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1.gif)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2.gif)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3.gif)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4.gif)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5a845474936c904e44bde6a18b9d57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1.1三硝基甲苯品名别名:TNT、黄色炸药;英文名:Trinitrotoluene、TNT;CAS:118-96-7分子式C7H5N3O6。有六种异构体:2,4,6-三硝基甲苯、2,3,4-三硝基甲苯、2,4,5-三硝基甲苯、3,4,5-三硝基甲苯、2,3,5-三硝基甲苯、2,3,6-三硝基甲苯。危规分类:GB1.1类11035爆炸品理化特性TNT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单斜晶体或或薄片。相对密度1.654。熔点80.7℃。沸点240℃(爆炸)。爆燃点300℃。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丙酮、苯。遇热、明火、摩擦、震动、撞击可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发生剧烈反应,不能与重铬酸钾、硫酸共存。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水灭火。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近失火,需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砂土压盖。2、泄漏处理:避免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花的工具收集于干燥、清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水湿润,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医疗救护本品无特效解毒剂,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洗净后最好用碱性醇或指示剂肥皂验证是否完全被清洗干净。经口摄入者,应催吐或洗胃,应用盐类泻药进一步清除TNT。疏散距离疏散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2异丁烯品名别名:2-甲基丙烯;英文名:Isobutylene、Isobutene、2-MethylpropeneCAS号:115-11-7分子式:C4H8分子量56.11危规分类:GB2.1类21020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本品易燃,具窒息性,为无色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闪点-77℃。自燃点465℃。爆炸极限1.8%~9.6%。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处理人员戴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当人员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3一氧化碳品名英文名:CarbonmonoxideCAS号:630-08-0分子式CO。分子量28.01。
危规分类:GB2.1类21005易燃气体理化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易燃易爆气体。相对密度0.793(液体)。熔点-205.0℃。沸点-191.5℃。自燃点608.89℃。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2~75%。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在400~700℃间分解为碳和二氧化碳。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流来消杀火势。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当人员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疏散距离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2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125m,白天隔离600m,夜间隔离1800m。1.4乙烯品名英文名:ethyleneCAS号:74-85-1分子式C2H4。分子量28.06。
危规分类:GB2.1类21016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臭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相对密度(水=1):0.61,(空气=1):0.98;爆炸极限(V/V%):2.7~36.0。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受热或处于火场中,可发生爆炸性聚合反应。液化气的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遇火源着火回燃。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100米,并建立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发生火灾,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对储罐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切勿对泄漏口或安全阀直接喷水,防止产生冰冻。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勿在储罐两端停留。2、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医疗救护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5甲乙醚品名别名:乙甲醚;甲氧基乙烷英文名:Ethylmethylether;MethoxyethaneCAS号:540-67-0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1
危规分类:GB2.1类21041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易燃。自燃点190℃。闪点-37.1℃。爆炸极限2.0%~10.1%。遇热或火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空气、氧气接触剧烈反应。参见《甲醚》和《乙醚》。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用抗醇性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2、泄漏处理:对残余废气或钢瓶泄漏的气体用排风机排至空旷地方放出或装置适当煤气灯头烧掉。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安置休息并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待恢复呼吸后即输氧,并送医院救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6氢气品名英文名:hydrogenCAS号:133-74-0分子式:H2分子量:2.01
危规分类:GB2.1类21001易燃气体理化特性为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59.2℃,沸点(℃):-252.8℃,气体比空气轻,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2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95m,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600m。
