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

第I卷(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C135.5Na23K39Fe56S32Cu64Cr5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天然气燃烧B.酸碱中和反应

C.CaO与H2。反应D.高温燃烧石灰石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的意义是

A.体积B.物质的量C.浓度D.个数

3.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为一级能源,二级能源是一级能源经过人类加工转换而成的。下列能源属于二级

能源且为清洁能源的是

A.化石燃料B.沼气C.水能D.太阳能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2s内由L0mol/L变成0.2mol/L,则在这2s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08mol/(L-s)B.0.8mol/(L-s)C.0.4mol/(L-s)D.0.04mol/L

5.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q^3Z(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X,同时生成3amolZ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6.一定温度下,反应MgCk⑴峰为Mg⑴+Cb(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L)

B.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L的浓度增大

C.减小氯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D.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7.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下列变化过程中AS<0的是

A.NH4NO3(s)=NH4(aq)+NO;(aq)

B.Mg(s)+H2so4(叫尸MgSOMaq)+H2(g)

C.H2O(s)->H2O(l)->H2O(g)

D.2CO(g)+O2(g)=2CO2(g)

8.下列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AgNO3B.NaHSO4C.HCOONaD.CH3cH20H

9.在ILO.lmol/LNH4C1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A.NH:B.ClC.H+D.OH

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UNaCl⑴+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有利于

反应向右进行

B.反应CO(g)+NO2(g)UCO2(g)+NO(g)AH<0,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可使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C.工业上SO2催化氧化生成SO3,常通入过量的空气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D.向含酚麟的Na2cCh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红色变浅

11.常温下,将足量的AgQ固体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AgCl溶解的量最小的是

A.20ml蒸储水B.30mL0.03mol/LHCl溶液

C.40mL0.05moi/LAgNCh溶液D.50mL0.02mol/LCaC12溶液

12.在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最好选用

A.Na2s04B.CuSO4C.NaClD.CuCl2

13.铜锌原电池为电化学建构认识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懂得原理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复杂的电

池分析中。盐桥中装有琼脂凝胶,内含氯化钾。下面两种原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电池I和II反应原理都是Zn+Cu2+=Zn2++Cu

B.电池工作时,导线中电子流向为Zn—Cu

C.正极反应为Zn-2e=Zn2+,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r向左侧烧杯移动

14.用惰性电极电解RSO4的水溶液,当阴极增重ag,阳极同时产生bLOXSTP)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5.6b/aB.11.2a/bC.5.6a/bD.22.4b/a

15.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Na2s04、AgNCh、KC1的混合液,最先从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H2和CLB.Ag和CbC.H2和ChD.Ag和。2

16.铅蓄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瓶大多数仍是铅蓄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Pb+PbO2+2H2SO1,^2PbS0.1+2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互为可逆反应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2e-+SO;-=PbSO4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质量均增大

D.放电过程中,Pb2\H+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17.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北工业大学团队研究锂-二氧化碳二次电池,取得了重大

科研成果。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3co2+4Li=2Li2cCh+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隔膜

A.该电池隔膜两侧的电解液a、b均可选用水性电解液

B.放电时,电子从锂电极流出,最终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锂电极,构成闭合回路

C放电时,若消耗3moic时,转移4moi电子

D.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18.下列玻璃仪器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不需攀用到的是

L

h

h

二C.D.

nl二

19.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B.c(OH)<c(H+)的溶液

C.pH<7的溶液D.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0lomol/L

20.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xl(T7moi.匚I则C(OH)为

A.2.4xlO-7molU'B.1.0xl0-l4molL7'

iOxin_14

-1

c.7molLD.无法确定

2.4xIO-7

21.下列物质对水的电离不产生影响的是

A.KC1B.NaOHC.CH3coONaD.H2SO4

22.常温下,向20mL0.Imol•厂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水(H)随加入盐酸体积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O.lmol-LT氨水电离常数Kb约为lx10巧

B.a、b之间的点可能存在:c(NH;)>c(OH-)>c(Cl)>c(H+)

c.C点溶液中c(NH:)>c(cr)

D.d点代表溶液呈中性

23.常温下有以下四种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

pH121222

溶液氨水NaOH溶液醋酸溶液盐酸

A.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不变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

C.①与④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1)>c(NH;)>c(H+)>c(OH]

