要的教育、培训要求,从而使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均是能够信任的。能力、意识和培训公司根据产品和提供服务要求及顾客的要求,确定了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所必须的能力要求,必要时经过培训或其它措施达成能力要求。公司规定了有关员工培训的职责和控制要点,以便提供和保持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各部门根据本单位人力资源状态和岗位要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人力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各部门的员工培训计划及培训费用预算,指导、检查、监督各单位的员工培训活动的执行情况,并对各单位实施培训管理审计。各部门根据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对所有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提供培训,培训要求须保证在所确定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保证这些人员符合规定的要求。培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能要求;质量意识要求;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培训要求;管理方针和目标教育;国家、行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培训要求;特殊岗位的资格要求。从事特定工种的人员(检验、内部审核、特殊工种等),须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和(或)经验加以评价和考核,并进行资格认定。培训应达到使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并获得必要的信息,增强员工的: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的意识;质量意识、动力和参与精神。培训后应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保持有关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这种记录应保存至该员工离开本公司止。支持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基础设施基基础设施6.3公司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控制程序》,对设备从使用维护、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管理。6.3.3设备部门负责组织多功能小组讨论制定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应考虑环境因素)。工厂布局策划时将尽量减少材料的转移和搬运,优化对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生产部门将关注精益生产并制定、实施、评价和监视现有运作有效性的方法,设备部门负责对设备的归口管理。6.3.4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应急计划,以在紧急情况(如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或关键设备故障等)下满足顾客及相关方需求。产生紧急情况时,生产部门将在24小时内根据顾客要求告知相关顾客,措施完成后记录并评价其有效性。6.3.5《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控制程序》《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工工作环境6.4在拟定质量方针及实践中,特别在产品开发过程控制和实施中,产品开发人员将充分关注产品安全性和最大程度降低对员工的潜在风险的方法。工作环境应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安全文明施工条件;符合要求的工作场所;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卫生及劳动保护条件;精神文明、职业道德的氛围。办公区和生产区域工作环境管理必须符合”5S”管理要求。人力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每周六对办公区域、生产区域的卫生和秩序进行检查。人力行政部门组织环卫组适时对厂区范围内的绿化施肥剪草,对绿化植物所用的肥料必须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企业文件标识应体现宗申企业文化的定位,悬挂内容要求体现企业价值取向、企业定位、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宗旨、企业理念、企业使命、战略目标、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支持性文件《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产品实现产品实现的策划7产品实现的策划7.1技术开发部门对产品开发过程予以策划,策划将作为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并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其它要求保持一致。策划的结果对具体的项目产生项目计划(质量计划),指导开发活动的进行。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确定以下内容:a)明确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将顾客的要求予以明确和量化,形成具体活动的项目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行分解。b)针对提供相应产品所需建立的过程和文件,以及所需提供的资源和设施,对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规定活动的准则、依据,以及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等配置方案。c)项目计划中将要求验证和确认活动,明确验收准则;这种验收、验证的方式由公司根据顾客的需求确定,并形成书面依据告知所有涉及人员。顾客要求时,接收准则由顾客批准。计数型数据抽样的接收准则为零缺陷。d)对过程及其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信任所必要的记录。包括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和国家规定记录;项目计划中明确所有需要的记录以及这些记录产生的程序和方式。项目计划由公司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制定,具体执行程序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7.1.1质量计划要求针对具体项目由负责质量的项目组成员制定包含顾客要求和引用的技术规范的质量计划。7.1.2保密产品开发人员应确保与顾客相关的合同、产品、正在开发的项目和有关产品的信息的保密并将此要求贯彻到每个相关人员。7.1.3更改的控制技术部门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予以控制和反应,对更改的后果加以评定而且规定必要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以确保符合顾客要求,所有更改在实施前要按更改程序进行确认。注:影响产品外观、尺寸、性能、化学成分及顾客的特殊要求的更改要通知顾客并取得顾客的同意。7.2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公司确定顾客的要求并予以文件化,包括: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有关可靠性、交付和支持方面的要求;明确在向顾客提供产品过程中所必须满足的特性,并在作业指导书中反映。这些特性是保证向顾客提供产品的质量满足预期要求。b)顾客未做规定,但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要的服务要求;凡国家、行业规定的法规、强制性标准或产品一般所需的功能要求,无论顾客提及与否,公司均作为顾客要求之一予以实现。对顾客的潜在要求将不断进行发掘,以期持续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c)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包括法律和法规要求;从材料的获得、贮存、搬运、消毁或处理以及交付后所适用的政府、安全和环境的法规,公司都将严格执行并落实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d)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公司根据经验为提高产品质量所采取的附加要求。注:此要求包括关注环境以及作为产品和制造过程知识结果的确定的特性。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开发和技术部门按照顾客及标准的要求在特殊特性的制定、文件化和控制方面做出规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公司对国内市场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按订单进行管理。