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论》的剥削观及其当代意义
“探索”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现实问题。它不仅触及不同层次的人群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涉及对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立场的学理把握和认知。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围绕这一问题的理论争鸣就一直没有间断过。王峰明、牛变秀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上发表《“剥削”与“非剥削”——立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辨析》一文(以下简称《辨析》),针对把剥削关系“泛化”的理论倾向,从生产方式、历史主体和社会制度三个不同层面对“剥削”与“非剥削”进行了分辩。谭劲松、王文焕则在《经济纵横》2009年第2期上发表《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和看待剥削定义》(以下简称《定义》)一文,批评《辨析》“停留和局限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论述’上”,“停留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以前对资本原始积累剥削和自由资本主义剥削的认识水平上”,既无法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发生的新变化,也无法解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的新情况。笔者对这样的批评不以为然,特作此文回应《定义》的批评,并就马克思的剥削观再陈一家之言。一、经典原产地的价值和影响《定义》一文提出,“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定义”,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而且认为,所谓的科学态度,就是要“既坚持又发展”。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常识”,笔者决无疑义。问题在于:究竟要坚持什么?如何坚持?如何才是真正的坚持?同样,究竟要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如何才是真正的发展?对此,《定义》一文提出了“‘三个必须’原则”,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精神,但不能简单套用和照抄照搬经典著作;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实践,能正确解释现实社会中的剥削问题;必须符合定义本身的要求和规范,内涵外延要完整,逻辑结构要严密。”这些也是学术界公认的常识,笔者也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奇怪的是,《定义》的作者从“‘三个必须’原则”出发,指责《辨析》一文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定义的态度“不科学”、“不可取”,是“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态度。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坚守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坚持的基础上,运用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断丰富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无论坚持,还是发展,都必须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诚实研读和深入把握为基础。在此意义上,像《资本论》及其《手稿》这样的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根”。从原著的学习和研究中,当然不一定就能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不一定就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但是,如果离开了经典原著,就一定不会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就必然会丢失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根”,就既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谈不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马克思提出了“A”观点,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应该表现为提出观点“A′”,而决不是从观点“A”走向观点“-A”。后者是地地道道的“修正主义”,而绝非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以此来看《定义》的作者对《辨析》的批评——第一,在《定义》的作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涉及剥削问题的论述众多,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未从概念的科学界定上给剥削下过定义”,而《辨析》则“一味从经典著作的已有结论中寻求现成答案,并冠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结论”,因此,是《辨析》“把自己的定义强加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里讲的“定义”,如果指的是“形式逻辑”意义上的定义,那么请问:《辨析》一文讲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这样的剥削定义吗?《辨析》有这样的剥削定义吗?《辨析》的中心思想是在给剥削下这样的定义吗?恩格斯早就指出:“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就是对马克思的极大误解。“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它们不能被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反观《定义》一文,它所追求的恰恰是关于剥削的形式逻辑定义,它强调要“符合定义本身的要求和规范”,不仅“内涵”和“外延”要“完整”,而且“逻辑结构要严密”。这种认识同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相去甚远。但不知何故,《定义》的作者却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未从概念的科学界定上给剥削下过定义”为由,批评《辨析》把自己的定义强加于人。事实证明,是《定义》的作者把自己的观点不仅强加给了《辨析》一文,而且也强加给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第二,在《定义》的作者看来,《辨析》“在如何给剥削下定义问题上,一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现成答案”,“或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已有结论中得出现成答案”。如果说这个答案指的是,从经典著作中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概括出剥削之为剥削的本质规定,那么,这何错之有呢?但是,如果以为《辨析》是在不顾现实变化,不顾历史大势和中国国情,企图从经典原著中寻找不变的形式逻辑定义,并以此一劳永逸地解答现实问题,那么,这只能说是看走了眼,《辨析》根本没有这样的企图。《定义》的作者还批评《辨析》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对经典著作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说,这意味着我们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有不小距离,在剥削问题上还没有吃透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还应该好好地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那么,这种意义上的“雷池”,我们的确连“半步”都不敢越,也不想越。