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第二部分共两部分)_第1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第二部分共两部分)_第2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第二部分共两部分)_第3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第二部分共两部分)_第4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第二部分共两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的重要资源。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不良行为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科学概念目标123能够从生活中获取证据,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能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能够基于分析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科学探究目标123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及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够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科学态度目标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生物多样性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呢?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到底如何?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1查阅资料,交流并讨论为什么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组调查植物。每一个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我们组调查动物。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多种多样的生物具有不同的价值。分组查阅选择地点分享资料和感悟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2了解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人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范围包括青海湖整个水域及鸟类繁殖、栖息的岛屿、滩涂和湖岸湿地,地跨二州三县。是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视频演示青海湖宣传片中国昆明北郊元宝山山顶茂密的树林里,隐着一座低调而神秘的“国之重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也被称为我国野生生物的“诺亚方舟”。作为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设施,截至2020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数的36%;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093种24100份,动物种质资源2203种60262份,微生物菌株2280种22800份。

·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目前,我国有多个动物遗传基因库。基因资源库主要由精子库、卵子库、胚胎库、细胞库、DNA和其它生物制品组成,在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和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极大地促进种群内遗传结构的保存,使种群间的相互管理成为可能,从而提供濒危动物最佳的生存机会。·建立动物精子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颁布相关法律法规。3制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商定宣传海报主题制定宣传海报内容设计海报封面展示海报1.地球上生物种类那么多,人类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物种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能量、种类齐全的药材和充足的工业原料等。同时,多种多样的生物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另外,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2.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的减少或灭绝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人口的过度增长破坏了野生生物的栖息地,过度消耗了生物资源,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壤,使很多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并且这一步伐正在加快。生态系统的剧变加速了生物种类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最终影响整个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的生存。3.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节约水、电、煤气,避免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减少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纸杯和餐具的使用,避免白色污染,减少一次性电池的使用,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学习并宜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调查我们家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安徽黄山: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敦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多样性,其他生物不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2.地球上生物很多,灭绝几种没关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是保护野生动物可以依照的法律。()判断×××总结措施意义为人类提供资源、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宇宙第三单元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理解程度。——卡尔·萨根

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也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概念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科学探究目标121认识到在讨论交流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1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请你试着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位置关系)。太阳地球月亮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颗行星。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你还知道哪些太阳系中的天体?在下图中添加一些你知道的天体。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然后和同学交流。在绘制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了解太阳。2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搜索一个能提供太阳基本资料的网站。·了解太阳的一些基本数据,比如质量、大小、结构等。·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太阳的一些情况,比如太阳黑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结构:核心、辐射区、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质量约3/4是氢,采用核聚变的方式释放光和热。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上的低温区,本影区的绝对温度在4000℃左右,半影则为5400℃。所以,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低,才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衬托下显得黑。黑子会对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产生干扰,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动物迷路,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影响或中断,直接危害飞机、轮船、人造卫星等通讯系统安全。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的活动现象,是太阳电磁辐射的大规模爆发。它是太阳大气中最为激烈的爆发活动,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日珥太阳大气层里的巨大气体云。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如同火焰般突出在太阳边缘。日珥的形成问题尚未解决。米粒组是太阳光球层上的一种日面结构。