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点题型练习课件(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1.gif)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点题型练习课件(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2.gif)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点题型练习课件(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3.gif)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点题型练习课件(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4.gif)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点题型练习课件(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d2886e3b94139b3df5df96a99c4cce1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版本)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重点习题课件页面清晰精心整理汇编1有关光的思考第一单元光
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一、填空题。1.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光源
。
2.光源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比如
太阳
;另一种是
人造光源
,比如
电灯(蜡烛、荧光棒等)
。
3.光源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热光源,比如
太阳(蜡烛、火把等)
;另一种是
冷光源
,比如
萤火虫(荧光棒、日光灯等)
。
4.光源的特征是
能自己发光
、
正在发光
。
5.从地球上看,最大的光源是
太阳
。
光源
太阳
人造光源
电灯(蜡烛、荧光棒等)
太阳(蜡烛、火把等)
冷光源
萤火虫(荧光棒、日光灯等)
能自己发光
正在发光
太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B)。2.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C)。A.镜子B.彩虹C.点燃的蜡烛3.萤火虫发出的光是(
A)。A.冷光源B.热光源C.亮光源BCAA.月亮B.燃烧的木材C.蜡烛4.鱼头部上方有个形似小灯笼的肉状突出,会发光,这个发光的“小灯笼”属于(
A)。A.自然光源B.人造光源C.既不是自然光源,也不是人造光源5.晚上房间关灯后,因为(
C),人眼还能模糊地看到物体。A.房间内物体都会发光B.物体是白色的C.受房间外灯光的影响AC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物体。
(
√
)2.没有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
(
✕
)3.有的光是我们人类肉眼看不见的。(
√
)4.为了仔细观察光源,可以长时间看太阳。(
✕
)5.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
✕
√
✕
✕
2光是怎样传播的第一单元光
知道光的传播特点,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一、填空题。1.光在空气中沿着
直线
传播。
2.光的传播速度约是
30万千米/秒
。
3.太阳距离地球1.5亿千米,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
8
分钟。
4.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因为太阳光是沿
直线
传播的。
直线
30万千米/秒
8
直线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做早操时,同学们排成一列纵队。当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时,就说明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C)。A.后面同学比较高B.同学间距离近C.光沿直线传播2.汽车开进有多个弯曲的隧道后开启灯光,车灯光是沿(
A)传播的。A.直线B.曲线C.和隧道一样形状的线3.墙面上出现人影,是因为(
B)。A.光线很暗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C.墙面很白CAB4.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事是(
B)。A.杯弓蛇影B.凿壁偷光C.猴子捞月5.我们把激光笔放在下列不透明管子的一端时,另一端有光射出的是(
B)。A.B.C.B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太阳是圆的,所以它发出的光线是弯曲的。(
✕
)2.不能看到屏风后面的物体主要原因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3.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音速快。(
√
)✕
√
√
四、综合题。
这幅漫画是一个成语故事,你能说出来吗?故事名字是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它的原理是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第一单元光
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的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能通过的现象。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传播路径的变化。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一、填空题。1.阳光沿直线透过茂密的树叶,照向地面的光线依然是沿
直线
传播的。
2.阳光
能
(填“能”或“不能”)透过墙上窗户的玻璃,
不能
(填“能”或“不能”)透过墙。
3.给LED灯装上灯罩,灯光会显得柔和,是因为灯罩能
反射和吸收部分光
。
4.影子的形成需要
光源
、
遮挡物
、
屏
三个条件。
直线
能
不能
反射和吸收部分光
光源
遮挡物
屏
5.当
月球
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个天体成一条直线时,地球在
月球
的影子里,在影子里的人就能看到
日食
。
月球
月球
日食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阳光比较强烈的时候,戴上墨镜是为了(
B)。A.看上去很帅B.阻挡部分光射入眼睛C.不让光射入眼睛2.晴朗的夏天,很多人打伞是因为(
C)。A.提防下雨B.阻挡风沙BCC.伞面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光3.在充满烟的箱子里,激光笔发出的光会(
A)。A.沿直线传播B.随着烟雾晃动C.看不见4.在公园的鱼池边,我们不能看见鱼下面的沙石,是因为(
B)。A.鱼会发光B.鱼把光线全部挡住了C.水把光线全部挡住了AB5.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光(
A)。A.不能透过月球B.部分能透过月球AC.全部透过月球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太阳光线能透过所有的物体。(
✕
)2.只要物体薄一点,光线就能透过去。(
