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1.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

2.下列与豌豆的遗传特性和利用豌豆所做的人工杂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多年后,后代中显性个体逐代增多

B.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需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有利于对杂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

D.豌豆杂交实验中需要进行两次套袋,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3.某植物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以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B,其自交

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若让B自

由交配,则后代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4.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

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

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短抗:长不抗=3:I,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均在I号染色体上

B.短抗:短不抗:长抗=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均在2号染色体上

C.短抗:短不抗:长抗:长不抗=3:1:3:1,B、D基因均在3号染色体上

D.短抗:长抗=3:1,B、D基因可能分别在1号和2号染色体上

5.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则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同时可发生着丝点分裂或同源染色体分离

C.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图,其中口-4不携带甲病的致

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口。正常男性、女性

自目甲痫男性、女性

midii■•乙病男性、女性

I234567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口-i与H-2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最

16

c.n-3与n-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8种基因型

D.若口-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可能是其母亲的生殖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X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7.肺炎双球菌包括型和R型两种类型。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流程如图所示。下

()

用DNA脚处理后再r———

与R型—混合培养T-----

DNA-----

c〜在:破碎的分分与R型苗混合培养J结黑2

S型藩fs型笛

2一俯与R型曲混合培养.叼二"

全白质-----------------------,结果3

A.结果1、2、3中都只出现了1种类型的细菌

B.S型菌与R型菌细胞结构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结果2中出现S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实验结果可以证明DNA是S型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8.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同

C.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甘酸连接成DNA片段

9.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2页,共38页

A.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DNA分子的复制也可能出错

B.翻译时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

C.转录开始时,RNA聚合前必须与基因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D.一个核糖体上结合多条mRNA,有利于加快翻译的速度

10.增强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蛋白质结合的区域,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基因的转录

作用将会加强。增强子可能位于基因上游,也可能位于下游,且不一定接近所要作

用的基因,距离较远时也可使基因的转录得到增强,且其不只作用于某一特殊启动

子(基因转录的起点)的转录,还能刺激在其附近的各种启动子。下列关于基因表

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增强子的单体是脱氧核甘酸,可在细胞核、线粒体等中起作用

B.增强子可以促进基因转录产生大量的mRNA、tRNA和rRNA

C.增强子的远距离效应可能与染色质缠绕使序列上相隔很远的位置可相互接触有

D.起始密码子位于启动子上,启动子既是RNA聚合酶识别的位点,也是翻译的起

11.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VvXW'X'v的果蝇的一个体细

胞中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体细胞若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会产生4

种卵细胞

B.该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型为AvBX'v的比例

高于基因型为AVBXW的比例

C.3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缺失是由于该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D.该细胞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B和b基因

12.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

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

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过程①的B自交3代,无人工选择,产生的F4中抗病植株占高

B.过程②,若只考虑Fi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

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n种

C.过程③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司勺后代是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

D.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

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都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C.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些变异仅由

环境引起

D.育种专家将抗病基因应用于农作物育种中,长期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抗病性

可能下降

14.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

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能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1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Mg2+cr有机酸蛋白质

②1425.02.51.5103.36.016.0

③1474.01.251.0114.07.51.0

④101402.510.3525—47

第4页,共38页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0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6.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图

1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B.兴奋传导到②时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对应图2所示变化

C.若要减小培养液中K+的浓度,则图2中P点将会上移

D.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电流计只发生1次偏转

17.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ED

A.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

描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刺激D处,微型电流计F的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18.长时程增强作用是指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

步刺激两个神经元,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受刺激后,通过胞吐释放谷氨酸至突触间隙

B.A受体既是识别谷氨酸的受体,也是运输Na+的通道

C.Ca2+进入细胞会改变膜内外电位差,并促进NO生成

D.长时程增强作用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19.如图是血糖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器官,a、b代表相应激素。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血糖=>上升

CO2.H,0

A.激素a是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①②过程降低血糖

B.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是机体内唯一可升高血糖的激素

C.激素a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的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

D.甲、乙分别为胰腺和肝脏,两者均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20.2021年7月,我国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英雄的解放军战士迅速冲向了抗洪抢险

的第一线,在战士与洪水长时间搏斗的过程中身体发生多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长时间饥饿,血浆中血糖浓度下降会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

B.长时间饮水不足,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下丘脑产生口渴的感觉

C.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内环境中的CCh含量会明显高于02含量

D.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能提高战士的警觉性使反应灵敏

21.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可参与第三道防线

B.胸腺先天性缺失的小鼠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第6页,共38页

C.具有细胞结构的病原体才能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D.机体内的浆细胞可来自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22.艾滋病是由于患者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

染病。从如图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0

-

>

A.艾滋病病人容易发生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C.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可阻止HIV在人体内的繁殖

