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1页
精神医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2页
精神医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3页
精神医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4页
精神医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医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X-XX-XXCONTENTS行业分析报告精神医疗行业定义1898-1958初步探索阶段产业链产业链政治环境1政治环境2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2行业驱动因素行业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现状行业现状行业现状行业热点行业制约因素行业问题行业发展建议竞争格局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代表企业1代表企业201精神医疗行业定义精神医疗行业定义精神医疗指对精神性疾病的医学治疗,是一种融合现代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学科,针对性地为特定患者提供适合其个体属性的科学治疗流程。狭义上来说,精神医疗特指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种针对特殊病症的专业治疗。广义上来说,精神医疗指通过影响病人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来获得疾病治疗效果的医疗手段,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精神疾病,是指由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性疾病。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根治较为困难,且有较高的复发率。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分类,精神疾病可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十个类别。其中除了序号为0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由脑部或躯体疾病所致,序号2的精神疾病由外部摄取的精神活性物质诱发,其他种类的精神疾病均是由成长发育、外部刺激、社会因素或未明原因所造成的精神或行为性障碍。在CCMD-3中,特别列出了与儿童相关的序号为7、8的两组精神疾病,指出儿童从3岁左右的便有一定的几率患上相关的疾病,未成年与成年人一样均为精神疾病的潜在病发人群。精神疾病可分为轻度与重度两种,CCMD-3中同样定义了不同种类精神疾病的达到严重症状的标准。轻度的精神疾病一般表现为情感或者思维的控制方面存在障碍,但在认知和行为能力健全;重度的精神疾病症状表现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严重受损,认知存在障碍,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甚者会做出伤害自身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可到达严重程度的典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癫痫性精神障碍等等。021898-1958初步探索阶段1898-1958初步探索阶段第一家精神病院建立,战争时期发展遭遇停滞,建国初期重新起步1958-1985起步阶段1986-2001转型阶段2001年之后完善发展阶段1958-1985起步阶段全国第—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各省市积极建设精神病院,文革时期遭受再—次打击1986-2001转型阶段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医疗卫生机构更加基层化,覆盖范围逐渐扩大2001年之后完善发展阶段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发布03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产业链上游:精神病药品生产厂、销售企业、低端医用耗材、高端医用设备产业链中游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社区诊所04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产业链上游精神医疗行业上游龙头企业已开始对产业链进行延伸,逐渐进军原材料生产领域,以规避高额进口原料的成本支出,攫取上游毛利。此外,伴随着上游原料生产企业的重组进程加快以及中国市场参与者技术水平的提高,精神医疗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有望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继续发展,逐渐抢夺外资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产业链中游精神医疗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精神医疗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产业链下游精神医疗行业下游企业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中国行业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05政治环境1政治环境1《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卫生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重点提出要对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鼓励精神病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精神卫生法》该法指出精神卫生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十分突出。为解决该问题,国家颁布此法,从医院,患者等各个方面规范精神医疗行业行为,保证行业实现健有序发展。06政治环境2政治环境2《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纲要》要求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在省级区域及地市级区域应根据需要规划设置精神、康复等市办专科医院(含中医类专科医院)。大力开发护理、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4万名,其中东部地区每10万人口不低于8名,中西部地区每10万人口不低于07政治环境2政治环境2《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精神康复医院、护理院、个体诊所等《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标准》规定了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应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及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建设标准按照病床数量的多少,将精神专科医院划分为199床及以下、200床~499床、500床及以上三种建设规模。08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庞大。全国1000多所精神医疗机构对应2亿多的患者群体,服务容量有限,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专业性强、声望高的医院诊所,常常出现“爆满”的局面。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的情况来看,挂号排队时间经常超过3个小时,单个患者所接受到的问诊时间被大大压缩。与之相反,一些社区性的精神卫生诊所却少有问津,患者对于精神医疗提供机构的专业性的敏感程度较高,体现出了明显的选择偏好。从就诊数量上来看,居民的生活压力与精神疾病患病率通常与国家经济水平正向相关。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精神疾病患病人数的日益增加,下游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09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1010201中国社会在进入21世纪以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民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国内精神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患病率逐年提高。但与之相矛盾的是社会重视程度仍保持较低水平,精神疾病的公众知晓率、就诊率偏低,这种状况严重抑制了精神医疗行业的发展。02高校培养的精神医学人才机制不健全;精神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充满风险;备受偏见等因素导致行业人才缺乏。而优秀医生的缺乏致使患者难以得到正确的医治,影响治疗效果。010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共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约6000万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23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数达110万。581万患者已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截至2016年底,全国精神病科执业医师共有1万名;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万张。