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目录一、引言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五、参考文献引言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台阶。1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其中1994-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1)。蛊11994-2007年財政收入划怅毒静年粉財政住人(亿元、增拴速度(嗚)占国内生产J&隹比1电,全国-■.i-中兜■--it方’■「.申央.齟方1M45211.1029065023JL6035.744.320.611.219954242.20J256.02985.気52.247.K19.610.719967407.993661.073746.92⑲&50.&L8.710.9S65].154226.924424.124S.951.1伍丄U.ti199S9875.954891004913.9549.550.514.212611444.0£5849.313594.8751.143,915.9119200013395.2359甌176406.0652.24工B17.0ISO2001D4S381.7478033052.d47.67.2.316820021SKJJ.WI03B&.648515.0053.045.015.^lfl.020032T7LS.25116652791849.9854,«U.9Ifi.52DO42咼彌.4114503.1D11893.3754.54®121.614.3200531649.2916348-55[5100.7652.3+7,7円.917.320W36084.001S607.00L6477.0054.3445.6622.5)8.320CT51321.762774?,1613572.6254”145.#32,420.6資辑耒潭:(中国财改年鉴2008年人五国財裁杂海址2008年貌"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上升到了100多亿元。之后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的874.46亿元。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几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o1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1984年的1642.86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78—1984年为1000亿元左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7年为3000亿元一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1998年的9875.95亿元。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速增长的轨道。1999—2002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0亿元以上。其中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首创11444.08亿元的新起点,比1998年增加15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比1998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13.9%,比1998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1996年提高3个百分点。2003年和200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0亿元以上。其中2003年是我国财政收入飞速发展的开局之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7715.25亿元,比上年增加88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18.0%的高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1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05年和2006年,财政收入增加到30000亿元以上。其中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从2004年的2.6万亿元增加到3.1万亿元,2006年又增加到3.6万亿元。2007年和2008年财政收入创造了新的奇迹,2007年财政收入50000亿元以上,2008年达到了60000亿元以上,是建国60年财政收入的最高纪录。我国财政收入直线上升的态势,充分显示了财政增长的强劲动力。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的特点:一是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仅从1994—2008年看,1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4%〜22%之间。二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94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在7%〜9%之间,财政收入以年均增长18%的速度持续发展,增长速度最高的年份达到20%左右,最低时也有14%。三是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2002—2006年,中央本级财政收入保持在1万亿元〜1.9万亿元之间,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年均为54.2%;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保持在8000亿元〜1.6万亿元之间,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年均为45.8%。四是财政收入对GDP的贡献不断提高。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94—1998年年均为11.4%,1999—2005年年均为16.9%,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提高5.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2.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图11976-2007年中央财敢收入比亶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从财政收入来看,经历了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上升、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下降,直至二者基本趋同的过程。