对国际市场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按合同进行管理。在接受特殊要货计划的订单或合同,以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之前,应确定和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确保:产品要求得到规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不能满足原要求时,应与顾客沟通争得顾客同意后方可修订合同和修改相应文件,并将更改通知到相关人员,保持相应的记录。制造可行性在包括风险分析的合同评审过程中,开发和技术部门将调查、确认和记录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具体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相关记录由开发和技术部门负责保存。设计和开发7设计和开发7.3公司制定并实施《顾客要求控制程序》,要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争取主动与顾客沟通,以便:及时获得产品信息,包括可能的改进要求;询问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接受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沟通的渠道和方法包括:电话、信函、文件(相关的记录);洽商、协商会、座谈会及其记要/记录;;顾客投诉及其处理并保存记录顾客满意的专访、发放调查表等销售部为顾客沟通的归口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讨论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制定并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顾客。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应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便向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将保持并不断改进与顾客进行信息和数据沟通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交换等)。设计和开发公司的设计和开发是指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采用先期策划的方式以预防错误的发生。7.3.1设计和开发策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如下:a)对设计和开发阶段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开展工作,针对不同的产品识别出不同的阶段反映在项目计划中。b)项目开发计划中应明确适宜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开发负责人结合公司管理层制定具体项目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开发部门主管负责不同开发项目之间的接口管理,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有效沟通。策划的输出应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注:在进行项目开发策划过程中,公司实施产品工程与制造工程活动并行的同步工程来驱动。设计和开发7.3设计和开发7.3开发部门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括: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的FMEA的开发和评审;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7.3.2设计和开发输入对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予以规定,并保持记录,包括:a)功能和性能要求;b)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c)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d)设计和开发所必须的其它要求;e)特殊特性。对这些输入的充分性、适宜性进行评审,不完整的、含糊的或矛盾的要求应予以解决。7.3.2.1制造过程设计输入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入的确定形成文件并评审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包括:--产品设计输出资料。例如:设计FMEA--生产率、过程能力和成本的目标;--顾客和相关方要求;--以前开发的经验。7.3.2.2特殊特性公司按照顾客和标准要求确定产品的特殊特性。所有特殊特性包括在控制计划中。应符合顾客可能有的特殊定义和符号。过程控制文件,例如FMEA、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应以顾客的特殊特性符号或公司等效的符号表明影响特性的那些过程步骤。注: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7.3.3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形成文件。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在发放前予以批准。设计和开发7设计和开发7.3a)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为采购、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提供适当的信息(见7.5);c)包含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7.3.3.1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制造过程设计输出以能够对照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形式来表示。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包括:—规范和图样;—制造过程流程图/平面布局图;—制造过程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过程批准接收准则;—质量、环保、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可测量性数据;—适用时,防错活动的结果;—产品/过程不合格的快速探测和反馈的方法。7.3.4设计和开发评审在适当的阶段,依据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应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a)评价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识别问题并提出跟踪措施。评审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包括与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的代表。评审的结果及跟踪措施应予以记录。7.3.4.1监控项目负责人按照所策划的结果对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及汇总,并将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设计和开发7设计和开发7.37.3.5设计和开发验证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按照策划的项目开发计划验证开发的结果,测试报告及跟踪措施予以记录(见4.2.4)。7.3.6设计和开发确认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认产品能够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的结果及跟踪措施应予以记录(见4.2.4)。确认过程包括类似产品市场报告的分析。 设计确认按顾客项目时间要求进行。7.3.6.1样件计划按顾客要求,技术部门编制样件计划和样件控制计划。尽可能使用与将在生产中使用的相同的供方、工装和制造过程。监视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以便及时完成并符合要求。当服务被分包时,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指导。7.3.6.2产品批准过程 技术部门按照顾客及PPAP要求编制生产件的批准文件,此要求同样适用于供方。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予以识别、保持记录,并实施控制。这包括评价更改对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对这些更改应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更改的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的记录应保持。