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平均寿命只有几分钟。太阳风是指太阳外层大气向外射出的高速稳定粒子流。地磁场把太阳风阻挡在地球之外。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闯进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动;它还会影响地球的高层大气,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使其丧失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造成我们的无线电通信中断;它还会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并逐层往下传递,直到地球表面,使地球的气候发生反常的变化,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地壳,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3在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还有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木行星类木行星,又称气态巨行星。和木星类似,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叫远日行星。除此之外,还有行星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火星木星彗星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1.太阳系大家庭中有哪些天体?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除此之外,还有行星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等。2.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天体,它们都是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前四颗是类地行星,后四颗是类木行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矮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木星和土星也有卫星环绕它们运行。太阳系中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天体。

彗星也有轨道可以围绕着太阳运动。课堂达标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它还有7个同类。A.恒星B.行星C.卫星2.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是()。A.卫星B.恒星C.行星3.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水星B.金星C.海王星选择BCA总结太阳系大家庭恒星行星太阳地球、火星水星、金星其他天体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彗星流星小行星矮行星星际物质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科学概念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1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1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2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地球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三颗行星,其他的行星就好像地球的兄弟姐妹-样。八颗行星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呢?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1A.根据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找到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最远最近B.根据八颗行星的赤道直径数据找到“最大”和“最小”的行星。最大最小方法1:按太阳的远近(近→远)给八颗行星排序。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方法2:按直径的大小。(小→大)给八颗行星排序。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双面胶三条纸带剪刀准备材料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3活动步骤①以小组为单位,先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取三张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②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活动步骤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③将制作好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纸带粘贴在班级的黑板上。活动步骤④观察我们的纸带模型。对比我们的模型与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有何不同。活动步骤我们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很大,并不像教科书示意图上那样均匀分布1.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各小组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有什么体会和发现?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各小组按照一定的缩小比例计算各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采用的比例不同,处理数据的难易就不同,最终计算得到的数据也不同,制作纸带模型的效率也不同。处理数据时,以折痕处相邻数字的间距代表1米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最好先确定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排列在哪个折痕处,从而确定数据缩小的比例,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有行星在纸带上画不下的情况,然后按此比例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可。2.观察全班制作出来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我们有什么新的认识或问题?观察制作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可以发现,我们制作的示意图与真实的太阳系相差甚远,会误认为八颗行星以太阳为中心,它们的间距基本相等,并且都在同心圆上做循环运动。实际上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距离太阳的远近也有很大差异。观察木星及其卫星因为木星相当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它看起来像小圆盘。另外,你还有可能看到它的四颗最亮的卫星。1.太阳系中赤道半径最小的行星是()。A.金星B.水星C.火星2.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A.水星、金星B.火星、木星C.金星、火星选择BC3.下列关于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说法,有误的是()。A.对折纸带是为了保持模型美观,使其看起来更整洁B.按比例处理数据时要保证八颗行星都排列在纸带上C.标记数字是为了便于折痕计数,数字代表单位长度的个数A八颗行星按离太阳距离排序金星水星按直径大小排序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1木星2土星3天王星4海王星5地球海王星由近到远6金星7火星8水星大小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概念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科学探究目标12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12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13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我们知道,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在运行过程中,天体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比如日食。我们观察过日食吗?知道日食是怎么发生的吗?你能模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吗?模拟三球运动。1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物体来模拟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模拟三球运动视频演示记录:你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时刻在发生变化,在某一个特殊时刻,太阳、地球和月球有可能会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有时会被模拟月球的小球遮挡住。小结:随着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变化,我们发现在某一个特殊时刻,太阳、地球和月球有可能会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模拟太阳的手电筒光线有可能会被挡住。我们知道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发出的光。月球真的能遮挡住太阳吗?能否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推测?模拟日食。