✕
)3.在烟雾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能看得更清楚些。(
√
)4.光在传播中遇到物体之前是沿直线传播的。(
√
)5.月食是地球把太阳照向月球的光线挡住了。(
√
)✕
✕
√
√
√
四、综合题。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1.兽皮和白色幕布的透光性相比,更好的是(
B)。A.兽皮B.白色幕布C.两者的透光效果一样2.白色幕布是影子形成条件里面的(
C)。A.光源B.遮挡物C.屏3.皮影道具和皮影幕布上出现的影子是一样形状的,根据本课学到的知识我们知道二者相同的原理是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B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第一单元光
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能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一、填空题。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水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折射
。
直线
会
不会
折射
5.把一支筷子放入装水的碗中,筷子看上去向
上
(填“上”或“下”)弯折。
上
4.文文收到一份生日礼物,它是一个通体透明的花瓶。当放了花和水后,他发现花枝在水面错位了,这是
光的折射
现象。
光的折射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A)。A.会发生改变B.不会发生改变C.有时候会改变,有时候不会改变2.生活中有很多光的折射现象,下列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C)。A.B.C.AC3.站在水里的人,腿看上去变短了,这是因为(
B)。A.腿真的变短了B.光的折射现象C.水漫上来了4.下列成语中,包含的科学原理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
C)。A.立竿见影B.凿壁偷光C.海市蜃楼BC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光的传播方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
)2.把铅笔垂直插入水中和斜插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一样的。(
✕
)3.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上去是向上弯折了。
(
√
)4.阳光透过凸透镜时发生折射,所以能把光聚在一点。
(
√
)5.小明戴上了近视眼镜,光透过眼镜片时能产生折射现象。
(
√
)✕
✕
√
√
√
四、综合题。一些地区的人们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后固定在屋顶的孔洞里,白天,阳光通过矿泉水瓶照射到屋内,照明效果非常好。
1.这种水瓶灯工作的原理是利用了光的
折射
。
2.画出阳光进入水瓶又从水瓶射到屋里的光线图。(只考虑折射光线)
折射
5认识棱镜第一单元光
理解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知道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一、填空题。1.一束强光(阳光或白光)透过三棱镜时,光线会发生
色散(折射)
现象。
2.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依次是
红
、
橙
、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
3.光的三原色是
红
、
绿
、
蓝
。
4.夏天的雨后常能看到彩虹,美丽的彩虹其实是光的
折射
现象。
色散(折射)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红
绿
蓝
折射
5.把红、蓝、绿三种颜色涂在圆盘上,快速转动圆盘,看到的颜色是
白色
。
白色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是(
C)。A.放大镜B.平面镜C.三棱镜2.七色光混成的光是(
C)。A.红色的B.黄色的C.白色的3.彩虹出现的原因是光的(
B)。A.直射B.折射C.投射CCB4.彩虹在天上只能出现一段时间,原因是(
A)。A.空中的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了B.小水滴太小了C.彩虹自己消失了
5.阳光透过三棱镜后,正确的现象是(
C)。A.B.C.AC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的玻璃也能发生折射。(
√
)2.太阳光是七色光。(
√
)3.除太阳光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
)4.将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方法不同,原理也是不同的。(
✕
)√
√
√
✕
四、综合题。下面是文文用水、平面镜和手电筒尝试制造彩虹的实验。
图1
图2
图31.文文做的实验中,相当于三棱镜作用的是(
C)。A.平面镜B.水C.平面镜和水的组成C2.水槽外面的屏上出现了彩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B)。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水蒸气蒸发3.手电筒射出的光能被分解出七色光,原因是(
C)。A.水分解手电光B.平面镜分解手电光C.水和平面镜共同作用分解光BC6光的反射现象第一单元光
认识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现象。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一、填空题。1.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
反射
现象;光线是沿
直线
传播的。
2.同学们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
反射
现象。
3.由于光的
反射
,因此我们才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月亮
反射
太阳光,所以看上去它才是明亮的。
4.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反射
现象。
反射
直线
反射
反射
反射
反射
5.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
等于
(填“等于”“小于”或“大于”)反射角;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变
大
。
等于
大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是(
B)。A.舞台的灯光B.车上的反光镜C.路灯2.烈日炎炎的夏天,司机会在汽车的玻璃处放上银色的铝箔板,这样做的原因是(
B)。A.很亮很好看B.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BBC.收集太阳光,增加热量4.下列成语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C)。A.坐井观天B.管中窥豹C.杯弓蛇影C3.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能力(
A)。A.越强B.越差C.没变化A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
√
)2.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