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包括产品寿命周期期间所有的更改。 验证所有的更改都已得到确认,包括供方的更改。所有的更改都应通知顾客,并可能要求顾客批准。对有专利权的设计,对成型、匹配、功能、环保、性能和/或耐久性的影响应与顾客和相关方共同进行评审,以便所有影响都能得以适当地评价。明确设计更改对应用产品的系统、顾客装配过程及其它有关产品和系统的影响,当顾客要求时,应满足附加的验证/确认要求,例如:引入新产品的所有要求。具体要求见《文件控制程序》。7.3.8支持文件《文件控制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采采购7.4采购采购控制采购部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见《采购控制程序》。注1:上述采购的产品包括所有影响顾客要求的产品和范围,例如分选、返工和校准服务。注2:当供方出现合并、兼并或分支时,公司将验证供方质量体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7.4.1.1法规的符合性公司经过采购物资的验证确保采购的产品或材料满足现行适用的法规要求(包括环境法规)。7.4.1.2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公司以符合ISO/TS16949:为目标进行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最低要求达到ISO9001:。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否则供方的符合性必须经过第三方认证。供方开发的优先顺序由供方的质量绩效和所供应产品的重要性决定。7.4.1.3顾客批准的供货来源合同(例如顾客工程图样、规范)规定时,公司将从批准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材料或服务。其它供货来源只有经顾客批准后,方可选用。采用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包括工装/量具的供方,并不免除公司确保采购产品质量的责任。采购信息公司采用统一的采购文件,在采购文件或其它文件中须清楚注明采购要求及有关的验证要求。公司在相关文件中明确采购的审批要求。在相关的采购文件中明确如下信息要求:产品或服务采购的程序、过程、设备及人员的认可或资格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采购的验证安排及产品或服务的放行方式。按要求保存有关的记录和资料。采购物资的验证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有关规定执行。采采购7.47.4.3.1进货产品的质量对采购过程出现的问题(包括不合格)应实施纠正措施,同时对采购产品质量的控制还可采用以下方式:接收并评价统计数据;进货检验和/或试验,例如根据性能的抽样;结合可接受的质量业绩记录,对供方现场的第二方评定或审核;由指定的实验室进行的零件评价;顾客同意的其它方法。7.4.3.2供方监控对供方业绩的监控包括以下方面的指标:所交付零件的质量业绩;对顾客的防害,包括市场退货;交付进度业绩(包括超额运费的事件);顾客通知有关质量或交付问题的特殊状态。鼓励供方对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公司建立并实施《供应商质量协议》,明确供方产品在进货、使用、销售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进货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单件、批量不合格在线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单件、批量不合格市场三包退件不符合宗申质量管理、质量工作要求违反宗申与供应商相关有效协议规定其它因供应商质量责任造成宗申损失的公司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并实施,对供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等要求供方限期完成整改,整改时间到期后,要对其整改的效果进行验证。支持文件《采购控制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7生产和服务提供7.5生产车间依策划的安排(控制计划)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受控条件包括: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获得作业指导文件;c)使用适宜的设备,具体见《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控制程序》;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质量部门为各车间配备适宜、充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以保证生产的需要。e)实施监控活动;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视,确保正常实施。f)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产品交付后,公司将监控产品(包括寿命周期内)是否符合顾客的要求。7.5.1.1控制计划技术部门制定控制计划时至少满足以下要求:就所提供的产品在系统、子系统、部件和/或材料各层次上制定控制计划;有将FMEA输出纳入考虑的试生产和生产控制计划;采用多方论证方法制定控制计划;在控制计划中列出用于过程控制的控制点;在控制计划中包括顾客所要求的信息;采取规定的反应计划。控制计划覆盖对顾客和公司确定的特殊特性的监视和记录实行的控制的结果的方法。在顾客有较高或较低的过程能力要求时,在控制计划上作相应的注释(在控制计划中的产品/过程规范/公差栏中注出)下列情况发生时,对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更新;产品更改;过程更改;过程变得不稳定;过程变得能力不足;检验方法、频次等修订。根据顾客要求,更改后的控制计划可能要求经顾客批准。7.5.1.2作业指导书对于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操作的岗位都配备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确保这些指导文件在工作岗位易于得到。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7.5.1.3作业准备的验证无论何时进行作业准备,如作业的初次运行、材料的更换、作业更改,均进行作业准备的验证,作业准备人员应能得到作业指导书。7.5.1.4预防性维护公司确定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有计划的维护活动;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可得到的关键生产设备的零配件;文件化、评价并改进维护的目标。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控制程序》以使设备的有效性和效率最大化。7.5.1.5工装管理公司为工装和自制量具的设计、制作和验证活动提供资源。建立并实施工装管理的系统,包括:维护和修理设施与人员;贮存和修复;工装准备;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工装设计修改文件,包括工程更改水平;工装修改和文件的修订;明确,如生产、修理或处理状态的工装标识。如果任何一项工作被分包,将实施跟踪这些活动的系统。具体见《工装控制程序》。7.5.1.6生产进度安排为满足顾客要求,生产部依据销售部的要货计划或预测计划及生产现状信息编制生产计划,对生产进度进行安排。7.5.1.7服务信息反馈公司经过内部信息网络确保有关服务信息与制造、工程和设计部门沟通,确保各职能部门了解外部发生的不合格。7.5.1.8与顾客的服务协议当与顾客有服务协议时,销售部门将验证以下项目的有效性:任何一个服务中心;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生产提供过程的确认

当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对特殊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适用时包括:为过程评审和批准规定准则;设备能力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使用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记录的要求,规定特殊工序必须保留的反映控制实施的记录;再确认。具体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以上要求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标识和可追溯性公司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材料、零件、部件与总成。在采购、贮存、生产及发运等全过程中识别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为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生产车间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具体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顾客财产当存在时公司将爱护在公司控制下或公司使用的顾客财产。对于顾客财产将进行识别和验证,提供适宜的保护和维护措施。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具体控制方法见《顾客财产管理程序》。