1.7液氯品名英文名称:chlorineCASNo.:7782-50-5分子式Cl2。分子量70.91。危规分类:GB2.3类23002有毒气体理化特性其气体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熔点-101℃。沸点-34.5℃。蒸气密度2.49。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新生态氯、氧和氯酸。氯与一氧化碳在高热条件下,可生成光气。本品不燃,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与许多物质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人员须穿戴防毒面具与全身防护服。需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流,以消杀火势,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2、泄漏处理:处理泄漏物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手套。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漏气阀门,如无法修复,应将漏气钢瓶搬出仓库,在空旷地方浸入石灰乳中以防止中毒事故。对残余废气用排风机排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医疗救护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疏散距离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150m,夜间隔离8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275m,白天隔离800m,夜间隔离3100m。1.8甲硫醇品名别名:硫氢甲烷英文名称:methylmercaptanCASNo.:74-93-1分子式CH4S。分子量48.11危规分类:GB2.1类21047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或呈水白色液体,有腐烂卷心菜味。凝固点-123℃。沸点5.95℃。闪点-18℃。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3.9%~22%。水中溶解度23.30g/l(20℃)。遇热、火花或明火易燃烧并引起爆炸。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硫。与水、水蒸气、酸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用水保持火场中的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关闭阀门的人员。小火可用抗醇性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医疗救护人员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3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95m,白天隔离800m,夜间隔离2700m。
1.9氯乙烯品名别名:乙烯基氯,英文名:Cholroethylene、Vinylchloride、VCM;CAS:75-01-4。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危规分类:GB2.1类21037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略呈芳香气味的无色气体。凝固点-159.7℃。沸点-13.37℃。闪点-78℃。自燃点47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3.6~31%。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四氯化碳、苯。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其热分解产物有氯化氢、光气、一氧化碳等。遇光或催化剂会发生聚合并放热。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用水淋保护火场中的容器冷却。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2、泄漏处理:对残余气体或钢瓶泄漏出的气体用排风机排至空旷地方排出,对残留的排出物要吸尽焚烧掉。对急性中毒患者应及早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根据病情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维持呼吸功能;医疗救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紧急隔离至少100m,大泄漏时疏散至少800m。1.10乙炔品名别名:电石气;溶解乙炔;英文名:Acetylene、Ethyne、Ethine;CAS:74-86-2。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2。
危规分类:GB2.1类21024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无嗅气体(工业用气常因混有磷化氢及硫化氢,而有大蒜味)。相对密度0.90(气体)。沸点-84℃(升华)。闪点-17.78℃(闭杯)。自燃点30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2.5~82%。溶于乙醚、苯。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遇热、明火或自发的化学反应会引起爆炸。它与许多物质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密切注意。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首先停止乙炔气的发生,以消杀火势。并用水喷射盛乙炔的钢瓶使其冷却,可用水喷淋来保护关闭钢瓶阀门的人员。如可能应迅速将钢瓶移至安全地方。2、泄漏处理:首先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所有火源并立即控制气源,将仓间通风,使残余的乙炔气排至安全空旷的地方,加速扩散。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医疗救护人员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11液化石油气品名别名:压凝汽油、石油气;英文名:Liquifiedpetroleumgas、LPG;CAS:68476-85-7
危规分类:GB2.1类21053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是由石油伴生气(油田气)、天然气、炼油厂及石油化工厂气体产品,经分离精制而来。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级烃。无色透明,带有微弱的臭味。难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并能溶解石油产品,动植物油和天然橡胶。对金属没有腐蚀性,但它含微量的硫化物,对铜和钢铁材料有微弱的腐蚀作用。遇热、明火、电火花,易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以丙烷为主的液化石油气其闪点为-103.4℃,自燃点为432℃;爆炸限值为2.4%~9.5%。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首先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小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扑救。用水冷却在火场中的容器,如有可能移至安全的地方,并用水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工业覆盖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疏散距离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2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60m,白天隔离300m,夜间隔离500m。1.12丙烯品名英文名:Propylene;PropeneCAS号:115-07-1
分子式:C3H6分子量:42.1
危规分类:GB2.1类21018易燃气体理化特性为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乙醇。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闪点-108℃,自燃点497℃。最大燃烧速度0.68m/s。最高火焰温度2254℃。爆炸极限2.0%~11.1%。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用水保持火场容器的冷却,用水喷淋保护关闭阀门的人员。如可能应迅速将钢瓶移至安全地带。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皮肤接触液化丙烯时可用水冲洗。如造成冻伤,可用42℃左右温水解冻,并送医院诊治。人员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13环氧乙烷品名别名:氧化乙烯;氧化二亚甲基;氧杂环丙烷;英文名:1,2-Epoxyethane;CAS:75-21-8。分子式C2H4O。分子量44.05。
