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_第1页
明星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_第2页
明星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_第3页
明星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_第4页
明星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星情感劳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以L后援会为个案

2019年7月16日,一篇题为《杰出个人微博的数据如此之差,为什么很难购买演唱会门票?。“打榜大战”的赢家似乎是周杰伦的粉丝,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捍卫的是原本他们不屑一顾的“虚妄荣誉”;对于蔡徐坤的粉丝来说,这一场“混战”原本与他们毫无瓜葛,却在争论持续发酵之后成为受攻击的靶子、“脑残粉”的代表人物……当热血沸腾的网友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发现这一场混战并没有真正的赢家,除了在这场争论中获得大量“流量”、“日活(每日活动)数据”的新浪微博。这提醒了我们,仅从亚文化研究的视角把这一事件当作“脑残粉”们一时冲动的狂欢之举,就会忽略它背后隐藏的逻辑——情感已经变成一种劳动方式。为了收集线上情感劳动的一手经验资料,笔者于2018年9月加入一位养成系偶像L的“后援会”(以下简称L后援会),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线上参与式观察,并对部分成员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这位偶像于2018年初通过电视选秀节目出道,他的粉丝成立了不止一个后援会。自2018年起,伴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青春有你》等偶像养成选秀节目的播出,大量“养成系偶像”进入人们的视线。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针对的“爱豆”一词并非idol的音译,而是日文“アイドル”(aidoru)与韩文“아이돌”(aidor)的“变体”,国内将其戏称为“爱抖露”。“爱豆文化”是一种舶来品,是日韩流行文化产业、“造星”产业模式进入中国、扩散开来后产生的“新型偶像”。简单来说,周杰伦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明星偶像,而在打榜事件中,他的“竞争对手”则是新生代的“爱豆”。一、研究对象的“错位”与失焦在以往研究中,粉丝此类“狂热”行为往往被贴上“非理性”的标签,不过,近年来,许多研究从原先的粉丝社群、亚文化领域、身份认同等文化研究议题,以及粉丝群体内互动、心理机制等微观议题,转向粉丝群体公共实践、政治表达、政治参与,以及“粉丝经济”这一“建设性”领域。特别是詹金斯提出的“情感经济”(affectiveeconomy),意味着学界意识到粉丝群体强大的消费意愿与消费力,也注意到他们作为“行动者”所蕴含的实践潜能,也愿意为粉丝群体赋予更多积极的理解。例如,对粉丝社群中“互动仪式链”的研究(潘曙雅,张煜祺,2014),对“养成系偶像”粉丝社区中的“拟态亲密关系”的研究(朱丽丽,韩怡辰,2017),对网络粉丝社群的政治表达的研究(陈子丰,林品,2016),等等。不过,如果仅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无法解答他们的“爱”如何被扭曲为异化劳动、成为资本增殖和权力扩张的来源。如今,政治经济学批判仍然是粉丝研究、粉群研究中的“盲点”,学者们较少使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分析粉丝现象,或者是理论的运用发生“错位”与失焦。例如,将粉丝对文本的参与实践称为“生产性消费”(productiveconsumption),但此处的“生产”指的是文化研究意义上的“意义的再生产”(长期以来,国内学界所援引的“情感劳动”的概念指向了两个不同的英文概念,其一是emotionallabor,其二是affectivelabor。前者来自美国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ArlieRussellHochschild)于1983年出版的著作《被管理的心:人类情感的商品化》(TheManagedHeart:CommercializationofHumanFeeling)。