D.HIV主要侵入并破坏T细胞,造成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23.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在探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了生长素

B.拜尔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叩跺乙酸

C.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

长素

D.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

24.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发生在尖端,外界刺激的方向总是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的方向相反

B.胚芽鞘尖端能够利用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大量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D.呼吸抑制剂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是因为呼吸抑制剂影响其运输

25.下列有关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问题为选定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时,可以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调节剂进行浸泡处理

C.在正式实验前应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D.在使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浸泡时,不同插条的浸泡时间相同

26.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

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

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它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E20

生型

/E90野

wW

B

sS

»S

4M

4

0邛

干耶处理时间后干旱处理时值J/h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干旱处理时间和植株类型

B.实验表明,干旱条件下,ABA有利于幼苗根的生长

C.实验表明,干旱处理的野生型幼苗根中ABA含量高于茎叶

D.实验表明,与ABA缺失突变体相比,野生型幼苗耐旱性更强

2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结构只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B.抽样检测法可用于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

C.可以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减少种群数量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够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

28.如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下列关

于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个理想季长曲线

C

实际增长曲线

0时时

A.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

B.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

C.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

D.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

29.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

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8页,共38页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C.图丙中实验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D.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30.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数量受被捕食者数量的制约,被捕食者的数量不受捕食者数量的制约

B.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包括群落演替、优势种群、种群的空间特征、群落的边

界和范围等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D.大豆与根瘤菌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大豆为根瘤菌提供无机营养

31.大凤蝶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在某种成年大凤蝶中雄蝶以宝蓝色为主,也有少量

黑色;雌蝶全为黑色。大凤蝶的腹部体表形态有光滑和粗糙之分,且光滑对粗糙为

显性。现有一只光滑宝蓝雄蝶和一只粗糙黑色雌蝶杂交得F”Fi具体情况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W染色体上不存在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

亲本Fi

光滑宝蓝雄雌

雄蝶X粗光滑宝蓝光滑黑色粗糙宝蓝粗糙黑色光滑黑色粗糙黑色

糙黑色雌蝶612209597195807823

(1)据表推测,大凤蝶翅膀的颜色中,为显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

(2)有人推测根据表中后代B的表现型及比例,无法判断控制体表形态的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某同学从F”中选择光滑雌蝶和粗糙雄蝶进行一

次杂交实验来判断控制体表形态的基因位置,写出预期的结果和结论。

预期的结果和结论:.

(3)有些大凤蝶的幼虫蜕皮后,会变成可以融入周围草木的鲜艳的绿色,以防止

天敌的捕食,从遗传水平看,这种性状出现的原因是,从达尔文进化观点

来看,这种特征的普遍形成是的结果。

32.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一般指慢性肾衰竭的4期和5期。此时患者的

肾脏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

能失调,还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大量滞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

征,成为尿毒症。病者表现出局部组织浮肿、尿量减少等症状。

(1)目前普遍认为,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o当肾脏

功能无法发挥正常功能时,人体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甚至发展为尿毒症,这说明

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o

(2)正常人体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CCh等主要通过(填器官)排

到体外。尿毒症患者还常因营养不良,表现出局部组织浮肿,其原因可能是。

(3)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有多种,如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引发尿毒症,还会伴随高

烧不退。此时尽管采取全身擦拭酒精等方式加大散热,但由于机体释放的

(填激素)增多,产热量增加,患者会高烧不退。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失

调中的病,其引发的器官损伤也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

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品。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我国人民同

毒品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这个不仅关系个人命运、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

兴衰。可卡因可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多巴胺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①]中,当神经末梢有神

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方式被释放到[②](内环境成分),然后与

突触后膜上的[③]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据图推测,原因可能是

(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填”上

第10页,共38页

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增加”

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

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34.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问题.

资料: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很多,患病植株结

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

状,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一一赤霉素。

(1)仅根据资料•1能否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填“能”或“不能”)。

理由为o

(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

种起作用。

资料2:考查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经典实验是所谓的“供体一一受体琼脂块”方

法,现利用如图处理方法做实验。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检测4个实验受体琼脂块,其中含有生长素

的是o(填序号)

(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①,过一段时

间,发现下端的受体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

(5)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最适合判断该观点是否

正确的对照实验是(选两组进行,填序号),实验结果为,则该观

点正确。

中毕1仲体味幅夬々V]。!体川川f块

处卡里]受体琮师块,登体跳厮块

111:行协

义体用J所块口受体小JJH块

供体晾师欢伊体球厮块

35.如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的,对应图2中的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

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九倍,则入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的定值。

(2)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点进行捕捞。

(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10mL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的

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培养足够长的

时间后酵母菌会呈现图2中的(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第12页,共3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A、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