1978-1993年之间,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一直高于中央财政收入比重:1978-1984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1985-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94年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大大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年的22%陡升至1994年的55.7%,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则由1993年的78%降至44.3%,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第一次超过地方财政收入比重;1994年之后,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大小关系虽然略有变化,但大致维持在各占50%。(二)财政支出的发展变化1.财政支出各阶段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基本上步调一致,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其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7年,财政支出大致保持在几百亿元的水准;第二阶段为1978—1997年,财政支出上了千亿元的台阶;第三阶段为1998—2007年,财政支出突破了万亿元的高峰。其中1994—2007年是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时期(见表2)。«219M年财政支出增屋赢静年粉财玫收人(亿元}度⑷占国内生产总t(%}全E9中先地方中央地方199457^2.62meis30.369,724.S12.01P95721995.394828.3320.270.817.811.219967937.55215L275786.2827.172.9庖3IL21997923^.562532.50^7010627h472616.311.7iom,183125.60?672.5B7L116,$12.B199913187-fi74152.3390353431.522-1L<72000L5M6.505519.63](!卿.話34.720.iL6.0200118502-5857M0213134.5630.569.519017.2200222Q53.156771.7(115Z8L4530,7W.316.7L8.3200324M9.957420.1017229.S330.1鉉911.818.120C4加牺&897m.0820592.8127.772.315.617.8200539^30.2S8775.9725134.3125.974.119.12L.S200640422.739W1.4030431.3324.775.5】虫119.2200749781.3511442.0638339.2923.077,023.2200整强来濤:《中厲新政年鉴・2008).在第一阶段,财政支出最低年份是1950年,全年支出只有68.08亿元,最多是1977年的843.53亿元。财政支出与收入大部分保持平衡,只有11个年份出现过赤字,主要集中在1955—1960年。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在大多年份里是比较高的,最高年份达到了40%左右,但也出现过低增长的年份,集中在1972—1977年。甚至还有负增长的时期,即1961—1962年等少数年份,这主要是经济调整政策所致。这一时期财政支出中央占主导地位,最高年份占到60%〜70%左右,中央和地方的支出相差悬殊,地方最少时只占23%,充分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统收统支的财政的特点。在第二阶段,财政支出大致分三个台阶:1978—1984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元;1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1990—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亿元。增长的速度是不稳定的,最高是1978年增长到33.0%,最低是1987年的2.6%。负增长的现象也有发生,如1980年和1981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结果,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这一时期财政支出的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央支出的比重由大变小,由50%多逐渐缩小到27%;地方支出比重由小变大,由40%扩大到70%。这是财政支出中的重大变化之一,反映了分税制的功能和作用,随着两个比重的升降,中央支出逐渐收缩,而地方财力的增加也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投资。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其中1998—2001年保持在10000亿元以上,2002—2004年保持在20000亿元以上,2005—2007年从30000亿元扩大到60000亿元,每年增加10000亿元。中央支出的比重在30%左右,地方支出占到70%左右,超过中央1〜3倍。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在15%〜20%之间,增长的速度是比较稳定的。从中可看出财政支出的特点在于:一是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从支出绝对数来看,除个别年份以外是逐年增加的,如2006年支出40422.73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6492.45亿元,增长了16.06%。从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看,增长的速度年均在15%左右。二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和1979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1.0%,1980—1986年为20%左右,从1987年开始逐渐减少,以后各年大致在百分之十几,只有2005年超过了20%。三是财政支出反映了不同时期财政的特征。建国初期的支出反映战时财政的特征,军费占据首位;之后反映了经济建设型财政的特征,经济建设支出占主要比重;1998年以后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产品领域的支出占主要比重。2.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4-1魁|曲41EB8IWlI戒I9EC丨期19V3002XWi"费HRtSB權总立出比・电•坤0B21978-2007年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地方财政支遛比重的变代从财政支出来看,经历了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下降,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上升,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的过程。1979-1984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一直低于中央财政支出比重。而在1985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与中央支出比重的大小关系出现了逆转,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由1984年的47.5%上升到1985年的60.3%,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则由1984年的52.5%降为1985年的39.7%,二者的差距迅速拉大;1985年之后,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一直大于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并从1988年开始,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前,财政收入比较简单,主要来自税收和企业收入(见表3)。在各项税收中主要是工商税收,每年大致有几百亿元,农业税最高达到30亿元,关税最高达到20多亿元。