2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准备材料①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活动步骤②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活动步骤③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活动步骤模拟日食视频演示汇总我们的观察结果。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的种类A.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全食B.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发生旦环食C.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发生日偏食日食视频演示1.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日食现象了吗,月球处于远近不同的位置时,看到的现象有何不同?在整个模拟实验中都观察到了日食。当月球位置距离地球较近时,月球能够挡住整个太阳,出现日全食现象;当月球位置距离地球稍远时,月球不能挡住整个太阳,出现日环食现象。2.小结前面的学习,描述太阳系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有秩序地运动,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卫星围绕着行星运动。金星凌日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看上去像一个小黑点。课堂达标1.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1)右图中()不同和()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上。填空题大小颜色直线课堂达标(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挡住“太阳”的情况。填空题月球月球日食月球距地球距离近日环食日全食远日偏食偏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科学概念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12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1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我们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是如何知道的?初步了解星座。1天空中的星星实在太多了,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不同的国家一开始对星座的划分有所不同,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找一找常见的星座名称,认一认它们的星座图形,说一说你有哪些发现。统一的星座图天空中的星星虽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星座模型,从中体会星座的秘密。建一个星座模型。2准备材料纸板细线橡皮泥①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所示打上7个小孔。制作步骤②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制作步骤③用投影机的光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把观察到的由橡皮泥影子组成的图像画下来。制作步骤视频演示观察由橡皮泥影子组成的图像,并画下来。活动记录1.我们画下来的星座图像相同吗?为什么会不同呢?我们画下来的星座图像不相同。光从正方形纸板下的四个不同的角度照射星座模型,会出现不同的投影,因为视觉角度改变了,它们在平面上组合出来的图形看上去不同。2.哪一个图像和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光只有从模型的这个侧面照射时,才能看到橡皮泥小球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和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3.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我们对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如果从宇宙中其他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形状会不相同。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进一步认识星座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我们抬头所见的星座,其实是从地球角度看到的一些恒星组成的图像。而这些恒星的大小可能不同,与我们的距离也不等,同时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十分遥远。词汇科学光年课堂达标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个星座。A.86B.87C.88选择C认识星座星座的由来常见的星座方便认星小熊星座大熊星座观察星座模型狮子星座巨蟹星座……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形成的视觉图像不同角度图像不同恒星88个星座光年光年,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字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名词专有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科学概念目标1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1培养观星等天文活动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空活动的意义。1意识到星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意识到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更好地认识宇宙。科学态度目标1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你知道这些分别是什么星座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大熊座狮子座巨蟹座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星座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天空中的星座呢??我们已经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找到北斗七星,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由于北极星始终在北方,所以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仔细观察,如何利用大熊星座找到北极星?1利用星座找方向。北斗七星的勺子前端(口)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处便能找到北极星。认识夏季星座的方法。2认识星座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的方法可供夜间观星时参考。①定方向:根据季节和星图,确认要认识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②找明显的特征:找明显特征。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可以成为明显的标志。③找亮星,定星座:找到夏季大三角,找到亮星后,对照星图中星座的形态,再去辨认天空中某个星座的其他星星。天琴座和天鹰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夏季大三角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它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星。找到这些星座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3制作活动观星盘,并尝试使用,寻找家乡6月的星空范围。星盘操作步骤1.组装,将面盘放在底盘的上面,使之两个大圆重合,并保证能活动。2.在夜晚时,将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让观星盘上“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3.根据盘中的星座,对应天上的星座来认识它们。1.认识星座有什么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在夜晚辨别方向,同时也是中国一些传统故事的载体。古代人们因为科技不发达,还会通过观察星座来占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星座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古人很早就开展了观星活动。同时星座确实可以帮助人们估测四季指示方向等,与自然现象确有一定的关系。2.我们有哪些辨识星座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找星座的明显特征、找亮星的方法辨识一些常见的星座。我们还可以利用活动观星盘,将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对照辨识其他的星座。可以在手机上安装有关识别星座的软件,利用手机软件辨认星座,让夜间观星更加方便。1.北斗七星是小熊座的明显标志。()2.我们可以先找到亮星,对照星图中星座的形态,再去辨认某个星座的其他星星。()3.牛郎星、织女星的命名来自古希腊。()4.北极星不论季节变化,都始终在北方,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5.北斗七星会随着季节围绕着北极星转动。()判断×××√√夏季星空星座的作用夜晚辨认方向找亮星认识星座的方法找明显特征定方向定星座利用活动观星盘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概念目标1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根据模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目标122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态度目标12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在观看夏季星空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众多恒星组成的银河。