相反,我们主张要不断加强对这个“雷池”的学习和研究,这也是国家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旨所在。如果压根儿就没有研究过经典,比如说连《资本论》都没有认真读过,或者虽然读了,但压根儿就没有读懂,那么,恐怕连“越雷池”的资格都没有。反观《定义》一文,通篇没有一处引文出自经典著作,有的只是后人的理解和解读,请问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吗?《定义》一文的作者声称,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精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其整个论证过程却没有任何经典依据,不知这种“忠实”从何谈起?是对什么东西的忠实?不知其“坚持”又从何体现?又是何种意义上的坚持?无任何原著引证的文章,只能是一种自言自语,其结果不仅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第三,在《定义》的作者看来,《辨析》“置一百多年来社会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于不顾,强行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百多年前的结论来套解今天的问题”。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也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了的新剥削现象实际,更无法说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剥削的新情况。”对此,我们就大惑不解了!刚才还批评《辨析》把自己的定义强加给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里却突然批评《辨析》强行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百多年前的结论来套解今天的问题,还断言,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吗?究竟是《辨析》把自己的定义强加给了经典作家,还是经典作家自己就有结论?如果是后者,哪里存在是否符合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的问题呢?姑且不论这些自相矛盾的说法,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其一,在剥削问题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其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百多年前的结论?其三,这些结论能否用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又能否说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情况?其四,《定义》的作者提出的新观点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是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二、第一,“自由”还是“强制剥削”?剥削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辨析》一文开宗明义地指出,“剥削”指的是在“对抗性生产关系”中,“非生产劳动阶级”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进行的“无偿”占有。这是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依据,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第一,《辨析》认为,就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而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对此,《定义》的作者批评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剥削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但并非惟一条件。把生产资料私有制看作是剥削产生的惟一条件并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也不符合人类社会剥削产生和存在的实际。”“人类社会剥削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除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条件的剥削外,还有如以人身依附关系为条件带来的强制剥削、以权钱交易为条件带来的权力寻租剥削,等等,都属于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行为,因而无疑都属于剥削。”笔者以为,《定义》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种批评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支持,又缺乏对现实关系的科学分析;既缺乏对基本概念的科学界定,又缺乏逻辑上的严密和自洽。剥削是以往一切私有制的共同本质。这里的“私有制”,当然不是指劳动者的“个体私有”,而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私有制,包括“奴隶主阶级私有制”、“封建主阶级私有制”和“资本家阶级私有制”。为什么说私有制与剥削不可分离呢?这是因为,没有私有制,就不会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没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就不会有劳动者“劳动”的对抗性;没有劳动者劳动的对抗性,就不会有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马克思指出:“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不论这些所有者是雅典的贵族,伊特鲁里亚的神权政治首领,罗马的市民,诺曼的男爵,美国的奴隶主,瓦拉几亚的领主,现代的地主,还是资本家。”那么,哪些是属于私有制以外的剥削呢?《定义》的作者提出了“以人身依附关系为条件带来的强制剥削”和“以权钱交易为条件带来的权力寻租剥削”两种情况。但是,请问《定义》作者:“人身依附”的含义是什么?“强制剥削”的含义又是什么?难道说它们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没有任何关系吗?在历史上,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而农奴、农民与封建主之间则是一种半依附关系。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奴隶主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就不会有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就不会有对奴隶的“强制剥削”。农奴、农民与封建主之间剥削关系的形成也复如此。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只有透过覆盖于表层的政治上的“统治和从属的关系”,抓住隐藏于深处的“生产条件对生产者的统治”,才能看清“奴隶制或农奴制”剥削的实质。至于说“权钱交易”的问题,它指的往往是历史上久治不愈的“官吏”或“官员”的“腐败”问题,在笔者看来,这属于严重的“不对等交换”的范畴,与“剥削”没有关系。这种权力寻租哪怕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官员身上,也不属于剥削范畴,因为它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关系。而私有制条件下的国家官吏,即使不进行权力寻租,他们也承担着部分剥削职能。权力寻租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是不合法的,因而,“打贪反腐”历来是澄清和严明国家吏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剥削的情况则不然,它在特定制度框架内是合法的。