√
)3.因为反射光能让我们看到物体,所以反射光带来的都是好处。
(
✕
)4.教室的日光灯装上灯罩,是为了让灯光反射使教室更明亮。
(
√
)5.光的反射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光线反射现象。(
√
)√
√
✕
√
√
四、综合题。如图,在图1中画一面镜子,在图2中画两面镜子,使手电光都能将挡板后面的布偶照亮。画出光的路线图。
挡板
挡板
图1
图27制作一个潜望镜第一单元光
知道潜望镜的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潜水艇沉到水下时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原理。
2.潜望镜内部至少使用
2
面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
3.在军事上,潜望镜是一种
侦察(观察)
设备。
反射
2
光的反射
侦察(观察)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简单的潜望镜需要的平面镜数量是(
B)。A.1面B.2面C.很多面2.潜望镜里面平面镜的摆放度数是(
C)。A.15°B.30°C.45°3.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看到的图像和实际相比,(
C)。A.变小了B.变大了C.一样大BCC5.当潜望镜内有两面平面镜时,光线被改变传播方向的次数是(
B)。A.1次B.2次C.3次B4.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摆放方式是(
B)。BA.平行,相背
B.平行,相对
C.垂直,相对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潜望镜一般用于潜水艇观察外部情况。(
√
)2.自制潜望镜需要不断地调整与测试。(
√
)3.制作潜望镜可用凸透镜代替平面镜。(
✕
)4.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了潜望镜。(
✕
)5.潜望镜的结构有两个弯折,说明光线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
√
✕
✕
✕
四、综合题。1.下面是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的示意图,请画出潜望镜中的平面镜和光线传播图。
2.一般的潜望镜都是观察前方的物体,请设计一个能看见自己背后物体的潜望镜。(请画出潜望镜的内部结构图、光线传播图)
第一单元学习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们把像太阳、萤火虫那样能发光的物体叫作
光源
。太阳的光源属于
热
光源,萤火虫那样的光源属于
冷
光源。光源的特征是自己能发光和
正在发光
。
光源
热
冷
正在发光
2.光是沿着
直线
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约是每秒
30万
千米。
直线
30万
3.影子的形成需要
光源
、
遮挡物
、
屏
三个条件。
4.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光的
折射
。
5.太阳光可以在
三棱
镜的作用下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
6.同学们能用镜子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教室内,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原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
7.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
光的反射
原理制造的。
光源
遮挡物
屏
折射
三棱
反射
法线
光的反射
8.当
地球
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个天体形成一条直线时,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月食
。
9.光在传播过程中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会被
反射
和吸收;太阳照射月球时,月球向光的一面是
亮
的,背光的一面是
暗
的。
10.一支筷子斜放入水中,发现筷子弯折了,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
地球
月食
反射
亮
暗
折射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太阳属于(
B)。A.冷光源B.自然光源C.人造光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月亮属于冷光源B.月亮属于自然光源C.月亮不是光源3.光在传播过程中是沿(
A)的。A.直线传播B.曲线传播C.波浪形传播BCA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A4.皮影戏的原理是(
A)。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AA. B. C.6.我们的教室墙壁都要刷成白色的,主要是为了(
B)。A.干净B.增加光的反射C.减少光的反射7.阳光透过三棱镜时,光线会发生(
C)。A.直射B.反射C.折射BC8.潜望镜的制造是利用了光的(
B)。A.投影B.反射C.折射9.美丽的彩虹有7种颜色,形成的原因是(
C)。A.光的直射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10.反射光能力强的物体,具有的特点是(
A)。A.表面光滑B.表面粗糙C.表面颜色较深BCA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阳光比较暖和,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
✕
)2.自然界所有的光都能用肉眼看到。(
✕
)3.苹果反射了红光,所以看上去就是红色的。(
√
)4.成语立竿见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
)5.十分强烈的阳光能穿过任何物体。(
✕
)6.光照射到表面弯曲的物体后光线也变弯曲了。(
✕
)7.光照射物体表面后折返回去的现象是折射现象。(
✕
)✕
✕
√
√
✕
✕
✕
8.空气中的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可以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
√
)9.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的产生。(
✕
)10.潜望镜里面的两面平面镜是平行、相对摆放的。(
√
)√
✕
√
四、连线题。(每题8分,共16分)1.请将下列的光源分类。
2.请将下列物体和行为与相关科学原理相连。五、画图题。(4分)请画出利用镜子将阳光转移到室内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六、综合题。(1~3小题每空2分,4~5小题每题6分,共20分)夏天,爸爸带着小明去海边游泳,他在海边玩耍时发现了很多科学现象。他十分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让他自己思考。你能帮他回答这些问题吗?1.炎炎烈日照射在海面上,海面波光粼粼,十分刺眼,这里涉及的科学原理是
光的反射
。
2.阳光下沙滩上椰树的影子和椰树几乎一样,原因是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光的反射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小明站在水里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腿“变短”了,小明的腿真的会变短吗?