表)曲草奔放前■家财故收入越轴年曲企业收人工业收人1各環税收王商廉收脫址税牧債畀收人其也收人195013.46.B75,129.3It氐91935斗L417.94^.932.111.2Sh436i96063.957.735.62匕14.9-0.5196S5S£45.743.235.CS.4-1.019^057.242,34X435.04,3-0.4197549.140.849r442.73,6|:(申国蜕计年些-1981>.出国議计出版社1982甲爲改革开放后,税收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收入退出历史舞台,税收成为天下霸主,这是我国财政收入结构最大的变化(见表4)。税收中除工商税为主流外,关税、企业所得税成为主要的来源。2003年全国税收收入20017.31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2.2%。2006年税收收入34804.35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6%。*4建革开故启"嘛预1T收入蜡构单也凤翠軸备项稅收企址收人号搦补贴其Ifc收人1990962-20IL10潮1952-16IL819929529S:翊弗1-964加牖-735199597-32百19%93-5110站-4Jfl94-31S3999?3-3]200094-2i7ZUUI93-2f7:00293-]17700392-1t8:00492-11891-12g?5.7-050.094.37茫抖裏谎:賈康、翹全舜:《中皿财政改覃迪年却賂程专朋络〉,(鮭济研取势璋)2009^12期。(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出延伸到各个领域,基本涵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各个方面。为了实现我国的工业化,支出的重点主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搞基本建设,教育、文化、科技、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方面的支出却比较少。(见表5)*5改策开进前财就曲黨支出攜构单也;亿元时期軽济建设支出壮会文牝誓支出1国苗支出行政抵靈支出,其他支出经济恢囉362.19125.7042,10138-49妬"虫831320.52670.6119L32314.793L42“二五”2238.Ig1491.55302.07272.94133.163S.461185.1163?.22180.24226.0476.4264.89“三五“2510.6014OT.«2277.76549.耶134.2714L393917.94226L1242ft,25750.10196.71斑76*料耒囂:(中国殆政年冬•坡打人出国则政第恚社2007丰版°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支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支出的重点开始从工业经济领域向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倾斜(见表6)。改荃开施肓財政分类支出药构单拉:忆元支出总额魁薪建銭支出.社会文化克岀国肪支岀行孜管理支出52tl.443164.创760.648&7.BL28Q.Qfi209.«"Alt"7483,1«4196.611477.448M,74687.41321,9fi"tsr,1筑砧.676230.032978.151170.1515W.楼9酿鄱一人五“24387.4610125.546256.29曲21403355.902328.3S“丸五勺57042,厲J1B70.4415503.974751,27893X2359S4.5&-rQI23QO2B53?30«.5234051.05mi.24339.3«22591.曲资料犯淵:■2007},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㈠收支平衡总体变化情况60年问财政收支平衡问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近30年,基本保持了收支平衡的原则,期间17个年份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占60.7%,有的年份节余达到20亿元〜30亿元;有11年出现有赤字,占到37%,赤字的规模都不大,一般在50亿元之内。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至2006年几乎年年有赤字,且规模不断扩大,从几百亿元增加到几千亿元,特别是1994—2006年财政赤字急剧增长(如表7所示),2002年超出3149.51亿元,赤字占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表7中,从赤字增加的数量看,在1994—1998年之间,每年各几百个亿,从1999年开始增加到几千个亿,2002年是最多的一年,比1994年增加了2574.99亿元,增长了81.76%。2002年以后虽然有所减少,但每年仍然保持在两千多亿元。从财政赤字占总支出的比重看,1999—2003年是比重较高的,每年都保持两位数,最高达到2000年的18.51%。从2004年开始明显下降,但主要是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的原因所致,财政赤字的实际数量还在增长。2007年没有出现赤字,是1994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盈余。
表丁就葦开血以来财改收支蔓福单fib亿元年出财政收人财政支出收支差離赤字占京出比熏(*)例4S21S.1057^2.62-574.529,921995C242.206824.72-58L528.521W67404.99-529.566.6719^78651149233.56-5S1.426.3119989375.95I079A.1S-922.23LM1999]]444081318167-1743^5913.22200013395.23E5886.50-249L27tS.J]200116386.0418902.58-2516,M13,312002L8903.6422053.15-3149.5114.28200321715,252464?95-2934P7011.90200426396.4728磁991332005316412933930.28-2280.99&722006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镇水价听审管理办法
- 培训虚拟账户管理办法
- 基层支部分类管理办法
- 装饰公司卫浴安装水平度验收办法
- GBT 34565《热作模具钢》标准修订研究报告
- 基本任务考核管理办法
- 境外仲裁机构管理办法
- 中国成人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2)精要解读与护理实践
- 外包中心如何管理办法
- 外围行业人员管理办法
- 上海华东师大三附中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科技金融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养老机构管理课件
- 加密数字资产管理办法
- 仓库账务知识培训课件
-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5课时 数列的综合应用 课件
- XXX医院保安部合作单位安全培训计划
- 定制软件开发及软件维护合同
- 2025年电工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延长石油招聘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