D.若VJ④与②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3,则V,:Vb=ll:9

24.常温下,稀释0.1mol/LCH3coONa溶液,如图的横坐标表示加水的量,则纵坐标可以表示

A.Kb(CH3coe)一)B.c(CH3coO)C.〃(CH3coOH)D.溶液pH

25.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NaHCC)3、NaChNH4cl

B.Na2co3、NaHCC)3、NHQ、NaCl

C.(NH4)2SO4,NH4C1,NaNO3,Na2S

D.NH4C1,(NHJSOQNa2S,NaNO3

26.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盐类水解原理不毛的是

A.明研净水B.草木灰去油污C.油脂烧碱制肥皂D.氯化镂除铁锈

27.对于下列描述的过程,能正确表示其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P+3HC03-Al(OH)31+3CO2f

2++

B.将混有空气的SO2通入BaCL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Ba+SO2+H20=BaSO3I+2H

2+

C.将一小块铁片投入足量稀硝酸中:3Fe+8H++2NO;=3Fe+2N0t+4H2O

+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2H=C02t+H2O

28.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度积常数Ksp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sp一定增大

B.水溶液中,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问题

C.两种难溶电解质中,溶度积Ksp越小的,其溶解度也一定越小

D.常温下,向BaSCU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Ch溶液,BaSO」的不变

29.已知25℃时,Ksp[Mg(OH)2[=1.8xlO-u、Ksp[Cu(OH)2]=2.2xlO-20。在c(Mg2+)=c(Cu2+)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稀溶液使pH慢慢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g?+先沉淀B.CiP+先沉淀

C.同时沉淀D.Mg?+和CM+均不可能沉淀

30.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为AfB;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

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相同浓度的B"、E?+的溶液时,E?+先被还原。则A、B、D、

E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共40分)

3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lmolNH3(g)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请问该化学反应属于(放热

或吸热)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

(2)上述反应用到的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又已知ImoIH?。⑴转化成ImolHzCKg)

吸收44kJ的热量,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可以放出120.9H的热量(不考虑热量损失)。

(3)腓(N2HQ是一种用于火箭或燃料电池的原料,己知:

①2H2O(g)+O2(g)=2H2C)2⑴AHi=+l08.0kJmol-'

②N2H4⑴+O2(g)=N2(g)+2H2O(g)AH2=-534.0kJmol-1

1

则③N2H4⑴+2H2O26=N2(g)+4H2O(l)AH3=kJmol'

32.现有一定条件下某反应mA(g)+nB(g)^^pC(g),其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如下表所示(K'K2V

6h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热反应,且m+n(填“>""V"或,=")p。

(2)降温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增加A的用量(A、B的总体积不变),则B的转化率o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萼1将___________o

c(C)

33.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11

①pH=3CH3COOH溶液②pH=3硫酸③0.Imol.LNH3-H2O©O.lmo/LNaOH溶液⑤0.ImolLNaHSO4

溶液

(1)加水稀释100倍后,①中的pH5(填或"=")。

(2)若溶液③达到平衡时已电离的NH3-H2。为1.34x10.3mo].L-,电离常数的值为。

-1

(3)溶液③中,C(NH3H2O)+c(NH4)=mol-L»

(4)若取④O.lmol/LNaOH溶液10mL与⑤0.Imol.L?NaHSC\溶液15m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为25mL,

测混合后溶液的pH=(填序号)。(已知1g2=0.3)

A.12B.11.7C.2D.1.7

34.某兴趣小组设计以甲烷、氧气酸性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溶液,并验证氯气的某种化学性质,工作原理如

装置乙、装置丙所示。

(1)m极为极,装置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Y极电极反应式为

(3)气球b中的现象为

35.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稀H2s。4

(1)若闭合S1,装置属于.

(2)若闭合S2,装置属于,锌极上的反应为

(3)若闭合S3,总反应为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

第I卷(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C135.5Na23K39Fe56S32Cu64Cr5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天然气燃烧B.酸碱中和反应

C.CaO与H2。反应D.高温煨烧石灰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天然气燃烧是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A不选;

B.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B不选;

C.CaO与H2。反应是化合反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C不选;

D.高温煨烧石灰石是分解反应,吸收热量,是吸热反应,D选;

故选:D。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的意义是

A.体积B.物质的量C.浓度D.个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的意义是物质的量,可为分数,故选:Bo

3.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为一级能源,二级能源是一级能源经过人类加工转换而成的。下列能源属于二级

能源且为清洁能源的是

A.化石燃料B.沼气C.水能D.太阳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直接从地下挖来的,是一次能源,A项不符合题意;

B.沼气是通过发酵而来,是二次能源,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清洁能源,B项符合题意;

C.水能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不是二级能源,为一级能源,C项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2s内由1.0mol/L变成0.2mol/L,则在这2s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08mol/(L-s)B.0.8mol/(L-s)C.0.4mol/(L-s)D.0.04mol/L

