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_第1页
北师大版七下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_第2页
北师大版七下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_第3页
北师大版七下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_第4页
北师大版七下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平行线、相交线、角;在七年级上册中,已经对角及其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储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了掌握本节知识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可供探讨和交流的空间,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方法和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相交线、平行线、补角、余角、对顶角的定义,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观察、猜想、交流、推理等获取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量和图形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教学重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2、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教学难点】对“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含义的理解.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教学方法】观察、探索、归纳总结。计算机演示课件、直角三角板【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走进生活引入课题活动内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自学第一节,提前两天搜集有关“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图片,提炼出数学图形,进行归类,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提前一天进行筛选,捕捉出有代表性的答案,课堂上由学生本人主讲,最后概括出有关结论。巩固练习:教师展示下列图片,学生快速回答:2.1—3m2.1—3mnab2.1—12.1—2结论:1.一般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和.2.定义分别为:。问题1:在2.1—1中,直线m和n的关系是;a和b是;a和n是。问题2:在2,1—2和2.1—3中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活动目的: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课前开放,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图形出发,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总结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体会本章内容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引入新课做好准备。通过亲身经历提炼有关数学信息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在相互探讨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课堂效率。活动注意事项:在实际教学中可让学生自由搜寻,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搜集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注意捕捉有效信息,从激励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图2.1—1中,如果有学生提出a和m有何位置关系,教师可以问题环节设计跨越性不能太强,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自己能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实质,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质疑;上课要渗透合情说理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环节学以致用,步步为营AABC2.1—9ABC2.1—10D问题1:①.因为∠1+∠2=90º,∠2+∠3=90º,所以∠1=,理由是.②因为∠1+∠2=180º,∠2+∠3=180º,所以∠1=,理由是.问题2:①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2.1—9.则∠A是∠B的。变式训练:在①的基础上,做∠CDA=900。如图2.1—10.则∠A的余角有哪几个?为什么?请找出互补的角,并说明理由。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试试看吧!活动目的:通过一题多变,可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本质找规律、通过规律找方法。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亲自画图,可以直观的发现有关结论,它有利于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对抽象数学的理解,为问题的顺利解决而奠定基础。变式训练题的设置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超级变变变中体验数学的美,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活动注意事项:学生可能会认为概念和性质不难理解,但认识中却存在不清晰的地方。此处应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与思考的时间,可以分组讨论合作,也可以现场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之间思维互相碰撞,在争论中发现问题要比盲目的接受知识更有意义,特别是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来的知识更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1—2.1—12ODECBAOBACDE2.1—11问题1:如图2.1—11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EOD=900,回答下列问题:1.∠AOE的余角是;补角是。2.∠AOC的余角是;补角是;对顶角是。问题2:如图2.1—12,点O在直线AB上,∠DOC和∠BOE都等于900.请找出图中互余的角、互补的角、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先独立探究,再小组交流。活动目的:通过问题串的巧妙设置,不仅高效率的复习了本节的知识点,而且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收获了一份自信!问题串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活动的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学习的知识和体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对出现的错误,一定进行积极的辨析,让学生学会解决的方法。第五环节学有所思反馈巩固归纳总结: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你学到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困惑?活动目的:本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把握知识方法,努力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引导学生时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学习的知识和体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培养学生独自梳理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的能力。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经历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快乐过程。活动注意事项:教师一定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对于知识点的整合,更要有所思考,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纠正,教师也应进行适时的点拨和强调。巩固反馈1.如图2.1-13,直线AB与CD交于点O,∠BOC=900,EF经过点O.(1)指出图中所有的对顶角;OAOAB2.1—15(3)若∠BOF=34°,试求出∠AOF,∠BOE,∠DOE的度数.2.1—2.1—13OABCDE2.1—142.如图2.1—14,点O在直线AB上,OC平分∠BOD,OE平分∠AOD,请找出∠COD的余角和补角,并说明理由。3.学以致用:如图2.1—15:小颖想测量一堵拐角高墙在底面上所成的角∠AOB度数,人不能进入围墙内,你能帮小颖想出简单的测量方法吗?请简述你的方法。活动目的: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活动注意事项:要及时反馈,关注学生易错点,及时进行强调巩固。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能力延伸基础题:1.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