危规分类:GB2.1类21039易燃气体理化特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气味似醚。凝固点-112.5℃。沸点10.7℃。闪点<-17.8℃(开杯)。自燃点429℃。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3~100%。溶于水、乙醇、乙醚、苯、丙酮;与四氯化碳混溶,其液体本身又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它易燃、蒸气易爆;在水溶液中仍能烧,商品纯度100%,不能含乙炔,它能与含铜、银、汞或镁的金属配件反应,生成乙炔化物而引起爆炸。钢并中含有三甲基胺引起爆炸。化学性质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反应。遇水则缓慢反应生成乙二醇,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酸、碱、某些碳酸盐、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纯的铁和铝的氧化物、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氨、胺、硼等待物质存在时会发生剧烈地聚合反应。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并须穿戴好全身防护服,用大量水扑救。由无人操纵的水龙头喷水,使火场中的容器保持冷却。二氧化碳、干粉对小火有用。必要时,可用水喷淋的方法来保护关闭阀门的人员。2、泄漏处理:排除一切引火源,对泄漏区进行通风,撤离无关人员,对现场处置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可能,使用无火花器具进行收容处理。将泄漏液收集于合适容器内,或用干砂等惰性材料吸收后置于废物容器内。不要用粘土类吸收剂,因为本品会与其发生反应。不要将泄漏液冲入下水道。用水喷雾趋散蒸气。医疗救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疏散距离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2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60m,白天隔离500m,夜间隔离1800m。
1.14液氧品名英文名:oxygenCAS号:7782-44-7分子式:O2分子量:32.00
危规分类:GB2.2类22001不燃气体理化特性其气体是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18.8℃,沸点-183.1℃,是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15二氧化硫品名别名:亚硫酸酐,英文名:Sulfurdioxide、Sulfuroxide、SulfurousanhydrideCAS:7446-09-5。分子式SO2。分子量64.07。危规分类:GB2.3类23013不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72.7℃。沸点-10℃。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易溶于甲醇和乙醇,硫酸、乙酸、氯仿和乙醚等。潮湿时,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与卤素或卤素相互间形成化合物、硝酸锂、金属乙炔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氯酸钾、氢化钠等物质共存。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佩带正压供气式呼吸器,方可关闭钢瓶阀门,以杀灭火势。用水冷却火场中的钢瓶,并应迅速将钢瓶转移至安全地带。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残余气体或钢瓶泄漏出的气体用排风机排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医疗救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500m。1.16氯甲烷品名别名:一氯甲烷、甲基氯;英文名:Chloromethane、Methylchloride,CAS:74-87-3分子式CH3Cl。分子量50.5危规分类:GB2.3类23040有毒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弱的醚味。相对密度0.92。凝固点-97.7℃。沸点-23.7℃。闪点<0℃(开杯)。自燃点632.22℃。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光气。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铝化合物。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8.1~17.2%。易溶于水,溶于醇、氯仿、乙醚、冰醋酸混溶。高温时水解成甲醇和盐酸。加热、燃烧、强紫外线照射下分解放出氯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光气。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易燃。遇热、明火、或与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如铝、镁、钾、钠、钠钾合金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炸。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小火用干粉、雾状水,泡沫灭火。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1.17丙酮品名别名:二甲基甲酮、阿西通,英文名:Acetone、2-Propanone、Dimethylketone,CAS:67-64-1。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危规分类:GB3.1类31025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为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熔点-94.6℃。沸点56.5℃。闪点-17.78℃(闭杯)。自燃点465℃。易溶于水和其他有机溶剂。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反应,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2、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患者要及早离开现场,使安卧保暖,吸入氧气,对症处理。如有大量液体沾污皮肤或衣服时,应脱去衣服和用水冲洗污染部位。如液体进入眼内应用大量水冲洗。口服者应洗胃并灌以浓茶等以减缓吸收。因丙酮脂溶性很强,宜忌油。在酸中毒时给予乳酸钠或碳酸氢钠。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紧急隔离至少50m,大泄漏时疏散至少300m。1.18乙醛品名别名:醋醛,英文名:Acetaldehyde,CAS:75-07-0。分子式C2H4O。分子量44.05。危规分类:GB3.1类31022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无色、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沸点21℃,极易燃,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甚至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易燃物、氨、硫化氢、卤素、磷、强碱、胺类、醇、酮、酐、酚等有燃烧爆炸危险。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遇到大火,消防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500m。
5.19环已烷品名别名:六氢化苯,英文名:Cyclohexane、Hexamethylene、Hexanaphthene,CAS:110-82-7分子式C6H12。分子量84.16。