【答案】C

【解析】

■△clmol/L-0.2mol/L一“

【详解】根据v=----=----------------------------=0.4mol/(L-s),C正确;

At2s

答案选C。

5.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3Z(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X,同时生成3amolZ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即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化学平衡,A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X,同时生成3amolZ,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不合题意;

C.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故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不合题意;

D.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不

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一定温度下,反应MgCb⑴峰为Mg⑴+Cb(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b)

B.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L的浓度增大

C.减小氯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D.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知,MgCb和Mg为液态,其浓度是常数,不能写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所以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K=c(Cb),A正确;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L),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因温度不变,则

K值不变,所以c(Cb)也不变,B错误;

C.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减小产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c正确;

D.Mg在氯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则MgCL⑴分解生成Cb(g)和Mg⑴为吸热反应,AH)。,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K变大,D正确:

故选B„

7.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下列变化过程中ASVO的是

A.NH4NO3(s)=NH:(aq)+NO;(aq)

B.Mg(s)+H2SO4(aq)=MgSO4(aq)+H2(g)

C.H2O(s)^H2O(l)^H2O(g)

D.2co(g)+Ch(g)=2CO2(g)

【答案】D

【解析】

【详解】A.NH4NO3(s)=NH;(aq)+N0;(aq),反应由固体变为溶液,混乱程度增大即AS〉。,故A不符合题意;

B.Mg(s)+H2s。4(叫)=MgSC>4(aq)+H2(g),反应生成气体,气体增多,混乱程度增大即AS>0,故B不符合题意:

C.氏0⑸—氏0。)一比0色),反应由固体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混乱程度增大即AS>0,故C不符合题意:

D.2CO(g)+O2(g)=2CO2(g),反应气体体积减少,混乱程度减小即ASV0,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下列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AgN03B.NaHS04C.HCOONaD.CH3cH20H

【答案】A

【解析】

【详解】A.AgNCh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因水解显酸性,A正确;

B.NaHSCU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电离产生Na+、H\SO;,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B错误;

C.HCOONa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因水解显碱性,C错误;

D.CH3cH20H是非电解质,溶液不发生水解,D错误;

答案选A。

9.在ILO.lmol/LNH4C1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A.NH;B.Cl-C.H+D.OH

【答案】B

【解析】

【详解】1个氯化镂电离出一个镂根和一个氯离子,由于钱根会发生水解而减小一部分,所以c(NH;)<0.1mol/L,

c(CF>0.1mol/L,水的电离是微弱的,c(H+)、c(OH-)远小于O.lmol/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C「,故

选:B„

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⑴+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有利于

反应向右进行

B.反应CO(g)+NO2(g)UCO2(g)+NO(g)AH<0,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可使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C.工业上SO2催化氧化生成S03,常通入过量的空气来提高S02的平衡转化率

D.向含酚酰的Na2cCh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红色变浅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即减少生成物,平衡会向生成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有利于反

应向右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是因为N02的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

解释,B符合题意;

C.常通入过量的空气,即增大0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S02的平衡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

不符合题意;

D.Na2cCh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的水解平衡,加入BaCL溶液,碳酸根结合Ba?+生成沉淀,浓度减小,水解平衡逆向

移动,碱性减弱,红色变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常温下,将足量的AgCl固体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AgCl溶解的量最小的是

A.20ml蒸储水B.30mL0.03mol/LHCl溶液

C.40mL0.05mol/LAgNCh溶液D.50mL0.02moi/LCaCL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AgCl(aq)-Ag+(aq)+Cr(aq),AgCl的溶解度大小取决于溶液中c(Ag+)或c(C「),从平衡移动的角

度分析。

【详解】根据c(Ag+)或c(C「)大小比较AgCl的溶解度,<:依8+)或(:(。-)越大,AgCl的溶解度越小,

A.20mL蒸储水,c(Ag+)或c(C『)为0;

B.30mL0.03mol-L-'HC1溶液中c(C「)=0.03mol・L”;

C.40mL0.05moi.L-iAgNCh溶液中c(Ag+)=0.05mol-L-';

D.50mL0.02molL-'CaCh溶液中c(Cl>0.04mol-L-'.