这就显示出“剥削”与“权力寻租”的本质区别。对此,《辨析》一文有详细阐释第二,《辨析》认为,就剥削的对象而言,对劳动者本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才构成剥削的一般内容,而剩余劳动从本质上讲则是存在于人体中的“活”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对此,《定义》的作者批评指出:“剥削的对象物是‘劳动’,而不只是‘剩余劳动’”。因为“剥削的对象物并不仅限于‘剩余劳动’”,“同时也包括必要劳动在内”。在现实中,对劳动者必要劳动的剥削表现为:“奴隶主对奴隶的过度剥削、封建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剥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的抢夺式剥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式剥削,等等”。而且,“作为剥削对象物的‘劳动’,其形态是多样的,包括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产品、市场化劳动价值等。”与此相联系,“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剥削者无偿占有的劳动形态是不同的。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表现为直接占有奴隶本身,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表现为向农民收取地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表现为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等等。”在笔者看来,这种批评的失足之处在于:不仅把剥削的“现象”与其“本质”对立起来,从现象的“偏离”出发否定对本质的“抽象”;而且把剥削的不同“存在形式”与其“内容”对立起来,从形式的多样性出发否定内容的统一性。毋庸置疑,现实中对生产劳动者必要劳动的“占有”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资本家把工人的工资“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从而使劳动力“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和发挥”就剩余劳动的不同存在形式而言,奴隶主对“奴隶本身”或“活劳动时间”的占有,封建主对农民的“地租”或“物化劳动产品”的占有,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或“市场化劳动价值”的占有,都是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劳动的不同方式,或者说,所占有的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的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不是有别于剩余劳动的其他“剥削的对象物”形式。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封建主占有的实物地租是农民在剩余劳动时间里生产出来的,同样,奴隶主占有的奴隶的活的劳动时间,也是为了享受奴隶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使用价值。在此,笔者要指出,像“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产品”、“市场化劳动价值”这些表述,都很值得商榷。“劳动时间”本身就是“活劳动”的存在方式,难道还有“活劳动”之外的“劳动时间”?同样,“劳动产品”本身就是“物化劳动”,难道还有“物化劳动”之外的“劳动产品”?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劳动本身则没有价值。马克思正是在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所在。只存在“劳动力的价值”,而不存在“劳动的价值”。《定义》一文的许多用语,不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而且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这反映出《定义》一文在用语上的随意性,是有违学术规范的表现。第三,《辨析》认为,就剥削所体现的主体关系而言,剥削是基于“对抗性”生产关系并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剥削是“非生产劳动阶级”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只有生产劳动者才是被剥削者,而剥削者则一定是非生产劳动者,不能离开生产劳动阶级与非生产劳动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去谈论剥削问题。对此,《定义》的作者批评指出:“把剥削主体仅限定在‘对抗性生产关系’中的‘特定主体之间’,显然缺乏说服力。”这是为什么呢?在《定义》作者看来,这种认识只适合于“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居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而不适合于以“萌芽”和“残余”形式存在、不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剥削形式。因为,“一般说来,居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因受上层建筑的强力保护,与上层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内嵌于社会生产方式之中,表现出鲜明的阶级对抗性,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而不居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具体来说,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并未形成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及相互对抗的生产关系。但资本主义剥削作为一种剥削现象和一种剥削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又如,同“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剥削”一样,“残存于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封建剥削,并不具有‘对抗性生产关系’的‘特定主体之间’的特征。”再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仍大量存在,但私营企业主和雇佣工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不再具有阶级对抗性,但这并不表明我国现阶段不存在私营经济的雇工剥削。”在笔者看来,《定义》作者的这种批评并不成立。因为,只要存在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具有“对抗性”三、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与“非生产劳动阶级”《定义》作者讲:“剥削定义要能正确回答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的新情况”。这点没错。但是,他们却批评《辨析》,“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剥削的理论进行了‘文本学’的解读和阐释,并没有对这种理论如何‘解释发展变化了的现实关系’……做出说明和阐释。”就此而言,笔者以为,《辨析》一文的侧重点在于对“剥削”与“非剥削”进行分辨,也即对剥削之为“剥削”的本质规定进一步加以讨论。但若以此为据,判定《辨析》一文通篇都只是对剥削问题的学理阐释,一点儿现实的剥削关系都没有触及,就有失客观和公允了。照此,《辨析》的第二部分就“权力异化”和“政治腐败”与剥削的关系问题所作的分析,算不算是针对现实的呢?其实,像剥削这样的问题,学理阐释与现实分析往往很难分开。当然,这是一个可以放开的问题,令笔者吃惊的倒是《定义》作者的如下断言:《辨析》一文压根儿就无法对“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做出解释。