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一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一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一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一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课标: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重点:国家版图的奠定。难点:第二子目“疆域的奠定”头绪较多,是本课的难点。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2.雍正时期的朝廷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反映出军机处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促进了清朝统治吏治清明C.提高了中枢机关行政效率D.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3.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时间,《清史稿》有雍正七年、八年、十年三说。私家记载亦如之,而雍正谕旨则谓定议于雍正四年,并且每种观点都能引出许多相关史料,颇能自圆其说。对此现象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军机处创立时的政治地位较低下B.军机处草创时并没有很强计划性C.军机处之名正式出现于雍正四年D.军机处的创立可能在雍正朝之前()4.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地区管理方式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A.注重因地制宜B.提倡民族自治C.强化军事管理D.重海疆轻边疆()5.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这表明A.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B.伊犁将军完全统管其军政事务C.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D.清朝成功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6.康熙帝南巡到达南京,亲往明孝陵朱元璋墓拜祭,赞“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乾隆六次南巡,也屡至明孝陵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些做法意在A.效法汉族礼制B.恢复江南经济C.褒扬明朝功绩D.缓和满汉矛盾()7.雍正时期,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被要求改剃满族发型,官员还上奏建议归流区域“分设里长甲首”,“令百姓轮流充当”,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这反映了改土归流A.阻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B.强化了君主专制C.解决了边疆的安全问题D.增强了国家认同()8.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今南沙群岛在清朝称为A.万里长沙B.千里石塘C.小琉球D.万里石塘()9.下表为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据此可知,当时时间厦门舟山广州澳门康照3年——康熙61年2214505雍正元年——雍正13年10380乾隆元年——乾隆18年01780总计23141565A.广州的对外贸易规范有序B.政府外贸政策趋于保守C.“一口通商”逐渐形成D.雍正年间海患问题突出()10.“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此后清朝很快衰落,它给后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为政者应A.勤俭政事,善始善终B.轻徭薄赋,发展经济C.选贤任能,惩治腐败D.顺应潮流,避免虚骄二、非选择题11.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2)阅读上图,归纳三条有关元朝疆域的信息;依据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管理上有何不同。材料三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材料四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3)阅读材料三,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AADDBCD11.【答案】(1)形成: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拱卫边防;南征百越,设郡置官;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有效的管辖。(答出郡县制即可)(2)疆域信息:元朝疆域北抵北冰洋,南达南海,西逾葱岭,东北至库页岛;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元朝在吐蕃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理;在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物;在澎湖设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不同:唐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建立行省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3)观点:清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清朝的统一经历了三个阶段。意义: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或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或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1.【答案】A【解析】材料军机处体现出皇权达到顶峰,其实际职能是跪受笔录,“只供传述缮撰”体现出这一职能,故选A项;B项是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排除B项;明朝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排除C项;秦朝皇帝制度“别黑白而定一尊”,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据材料“随时以供召对……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可知,军机处行政效率高,而军机处自设立后逐渐成为中枢机关,这一规定反映军机处提高了中枢机关行政效率,故选C项;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通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体现的,而不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项;吏治清明指为官者清正廉洁少有贪污腐败现象,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强化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是通过皇帝的做法体现的,但材料中并未提及相关信息,故无从体现,排除D项。3.【答案】B【解析】对于军机处的设立时间,官方存在有多种观点且每种观点都能引出许多相关史料,自圆其说,这一现象说明军机处的规范化和稳定性不强,计划设立和事实运行有差距,故选B项;军机处负责国家军事大事,政令颁发,排除A项;本题讨论的是军机处设立的时间,排除C项;材料中所说的军机处设立的时间,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认可是在雍正时期,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蒙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等关键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管理特点,故选A项;根据材料“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可知伊犁将军的设置并非民族自治,排除B项;根据材料“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可知清政府对西藏进行行政管理,并非军事管理,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清朝时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并非“重海疆轻边疆”,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材料清朝“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表明,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继承人具有决定权,这说明清王朝对西藏实施了有效管辖,故选A项;伊犁将军管辖的是新疆地区,与材料西藏无关,排除B项;元代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排除C项;郑成功驱逐了占据台湾荷兰殖民者,与对西藏的管理无关,排除D项。6.【答案】D【解析】康熙乾隆的祭拜行为意在拉拢江南的文人士子,表明清廷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从而缓和满汉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项;康熙乾隆两帝祭拜明孝陵,说明他们认同明朝的正统,这种效法汉族礼制的行为只是表象,但绝非初衷所在,排除A项;祭拜明孝陵与恢复江南经济无关,排除B项;康熙帝称赞的是朱元璋本人的功绩,而非明朝的功绩,排除C项。7.【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雍正时期要求西南少数民族改剃满族发型,并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有利于西南少数民族从发型形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认同满清政权,故选D项;改土归流有利于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排除A项;改土归流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项;边疆的安全问题处理的是清朝与外国的关系,改土归流是西南地区土司臣服于中央,排除C项。8.【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今南沙群岛在清朝称为“千里石塘”,故选B项;万里长沙是元朝时期对南海诸岛的统称,排除A项;小琉球是位于台湾西南的一个珊瑚礁岛屿,排除C项;根据所学,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在元朝时统称为“万里石塘”,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反映的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外贸,再结合下表中厦门、周山、澳门到乾隆时期外贸船只都呈现递减甚至没有船只到达,而广州一地却由康熙年间50只到乾隆18年的78只呈现增长,结合所学知识是因为清朝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故选C项;从材料和表格无法看出对于贸易规范有序等具体信息,排除A项;题干并未说明清初康熙到乾隆外贸政策的变化,排除B项;从材料和表格中更是无从得出雍正年间海患严重,结合所学康熙收复台湾解决海患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辉煌时期,但是由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不了解世界发展趋势,致使中国长期以来闭关落后,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局面,故选D项;A项并非导致清朝很快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B项并非导致清朝很快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并非导致清朝很快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11.【解析】(1)第一小问形成,据材料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结合所学得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据材料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结合所学得出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拱卫边防;据材料一“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结合所学得出南征百越,设郡置官;结合所学得出修“五尺道”,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第二小问管辖,据材料一“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结合所学得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有效的管辖。(2)第一小问疆域信息,结合元朝形势图从元朝的疆域、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及对吐蕃地区、西域、台湾的管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二“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对地方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根据元朝的疆域图可知元朝通过在地方推行行省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力控制。(3)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