银河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银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宇宙中还有类似的星系吗?宇宙有多大?.认识银河系。1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一起组成的天体系统,但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通过银河系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银河系。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又像一个旋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银河系的“俯视图”银河系的“侧视图”通过银河系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银河系。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又像一个旋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银河系的“俯视图”银河系的“侧视图”你能描述一下银河系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银河系的形状特点:像圆盘,像漩涡,又有很多条“旋臂”准备材料胶水建立银河系模型。2陀螺纸片米粒制作步骤①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画好后剪下来。纸片比陀螺面稍大②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制作步骤靠近“核球”的位置米粒分布密集,“旋臂”的位置米粒略稀疏。米粒压实。③将纸片固定在陀螺上并开始旋转。制作步骤旋转过程中的“银河系”建一个银河系模型视频演示银河系的“俯视图”银河系的“侧视图”对照课本中的“俯视图”与“侧视图”,评价我们制作的银河系模型。旋转中的银河系模型外形米粒分布米粒牢固程度是否能快速转动与“俯视图”的相似情况稍显扁平,中间可以再凸出一些,更像核球运动起来时,米粒更像银河系上的旋臂基本牢固,最外面几颗米粒有脱落可以较快转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模型更接近银河系的“侧视图”旋转我们的银河系模型,观察并思考。根据模型,我们能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吗?银河系太阳所在的星系。由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星团、星际气体和尘埃聚集而成。是外形呈扁平、中间稍凸的旋涡星系。由银心、核球、银核、银盘和旋臂、银晕、银冕等组成。总质量大致相当于2×1012个太阳的质量。拥有各类恒星1000亿颗以上。恒星多集中在扁盘状的空间范围内,似铁饼状。夜晚看到的银河就是它在天幕上的投影。扁盘密集部分的直径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太阳离中心约3万光年。整个银河系在转动着,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转一周约2.5亿年。河外星系。3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它们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它们形状各异,有椭圆的,有旋涡状的,有不规则的……这些星系都在高速运动着。大犬座矮星系在分类上属于不规则星系,被认为是最接近我们的银河系的矮星系。遥远的大犬星座的两个螺旋形星系相互碰撞旋涡星系M104距地球约2800万光年的旋涡星系M104,其侧面轮廓好像一顶宽边帽。仙女星系是一个拥有巨大盘状结构的旋涡星系,在东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来是纺锤状的椭圆光斑,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之一。

仙女座星系正以每秒110公里的速度靠近银河系。预计它将在大约40亿年内直接与银河系相撞。河外星系之一的仙女座星系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通过观测分析,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1.银河系是怎样的一个星系?请描述一下。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容纳了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的一个天体集团,银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着中心高速运转。2.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宇宙正在不断的膨胀,以现在的科技手段仍未探知宇宙的边界。宇宙至少有130亿光年的直径。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联系,我们能准确地把自己的通信地址告诉他们吗?请按中文格式写下来。例1:我们在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亚洲-中国-**省-*市……例2:我们在银河系猎户座支臂距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的太阳系中距离太阳1.5亿公里的地球上的亚洲中国*省*市……

现在,人们通过各种功能更为强大的望远镜观测星空,拍摄到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天文奇观。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宇宙充满了活力。充满活力的宇宙蟹状星云爆发于1054年,在中国史书上有记载,后来被证实是超新星爆发课堂达标1.银河系中的天体相对于银河系的中心是()的。A.高速运动B.静止C.无法确定2通过观测分析,河外星系在不断远离我们,说明宇宙还处于()之中。A.收缩B.膨胀C.旋转选择AB3.通过观察转动的银河系模型,可以推测出()。A.天体相对银河系的中心是静止的B.天体被固定在银河系的“转盘”上C.天体与银河系的中心有力的作用C浩瀚的宇宙银河系银河系由约2000亿-4000亿颗恒星组成恒星行星河外星系太阳系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其他众多恒星系宇宙不断膨胀,运动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科学探究目标12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1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端,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知道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吗?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1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进行下面的讨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第三阶段:航天时代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河南登封观星台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观星台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观星台北侧的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玛雅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有着高度发达的农业、数学、天文学。奇琴伊察天文台,坐落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部奇琴伊察遗址之上。

在天文台的边缘放着很大的石头杯子,玛雅人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确定他们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日历系统。奇琴伊察天文台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所观测的宇宙空间不断扩大。现在,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更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首次用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和一些行星的表面与盈亏。伽利略望远镜概述图伽利略绘制的月面图17世纪研制的光学望远镜长达46米,使用时必须吊在桅杆上19世纪中叶,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发明,使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更加深人到问题本质。天体摄影概述图分光技术天体摄影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相机+普通镜头拍摄,用来照流星雨或做小天体定位;另一种则用相机+望远镜拍,以获得较高的倍数或集光力。天体摄影概述图分光技术,即分光光度法是一门对电磁波谱进行量化研究的科学。主要涉及的电磁波谱范围是可见光、近紫外线与近红外线。分光技术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类取得了“天文学四大发现”的成就: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有机分子。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星际有机分子第三阶段:航天时代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

