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题型:名词解释5X5=25;简述4X10=40;论述1X15=15;材料分析1X20=201、人口:一般用来表示具体的规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生活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一定生活(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生活群体。人口的双重属性(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①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③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2、人:是一个元概念,包括对个人和总体的理解,指的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生产物质财富的高等动物;3、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4、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5、生育力:是有关人类再生产的能力,指妇女生殖能力和潜能。是一个生物学概念。6、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数量。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7、A、粗出生率是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人数。CBR某地某年活产数

某地某年活产数

同期该地区年平均人口数*1000B、一般生育率(GFR)亦称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生育的孩子数。育龄妇女是指具有生育能力年龄段的妇女,国际上一般以15〜49岁作为育龄妇女的界限。D二一-D二一-年内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oC、年龄别生育率(ASFR)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个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5岁为一个年龄组)ASFR—苹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活产饕ASFR同年该年韶组妇女数D、总和生育率(TFR)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能生育的子女数。总和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之和E、生育更替水平:是指这样一个生育水平,即同一批妇女生育儿女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10、生育模式: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是对既定生育方式的阐释,其中包括初育时间的早晚、生育间隔的疏密、育龄期的长短及生育数量的多少等。11、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12、生育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的态度和看法,包括两性为什么结合、为什么生育子女、生育几个子女以及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等问题。反映的是人们的生育意愿。13、生育意愿: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包括生育目的、生育数量和子女性别的看法。14、生育规范:是指社会对生育行为的各种约束,它以制度形式出现,如求偶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15、生育的物质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能够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与安全有效的程度。16、死亡:一个人在出生以后的任何时间,其所有生命迹象的永久消失。极限寿命:人类能够存活的最大年龄;寿命:人们实际生存的年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常采用平均寿命。在人口统计上使用预期寿命的概念。死亡率是指死亡发生的频率。17、A、粗死亡率(CDR)也称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水平。

同年死亡总数粗死、率某年平均人口数X1000%粗死亡率=X1000%B、年龄别死亡率(ASDR)也称年龄组死亡率,是指一年内某年龄组死亡人数与相应的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多以5岁为一组来计A-A-算。腔卜该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年龄别死亡率=X1000%。C'死因别死亡率:也称疾病别死亡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种疾病的人数。同年死于某种疾病的人数死因别死亡率=某年平均人数X100000/10死因别死亡率=某年平均人数X100000/10万D、孕产妇死亡率:MMR是指某年孕产妇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常用十万分率表示。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某年活产数X100000/10万E、死因构成:是指某年某类死因的死亡数占该年总死亡数的百分比。某类死因占总死亡数的构成比=刁年因某类死因死亡人徹

某类死因占总死亡数的构成比=刁年因某类死因死亡人徹

某年总死亡人数X100%F、死因顺位:是指各种死因死亡数按其占总死亡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也就是将各种死因构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它反映某人群中主要的死亡原因,从而明确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方向。G、死亡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人口死亡率的两个转变:死亡率从集中于低龄人口向高龄人口转变,从传染疾病所致的高死亡率向退行性疾病所致的低死亡率转变。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H、婴儿死亡率:指一定地区在某年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以千分数表示。新生儿死亡率: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出生后28天以内或1个月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一般以千分数表示。嬰儿死亡率.该年该豎卿空割进讣数’嬰儿死亡率.该年该豎卿空割进讣数’呗味该年该地活产婴儿数昶丿咔二蹄就:W8爛忖鰻丿就臥丸18、死亡率生物性年龄格局:死亡率的变化规律除了在低年龄组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这一规律被称为死亡率生物性年龄格局。19、AA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b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等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经常。c人口移动:泛指人口在地域空间的一切移动现象,不论移动的动机和目的,距离远近,时间长短,定期或不定期,暂住还是久住,以至钟摆式流动,都可以包括在内。1、迁入率: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中由外地迁来此地的人数。反映了人口向该地区迁入的强度。迁入率=该地该年迁入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2、迁出率:是指某年某地每1,000人中外迁的人数。