作者对美国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展开了实证研究,发现除了传统制造业工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之外,服务业的劳动者还付出了“情感劳动”,包括劳动者对自身心理、情绪状态的控制,以及为了让服务对象感到满意而付出的微笑、殷勤、和善等“情绪管理”(而后者,即本文使用的情感劳动(affectivelabor)概念,来自意大利自治主义者哈特、奈格里的同名论文《情感劳动》,它是由拉扎拉托(MaurizioLazzarato)提出、哈特与奈格里发展成型的著名概念“非物质劳动”(immateriallabor)的延伸概念。“非物质劳动”并非指生产过程与物质材料无关,而是指产品的非物质性。在哈特与奈格里看来,非物质劳动包含三类内容: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情感劳动”的定义存在着交叉之处——它们都涉及“与人接触”的服务业,都谈到了劳动过程中情感的付出,但emotionallabor属于情感社会学的范畴,其侧重点是“商品化”与“管理”,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控制”与“规训”。在某种意义上,emotionallabor是戈夫曼“印象整饰”理论的延伸,是一种“情感整饰”(emotionalmanagement),它是基于外部强加的一套规则而产生的“表面扮演”(surfaceacting)。而在这一过程中,服务业劳动者渐渐习得了通过行为和认知控制情境,从而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的能力,表面扮演转化为“深度扮演”(deepacting),即自发地唤起某种情感,以适应情境所要求的表情与举止——正因为这种外部强加规范的“内眷化”,emotionallabor理论不可避免地指向情感的异化与脱轨。而affectivelabor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其侧重点是“生产”,强调情感与资本积累、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它基于意大利自治学派对“认知劳动”(cognitivelabor)和“新知识无产阶级”(newcognitariat)的研究,包含着一种辩证的张力——情感劳动中既包含着“数字经济”(digitaleconomy)对劳动者的剥削,又包含着“礼物经济”(gifteconomy)中劳动者解放、实现主体性的潜能。不过,在国内的研究中,两个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为明确区分,刘芳儒提出,将affectivelabor定义为“情感劳动”,而emotionallabor则命名为“情绪劳动”(二、想象的亲密关系:让自我约束下的控其他关系当笔者熟悉L后援会后,立刻发现该后援会有非常严密的准科层结构。在其内部有多个职能明确的小组:打投组(负责打榜、集资、应援等事务)、反黑站(负责“净化”偶像相关词条、“洗广场”、“控评”)、财务组(负责对集资费用进行管理)、核算组(负责预算、决算并监督款项使用)和数据组(负责购买明星专辑、代言产品,转发、评论、点赞微博)。笔者所在的“数据组”负责统计与明星相关的各项量化指标,并身体力行地“做数据”。L后援会中还有能够触到品牌公关、媒体从业者的“职粉”(职业粉丝),以及追踪偶像行程、拍摄照片进行发布且对普通粉丝有着强烈号召力的“站姐”。后援会的成员多为年轻女性,年龄在15-35岁之间,且多为在校学生,具有一定组织打投、应援活动的财力,也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用于“追星”。这些成员“散落”在全国各地,主要的联络方式为QQ群、微信群、微博粉丝群。之所以将L后援会的结构称为“准科层制”,是因为其存在着强烈的流动性——粉丝可以身兼数职,在不同的小组展开“工作”;小组乃至后援会都没有明确的、固定的“领导”与组织者,而是针对具体的事务、由粉丝群体推选出“工作组”来统筹各项事务;“职粉”与“站姐”受到后援会成员的严格监督,甚至不同后援会之间会以“卧底”的方式互相监督。但与此同时,后援会有着高效的执行力,成员训练有素、反应敏捷,能在短期内完成集资、投票、“轮博”、图片后期处理、影片剪辑等任务。拥有“资历”和一技之长的粉丝受到其他粉丝的尊敬,容易积累起“人脉资本”,同时也受到了同侪们额外的监督。笔者在后援会数据组期间,利用SPSS等软件帮助后援会统计数据,获得了许多L后援会成员的信任。笔者并未隐瞒自己的研究目的,她们在接受访谈的同时,也愿意向笔者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这种友谊一直维持至今。对于L后援会的成员来说,追星是一段非常“梦幻”的经历——她们抱着对偶像强烈的爱聚集到一起,齐心协力完成“打榜”、集资的任务,“陪伴”自己喜爱的偶像成名、实现偶像生涯的各种成就,也在后援会中收获了追星“姐妹情”(sisterhood)。