不会
(填“会”或“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光的
折射
现象。
不会
折射
4.小明发现远处有一艘潜水艇正在下沉到海里,潜水艇是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的,请画出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船只的工作原理。
5.小明想根据潜望镜的原理设计一个能看到潜水艇背后物体的潜望镜。画出潜望镜内部的结构图和光线传播图。
1地球的表面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了解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能够对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一、填空题。1.地球上的
海洋
面积大,
陆地
面积小。
2.陆地地形分为
平原
、
高原
、
山地
、
丘陵
和
盆地
等类型。
3.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呈
阶梯状
分布。
4.新疆吐鲁番
盆地
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四周山地环绕。
海洋
陆地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西高东低
阶梯状
盆地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地球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C)。A.30%B.50%C.7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我国的东部多高原B.地球表面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C.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
A)发生变化的。A.不断B.从不C.有时会CAA4.黄土高原的沟壑形成的原因是(
B)。A.风的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5.我国的各种地形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C)。A.平原B.盆地C.山地6.科学研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
B)会形成断裂谷。A.相互碰撞B.相互拉张C.相互制约BC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
)2.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
√
)3.河流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
)4.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
)5.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
)√
√
√
√
✕
四、综合题。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地形的名称,并简要介绍该地形的特点。
①
②
③
④
⑤①(
)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
②(
)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山地盆地③(
)
地形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
。
④(
)
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
⑤(
)
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
地形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
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丘陵平原
①
②
③
④
⑤2地球的结构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知道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知道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石构成。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一、填空题。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地壳
、
地幔
、
地核
三个圈层。
2.地球内部温度
高
,压力
大
,那里充满了炽热的
岩浆
。
3.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作
地壳
,它主要由各种
岩石
组成。
地壳
地幔
地核
高
大
岩浆
地壳
岩石
4.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
岩浆岩
、
沉积岩
和
变质岩
三大类。
5.地壳是由数个
板块
构成的,它们像拼图一样组合在一起。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板块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C)。A.地核、地壳、地幔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2.地幔的下面是(
B),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A.地壳B.地核C.地表3.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它是由(
C)组成的。A.土壤B.沙子C.岩石CBC4.右图中的岩石属于(
B)。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5.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形是(
B)。A.裂谷B.山脉C.峡谷BB页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地壳在地球表面各处的厚度不同,大陆的地壳要比海洋厚。
(
√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
)3.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4.岩浆岩是指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玄武岩、花岗岩和石灰岩都是岩浆岩。(
✕
)√
√
✕
✕
四、综合题。填写地球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地核地幔地壳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一、填空题。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
地震
。
2.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地壳
内。
3.组成岩石圈的
六大板块
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在这样的过程中,
地壳
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
褶皱
、
断裂
、
漂移
等。
地震
地壳
六大板块
地壳
褶皱
断裂
漂移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A.地壳的运动B.陨石撞击C.人类的活动2.四川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B)。A.火山B.地震C.洪水AB3.地震大多发生在(
A)。A.板块边缘活动带B.陆地的城市中C.山林荒野中4.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A)。A.跑到空旷的场地上B.搬走电器C.跳楼逃生AA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板块边缘构成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地震高发地区。(
√
)2.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没有任何征兆。
(
✕
)3.地震的发生可能会产生湖泊。(
√
)4.地震时,通常在震中附近地区地震的破坏程度最大。(
√
)5.站在空旷的操场上可以防止地震对人体造成伤害。(
√
)√
✕
√
√
√
四、综合题。用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上的泥代表岩层,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1.在拉开和挤压时,泥的表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拉开时,泥的表面断裂;挤压时,泥的表面向上隆起。代表岩石受到的作用力。这个“力”来源于地壳运动。
3.由此可以推测,当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板块会相互分离或碰撞,发生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2.用手挤压或拉开小盒的“力”代表什么?这个“力”来源于哪里?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知道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了解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一、填空题。1.
火山
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
地壳运动
是地震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3.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
烧毁
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
空气
,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4.