反映了人口由该地区迁出的强度。迁出率=该地该年迁出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3、总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每1000人口中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总和。总迁移率=(该地该年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4、净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这两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对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净迁移率=(该地该年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20、人口再生产:狭义称之为人口自然变动,专指人口出生、死亡引起的人口数量增减和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广义的人口再生产通常还包括人口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21、人口转变: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22、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按照人口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的质的规定性,特别是按自然的、地域的、社会经济的本质特征来划分的结构比例关系,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23、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数值年欝■结枸类型老年人口系戦.儿童少翠人口系数老少戌年-龄屮憧敷年轻型下40%以上15%^下20岁器下成年型30%-40%15%-30%20-30年老型10临以上30%y下30%1^±30洽因上(1)年轻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表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增长的。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低—高”模式,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如朝鲜。(2)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基本相近,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稳定的。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式,如瑞士。(3)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上宽下窄)。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式,一般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如德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主要通过抚养系数表现出来。抚养系数=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X100%24、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1性别比(sexratio):是同一年龄组内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性别比二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2、婴儿性别比: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出生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人口性别比是衡量人口性别结构的最常用指标。25、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和文化因素)。一、媒体认为2030年中国会有3800万男子找不到媳妇(光棍),又有媒体根据社科院的数据引申出2020年中国将有2400万光棍。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媒体做此推论的假设有哪些?作用: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舆论的力量假设:封闭人口(不存在迁入迁出)内不允许跨域婚配;男子娶妻的决定因素在于女性的数量婚姻的同龄化原则;没有考虑婚姻幸福的生物学观点(离婚与再嫁);政府视而不见,因而不采取相应措施。二、人口学的基本范畴A、人口规模:指的是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总数,是人口数量所涵盖的范围和所体现的数量与格局。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是由该国人口总数所涵盖的范围和数量决定的,单独提出人口规模的概念,是为了与生产规模、经济规模等做比较。B、人口素质:也称人口质量,指的是人口总体上的质的规定性,主要通过身体素质、文化教育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的指标反映出来。C'人口结构:也称人口构成,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按一定的质的规定性(或标识)划分的组成人口总体的内部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D、人口变迁(动):是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口自身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人口变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自然变动、迁移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大类。E、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F、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的变动过程。人口数量增加称为人口的增长或正增长,以区别于人口数量减少的负增长。在一个封闭人口中,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称之为人口自然增长。G、人口发展:人口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动和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不断运动的人口过程。人口发展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且包括人口素质和人口构成的变化。制约人口发展的终极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H、人口规律:是人口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口规律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社会规律和历史规律。I、人口问题:是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道德'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等社会和自然的各个方面。三、学习人口社会学的意义了解人口历史,把握人口现实,预见人口未来(应用社会科学)1、以史为鉴,了解全世界乃至各个国家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人口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关系2、借助现代人口学的科学方法,把握人口现实,找出解决现实人口问题的途径3、通过把握人口变动规律来预测未来,制定人口规划及人口政策。