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1学年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百战不殆/怡然自得参差不齐/重在参与重蹈覆辙/清澈见底眼花缭乱/歌声嘹亮百战不殆/怡然自得参差不齐/重在参与重蹈覆辙/清澈见底眼花缭乱/歌声嘹亮馈赠/匮乏旗杆/枪杆C•荣膺/赝品D.胆怯/惬意哀悼/影影绰绰道观/走马观花温度/审时度势浩瀚/颔首低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炫耀报不平一代天娇头晕目眩B.苍茫闭门羹沧海桑田险象迭生C.泛滥核潜艇粗制烂造张慌失措D.班纹脱口秀克不容缓顾弄玄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①只要热爱生命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③既然钟情于玫瑰④既然选择了远方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二、情景默写.默写。(1)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2)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3),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5)天涯海角,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渔家傲》)三、名著阅读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根据下面选文,请写出相关的名著和主人公,并概述此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情节。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的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正在午后一点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又赶上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刚走几步,他觉到一点凉风,就像在极热的屋里从门缝进来一点凉气似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微微地动了两下。街上突然加多了人,铺子里的人争着往外跑,都攥着把蒲扇遮着头,四下里找。“有了凉风!有了凉风!凉风下来了!”大家都嚷着,几乎要跳起来。路旁的柳树忽然变成了天使似的,传达着上天的消息。“柳条儿动了!老天爷,多赏点凉风吧!”作品:主人公:故事情节:(2)请为《海底两万里》写一则推荐语。(可从内容、人物、艺术手法等方面选择其一,不少于50字)我的推荐语:四、综合性学习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前,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外首家入驻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的发电企业。这标志着国内首家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正式运营。该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基于“数据公寓”的理念,从运营、设计、建设、规划到检修等全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目前已具备设备集中监控、功率预测、设备运维管理等多项应用服务。此次大唐青海公司入驻,是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因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网青海电力将通过园区的深化建设,打通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有力推动青海绿色能源示范省创建。材料二1-7月份“规模以上电厂”工业发电量比重图1)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2)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请结合材料一,从材料二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五、现代文阅读一碗捞面条(1)到洛阳出差一周了。(2)下午忙完,我便决定回趟老家。夕阳余光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大街上车来人往。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家里这时候,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父亲一手接过我行李,一手拿着手机说话:“接到了,接到了,我们就回来。”说罢把电话递给我。电话里母亲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妈,我想吃你擀的捞面条。”(3)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4)“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剐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5)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6)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捞面,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7)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炽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炽灯散发的昏黄光纤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很大的力气。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8)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的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得受不住了。(9)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10)不一会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捞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我便又坐下来。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11)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不紧不慢,任由她唠叨。