火山灰
能提高土壤肥力,
火山地热
是一种清洁能源,
火山灰
和
火山岩
是筑路的好材料。
火山
地壳运动
烧毁
空气
火山灰
火山地热
火山灰
火山岩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火山喷发时,岩浆是(
C)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A.靠自己的力量B.靠地球的引力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2.火山的喷发物不包括(
C)。A.浓烟B.岩浆C.液态的水3.长白山火山是(
B)。A.活火山B.休眠火山C.死火山4.下列自然现象,不是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C)。A.地震B.火山C.台风CCBC5.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B)。A.地震B.火山喷发C.泥石流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对人类绝无好处。(
✕
)2.地震和火山喷发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
)3.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表现形式。(
√
)4.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
)✕
✕
√
√
四、综合题。1.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1)实验现象:
刚刚加热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一段时间后,洞口处涌出了被加热的番茄酱
。
(2)实验中用土豆泥代表
地壳
,用番茄酱代表
岩浆
,酒精灯加热则代表
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
(3)实验结论: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
刚刚加热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一段时间后,洞口处涌出了被加热的番茄酱
地壳
岩浆
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说一说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5风的作用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了解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碎石,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变化是缓慢进行的。能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风的作用,以及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一、填空题。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
破碎
后形成的细沙、土
搬运
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戈壁滩
。被刮跑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
减小
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2.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
风
作用的结果。
破碎
搬运
戈壁滩
减小
风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B)。A.岩石→小石子和沙→岩石碎裂B.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C.岩石碎裂→岩石→小石子和沙2.山上巨大岩石变成较小岩石是(
A)作用的结果。A.风化B.搬运C.堆积BA4.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最后会变成(
A)。A.土壤B.腐殖质C.空气5.敦煌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A)。A.风的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AA3.下列选项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A)。
A.黄土高原B.海南第一山C.黄河入海口沙洲A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这是岩石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
√
)2.风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不起作用。
(
✕
)3.动物的活动不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影响。(
✕
)4.大理岩很坚硬,不会被侵蚀。(
✕
)5.石林风貌是由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形成的。(
√
)√
✕
✕
✕
√
四、综合题。将下列地形地貌分类。
1.风蚀型地貌:
戈壁滩、雅丹地貌、风蚀蘑菇
。
2.堆积型地貌:
沙漠
。
戈壁滩、雅丹地貌、风蚀蘑菇
沙漠
6水的作用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了解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减少雨水对土地侵蚀的重要性。一、填空题。1.雨水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侵蚀
,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改变
。
2.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
堆积
下来,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作
三角洲
。
3.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
侵蚀
和
沉积
现象发生。
侵蚀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沉积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侵蚀
改变
堆积
三角洲
侵蚀
沉积
侵蚀
沉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降雨会对土地造成侵蚀,是因为(
B)很容易被雨水带走。A.小草B.黏土和细沙C.树木2.下暴雨时,河里的水会变浑浊,是因为水中有大量的(
B)。A.石块B.泥沙C.灰尘3.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B)。A.土壤流失B.土壤堆积C.水流侵蚀BBB4.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缓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陡坡处水流速度较大C.水流速度小的地方容易侵蚀土壤5.小明和爸爸去爬山,有河流从山上流下,他们爬到山的一处,看到河床上堆满了鹅卵石,那么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河的(
B)。A.上游B.中游C.下游C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降雨时,雨水流动带走了土壤,会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
√
)2.下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
)3.我国的平原大多在河流的下游。(
√
)4.河床越宽、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
)√
✕
√
✕
四、综合题。请根据右图所示,回答问题。
1.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A)。A.上游B.中游C.下游A2.泥土最容易在(
C)沉积下来。A.上游B.中游C.下游3.A处和B处发生的主要变化分别是(
A)。A.侵蚀,沉积B.沉积,侵蚀C.均无变化4.在河水长期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B)。A.越来越直B.越来越弯C.保持不变CAB7总结我们的认识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认识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能梳理出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一、填空题。1.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引起的
火山喷发
、
地震
等作用;另一个是外力的作用,如风、水等,进行
侵蚀