四、国外的人口思想史(一)早期国外人口思想1)古希腊——适度人口思想:柏拉图具有适度人口的思想,包括四个方面:阶级分析的思想、对婚姻的认识、优生优育的思想和适度人口规模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思想;2)古罗马——鼓励人口增加:代表人物:西塞罗(Cicero)主要观点:为了增加人口而强制公民结婚,奖励生育,惩罚不育。人口法:《人口奖励法》、《结婚法》3)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奥古斯丁倡导上帝有权力支配人类的生死;阿奎那强调自然法则,赞扬人口的增殖;马丁*路德主张两性结合应当有一个适合的年龄,反对独身主义(二)工业革命前后的人口思想1)重商主义:欢迎人口增长,认为人口增长成为增加财富和强化军事力量的基础。代表人物:意大利乔.鲍太罗;法国柯尔佩尔、英国托马斯.曼和斯图亚特等2)重农主义:如果不扩大农业生产,人口就不可能增长。代表人物:魁奈3)亚当斯密:《国富论》力图把经济学和人口学统一起来。(三)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循环往复的人口发展与倒退运动被称为“人口波动理论”,是《人口原理》的核心。】基本内容:1、两个前提:①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②两性之间的性欲是必然的,并且几乎保持恒状2、两个级数:①人口增长-几何级数。②食物增长-算术级数3、两种途径:①积极途径:战争、瘟疫、灾害、饥荒、疾病②消极途径:晚婚、节育、避孕、流产、杀婴4、三个命题:①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②只要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一定会始终不渝的増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限制;③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和生活资料相平衡评价:1、批判: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具有反科学性。马尔萨斯由于抛开了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来谈人口和生活资料的关系,因此,很多地方违反科学和事实。这是他站在剥削阶级的反动立场,坚持为剥削辩护的必然结果。2、合理性:人口理论的诞生。首先,马尔萨斯第一个分析了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研究了生育欲望提高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开辟人口研究新领域。与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不同,马尔萨斯从消费领域去分析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之间关系。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提倡晩婚,男女在有负担能力的时候再结婚。晚婚可以提高父母的抚养能力,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人口生育时间的延后,相应地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因此我国把晚婚晚育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原则。马尔萨斯还看到贫困家庭生育率高,富裕家庭则相反。他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无疑是极有价值的思想。五、中国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一)传统人口思想1、增殖人口观:我国先秦人口思想主要是增殖人口思想。管仲、孔子、孟子、墨子是其代表人物。2、适度人口思想:商鞅、韩非是其代表人物。3、限制人口思想:杜佑(唐朝)、冯梦龙、洪亮吉是其代表人物。(二)近代人口思想:梁启超、严复是其代表人物。(三)现代人口思想: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人口思想为主,马寅初《新人口论》是其代表。基本思想:中国人口繁殖太快,人口多,资金少,影响工业化的进程,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控制人口。明确地把中国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主要观点: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新人口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求客观地估计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2、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与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人口与提高生产率之间的矛盾、人口与工业原材料方面的矛盾、人口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人口与科学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建议:要进行新的人口普查;大力宣传,破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五世其昌”等封建传统观念;在节育的具体办法上,主张避孕,反对人工流产。【(1)积极发展生产;(2)控制人口数量:实行定期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实行计划生育;加强控制人口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倡晚婚晚育(男25,女23);运用经济手段推行计划生育;运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运用避孕的办法,达到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目的。(3)提高人口质量】受到不公正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牵连;这场对新人口论的批判发生在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下,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笼罩着全国自上而下地几乎全体国民地狂热气氛的影响;六、不同时期的死亡模式1、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特点:高死亡率(15-30%。左右);高婴儿死亡率(150-200%。);低预期寿命(20-35岁)(U型)表现: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预期寿命极低;死亡率变化很大2、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特点:低死亡率(10%左右);低婴儿死亡率(10-20%。);高预期寿命(66岁)J型)表现:死亡率下降明显,多集中于高龄人口,预期寿命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死亡模式分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趋于一致。发达国家:总体来讲:从开始较高下降到低水平;可是有的国家最近的死亡率又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人口老龄化或高龄化程度高。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快,表现为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下降幅度大;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人口死亡率最低的国家群;七、中国人口的死亡模式1、新中国成立以前:(1949年前:死亡率高,人口预期寿命低。死亡率高低直接与社会政治动荡高度相关,死亡率深受自然灾害影响。)