正如工作组成员D告诉笔者,在后援会的经历是她“最难忘的记忆”,她每天“只要能看到哥哥就很开心”:我觉得很梦幻,在我二十多岁、年华正好的时候遇到了哥哥(指偶像),我陪着他从默默无闻到出道,变成一个光芒四射的明星。哥哥有了我们的陪伴,他在奋斗的路上不会孤单,我们也因为哥哥的陪伴,能变成更好的自己,我觉得我到八十岁都不会忘了这段经历的……这种“梦幻感”中同时包含着一种逃避主义(escapist)的倾向和对亲密关系的想象,前者体现为“追星少女”借助仪式化、狂欢化的追星活动来将自己抽离出单调、枯燥、平庸的日常生活,后者则意味着粉丝在自己与偶像之间投射了一种想象的亲密关系,她们将偶像称为“我哥”、“弟弟”、“老公”、“小孩”、“崽”等等,这便是朱丽丽等提出的“拟态亲密关系”(朱丽丽,韩怡辰,2017)。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想象之中还包含粉丝对自我主体的投射与建构,正如拉康所说,个体的主体性实际上是自我与镜像的叠加(在观察与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每一个L后援会成员都把“要是我真的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弟弟/男朋友/儿子就好了”挂在嘴边,他们将偶像视为家庭成员、亲密伙伴,并以此为动力,为偶像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在这些粉丝看来,“我们喜欢小孩,为他出钱出力,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后援会财务组成员XL)这样的付出、投入进一步巩固了这种想象的亲密关系——她们付出得越多,这种想象性就越稳固、越纯粹。同时,亲密关系的想象是抽离了欲望的“柏拉图之恋”式的情感,偶像是超越性别,甚至可以是无性的,男性偶像不仅可以被视为兄弟/男友/儿子,也可以被视为姐妹/女友/女儿。在这种纯粹的想象式关系中,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碎的鸡毛蒜皮都被排除了,亲密关系被“提纯”为一种形而上的、戏剧性的幻想关系,在剥离了金钱、社会地位等所有可能构成矛盾来源的现实因素之后,亲密关系的想象就变得“干净”而甜美,同时也变得极为空洞——偶像可以是任何人,甚至可以是虚拟的,它只是一个飘浮的能指,一种被神化的对象。粉丝在这种空洞的关系中寻求认同与共鸣,将理想化的自我投射于偶像之上,并以“某某的粉丝”为身份锚点,建立起对“主体”的想象式认同。大部分粉丝相信自己的辛苦、疲惫都能被对偶像的“爱”和追星带来的满足感抵消,她们抱着强烈的爱、自由自愿地加入后援会,这样的行为谈不上“被剥削”,而是“必要的付出”——“‘用爱发电’的姐妹都不会计较回报”(后援会财务组成员XL)。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付出正是一种“情感劳动”,情感既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浓缩,也是粉丝们创造的“产品”。情感劳动是一种无酬劳动(freelabor),泰拉诺瓦(TizianaTerranova)在分析无酬劳动时特地强调,许多网络用户抱着“分享”的心态,自愿在网络上发布自己创作的内容,供其他用户免费使用,或是作为“志愿者”无偿地维护网络社区运行,这些人并非受到剥削者,而是反抗互联网商业化浪潮的“先锋”(Terranova,2019:9-38)。也就是说,泰拉诺瓦区分劳动者是否受到剥削的标准更接近于“自我指认”,即劳动者是否形成了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以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文化研究学派的许多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而学术界另一种界定“剥削”的方式更倾向于物质标准——凡是产生了剩余价值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作劳动,而剥削就是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福克斯谈论的“生产性劳动”(productivelabor)。根据这种观点,剥削完全可能在无形中发生,在闲暇时间发生,在工作场所以外发生,不论劳动者是否萌生了“阶级意识”,只要他为某种资本产生了剩余价值,他就受到了剥削。这也正是意大利自治学派与“正统”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分歧所在——前者强调主体性的解放,后者强调异化与剥削。而在笔者看来,哪怕是从自治主义的立场出发,我们也很难说粉丝在后援会的情感劳动中获得了主体性,他们既没有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也没有形成文化上的自觉。