、
搬运
和
沉积
作用。
2.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侵蚀
。
火山喷发
地震
侵蚀
搬运
沉积
侵蚀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通天河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游龙一般蜿蜒曲折,形成这种特殊蛇曲的原因是(
C)。A.风力侵蚀B.泥沙沉积C.河流侵蚀2.海岸边的悬崖、石柱、拱桥、礁石形成的原因是(
C)。A.泥沙沉积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3.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A.水土流失B.酸雨C.海啸CCA4.人们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主要是为了(
B)。A.增加空气湿度B.防止水土流失C.发展林业生产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河流侵蚀过土地后,土地的坡度越陡,土壤沉积越多。(
✕
)2.水土流失会形成一些大平原,所以水土流失没有危害。(
✕
)3.人类活动也会使地表发生改变。(
√
)4.黄河的水面高出地表,黄河是有名的地上河。(
√
)5.在探究“植物对土地侵蚀的影响”的实验中,对两个小山丘模型实施的降雨量和降雨的高度要相同。(
√
)✕
✕
√
√
√
四、综合题。根据图片提示,制订实验计划。
1.研究项目:
有无植被覆盖
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
2.我的猜测:
无植被覆盖的土地被侵蚀得更严重
。
有无植被覆盖
无植被覆盖的土地被侵蚀得更严重
3.实验材料:喷壶、泥土、水、塑料盒、植物等。4.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
有无植被覆盖
。
5.实验中控制不变的条件:
降雨量大小、喷水高度和土地坡度
。
6.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无植被覆盖的土地被侵蚀得更严重
。
有无植被覆盖
降雨量大小、喷水高度和土地坡度
无植被覆盖的土地被侵蚀得更严重
第二单元学习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地球上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
小
;我们国家的地势特点是
西高东低
,西部高原和山地多,东部
平原
多,呈
阶梯状
分布。
小
西高东低
平原
阶梯状
2.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海洋的蓝色深浅不一样,深色部分说明海洋比较
深
,浅色部分说明海洋比较
浅
。
3.地球从外向内分为
地壳
、
地幔
、
地核
三个圈层;越往内部温度
越高
、压力
越大
,里面充满了炽热的
岩浆
。
深
浅
地壳
地幔
地核
越高
越大
岩浆
4.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成因分为
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
三大类。
5.地壳内部的岩石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出现
褶皱
,当岩石层快速断裂时会发生剧烈的
震动
,就形成了地震。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褶皱
震动
6.
高温高压
、
地壳中的薄弱地带
、
岩浆中的大量气体
是火山喷发的重要因素。
7.风的力量会
侵蚀
岩石,并且
转移
岩石的破碎物,对地形的改变速度比较
缓慢
。
高温高压
地壳中的薄弱地带
岩浆中的大量气体
侵蚀
转移
缓慢
8.自然界弯弯曲曲的河流都是被
流水
侵蚀的结果,水的流动速度减慢后水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变弱
,
大颗粒
的泥沙就先沉降下来。
流水
变弱
大颗粒
9.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得越
明显
;土地的坡度越大,土地被侵蚀得越
明显
;土地表面没有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得越
明显
。
10.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叫
盆地
。
明显
明显
明显
盆地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的地形东部多(
C)。A.高山B.沙漠C.平原2.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在(
A)长期侵蚀下形成的。A.流水B.冰川C.地震3.地球的固体圈层最外层是(
A)。A.地壳B.地幔C.地核4.大多数地震属于(
C)。A.人工地震B.火山地震C.构造地震CAAC5.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
C)。A.台风B.风化C.火山喷发6.沙漠地区经常能看到很多“石头蘑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岩浆侵蚀7.降雨和流水会把地球表面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B)。A.搬运B.侵蚀C.沉积CAB8.下列各地中,最容易受到侵蚀的是(
C)。A.亚马孙雨林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C9.对保护土地不利的措施是(
B)。A.植树造林B.过度放牧C.退耕还林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火山喷发会导致水土流失B.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C.入海口地形形成的原因是风的侵蚀B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上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
)2.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变化都是比较迅速的。(
✕
)3.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更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
)4.珠穆朗玛峰还在“长高”的原因是地球板块还在挤压。(
√
)5.土地越平坦越容易受到侵蚀。(
✕
)6.人类的活动也能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
√
)7.地表虽然受到大自然的侵蚀,但不会影响人类的活动。(
✕
)8.溶洞、石头蘑菇、悬崖都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
)√
✕
√
√
✕
√
✕
✕
9.可以通过研究岩石的特点来研究地球的地质构造。
(
√
)10.岩石被风化后就可以形成土壤。
(
√
)√
√
四、连线题。(每题4分,共8分)1.
2.
五、用直线指出地壳、地幔和地核。(6分)
地核地幔地壳六、实验题。(1~4题,每题3分,第5题,4分,共16分)1.甲、乙两组探究的实验内容是(
B)。A.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B.是否有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C.坡度大小对侵蚀的影响B2.这个实验中不需要注意的实验条件是(
C)。A.坡度的大小B.降雨量的大小C.实验盒的材质3.这个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实验条件是(
A)。A.降雨量的大小B.接水桶的大小C.植物的种类CA4.流出的水比较浑浊的实验小组是(
A)。A.甲组B.乙组C.无法判断5.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A.坡度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蚀B.无植被覆盖的土地容易被侵蚀C.雨量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蚀AB第三单元学习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
日晷
和
圭表
都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工具。
日晷
圭表
2.水钟的类型分为
受水
型和
泄水
型。通过记录水漏掉多少来计时,叫
泄水
型水钟;通过记录积聚了多少水来计时,叫
受水
型水钟。
3.滴漏时水流速度会越来越慢,在小孔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说明水流速度大小与
水位高低
有关。
4.在没风的情况下,燃香的速度变化不均匀,可能是因为
香粗细不同
。
受水
泄水
泄水
受水
水位高低
香粗细不同
5.把一个1分钟摆动40次的摆换上一个重一点的摆锤,再测量1分钟,这个摆摆动的次数将
等于
40次。(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摆的等时性是指同一个摆在
相同
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7.