人类还在太空建设空间站,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进行长时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观测。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由美国宇航局研制而成,于1990年成功发射,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其主镜长2.4米,以2.8万公里/小时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行。它不但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惑的问题,还引导天文学界用新的理论来解释一些现象,推动了天文科学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天体的认识。位于贵州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中国贵州平塘县,由人民科学家南仁东主持建造。2020年1月11日正式运行。其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目前已发现超740颗脉冲星。

迄今为止,有500多名航天员遨游过太空,在太空中进行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有十多位航天员在发射时以身殉职,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苏联航天员,1961年4月12日,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1986年1月28日,在进行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零件失效,并且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时,爆炸解体坠毁。机上的7名宇航员都在该次事故中丧生。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2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根据规划,我国还将建设新的空间站,深人探测月球和火星。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登月考察。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航天员为杨利伟。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六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为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航天员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于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销毁部分器件。这份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一角写着:“2004年2月,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领导对外宣称,中国探月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2020年11月24日,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月球样品重1731克。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二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天问一号,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例: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统治了西方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000多年。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的理论——日心说。日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但是古时候的人们不能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于是赋予了日食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后来人类通过观测逐渐破除了迷信,解开了这个谜题。2.在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时间名称成就

时间名称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东方红一号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中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中国首辆月球车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中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执行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第一个探测器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天问一号搭载的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3.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①参加学校的天文社团活动,留意近期会出现的天文现象、附近的天文台信息等。②也可以与父母在晴朗的夜晚,找合适的地点观察星空,结合星座图,寻找天上的星座或者去当地的天文馆(少年宫),借助那里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航天员名称的由来“航天”一词是由中国航天之父、火箭院首任院长钱学森提出的,是由航海、航空“推理”而来。【航空】:大气层内;【航天】:大气层外到太阳系内;【宇航】:太阳系外。目前,我们还未进行真人太阳系外的探索任务,为了更精准地描述这一活动,所以称为“航天员”。而这个称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的民族性格。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使用“宇航员”这一称呼的一天。课堂达标1.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为此建立的研究天象的场所是()A.天文台B.天星监C.观天台2.下列与我国主要的探月工程无关的是()。A.“嫦娥”系列工程B.“玉兔”号月球车C.“天官”空间站选择CC总结探索宇宙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天文台肉眼观测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借助工具望远镜航天时代人造卫星航天员“神舟”系列太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射电望远镜空间站物质的变化第四单元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物质无处不在,物质的变化无处不有。当我们吃东西或呼吸的时候,我们的体内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变化非常神奇,它能够给我们提供能量,也能帮助我们感知世界。让我们走进物质的变化单元,一起去探讨物质世界的美妙,并解开我们心中有关世界的谜吧!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科学概念目标12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科学探究目标12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厨房里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什么样的?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描述几种厨房中的物质,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征,以及有哪些用途。厨房中的物质。1形状颜色气味状态观察物质水是透明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没有味道;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它是咸的;铁锅是由坚硬且传热快的金属做的,而锅把手是由可以隔热的塑料或木头做的。厨房中的变化。2各种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很多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厨房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饭,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变质。观察下面的物质,并回答问题。水玻璃金属食盐虾要求1.仔细观察并描述这一类物质的特征。2.思考与讨论:生活中这一类物质有哪些用途?记录下来。3.一位同学仔细观察并描述物质,再组内交换,轮流观察、补充。轻声交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厨房里的物质观察记录表物质名称特征用途发生的变化水无色无味的液体、透明、会流动烧饭、煮菜、洗碗等温度升高或降低、结成冰、变成水蒸气。玻璃无色无味的固体、易碎、怕热盛水、盛菜裂掉、破碎金属固体,有金属光泽,表面光滑,坚硬。传热性好制作铁锅、炒菜铁铲、水龙头变黑、生锈等食盐白色晶体、味咸做调料溶解在水中虾柔软、白色、有腥味、生的虾肉不易碎食物热的虾肉易碎,有香味不同的变化。3比较下面的几种变化,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发生的变化不同点慢慢融化的冰块从固体到液体物质没有变烧开的水水的温度升高物质没有变咬过后放置的苹果颜色发生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生锈的铸铁锅铁变成了铁锈有新物质产生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1.下面几幅图代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有新物质产生吗?泡沫灭火器铜狮烟花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这些二氧化碳气体是由灭火器中的化学物质变化而来的,是一种新物质,所以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泡沫灭火器烟花与爆竹的结构类似,其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当点燃黑火药时,生成了气体等新物质,同时发光发热,说明黑火药发生了化学变化。