2、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成为世界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一阶段:1949-1957年,死亡率直线下降,与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以及卫生医疗事业迅速发展有关;第二阶段:1958-1965年,先急剧上升后呈下降趋势,其中1960年,死亡率为25.43%是新中国成立后死亡率最高的年份,这与三年困难、粮食不足、极不增多有直接关系。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死亡率保持在7%-9%以内,不算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增多。第四阶段:1977年以后至今,死亡率一直保持在6%多一点的很低的水平上。预计这种死亡率水平今后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的到来与快速发展,死亡率又可能上升。这种变化趋势是正常的。八、死亡率差异分析(一)死亡率的年龄格局。死亡率的变化规律除了在低年龄组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这一规律被称为死亡率生物性年龄格局。(二)死亡率的性别格局。当今世界各国死亡率的性别格局有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初,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全部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存活优势随时间的推移而扩大;(2)在发展中国家,女性的存活优势不及发达国家,甚至还出现逆转,呈现出男性具有存活优势的状况。(3)在各年龄段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的情况下,不同年龄组高出的幅度不同。(三)死亡率的阶层分化。是指通过对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来分析死亡率的阶层差异,这其中职业的死亡率分化最具有分析意义,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内在联系。(四)死亡率的地区分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状况的差别以及受其影响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口比发展中地区和农村人口更愿意也有条件使用医疗服务。九、影响死亡率的现代性因素宏观层面:A经济发展与技术变革的作用:经济发展会促使死亡率的下降,对工业化国家人口死亡率的下降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B社会演进和政治影响的作用:社会方面:一般来说,受较高教育人群的死亡率以及他们的婴儿死亡率,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要低。婚姻家庭状况对死亡率有很大影响:未婚者、离婚者、丧偶者的死亡率都比较高,家庭不和睦者的死亡率也会提高。政治方面:政通人和,死亡率就低,冤假错案增多,社会动荡不安,死亡率就高(社会动荡、恐怖活动、内战、战争)C人类环境:环境对死亡率的影响,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导致死亡率增加。中观层面:A居住地区:社会、居住社区公共设施(住房建筑、卫生设施、污染处理)的水平;社会医疗设施与条件;交通器材与设施社会、单位、家庭医疗保障-保险体制;社会治安状况;传染病源的控制与预防……B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口群体的工作性质、工作条件以及相关的生活条件对人的身体状况的影响有差别,进而影响到死亡率。微观层面:A遗传因素;B个人生活习惯;C心理因素;D性格特点;E对健康的投入。十、死亡原因分析(1)死因分类:1、医学意义上的死因分类: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方法可将死因分为如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17大类;2、社会角度的死因分类:强调死因分布的社会内涵和由此反映的社会卫生、健康、预防疾病的状况。主要有五种分类方法:A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外源性死因):指由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而引起的死亡,是单因单果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特点:传染性疾病引发的死亡如果在社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则说明社会卫生状况较差。B退行性疾病引发的死亡(内源性死因):指人体的某种生理退化,如心脏病、癌症等,一般是由一组致病因素导致死亡。特点:退行性疾病引发的死亡比例较高,说明一个社会向着人类正常死亡的方向发展。C妇婴疾病引发的死亡:指由于妊娠'分娩和新生儿病等而引发的死亡。特点:它从生殖健康的角度说明社会卫生状况。D外因死亡(非正常死亡):是因意外事故而引起的死亡,如火灾、战争、交通事故、自杀和他杀等。特点:当今世界正是越来越成为一个风险社会,各种社会原因引发的死亡日益增多,正成为现代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E其他,如地震引发的死亡。(二)死因分布1、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死因变化;从时间上看:20世纪初是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婴幼儿面临的死亡风险比现在大得多。在死亡率下降过程中,死因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约有60%的死亡率下降应归功于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控制;(2)无论死亡率的初始水平如何,引发全球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相同的。(3)随着人类对传染性疾病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定传染性疾病对死亡率的影响越来越小。(4)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死因。2、分析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之间的死因分布状况(1)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中79%是退行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2)发展中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传染性疾病致死率较高,死因分布具有分散性,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水平和预防疾病能力较低。但传染性疾病致死亡率所占比重并没有成为主要死因。(三)实际死因:研究真实死因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用来进行各国间的比较,也可以寻找到那些易被忽视的可能导致死亡的真实原因。这种对真实死因的研究揭示出死亡的社会制度原因。(四)现代性与死亡风险参量:所谓风险参量是指威胁生命的各种危险,这些危险因不同的历史时代或人类的现代化程度而有所差别。十一、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后果1)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导致迁出区人口减少和迁入区人口增加,这种此消彼长关系对人口地理的改变作用,往往远较自然变动迅速而强烈。2)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扶养比下降,老龄化延迟,迁出区则相反。家庭性迁移(随迁家属、婚迁)以女性为主,故迁入区性别比下降,迁出区则上升,但此类迁移对年龄结构影响不大。3)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一是:人口迁移、流动有利于各民族和各个地区的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他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传播,这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疑是有利的。