摆钟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8.摆的快慢和
摆绳长短
有关,和
摆锤质量
无关。
9.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天
。
10.太阳下立着一根竹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
长短
、
方位
会发生变化。
等于
相同
摆钟
摆绳长短
摆锤质量
天
长短
方位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第一个发现摆具有等时性的科学家是(
A)。A.伽利略B.牛顿C.爱迪生2.自制受水型水钟的0刻度在刻度表的(
B)。A.中间B.下部C.上部AB3.下列三种仪器中,不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B)。A.B.C.B4.一天中,在(
A)时物体的影子在西面。A.早晨B.中午C.傍晚5.日晷是根据日影变化来计时的,所以它要面朝(
B)。A.北方B.南方C.西方AB6.第一次在瓶中装300毫升水,滴完100毫升水需要20秒;第二次在这个瓶中装200毫升水,滴完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C)。A.小于20秒B.正好等于20秒C.大于20秒7.生活中,和摆的运动类似的是(
A)。A.荡秋千B.坐旋转木马C.滑滑梯8.在研究摆时,摆在摆动过程中撞上了支架(
A)。A.必须要重新测量B.可以继续测量C.撞停了就重新测量,没停就继续测量CAA9.让自制水钟能准确计时的关键是(
C)。A.选好材料B.戳一个大一点的孔C.保证均匀的水流速度10.水钟的水流速度太小,会导致刻度(
B)。A.间隔很大B.间隔很小C.间隔不均匀C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机械摆钟每分钟摆动60次,我们自制的摆每分钟摆动50次,说明自制摆不具有等时性。(
✕
)2.手表使用方便,计时又很准确,已经没有什么缺陷了。(
✕
)3.在手表发明之前,人们没办法计时。(
✕
)4.在任何情况下,香燃烧变短的速度都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
(
✕
)5.秒表是现在最精确的计时工具。(
✕
)6.不同的自制水钟,出水孔大的一定比出水孔小的水流快。(
✕
)✕
✕
✕
✕
✕
✕
7.摆钟比水钟的准确性更高一些。(
√
)8.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时,只能一点一点地调整摆长。(
✕
)9.为满足不同的用途,人类设计了不同的计时工具。(
√
)10.日晷计时能精确到秒。(
✕
)√
✕
√
✕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1.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2.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什么规律?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五、综合题。(共20分)小明和小方正在对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行研究。小明觉得摆绳的长度会影响摆的快慢,小方觉得摆锤质量会影响摆的快慢。他们制作了三个摆:
1.小明可以选用
①
号和
③
号摆来进行实验,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是
摆绳长度
这个条件。(3分)
2.小方可以选用
①
号和
②
号摆来进行实验,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是
摆锤质量
这个条件。(3分)
3.小明和小方用的实验方法叫作
对比
实验。这种实验的特点是只能改变
1
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保持
相同
。(3分)
①
③
摆绳长度
①
②
摆锤质量
对比
1
相同
4.他们分别记录了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如下表: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第四次测量①号40404040②号40404040③号2525(
25
)25(1)补全表格中缺失的数据。(3分)(2)小明发现摆的快慢和摆绳长度
有关
,并且摆绳
短
,摆得快,摆绳
长
,摆得慢。(3分)
(3)小方发现
摆锤质量和摆的快慢无关
。(2分)
25有关
短
长
摆锤质量和摆的快慢无关
5.研究完摆后,小明和小方来到花园里玩荡秋千。他们发现秋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摆。(3分)他们看到三个小朋友在玩荡秋千,在初始条件相同,自由摆动的情况下,(
C)小朋友荡得最慢。A.甲B.乙C.丙C1我们的身体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能运用合适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并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知道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知道噪声、雾霾、污水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一、填空题。1.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
遗传因素
、
饮食习惯
、
睡眠时间
、
体育锻炼
和
精神情绪
等。
2.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
少年
。
3.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
脱鞋
,身体
站直
,目视前方。
4.人刚站在体重秤上时,体重秤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
体重秤指针稳定
后读数。
5.健康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和
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
遗传因素
饮食习惯
睡眠时间
体育锻炼
精神情绪
少年
脱鞋
站直
体重秤指针稳定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做法是(
C)。A.暴饮暴食B.沉迷电脑游戏C.注意体育锻炼2.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
C)个小时。A.8B.9C.103.五年级的小明同学的体重指数(BMI)是22千克/米2,他的体重指数是(
B)范围。
A.正常B.超重C.肥胖CCB4.为了增强呼吸功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A.锻炼身体B.蒙头睡觉C.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B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正常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
(
√
)2.小孩子从出生开始,会沿着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
✕
)3.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噪声、雾霾、污水等。(
√
)4.青春期是人体的第一个快速增长期。(
✕
)5.噪声只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影响,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
✕
√
✕
✕
四、综合题。1.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该怎么做?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②讲究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挑食,不偏食。③加强体育锻炼,参加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④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健康成长。⑤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心理健康。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等不良的生活环境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被污染的大气中生活和运动,呼吸时就会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人体中大部分是水分,长期饮用水质不良的水,会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等;污水中的一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还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体的健康。长时间戴耳机并使用音乐播放器或接触其他噪声,可能会导致听觉过敏或耳鸣等危害性症状。2.不良的环境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2身体的运动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知道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变化。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体会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填空题。1.