烟花青铜器暴露在空气中或埋于地下在空气(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水、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下,形成了覆盖在器物表层的新物质,我们可以观察到铜狮身上被绿色物质覆盖,推测铜发生变化后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铜狮课堂达标1.人们生活的环境是由物质组成的,但人不是由物质组成的。()2.生活中的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3.有些物质会不断发生变化,也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判断×√√4.清洗完的铁质菜刀过一段时间会生锈,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5.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6.玻璃杯中的水过段时间变少了.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总结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物质特征观察物质形状颜色物质的变化气味状态……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物质用途决定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概念目标12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23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2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1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面这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变化中观察到哪些现象?①准备六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三个瓶盖。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1②在每组的三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白砂糖食盐小苏打③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观察哪一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水白醋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水白醋观察白砂糖、食盐、小苏打的变化视频演示在上面的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都被释放到空气中了。你有办法收集这种气体吗?收集产生的气体。2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一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与白醋接触。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方法产生大量气泡。伴随嗤嗤的响声。塑料袋鼓起来。过了一会儿气泡逐渐消失。声音停止,小苏打逐渐消失。塑料袋摸上去凉凉的。实验现象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1视频演示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二将小苏打装入气球中,白醋倒入矿泉水瓶中,将气球套在瓶口。拉直气球,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方法产生大量气泡。伴随嗤嗤的响声。气球鼓起来。过了一会儿气泡逐渐消失。声音停止,小苏打逐渐消失。塑料瓶摸上去凉凉的。实验现象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2视频演示进一步观察。3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你能通过实验发现吗?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白醋浸泡过的贝壳实验材料培养皿清水白醋贝壳鸡蛋壳将分成鸡蛋壳和贝壳分成两组。第一组鸡蛋壳和贝壳分别倒入一些清水,第二组鸡蛋壳和贝克分别倒入一些白醋。观察现象。实验方法滴入清水的鸡蛋壳和贝壳没有任何变化。滴入白醋的鸡蛋壳和贝壳上面产生了气泡。实验现象鸡蛋壳和贝壳遇到白醋也会产生气体。即新的物质。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观察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和贝壳1.通过查阅资料,你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吗?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2.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和人类有什么关系?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溶于水后能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人类呼出的主要气体之一。不同状态的二氧化碳有不同的用途。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冷藏奶制品、肉类,冷冻易坏的食品;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气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化学加工、食品保存等;液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作制冷剂。课堂达标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沙子放入水中后沉入水底B.贝壳在白醋中浸泡,产生了气泡C.暴露在空气中的铜狮表面被绿色物质覆盖2.有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会爆炸B.液体颜色变深C.冒出气泡,发出味哧声选择AC总结了解我们的住房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小苏打+白醋食盐+水白糖+水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变化小苏打+水白砂糖+白醋食盐+白醋……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二氧化碳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概念目标12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23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2科学态度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1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你能通过实验发现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吗?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注意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实验材料①蜡烛燃烧②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内壁出现水雾③玻璃片接触火焰,有炭黑产生实验现象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视频演示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2实验材料①开始加热②白砂糖融化变黄③白砂糖变黑并冒烟实验现象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视频演示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3物质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无处不在,你能发现它们吗?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中多种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和脂类等。脂类使面团具有一定的芬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面粉在发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现象。各种有机酸以乳酸为主,使面团呈现酸性,发酵温度越高,糖分越多,乳酸发酵越快。用面粉烘制蛋糕钢铁生锈,是因为铁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接触就会生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不及时除去铁锈,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被腐蚀得更快了。钢铁生锈虾体表的颜色主要是由其甲壳真皮层中的色表细胞所决定的。虾煮熟变红是由于虾的外骨骼的色素区内含有一种虾红素(也叫虾青素),该色素原为橙红色,可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变为其他颜色。当蛋白质被破坏、变性或与虾红素分离时,颜色即变为原来的橙红色,因此虾煮熟后外壳会变为红色。虾被煮熟后变红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你能例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吗?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事例:

(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当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3)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你能例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吗?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的事例:(1)氯乙烯是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新物质二噁英。这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有机化合物,能够致病、致癌,并且很难自然降解。(2)核电站能够为我们提供较清洁的能源。但是核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因为有较强的辐射需要妥善处理。一旦泄露,会污染土地、地下水等,也会对生物造成严重损害,诱发癌症和基因突变。课堂达标(1)白砂糖颗粒变成糖浆。()(2)糖浆变成黑色物质。()(3)一小部分糖浆蒸发。()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填一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总结变化中的新物质蜡烛燃烧加热白砂糖发光发热固体状态:颜色:气味:无味其他:褐色产生气泡冒烟产生水雾黑色颗粒液体固体白色淡黄色黑色焦糖香味焦糊味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焦糖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炭黑、水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科学概念目标12科学探究目标12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2尊重证据。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现象,发现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科学态度目标1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也许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将牛奶和可乐两种饮料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这两种液体混合前的特点?这两种液体混合后的现象?产生沉淀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变化中的现象①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②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③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2第五天第一天铁钉生锈过程观察记录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铁钉完全浸没没有变化出现小部分锈斑水十分浑浊出现大部分锈斑钉上全是锈斑钉上全是锈斑铁钉一半浸没没有变化水有点浑浊浸入水中的钉出现锈斑水成红色浸入水中的钉大部分锈斑浸入水中的钉全是锈斑铁钉放空杯中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铁钉生锈的过程是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用什么证据进行解释?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铁锈。观察图中这些变化包括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你认为这些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说说你的理由。泥水静置电灯发光混合红墨水和清水烧水这四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产生新物质。请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与空气和水隔绝,防止铁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生锈。课堂达标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水果腐烂B.湿衣晾干C.轮胎爆炸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白砂糖加热B.木材做成家具C.火柴燃烧至焦黑选择BA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变化类型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化学变化铁生锈混合红墨水和清水变化中的现象电灯发光水沸腾……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物理变化科学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科学概念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2通过查阅资料与分析推理寻找证据,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12能够怀有质疑精神,不迷信权威,愿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愿意与人交流查阅、收集的资料信息,分享观点。科学态度目标1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化学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感受到资源的珍贵,认同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观点。2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正是这些化学变化,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呢?我们生活的大地蕴藏着许多宝藏。有各种矿物,可以用来冶炼不同的金属;各种矿石1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各种宝石有许多美丽珍贵的宝石,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还有煤、石油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煤石油这些宝藏,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变化才形成的。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块煤,看看能发现什么。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枝、叶等痕迹。有时候还能发现完整树干形状的煤。科学家们发现,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森林茂密的地带。地底下发现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层中。科学研究证实,在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带,死亡的植物大量堆积,被泥沙层层掩埋。随着时间推移,有更多的泥沙堆积,更多的植物被掩埋。埋在深处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慢慢变成了煤。视频演示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占大气体积的约21%,大气中的氧气又是怎么来的呢?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2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并没有氧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氧气含量仍然很低。当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步增加。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氧气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也是经历化学变化形成的。我们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产生活材料。3资源利用与化学变化。视频演示石油从形成到应用从铁矿石里把铁冶炼出来,需要经过化学变化;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药品,需要经历化学变化;农业上需要的化肥,也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制造的。1.我们怎么判断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化学变化?我们可以根据煤的形成过程中有无产生新的物质。对比古代植物与煤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煤在部分植物化石图案上与古代植物有所关联,但煤的颜色、软硬情况都与植物不同,且煤是非生物,这说明与古代植物不是同一种物质,古代植物在经历了地底的高温高压后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煤。2.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一方面森林里的树木是煤等资源的源头,另一方面植物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中氧气的制造者,森林与氧气含量有密切相关。3.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我们身边一些能源的利用中含有化学变化,如利用石油提炼染料、生产塑料、沥青、纤维等,以及铁矿石治炼铁,药物合成,化肥制作等都与化学变化有关。课堂达标1.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并没有氧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大地中的矿物分解出了氧气,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2.各式各样的化学变化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3.大部分塑料的生产原料是从石油中提炼的。()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