011行业驱动因素行业驱动因素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行业实现加速成长1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药品数量增多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行业实现加速成长1中国政策积极向好精神医疗领域,促进行业快速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对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给予政策支持,促进该类医院发展。随后国家于2010年与2011年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与《关于专科医院设置审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做好精神医疗相关工作,鼓励精神专科医院的开设。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促进精神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要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受益于政策对精神医疗行业的鼓励,2017年,中国精神病医院数量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中国精神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行业发展态势向好。1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药品数量增多1精神医疗需求增加,精神医疗机构数量也随之增长。2017年中国精神病医院数量达到1,170家,同比增长10%,数量与规模均创下新高。精神医疗行业的整体条件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些优秀的精神医疗医院脱颖而出,例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该类医院依托高校,以专业的医师团队建立起专属科研中心,医疗水平位列前茅;引进了专业医疗和护理设备,加快治疗效率,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建立了专业科学的护理团队,医院的服务质量大大改善。中国精神医疗行业内优秀医院的涌现,使患者对精神医疗服务的信赖度逐步提升,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012行业驱动因素行业驱动因素需求侧多方拉动,催动精神医疗发展行业竞争促进行业正向发展需求侧多方拉动,催动精神医疗发展中国精神医疗行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除了因为国内巨大的患者基数,还得益于逐年增加的患病率.目前,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因素刺激着中国居民的神经,造成国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①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教育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人才需求逐渐趋于饱和,社会竞争压力大,失业率提高。国家统计局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972万人,较2013年的926万人增加了46万人。愈加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人民的生存压力增大,诱发了精神健康问题的产生;②城市化进程加快,精神医疗需求迫切。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8.5%。城乡间存在较大的生活差异,陌生生活环境与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及文化冲突致使城镇化居民承受过大压力,易诱发精神疾病;③二胎政策与中国老龄化步伐加快,中年人的养老与育儿负担加重,独生子女面临养老危机。高企的房价以及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百姓的家庭负担日益严重,财务负担转变为精神负担,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行业竞争促进行业正向发展在市场发展中,行业企业为争取竞争优势,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实力,在企业科研方面投入逐年增长,企业科研服务市场逐步打开,未来科研用检测试剂的服务主体趋于多元化013行业现状行业现状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19亿人口中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有4亿人,患病率高达17.5%。现有的精神专科医院数量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患病群体,表现为当下中国精神科医疗市场门诊人数不及患病人数的半成,精神医疗行业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仅为787所,到2017年已增长至1,170所,仅医院数量的复合增长率就高达10.4%。就增长速率来看,中国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数量处于增速发展的状态。2014年,中国精神病专科医院数量同比增速仅为5.6%,到2017年,增速已提高至14%,一年内净增精神病专科医院144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数量的高速增长证明中国精神医疗行业目前已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未来五年,中国精神病专科医院数量将保持复合增长率在15.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在2022年达到2,353所。014行业现状行业现状精神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研发进步基层精神医疗加速发展精神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研发进步精神医疗需求增加,精神医疗机构数量也随之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精神病医院数量达到1330家,较上年同比增长17%;2019年,我国精神病医院数量达到1545家,较上年同比增长16.2%。精神医疗行业的整体条件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些优秀的精神医疗医院脱颖而出,例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在精神医疗机构逐渐发展的同时,抗精神病药物行业也取得了进步。通过对精神病发病机制的了解,近些年我国不断开发新药品,降低原有药品的毒副作用。同时持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仿制药品质量,丰富仿制药种类。基层精神医疗加速发展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重点提及要发展基层精神医疗;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合理规范就医秩序。受益于政策的鼓励,基层精神医疗发展步伐加快。未来,伴随分级诊疗等鼓励基层医疗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市场份额和容量日益增大,得到进一步发展。015行业现状行业现状过去五年,中国精神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中国精神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55.0亿元人民币,之后按照17.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于2017年达到480亿元人民币。精神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影响:(1)中国经济水平繁荣发展,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医疗卫生的支出的比例有所增加。(2)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压力和社会竞争加剧,精神疾病患病的风险增加。同时,公众媒体对精神性疾病的关注度增加,人们开始正视个人的精神健康,改变了对于精神疾病的错误认知,促进了精神医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3)中国政府对精神医疗行业大力支持。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生效,对市场影响显著。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得到保障,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得到法律的支持,学校、社区等机构的精神医疗服务大规模展开,促进了精神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在未来五年,中国社会将沿着更加现代化与市场化的趋势继续发展,人民的精神健康意识将持续改善,中国精神医疗行业将保持约16.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016行业现状行业现状过去五年,中国精神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中国精神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55亿元人民币,之后按照17.