理由是:仅仅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论述”,仅仅“停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认识水平”上,只是深刻揭示了一百多年以前“资本原始积累剥削和自由资本主义剥削”;但是,一百多年以来,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情况”,这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没有预料到”的。那么,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为什么马克思的剥削观无能为力而《定义》的作者却能给以解释?他们又给出了什么样的解释呢?我们来看《定义》的论述。《定义》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以前说的‘生产劳动阶级’和‘非生产劳动阶级’这两个概念已很难涵盖日益复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及由此而来的新现象。”这就是说,用“生产劳动阶级”与“非生产劳动阶级”这样的“主体关系”模式,已经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剥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剥削者不再单纯地是像资本家这样的“非生产劳动阶级”,被剥削者也不再单纯地是像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这样的“生产劳动阶级”。其现实表现如在“股票小额化、股权分散化、资本社会化”情况下产生的“工人持股”现象;又如随着“阶级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高级经理阶层和新中间阶层”;再如为“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利润”而形成的“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等。在笔者看来,“剥削主体多元化”的认识本身就十分荒谬,以此为由,进而否定马克思剥削观的现实解释力,就更是荒谬了。因为,“生产劳动阶级”和“非生产劳动阶级”这两个概念,是在生产关系层面对人所作的本质抽象,它们所揭示的只是:“剥削者”总是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去无偿地占有“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而“被剥削者”则总是不得不为掌握着生产资料垄断权的“非生产劳动阶级”无偿提供剩余劳动;它们并没有否认现实中存在多种关系、多重角色为同一个主体集于一身的情况。所谓的“高级经理阶层和新中间阶层”就是如此。它无非是说,这些“白领”一身兼具两重规定,相对于“出资人”即资本家阶级来说,他们是“生产劳动阶级”;相对于“蓝领”即受雇于资本家的工人阶级来说,他们又是“非生产劳动阶级”。对此,马克思早就作过说明从“工人持股、股票小额化、股权分散化”中,得出“资本社会化”这样的结论,也是一种非常糊涂的认识。因为,只有资本家手中的“股票”才是资本,也只有资本家才拥有资本,资本怎么能够被“社会化”呢?“股票”怎么能够变成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呢?工人持有小额股票,不过是作为“生产劳动阶级”取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方式,其中并不存在剥削关系,由此不会使工人自己成为资本家,成为“非生产劳动阶级”。如果说,由于股权的分散化,使得社会上每一个拥有股票的人都成了资本家,那么,就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资本家了,也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雇佣工人了。这绝不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确认,而是否定和取消。至于说到“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似乎消解了“生产劳动阶级”与“非生产劳动阶级”这一构成剥削两极的“主体关系”,其实不然。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都不过是在“国家政权”扶持下“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的产物。无论从其内部来看,还是从其外部来看,存在的始终是少数掌握着“垄断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对其直接雇佣的工人和其他生产劳动阶级的剥削关系,存在的始终是作为“非生产劳动阶级”的资本家对大多数“生产劳动阶级”的剥削关系。如果以为“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剥削的“主体”关系和格局,产生了跨国公司的资本家对所在国的“非生产劳动阶级”的剥削,甚至产生了跨国公司的雇佣工人对所在国的“生产劳动阶级”的剥削,那就是十足的幼稚。这再一次暴露了《定义》作者根本不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本质抽象”的科学方法。《定义》作者还认为:“将剥削手段仅界定在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垄断,将剥削对象物仅界定在剩余劳动上”,也无法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在手段和对象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集团除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无偿占有本国雇佣工人和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外,他们更从全球视角调整经营战略,注重研发方面的投资,在凭借生产资料垄断的同时,还凭借其资金、技术优势及不平等经济秩序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没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如果没有垄断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和控制,单纯依靠资金和技术优势,会形成对落后国家的剥削吗?是谁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是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家;是谁制造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幼儿园元旦活动总结范文5篇
- 2022年建筑施工工作总结三篇
- 豫满全球电商培训
- 石河子大学《足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心理测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家畜环境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法律文书》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商务俄语翻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建筑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开(内蒙古)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答案
- 文旅深度融合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
- 手工木工(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2024-2030年国内水产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3年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习通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课后习题答案
- 桩基检测规范
-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八) 跨学科专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