7.5.4.1顾客所有的工装当存在顾客所有的工装(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时,设备部门将采用永久性标识,以使每一工装设备的权属关系清晰可见。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包括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公司对产品采用适宜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的符合性。这种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具体见《搬运、贮存和防护控制程序》。7.5.5.1贮存和库存公司使用库存管理系统以优化库存周转率及确保货物周转,如:先进先出、降低库存量至最低等。公司按计划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产品的状况,以便发现变质情况。对于过期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控制程序》《工装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顾客财产管理程序》《搬运、储存和防护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公司质量部门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为确保测量结果有效,测量设备应:a)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委托生产商检验或组织自检;b)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对测量设备进行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另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宜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予以保持。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7.6.1测量系统分析为分析在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中呈现的变差,公司对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进行统计研究。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MSA)相一致。7.6.2校准记录公司对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和顾客提供的量具)校准活动的记录包括:-设备标识,包括校准设备所依据的测量标准;-由工程更改所发生的修订;-在校准/验证时获得的任何超出规范的读数;-超出规范情况下的影响的评定;-校准/验证后,符合规范的说明;-在可疑产品或材料发运的情况下,给顾客的通知。7.6.3实验室要求 7.6.3.1公司内部的实验室包括在质量体系中,并按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建立《实验室管理手册》;—明确实验室的工作范围;—鉴定进行试验的实验室人员的资格;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按相关标准正确地进行试验;—保存并评审记录。7.6.3.2外部实验室实验室如采用外部/商业/独立实验室应符合:—按ISO/IEC17025或国家等同标准认可;—有顾客接受外部实验室的证据。7.6.4《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实验室管理手册》

测量、分析和改进总总则8.1公司确保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一体化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一体化体系的有效性。8.1.1统计工具的确定在开展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期间,开发部门将确定适用的统计技术的应用并反映在控制计划中。8.1.2基础统计概念的知识质量部门经过培训确保基础统计概念的知识,例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等为员工所理解。

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8监视和测量8.2作为对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公司建立《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以持续评估产品实现过程的表现而监控顾客和对公司的满意程度,业绩指标应基于目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交付零件的质量业绩;—顾客生产中断和相关方的损害,包括外部退货;—交付计划表现(包括额外运费);—关于质量或交付问题的顾客通知;—制造过程的业绩表现。内部审核质量部门定期组织各种内部审核,以确定体系是否:a)符合标准及公司的要求;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质量部门策划审核方案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并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在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过程中需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的审核活动不应与自己的工作有责任关系。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包括对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具体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8.2.2.1内部审核计划质量部门按照当年的审核计划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并覆盖所有活动和班次,当发生内部/外部不符合或顾客/相关方抱怨时,适当增加审核频次。注:审核可依据特定的检查表进行。8.2.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以验证对于标准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8.2.2.3产品审核质量部门依据年度产品审核计划审核在生产和交付的适当阶段的产品,在产品质量稳定及其它因素下可减少频次,具体见《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8.2.2.4过程审核质量部门依据年度过程审核计划对每一制造过程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有效性,具体见《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8.2.2.5内部审核员资格监视和测量8.2监视和测量8.2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公司管理层按《过程关系表》和相关的乌龟图对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反映其工作完成状况,确认体系实现策划的能力。当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技术部门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过程研究的结果形成文件,包括生产、测量和试验方法的适当的规范及维护指导书。这些文件包括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的目标及接收准则。生产车间按顾客规定的生产件批准过程要求保持制造过程能力或性能,确保实施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包括符合规定的:测量技术;抽样计划;接收准则;未满足接收准则的反应计划。在现场应用的控制图上由打点人员注出重要的过程事件,例如更换工装、机器修理等。根据控制计划,当过程不稳定或能力不足时采取适当的反应计划,适用时,这些反应计划包括过程输出的限制和100%检验。随后完成表明具体进度和指派的责任的纠正措施计划,以确保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必要时,此计划交顾客评审和批准。技术部门将保持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质量部门依据《控制计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产品合格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记录应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责任人员。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和相关方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注:多功能小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