危规分类:GB3.1类31004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无色液体,似汽油味,气味比芳香烃弱。熔点6.54℃。沸点80.7℃。闪点-20℃(闭杯)。自燃点260℃。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33~8.4%。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相混溶,遇热、明火易燃烧。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用砂土堵逸出液体。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20汽油品名英文名:gasoline、petrol;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为无色液体,具特殊臭味,易挥发,易燃。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疏散距离紧急隔离至少50m,大泄漏时疏散至少300m。
1.21乙醇(酒精)品名别名:酒精、无水酒精;英文名:Ethylalcohol、Ethanol;CAS:64-17-5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
危规分类:GB3.2类32061中闪点气体理化特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酒香。熔点-114.1℃。沸点78.5℃。闪点12.78℃(闭杯)。自燃点423℃。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3.3~19%。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遇明火、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如铬酸、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银、过氯酸盐反应剧烈。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二氧化碳、雾状水、干粉、1211或抗醇泡沫灭火。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驱散蒸气,赶走逸出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保护施救、堵漏人员。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500m。1.22乙苯品名别名:苯乙烷、乙基代苯,英文名:Ethylbenzene、Phenylethane、EB,CAS:100-41-4。分子式C8H10。分子量106.17。中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无色液体,似汽油味。凝固点-94.9℃。沸点136.25℃,闪点17.78℃(闭杯)。自燃点432.2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0~6.7%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遇热、明火易燃。能与氧化物反应。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2、泄漏处理:首先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可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处任其蒸发或掩埋。对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洗水经稀释放入废水系统。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紧急隔离至少100m,大泄漏时疏散至少300m。1.23丙烯腈(抑制了的)品名别名:乙烯基氰英文名:acrylonitrile分子式:C3H3N分子量:53.06危规分类:第3.2类32162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一级≥99%,二级98%。外观为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熔点(℃):-83.6℃,沸点(℃):77.3℃。引燃温度480℃,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1.24异丙醇品名别名:2-丙醇、二甲基原醇;英文名:Isopropylalcohol、Isopropanol、2-Propanol;Dimethylmethanol,CAS:67-63-0。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09。
危规分类:GB3.2类32064中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本品易燃,有乙醇样气味,具刺激性,易燃,为无色挥发性液体,熔点-88.5℃。沸点82.5℃。闪点11.67℃。自燃点455.56℃。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2.5~12%。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混溶。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用抗醇泡沫、雾状水、干粉、1211或二氧化碳灭火。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亦可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保护消防人员。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2、泄漏处理:首先切断所有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稀释,对污染的地面进行通风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25二甲苯品名别名:二甲基苯,英文名称:Xylene、Dimethybenzene,CAS:1330-20-7。分子式C8H10分子量106.16。
危规分类:GB3.3类33535高闪点液体理化特性为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有气味似苯。凝固点-24.4℃。沸点135~145℃。闪点25℃(闭杯)。自燃点464℃。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1.0~7.0%。几乎不溶于水,能与无水乙醇、乙醚和许多有机溶剂混溶。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遇热、明火、易燃烧。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2、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任其蒸发或掩埋。对污染的地面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并排除蒸气。医疗救护吸入高浓度者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有症状者给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可用葡萄糖醛酸。有意识障碍或抽搐时注意防治脑水肿,参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的治疗。心跳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眼污染液体时立即用清水冲洗。对症处理。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300m。
1.26氯苯品名别名:一氯苯;英文名:Chlorobenzene;Benzenechloride、Monochlorobenzene,CAS:108-90-7。分子式C6H5Cl。分子量112.56。危规分类:GB3.3类33546高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为无色透明液体,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有杏仁味。熔点-45℃。沸点132℃。闪点28.89℃(闭杯)。自燃点640℃。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3~7.1%(15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与氧化物发生剧烈反应;与过氯酸银、二甲基亚砜反应烈。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可用干粉化学品、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对小火,可用水喷射控制,使液面被水覆盖,将火闷熄。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500m。1.27苯乙烯品名别名:乙烯基苯,英文名:Styrene、vinylbenzene、phenylethylene