主体性(subjectivity)与主动性(agency)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社会学行动主义的概念,粉丝主动地加入后援会,主动地“轮博”、“控评”、“做数据”,并不意味着粉丝彻底摆脱了剥削与控制,获得了主体性的解放。三、设计并提升“数字劳工”的方式当资本将人们的闲暇时间、日常生活,乃至情感全部转化为劳动之后,“社会工厂”(socialfactory)便诞生了。在“社会工厂”中,就像李凡特说的那样,人们只要醒着,就在劳动,就在为资本复制资本。而在媒介化的当下,各个数字媒介平台的涌入为社会工厂提供了新的“厂房”,提供了一种外部的、制度性的框架与机制。前文提到的“打榜”,指的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例如与明星“微博互动”、在“超话”里“签到打卡”、购买数字专辑等方式,使自己的偶像在各种网络“榜单”中名列前茅。此类榜单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各种“明星势力榜”。榜单五花八门,涉及的类目也是纷繁复杂,但这些指标均需要衡量明星相关微博的总阅读量、转发、评论微博、赞微博、回复评论、赞评论、明星粉丝群内发言等,简而言之就是各种量化数据,粉丝们“做数据”时,遵循的核心原理正是“流量逻辑”。以量化的形式对劳动进行评估是工业化大生产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在平台时代,这种量化一切的标准便体现为“流量”(traffic)的形式。在平台的语境下,流量意味着互联网中传输的网络应用数据,通过技术人员的识别(classify),这些海量的二进制代码能够与具体的应用、类别、用户行为相对应。而在粉丝研究的语境中,“流量”可以指代明星能在网络中获得的曝光度、话题度、讨论度,因此,人们也会将网络热度高的明星称作“流量明星”。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所贩卖的虚幻满足相比,当下“明星—粉丝”关系中一体两面的“爱”与“流量”渗入“劳动者—资本—消费者”的链条中,形成了一个“(明星—)粉丝—媒介平台—资本”的闭环。在这一闭环中,粉丝相信通过“打榜”、“做数据”等行为,不仅能让自己的偶像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也能够增加偶像的知名度,从而为偶像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即更多的商业合约、品牌代言、节目通告、出演影视剧的机会等等;而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各种网络媒介平台以各种“指标”和“数据”来量化粉丝的追星行为,并以“榜单”的形式刺激不同粉群之间互相攀比、竞争,并将排名与明星可能获得的“利益”直接挂钩;各大品牌、企业、广告主也试图以更直接的方式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它们将代言与销量捆绑,以此来刺激粉丝购买,提升销量,通过“后援会”等组织向粉丝提出直接的“数据”要求,甚至将这些指标明码标价地写在明星代言条件中。之所以将它称作“闭环”,不仅是因为粉丝的“打榜”、互动主要发生在新浪微博上,更是因为偶像的知名度也体现为“网络知名度”、“微博知名度”,在新浪微博以外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许“并不红”;而广告主也会选择新浪微博而非传统的电视、报刊作为偶像代言信息的主要曝光平台,选择新浪微博的数据作为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新浪微博将粉丝对亲密关系的想象压缩在特定的媒介场域中,使粉丝们围绕着“数据”这台机器,像工蚁一般忙碌地劳动着。在新浪微博这个“厂房”之中,粉丝既是为媒介平台和广告主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者,也是其生产的商业信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超话”打卡、“控评”、“打榜”都是组织粉丝行为的手段,也是粉丝“计件劳动”的方式,更是对粉丝进行“绩效考核”的途径;“榜单”不仅是平台租赁给粉丝的“生产工具”,也是刺激粉丝之间相互竞争的“生产成果”,它甚至可以将粉丝的“绩效”直接与明星的商业价值挂钩。在笔者进行参与式观察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偶像代言的品牌方要求广告微博转发量达到70万,此事一度引起了后援会“众怒”:品牌方简直不做人……我在外面玩得好好的,PR(公关)一句话,我就得回来给他做数据……他们要求那条微博(品牌方发布的广告)达到70万转发,他在做梦吗?