则AgCl的溶解度最小是C;

故选:Co

12.在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最好选用

A.Na2sCMB.CuSO4C.NaClD.Cu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入Na2so4,增大溶液浓度,导电性增强,且不影响H2和02的生成,故A正确;

B.加入CuS04,在阴极上析出铜,影响氢气的生成,不全部为水的电解,故B错误;

C.加入NaCL一极析出氢气,另一极产生氯气,影响氧气的生成,故C错误;

D.加入CuCL,发生电解生成氯气,不全部为水的电解,故D错误;

故选Ao

13.铜锌原电池为电化学建构认识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懂得原理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复杂的电

池分析中。盐桥中装有琼脂凝胶,内含氯化钾。下面两种原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电池I和II的反应原理都是Zn+Cu2+=Zn2++Cu

B.电池工作时,导线中电子流向为Zn—Cu

C.正极反应为Zn-2e-=Zn2+,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一向左侧烧杯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原电池中,若两金属做电极,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不活泼金属做正极。I和n两个原电池装置中,都

是锌做负极,铜做正极。

【详解】A.原电池I和n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CUS04为电解质溶液,工作原理都是Zn+Cu2+=Zn2++Cu,故

A正确;

B.在原电池中,负极锌失去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铜,故B正确;

C.正极反应为Cu2++2e=Cu,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在原电池内部,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装置H中,右侧烧杯中的铜为正极,左侧烧杯中的锌为负

极,所以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1-向左侧烧杯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14.用惰性电极电解RSO4的水溶液,当阴极增重ag,阳极同时产生bLCh(STP)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5.6b/aB.11.2a/bC.5.6a/bD.22.4b/a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电极不参与反应,阴极增重,则是溶液中R2+得电子,阳极是OH-失电子,电极反

2+

应式为:阴极:2R+4e-2R,阳极:4OH-4e=2H2O+O2,根据生成O2的量,可求得失电子数即:

-

40H--4e=2H20+02

41

b

n=---molmol

5.622.4

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可得R的物质的量为:

2R2++4”=2R

21

bb

获11.2

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b=^—,故B符合要求:

11IE2b

答案选B。

15.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Na2SC)4、AgNCh、KC1的混合液,最先从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H2和CLB.Ag和CLC.H2和02D.Ag和。2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等物质的量的Na2sCU、AgNCh、KC1的混合液中,首先生成AgCl沉淀,实际电解Na2s。4和KNCh,相

当于电解水,两极分别生成Ha和。2,故选C。

16.铅蓄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瓶大多数仍是铅蓄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Pb+Pb02+2H2S04,-2PbS01+2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互为可逆反应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2e-+SO;-=PbSO4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质量均增大

D.放电过程中,Pb2\H*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电池充电过程需要通电、放电过程自发进行,二者反应条件不同、不互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Pb被氧化作负极,生成Pb2+与SO;结合生成沉淀,电极反应式为Pb—2e+SO;=PbSO4,故B错误;

C.该电池放电时负极铅变成硫酸铅、质量增大,正极二氧化铅变成硫酸铅、质量增大,故C正确;

D.放电过程中,Pb2\H+向电池的正极移动,故D错误;

答案为C。

17.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北工业大学团队研究锂-二氧化碳二次电池,取得了重大

科研成果。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隔膜

A.该电池隔膜两侧的电解液a、b均可选用水性电解液

B.放电时,电子从锂电极流出,最终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锂电极,构成闭合回路

C.放电时,若消耗3moic。2时,转移4moi电子

D.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C

【解析】

【详解】A.Li与水会反应,因此该电池隔膜左侧的电解液a不能选用水性电解液,故A错误;

B.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3co2+4Li=2Li2cCh+C,转移4moi电子,有3moi二氧化碳参与反应,因此放电时,若消耗3moi

CCh时,转移4moi电子,故C正确;

D.放电时Li为负极,因此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8.下列玻璃仪器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6

。B=

AH故

选故p,

,性

故;当

性2,碱

,误1

酸0显

筒错1

L/A呈能

量l为

到o故定可

m积,

用>,一

*子性

要01性液

溶离酸

需为酸,

)的显4

不度显+O

H水能S

,浓定(2

c,可

瓶量一<H

)时,

形的不-.

H℃液D

锥质液O0

(0溶

、物溶c1

液的'

管溶子的中如LJ

+,/lL

定的离H液o-;;

)性m为l

滴+氢有溶o选选

H酸°m

、(的含果T。4aA不

c(1N

台<显lH-

)出则如0定O故B

架定为OlO

离,,x确C,故

铁H一度《0j

O电子关不.法;解,

的(离浓则1H水

c水有液l无确C离

夹.根小量u.不电

.溶.正.

管BD氧大的.BDC均的

的i项

定氢对7质o子水

滴<物m八

和相H7离制

有子的p子-则氯抑

,O,

带离度离l)和子

有氢浓离氢x一子离

电41

器在子的.1是离根

仪水20

存离出4的钾氧

的时根进离==响H,氢

到促))O

同氧电++影a盐的

用中度水H1生N碱

氢(1出

中是液和温此c产.强离

;《B

验的溶子高因的不酸电

实升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