B、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

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

C、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

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

D、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

合,D正确。

故选:D。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性状分离的概念,等位基因的概念和实质,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的实质,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遗传学中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

络的能力。

2.【答案】

A

【解析】

解:A、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开花前就受精了,属自交,而杂合子自交n代后,后代中杂

合子的概率是展,纯合子的概率是1奈其中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分别占一半,因

此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可见隐性个体的比例逐代增多,那么显性个体的比例逐

代减少,A错误;

B、因为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开花前就受精了,因此进行杂交实验时要在开花前去除母本

雄蕊避免自交,B正确;

C、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圆粒和皱粒、高茎和矮茎等等,方便对实验结果

进行统计,C正确;

D、豌豆杂交实验中需要进行两次套袋,一次是母本去雄蕊后套袋,一次是授粉后套袋,

都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故选:Ao

1、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能进行自交,要进行杂交实验,需要进

行人工异花授粉,其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一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

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一套上纸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

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

的具体过程,掌握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能结合所学

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答案】

C

【解析】

解:据题意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丫_R_和yyrr,杂交

得到的B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

15:5,所以黄色:绿色=(9+3):(15+5)=3:5,圆粒:皱粒=(9+15):(3+5)

=3:1,以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或Yy,绿色的基

因型为yy,若为YYxyy,则R为Yy,自交子代中黄色:绿色=3:1(不符合,舍弃);

若为Yyxyy,则Fi为"y,1yy,自交子代丫一为京;|,即黄:绿=3:5,(符合),又

由于F2圆粒:皱粒=3:1,所以Fi为Rr,则双亲为RRx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xyyrr,

B的基因型为:YyRr,》yRr。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其B自由交配实

际上是自交,所以后代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是,白+躬二。

2162432

故选:Co

根据题文分析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丫_R_和yyrr;杂

第14页,共38页

交得到的Fi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

3:15:5,所以黄色:绿色=(9+3):(15+5)=3:5,圆粒:皱粒=(9+15):(3+5)

=3:lo

本题综合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例写出亲本的基因型,掌

握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

4.【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子代中短抗:长不抗=3: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均在1号染色体上,

即与A基因连锁,A正确;

B、由于子代中短抗:短不抗:长抗=2:1:1,即AaBD:AA:aaBBDD=2:1:1,说

明亲本为AaBDxAaBD,所以导入的B、D基因位于均在2号染色体上,B正确;

C、由于子代中短抗:短不抗:长抗:长不抗=3:1:3:1,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所以B、D基因应分别在3号和4号染色体上,C错误;

D、由于子代中短抗:长抗=3:1,没有不抗个体,所以B、D基因可能分别在1号和2

号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Co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

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1、2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a,可以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

定B、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把握知识的内

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根据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推测基因的位置关系。

5.【答案】

B

【解析】

解:A、若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其中初级卵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正确;

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同时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这两个时期都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

C、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否则染色

体:核DNA=1:2,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

相等,D正确。

故选:B,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

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正确;

B、由于皿-i患乙病,基因型为bb,故n-i的基因型是Bb,根据m-3患甲病,基因型

为xaxa,说明口-1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AX,,即口-1的基因型是BbXAX,,

n-2的基因型是BbXaY,因此口-1与口-2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白;二,B正确;

4416

第16页,共38页

C、JU-4患乙病,基因型为bb,m-7患甲病,基因型为X,Y,又知n-4不携带甲病的致

病基因,所以n-3基因型为BbXAxa,E-4基因型为bbXAY,U-3与D-4的后代中理论

上共有2x4=8种基因型,C正确;

D、由于口-2患甲病,若口-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基因型为XaX;,Y,其父亲表

现正常,基因型为XAY,母亲基因型为XAXa,所以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

亲,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和X;,没有分离,形成了X,Xa的卵细胞,D错误。

故选:D。

分析甲病:n-3与口-4正常而儿子in-7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n-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分析乙病:由于

n-i和n-2个体不患乙病,而皿-i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田-i患乙病,

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

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及提供信息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

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

C

【解析】

解:A、结果1和3中只出现了1种类型的细菌,结果2中会出现R型菌和S型菌,A

错误:

B、S型菌与R型菌都是细菌,二者细胞结构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S型菌的细胞壁外有

多糖荚膜,而R型菌的没有,B错误;

C、结果2中出现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细菌转化”属于基因重组,C正

确;

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

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

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本题考查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8.【答案】

B

【解析】

解:A、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

两条链解开,A正确: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生成

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B错误;

C、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C正确;

D、DNA分子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醐将单个脱氧核甘酸连接成DNA片段,D正确。