CAS号:100-42-5分子式:C8H8。分子量104.16。高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无色至淡黄色折射率很高油状液体,有渗透性气味。熔点-31℃。沸点145.2℃。闪点31.11℃(闭杯)。自燃点490℃。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1~6.1%。极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接触空气和光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和醛,并发生聚合。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与氯磺酸、发烟硫酸、硫酸、氧发生剧烈反应,而有爆炸危险。分解放出辛辣烟。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用泡沫、干粉、1211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对大规模火灾、灭火须在安全距离外或有防护措施的地方进行。用水扑救无效,但可用雾状水冷却尚未燃着的容器。2、泄漏处理:切断所有火源,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也可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对污染地面通风。
医疗救护迅速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清洗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紧急隔离至少50m,大泄漏时疏散至少300m。
1.28煤油品名别名:火油、灯油英文名:Kerosene
危规分类:GB3.3类33501高闪点易燃液体理化特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一般沸点为110-350℃。在常温下为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略具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爆炸极限为2-3%。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2、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对污染地面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并排除蒸气。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50m,大泄漏时隔离200m。1.29硫磺品名别名:硫,硫磺,英文名:Sulfur、Sulphur,CAS:7704-34-9元素符号S。原子量32.04。
危规分类:GB4.1类41501易燃固体理化特性本品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纯的硫无味,因其含烃类杂质,而有油或臭鸡蛋气味。熔点112.8℃~120℃。沸点444.6℃。闪点207.22(闭杯)。自燃点232.22℃。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溶于二硫化碳、苯、温苯胺、四氯化碳和液态氨。可燃。燃烧生成兰色火焰。磨细的硫粉与空气混合有高度爆炸危险性。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雾状水。但避免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硫黄。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2、泄漏处理: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如无分散剂可用砂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掩埋或烧掉。对污染区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小泄漏时隔离25m,大泄漏时隔离100m。1.30硝化棉品名别名:硝化纤维素英文名:NitrocelluloseCAS号:9004-70-0
分子式:C12H16O6(NO3)4分子量:504.3
危规分类:GB4.1类41031易燃固体理化特性本品易燃,具爆炸性。自燃点170℃。闪点12.78℃。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本品干燥久储变质,极易引起自燃,一般加入水或乙醇作湿润剂。如温润剂挥发后,容易发生火灾。含氮量在12.5%以下的为一级易燃固体。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水、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砂土压盖。2、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紧急隔离至少50m,大泄漏时疏散至少100m。
1.31保险粉品名别名:连二亚硫酸钠;;次硫酸钠;二硫四氧酸钠
英文名:Sodiumhydrosulfite、Sodiumsulfoxylate、Sodiumdithionite分子式:Na2S2O4分子量:174.11危规分类:GB4.2类42012自燃固体理化特性白色或灰白色结日粉末。具有特殊臭味。相对密度2.3~2.4,熔点55℃(分解)。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水解可产生氢气,受潮则分解发热并易引起燃烧。加热到75℃以上分解,放热并放出二氧化硫。空气中能氧化成硫酸氢钠或酸性硫酸钠。是一种强还原剂,由于无水连二亚硫酸钠的性质不稳定,通常成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250℃时能自燃。加热或接触明火能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遇水、酸类或与有机物、氧化剂接触,都可放出大量热而引起剧烈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
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砂土及二氧化碳灭火。禁止用水。2、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医疗救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疏散距离当水中泄漏,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200m;大泄漏时,紧急隔离30m,白天隔离300m,夜间隔离1100m。
1.32过氧化氢品名别名:双氧水英文名:hydrogenperoxideCASNo.:7722-84-1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危规分类:第5.1类51001氧化剂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禁配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铜、铁、铁盐、锌、活性金属粉末。为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应急措施1、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2、泄露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工程承建合同模板
- 交通事故合同赔偿细则1
- 交通事故赔偿和解合同书模板
- 个人车辆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房产开发股权转让协议样本
- 2025年顶尖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与指导纲要
- 三人房地产开发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成都市医疗体系药品集中招投标协议框架
- 二手房代理销售合同样本
- 2025年标准住宅代理租赁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版电商企业兼职财务顾问雇用协议3篇
- 课题申报参考:流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T-CISA 402-2024 涂镀产品 切口腐蚀试验方法
- 后勤安全生产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挑战杯-申报书范本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第2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