二是:人口迁移、流动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调整了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是:带动了智力和资本的流动。与一般的劳动力相比,移民的智力更是一笔不可低估的宝贵财富。四是: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对改善人类身体素质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十二、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1、拉文斯坦迁移法则1)距离对迁移的影响。迁移者的主体是短距离的迁移。2)迁移呈阶梯性。即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迁移倾向。3)迁移流与反迁移流。每个主要的迁移流都会产生一个补偿性的反迁移流。4)城乡居民迁移倾向的差异。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较少实行迁移。5)性别与迁移。短距离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较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6)经济发展与迁移。交通运输工具与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人口迁移量增加。7)经济动机为主。人口迁移有许多不同的动机,但经济动机占主要成分。2、推拉理论:推力: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A生存环境:自然环境、自然资源B人为因素: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人口过剩拉力: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A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和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推力因素:1.当地某种资源减少或为之支付的费用增加;2.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过剩导致失业、半失业状态;3.相对于其他地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4.由于政治、宗教或种族等原因而受到歧视;5.破产、罢工、产业被出售或合并,或产业不能转移到其他地区;6.社区受到其他职业、收入阶层或种族的“入侵”;7.社区不能或很少能提供个人发展机会、就业机会或婚姻机会;8.由于灾害(如洪水、火灾、旱灾、地震等)或流行疾病等,被迫从该社区迁出。拉力因素:1.有更多的就业机会;2.有较高的工资收入;3.可以获得所盼望的教育机会和培训;4.一些特殊的需要经常性流动的产业(建筑业、钻井队)的扩展;5.在原居住地没有市场的技能和特长的发展;6.更适合的政治、宗教和种族环境、经济环境、生活条件。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迁移具有选择性,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能成为迁移者。它与迁移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相关。年轻人或者具有更好素质的人更可能成为迁移者。三种解释:一是生命周期的影响。二是职业生涯的需要。三是迁移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十三、人口再生产模式1、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A、表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两者相抵形成了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口状况:人口增长缓慢'平均预期寿命短'世代更替迅速。C、主要存在于前工业社会中。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A、表现: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B、人口状况:人口增长迅速,平均寿命长'世代更替变缓。C、主要存在两个时期:一是工业革命后或资本主义前期的欧洲;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A、表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的自然增长率。B、人口状况:人口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缓慢。C'这一模式出现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人口出生率持续大幅度下降,达到15%。以下,死亡率保持在10%。左右,人口增长缓慢。十四、人口转变理论(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2、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医疗手段的进步?“经济决定论”VS.“技术决定论”?3、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相对平等地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能够得以持续地下降。4、降低死亡率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类对各种死因的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二)生育率转变理论1、生育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的关系——人口变迁与反响的理论;3、子女价值理论;4、代际财富流理论:生育与家庭经济利益关系;4、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生育率下降开始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广泛改变,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发生的生育率下降会很快波及到那些有着共同语言和文化的相邻地区,甚至会影响到那些欠发达地区.(三)迁移转变理论第一个阶段是前工业化社会的人口迁移。小规模、自发的、近距离的人口迁移模式;第二个阶段是早期人口转变社会。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第三个阶段为人口转变后期,国际人口迁移的规模衰减。第四个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第五个阶段为高度发达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替代了一部分人口流动,整个人口迁移减少。十五、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中国人口转变开始于50年代初,70年代末已经结束,历时仅25〜30年。特点:1、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过快。中国的人口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2、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共同作用人口转变。政府生育政策干预是人口转变速成的决定性因素,人口转变具有典型的外生性质;原因: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很低,城市人口增长的幅度常常超过工业增长的速度;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三,教育的普及率还有待提高;四,较高的婴儿死亡率。十六、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现状原因(1)生物、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