故选:B,

DNA复制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所以首先需要解旋酶断裂两条链间的氢键,还

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甘酸连接成DNA片段,此外还需原料(四种脱氧核甘

酸)和能量。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时期、所需的条件、

过程、特点、方式及意义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答案】

A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DNA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DNA分子的复制也可能

出错,A正确;

B、翻译时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因此没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B错误;

C、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必须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

C错误:

第18页,共38页

D、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加快翻译的速度,D错误。

故选:Ao

1、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可引起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

缺失。

2、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共有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

码氨基酸;其特点有: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

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

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

D

【解析】

解:A、增强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蛋白质结合的区域。所以,增强子可能存在于真

核、原核细胞中,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拟核等,A正确;

B、增强子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基因的转录作用将会加强。故增强子可促进DNA转录

产生大量的RNA,包括mRNA,rRNA和tRNA,B正确:

C、增强子在距离较远时也可使基因的转录得到增强。而增强子具有远距离效应,与染

色质缠绕使序列上相隔很远的位置也能相互接触有关,C正确;

D、起始密码位于mRNA上,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启动子是RNA聚合醯结合和识

别的位点,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的起点,D错误。

故选:D。

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甘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

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

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

的蛋白质。

本题结合资料,以增强子为背景,考查了DNA的分布、RNA的种类、转录和翻译的概

念和过程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11.【答案】

B

【解析】

解:A、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形

成卵细胞,A错误;

B、该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型为AvBXw的类型是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而基因型

为AVBXW的卵细胞的产生需要经过交叉互换产生,交叉互换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故

AVBXW类型的卵细胞比例较少,B正确;

C、3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缺失是由于3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导致,不是基因突变导

致,C错误;

D、据图可知,由于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缺失,子细胞中不会同时含有B和b基因,D

错误。

故选:B。

图示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3号染色体缺失了片段,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根据基因

型为AaBbVvXWXw,可知该细胞含有两条同型的X染色体,为雌性果蝇的细胞。

本题结合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

不同时期的特点及结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答案】

B

【解析】

解:A、若过程①的R自交3代,无人工选择,产生的F4中杂合子的抗病植株占弓尸=1,

ZO

则抗病植株占白,A错误;

1O

B、过程②若只考虑日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R会产生2n

种花药,因此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n科%B正确;

C、过程③得到的转基因植株是杂合子(ddROrr),自交后代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是纯

合子(ddRRrr),占C错误;

D、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D错误。

第20页,共38页

故选:Bo

1、题图分析:①为杂交育种,②为单倍体育种,③为基因工程育种,④为人工诱变育

种。

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杂交一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秋水仙素处理萌发

法T选优变、化学药剂处理加倍的种子或幼苗

原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染色体变异(染色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理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体组成倍增加)

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

重点考查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诱变育种、杂

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典例。

13.【答案】

A

【解析】

解:A、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原因

是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不同,A错误;

B、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些变异仅由环境

引起不能遗传,C正确;

D、育种专家将抗病基因转入农作物,培育出抗病植物,只有能够抵抗植物抗病特性的

病原体才能存活并繁殖后代,从而使病原体的生存能力逐代增强,导致植物的抗性只能

维持一定时间,D正确。

故选:Ao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生物变异的应用和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和判断能力,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14.【答案】

B

【解析】

解: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而形成,

A正确;

B、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水,B错误;

C、组织液可以回流血浆,也能流向淋巴,因此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

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

D、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组织液与血浆及淋巴之

间存在物质交换,这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

故选:B„

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

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

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

巴。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

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

通过毛细血管壁;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

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3)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关系: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

第22页,共38页

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

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题以水疱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组成和稳态的意义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完成对选项的分析判断。

15.【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根据表中的

Na+、K+和蛋白质的含量确定各①、②、③和④的名称,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选

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

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

可以确定②为血浆。

【解答】

A、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

B、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

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

C、肝细胞中的CO?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

(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

误;

D、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

性,D正确。

故选C。

16.【答案】

C

【解析】

解: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

奋传导方向相反,A正确;

B、兴奋传导到②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

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如图2所示,B正确;

C、P点是动作电位的峰值,与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有关,钾离子浓度主要与静息

电位有关,若减小培养液中K+的浓度,则图2中P点不变,C错误;

D、刺激①时,兴奋先后到达电流计的右电极和左电极,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

反的偏转,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刺激①时,兴奋可以到达右电极,但

不能到达左电极,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D错误。

故选:Co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

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掌握神

经冲动在神经元上的传导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

B

【解析】

解:A、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

方框处即大脑皮层,B正确;

C、刺激D处,兴奋只能传到E处,而不能传到B处的神经元,因此微型电流计F的指

针发生-次偏转,C错误;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的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Bo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上有神经节,则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方框甲代表

大脑皮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