要是全中国有70万人喜欢我们家崽(指偶像),我做梦都能笑醒!(笔者:那现在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我们每个人开十几个小号去转那条微博……每个小号还要吹一堆彩虹屁(指夸赞明星的话),还得吹不一样的,不然就会被当成僵尸号……(后援会数据组成员Z)最终,在后援会成员投入了大量“小号”、不眠不休地“轮博”之后,该广告信息达到了73万转发,“70万转”风波有惊无险地结束了。在这一事件中,后援会的成员们感受到强烈的“被剥夺感”,关于剥削的讨论也正是由此而来。不过,后援会本身是高度流动化的,有自由退出机制,那么,自认为受到剥削的粉丝为什么不退出后援会呢?原因就在于,在“(明星—)粉丝—媒介平台—资本”这一闭环之中,粉丝、偶像乃至广告主都对新浪微博有着极高的依附度。新浪微博的各种榜单不是制度、胜似制度,它以“数据”这种高度抽象的标准来为粉丝的情感劳动下定义,以一种看似客观的方式告诉粉丝:你愿意为偶像付出多少精力、财力,他就有多“红”。因此,对于粉丝来说,新浪微博是一个令他们无法脱身的“场域”(field)。事实上,许多后援会成员已经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强制性:“我爱我哥,我愿意用爱发电,我也知道那些品牌只是利用我们,但要是没有我们这些‘人肉电池’,我哥靠什么吃饭呢?”(后援会打投组成员C)与此同时,“数据”也向粉丝们宣示着偶像对新浪微博这一平台的依赖度,“离开了微博,哥哥什么也不是”(后援会工作组成员Y),粉丝对偶像的处境“恨铁不成钢”,但也无可奈何:“我倒是希望我哥赶紧拿出作品来堵那些黑子的嘴啊!可这不是没有吗?他要是能像以前的‘四大天王’一样,有很多牛X的作品,我们就可以就地解散了,对不对?”在“数据为王”的流量逻辑之下,粉丝必须时时审视自身,考虑自己的一言一行会给偶像带来怎样的后果,自己的每一次转发、每一次点赞、每一条评论会给偶像带来怎样的“利益”,自己参与的每一场“骂战”能为偶像争夺到怎样的“舆论阵地”……正因为他们对流量的逻辑深信不疑,他们的“狂热行为”背后蕴藏着高度计算的工具理性,新浪微博这一媒介平台的自决权(self-determination)迫使所有用户接受了它的逻辑,并以此来规训自身。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平台成为一种权力场域,借由粉丝行动等媒介仪式,使媒介权力走向合法化与自然化。“打榜”也好、“出征”也罢,甚至不同粉群之间的“骂战”,都是一种仪式化的展演(display),粉丝以这种方式宣示自己对媒介权力的占有,殊不知他们自己只是媒介权力掌控、异化之下的情感劳工。因此,新浪微博不仅仅是为粉丝群体提供了活动平台,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化的结构,它所生产的“空间”并不是物理上的空间,或是虚拟的网络空间,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结构,这样的结构性条件(condition)超出了后援会的范畴,甚至消解、吞噬了原有的经纪公司的职能,成为一种权力场域,并将传统的经济资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整合到这一场域之中,形成无远弗届的广阔空间。这样的空间消解了工作场合与休闲场合的界限,使得整个社会都成为“生产接合”(articulationofproduction)。四、“共在”:从内容的时空感知到情感的转移按照布雷弗曼、布洛威等人的观点,在工业生产中,资本家通过使工人与技术分离,去除了工人进行反抗的权力,或是在生产中引入竞争机制,诱导工人们相信生产是一种“竞赛游戏”,而在媒介化的社会工厂里,“劳工”们遵循着另一种“游戏规则”,即一种“自组织”(self-organized)的格局与特征。“自组织性”正是“(明星—)粉丝—媒介平台—资本”这一情感劳动异化闭环不同于传统的工厂劳动的核心特征——后援会看似缺乏严密的、建制化的组织,显得流动而松散,成员可以自由地加入或退出,不受任何制度、规则的约束;“社会工厂”内没有权力的核心,只有成员之间约定俗成的“条件”(condition),每个人都是彼此平等的“行动者”,而非受雇佣的“工人”,成员彼此监督、互相制约。在后援会中,组织者是隐形的、去权的(disempowered),却又是威权的(authoritarian)、无处不在的;成员是平等的,却又是层级分明的;权力似乎被消解了,却又弥散于后援会的每一个角落中。正是因为亲密关系的想象所具有的纯洁性、空洞性,粉丝与偶像之间形成了一种虚拟的“共在”(co-presence),与“虚拟在场”不同的是,共在强调的是“共”,而不是“在”,即一种“共同感”,它比“认同”更加灵活——认同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结构性的心理,而“共同感”是短暂的、瞬时的,由某一具体事件激发的共鸣。