骨
、
关节
和
肌肉
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
相互配合
,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2.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
骨骼
。
骨骼
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
支撑身体
、
保护内脏器官
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
关节
。
4.人体共有
600
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
收缩
带动骨骼运动。
骨
关节
肌肉
相互配合
骨骼
骨骼
支撑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
关节
600
收缩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的是(
B)。A.关节B.骨骼C.肌肉2.当我们屈臂时,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B)。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收缩,放松B.放松,收缩C.收缩,收缩BA4.门、窗安装的合页和人体(
A)的功能相似。A.关节B.骨骼C.肌肉A3.有利于加强骨、关节、肌肉保健的做法是(
A)。A.体育锻炼B.挑食C.熬夜A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
)2.拿起桌面上的物品时,只有肌肉参与了运动。
(
✕
)3.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地关联着。(
√
)4.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
)5.很多机械都是模仿人体设计的,它们的某一部分相当于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的某一部分。(
√
)✕
✕
√
√
√
四、综合题。填写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序号名称功能①骨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②肌肉肌肉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肌肉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③关节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使骨可以做屈伸和旋转等不同的动作骨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肌肉肌肉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肌肉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关节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使骨可以做屈伸和旋转等不同的动作3心脏和血液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了解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一、填空题。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
心脏
、
血管
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心脏
收缩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
血管
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舒张
,血液由
血管
流回心脏。
3.心脏不停地
跳动
,血液不间断地
流动
。
4.合理的
休息
与良好的
睡眠
,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心脏
血管
收缩
血管
舒张
血管
跳动
流动
休息
睡眠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人的心脏1分钟大约跳动(
B)次。A.30~50B.60~100C.120~1502.运动3分钟后,心跳会(
A)。A.加快B.减慢C.不变3.跳动1分钟后,经常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
B)。A.多B.少C.一样BAB4.下列各项中,不是正确保护心脏的做法的是(
C)。A.睡眠充足B.经常锻炼C.无休息地工作C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正常情况下,经常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每分钟心跳次数少,心脏更健康。(
√
)2.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心跳一次。(
√
)3.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在两次跳动的间隙没有休息。(
✕
)4.合理的休息、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心脏更好地工作。
(
√
)√
√
✕
√
四、阅读资料,回答问题。人的心脏外形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向人体各个部分提供充足的血液,以供应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使人体维持正常的功能。在生命过程中,正常心脏始终是有节奏、有规律地跳动的,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心跳约60~80次,平均为75次。儿童的心率比较快,9个月以内的婴儿,心率每分钟可达140次左右。人体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心脏供给足够的血液,而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烟酒过度、饮用浓茶等都会对心脏的健康产生影响。经常运动、健康饮食、合理的休息、良好的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中医思维指导现代医疗创新
- 职工困难补助申请书
- 知识产权培训在提升员工意识中的作用
- 建筑机械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空气洗瓶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94854
- 中国哈密瓜卷心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学病理生理题库
- 短视频创作技巧教育类视频的吸引力打造
- 现代科技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以盆底疾病为例
- 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及流程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
- MOOC 中外铁路文化之旅-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课件-通信设备接地线接头制作
- 国际标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2023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高中物理 选修1 第四章 光(折射反射干涉衍射偏振)(2024人教版)
- 中医外科疮疡病
- 计算机安全弱口令风险
- 舜宇集团2024测试题
-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报告文学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