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于2017年达到482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随着人民精神健康意识的持续加强,中国精神医疗行业将保持约16%的复合增长率,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017行业热点行业热点热点一精神医疗应用领域广泛热点二科研服务市场持续增长热点三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提高热点一精神医疗应用领域广泛热点二科研服务市场持续增长精神医疗行业具有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销售单价高等特点。热点三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提高精神医疗行业技术提升,多元化科研服务平台持续扩张,促进高价值服务企业品牌形成。行业产品化发展,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服务企业逐渐增多。018行业制约因素行业制约因素显好率与痊愈率较低治疗、康复费用较高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显好率与痊愈率较低精神疾病的显好率与痊愈率较低导致患者及家人对精神医疗缺乏信心,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治疗、康复费用较高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彻底治愈难度较大的特点,且部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需长期住院治疗,导致治疗、康复费用较高,表现出“高消耗且难痊愈”的整体特征。尽管近些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一般家庭仍难以负担精神疾病的全部费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我国精神医疗起步晚,起点低,精神医疗机构数量过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同样导致了精神疾病显好率与痊愈率低,阻碍精神医疗行业进步与发展。019行业问题行业问题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监管难度大高端产品发展落后质量参差不齐精神医疗行业缺乏完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商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行业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产品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丧失产品市场竞争力。行业监管难度大高端产品发展落后020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建议2提升产品质量2全面增值服务2多元化融资渠道2提升产品质量2(1)政府方面:政府应当制定行业生产标准,规范精神医疗行业生产流程,并成立相关部门,对科研用精神医疗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完善试剂流通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冷链运输环节的基础设施升级,保证精神医疗行业产品的质量,促进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2)生产企业方面:精神医疗行业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行业生产规范,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市场上已有多个本土精神医疗行业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的把控,对标优质、高端的进口产品,并凭借价格优势逐步替代进口。此外,精神医疗行业企业紧跟行业研发潮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全面增值服务2单一的资金提供方角色仅能为精神医疗行业企业提供“净利差”的盈利模式,精神医疗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企业业务收入因此受影响,商业模式亟待转型除传统的精神医疗行业需求外,设备管理、服务解决方案、贷款解决方案、结构化融资方案、专业咨询服务等方面多方位综合性的增值服务需求也逐步增强。中国本土精神医疗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在定制型服务领域发力,巩固行业地位2多元化融资渠道2可持续公司债等创新产品,扩大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公司债等额度获取,形成了公司债、PPN、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资等多产品、多市场交替发行的新局面;企业获取各业态银行如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其他中资行的授信额度,确保了银行贷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精神医疗行业企业在保证间接融资渠道通畅的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发债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促进自身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产品和市场的依赖程度,实现融资地域的分散化,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负债端的市场竞争力。以远东宏信为例,公司依据自身战略发展需求,坚持“资源全球化”战略,结合实时国内外金融环境,有效调整公司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分布结构,在融资成本方面与同业相比优势突出。021竞争格局竞争格局竞争格局1竞争格局2竞争格局1中国精神医疗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基层精神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其中,各类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大、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其市场规模在行业中占据绝对比例。中国精神病医院又可分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合计678所,民营精神专科医院492所,民营占比为41%。虽然公立医院仍然占据大多数份额,但民营医院发展势头更猛。2008-2017年,民营精神专科医院数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9.3%,明显高于公立医院9%。民营医院由于发展起步时间晚,经营模式更为灵活,其数量占比从2008年的10%快速上升至2017年的41%,发展势头强劲。但鉴于民营精神病医院往往规模较小,企业市值较低,民营医院在精神医疗市场市值占比较低,2017年仅为20%。竞争格局2中国精神医疗市场高度分散,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市场格局。2017年,中国前十大精神医疗集团的收入共占市场总收入不足20%,其中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市场份额位列第一,随后的是温州康宁集团、北京安定医院、广州精神病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等。前十名的企业中仅有温州康宁集团为民营性质的企业,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其余均为国有。中国精神医疗行业整体呈现以大型公立医院为主导,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份额零散的竞争格局。022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精神医疗加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在中国精神病医院中占主体地位,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合计678所,民营精神专科医院492所,民营占比为41%。民营精神医疗整体已经初具规模,但这些医疗机构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特点,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最终一批小企业将被淘汰。同时,大企业将抢占医疗资源进行兼并收购以增加市场份额基层精神医疗加速发展受益于政策的鼓励,基层精神医疗发展步伐加快。未来,伴随分级诊疗等鼓励基层医疗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市场的份额和容量日益增大,基层精神医疗进一步得到发展。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合理规范就医秩序。023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药品数量增多政策驱动民营资本崛起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药品数量增多精神医疗需求增加,精神医疗机构数量也随之增长。2017年中国精神病医院数量达到1,170家,同比增长10%,数量与规模均创下新高。精神医疗行业的整体条件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中国精神医疗行业内优秀医院的涌现,使患者对精神医疗服务的信赖度逐步提升,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政策驱动民营资本崛起自2009年起,中国全面推行新医改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随后,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纷至沓来(如图5-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