正因为情感劳动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媒介场域提供的“共在”恰到好处地填补了共同感的缺失,使得情感上的共鸣扩散到了整个空间之中。在这种想象关系中,偶像是隐匿的、图腾性的,他们与粉丝的虚拟“共在”(co-presence)也是一种亲密的“幻象”,他们只需要适当地、间歇性地在媒介平台上“营业”,这些瞬间就会成为粉丝群体中的“圣餐仪式”,引发狂欢式的实践。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媒介仪式,例如偶像生日、出道纪念日,也包括和“黑粉”的骂战、“轮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即时性的狂热瞬间,使媒介的权力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合理化、常态化。在这一意义上,这些狂热的媒体仪式都是一种“附魅”的过程,使间歇性、断裂性的“共在”能够以一种不断发生的方式延续下去。流量与数据的逻辑看似是这种“共在”的铁证,也是粉丝所拥有的媒介权力的展示,而事实上,“共在”本身就是由流量逻辑建构的,它在征服了文化领域之后,又将触角伸向了人们的情感领域。起初,后援会的雏形只是一小撮“圈地自萌”的粉丝的自娱自乐,而当这些“老粉”掌握了一定的媒介权力之后,他们便有能力集结更多的“粉丝”,以“粉头”自居,驱使着粉丝无酬地参与打投活动,甚至转型为“职粉”(受经纪公司控制、以引导粉丝为业的“职业粉丝”),从“(明星—)粉丝—媒介平台—资本”的闭环中营利。渐渐地,这种制度化的后援会成为粉丝行动的模板,情感劳动也从“粉头”手中下沉到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后援会成员身上,就这样,粉丝变成“劳动者”,而曾经的“老粉”变成职业经理人和“包工头”,情感便被彻底扭曲成异化劳动,媒介权力、经济权力与传统的迷群权力结构发生了接合:“粉头”对普通粉丝颐指气使,不同粉群之间党同伐异、相互攻讦,粉丝对偶像产生了占有欲与控制欲,甚至开始干涉偶像的日常生活……笔者所在的后援会逐渐形成建制之后,类似的矛盾也开始暗流涌动——普通成员认为“粉头”与广告主沆瀣一气、压榨粉丝,而管理层则认为自己“夹在品牌跟粉丝之间两头不讨好,品牌的人觉得我们出工不出力,定个指标还要讨价还价,后援会其他人觉得我们跟品牌一个鼻孔出气,觉得我们肯定是拿了品牌的好处”(后援会工作组成员D)。2019年年中,后援会支持的偶像与经纪公司解约、退出了他所在的组合(此时笔者已离开后援会),后援会也在此时走向解体,许多粉丝指责偶像“违约”、“忘恩负义”、“没有团魂”,纷纷脱粉,甚至“回踩”(变成了该偶像的“黑”);选择继续支持偶像的粉丝则抨击经纪公司过度压榨偶像,没有给予偶像与其他组合成员同等的待遇。讽刺的是,他们同样选择了“数据化”的逻辑,比较所有组合成员商业代言的数量、综艺通告的数量,甚至是MV里露脸的镜头数,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在这个弥散的社会工厂中,粉丝哪怕“脱粉”了,也无法从“明星—粉丝—流量—资本”的闭环中脱身。亲密关系的想象已经被固定在资本循环的链条中,当他们迷上新的偶像后,依旧会再一次“用爱发电”。五、情感异化与剥削在平台媒体时代,资本已经渗透进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非物质劳动的“情感劳动”就这样成为资本复制资本的来源。因此,粉丝这个“用爱发电”的群体也不可避免地沦为资本大循环中的“免费劳工”。粉丝的情感劳动被深深地嵌入了“明星—粉丝—流量—资本复制”的闭环之中。在周杰伦的“打榜大战”中,连冷眼旁观的“非粉丝”终于也被“饭圈”浪潮波及,被拖进了“(明星—)粉丝—媒介平台—资本”闭环的异化与反抗中。其实,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无论我们是否追星,都在为互联网产业与媒介平台创造着剩余价值。粉丝在后援会中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张力之中——追星和后援会既是束缚也是释放,粉丝能够逃避工作、学业的压力,逃避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却也深陷机械、枯燥、繁重的“做数据”的压力之中。他们的情感生产(affectiveproduction)具有双重性,既生产了热爱、激情、快乐,也生产了剩余价值——唱片公司的销量、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广告主的销售额,以及新浪微博等媒介平台的“流量”。当情感被裹挟在资本复制的进程中时,不啻是一种“双重异化”:第一重异化是与自己的“本真”相背离,由他者建构了自身的主体性;第二重异化是劳动的异化,即将自己异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