今日我却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12)“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我点点头。“对对,放点醋,这样好吃,我去拿。”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给我碗里倒。“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我摇摇头。“吃肉啊,那是我专门放面里的快吃!”我夹起一块肉放在嘴里,她这才算满意,站在一边看我吃。我没有劝母亲去吃饭,因为我知道,我没吃完,她不肯去。(13)一碗面吃完,汗水顺着脸颊淌下,这捞面味道,一半在嘴里,香而纯,另一半在心里,有点酸楚。一小滴液体流进嘴里,涩涩的,咸咸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我眼角渗出的泪。(有删改)7.作者为什么以“一碗捞面条”为题目?8.第(5)段中插叙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加点词给下面语句做批注。摘录:(1)家里这时候,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批注:摘录:(2)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的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批注:10.作者是怎样表达“母爱”这一主旨的?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经典难读?只是缺少方法韩少功(1)现在很多青年觉得经典作品难读,不好读。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得避免自己被流行文化快餐败坏口味,可能还要注意一些方法。(2)现场还原。经典大多是前人的作品,总是呈现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当下读者有经验隔膜。要克服这种隔膜,需要我们发挥一点想象力,设身处地,知人论世,在阅读时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现场,减少进入作品的障碍。比如,眼下活在都市的人,习惯于使用煤气和电磁炉,从没烧过秸秆和柴禾,对“人烟”这个词可能不会有多少感觉。他们从未经历过乡村生活和农业文明,一看到冒“烟”,那还不打电话119报警?当代人习惯于手机视频通话,大概也不容易对长相思、长相忆、长相恋这一类苦情找到感觉,不容易对渡口、远帆、归雁、家书这一类意象怦然心动。还有文学手法的差异也是这样。我曾说过,汉赋作家们为何那样喜欢白描铺陈?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为什么那样喜欢写静物,写个街道或修道院,一写就好几页?他们这样写是不是太啰嗦?要知道,那时候他们没有电视,汉代人更没有照相机,作家是让人们了解异域世界的主要责任人。他们不那样“啰嗦”,不那样详细报告,读者可能还不答应,还不满足。他们那样写的合理性,只有被放到当时的现场里,才能被我们同情地理解。(3)心智对接。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必以为自己有了飞机和电脑,就在一切方面都远超前人。其实,财富、科技是可积累的,是直线进步的,而在道德、智慧等方面却未必。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聚焦于女性地位:一个不愿成为男人“玩偶”的新女性,如何打破自己的婚姻困境。鲁迅后来写过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继续讨论这一话题。现在时间过去了一两百年,那个时代早已翻篇,但易卜生、鲁迅所说的问题解决了吗?据近期公布的数据,全国一年之内有五百多万例离婚案,涉及一千多万人,如果以十年计,就是一亿多人。这里面自觉悲愤、深感茫然的“娜拉”何止千万!不难看出,不管生活在什么时代,不论财赋和科技积累到什么程度,人的生老病死、恩怨情仇、穷达沉浮,都面临一些长久甚至永恒的难题。前人和我们差不多是同一张试卷面前的考生。那么,如果读经典是有意义的话,无非是这些作品提供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能给我们帮助。如果我们面对人生考题不得其解,能与前辈同学切磋一番,或向他们打一个“求助电话”.何乐而不为?在这个意义上.读经典就是读自己.读自己的难事和大事,这样才可能读出一种饥渴感和兴奋感。(4)多元互补。经典并非绝对真理.并非万能和终极.而且各有局限与缺失。好药没有用好的话.就是毒药。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好而知其短”.不要相信一个药方可以包治百病.可以包打天下。事实上.经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多元互补的百味良药.但切切不可乱用——使用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条件、因任务目标.组成不同的阅读配方,产生最好的组合效应,否则就无异于东施放颦,甚至是谋财害命。我经常被一些媒体要求提供推荐书目,总是感到很为难。因为我从不相信“万能药方”“通用药方”,不相信一纸书目可以适用需求各异的读者。(5)。读经典不是复制知识。饱读诗书如果只是读成个书呆子,读成一部留声机,就不如不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知识都需要用实践来激活,来检验,来消化,来发展创新。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根据这种知行观,读书、上课、拿文凭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只有读懂了人生与社会这本“大书”,在生活中尝过酸甜苦辣,才有一个教育过程的相对完整,才能使知识进入我们的血肉,成为真正可靠、可用的滋养与财富。(有删改)11.仔细阅读全文,然后给第(5)段开头补写一句恰当的话。12.请分析第(2)段的论证思路。13.请说说第(3)段最后一句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具体指什么?14.第(4)段与第(5)段能否调换?为什么?六、文言文阅读(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选自《墨子》)(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箪食/食之不能尽其才B.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C.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吾妻之美我者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乙)文墨子的话体现了墨子的品质。(乙)文中墨子的言行证明了(甲)文中的哪句话?七、诗歌鉴赏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的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八、作文任选一题作文。(1)我与的故事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kui/kui,dao/chuo,dQi/yi。gan/gan,guan/guan,cen/canoying/yan,du/duo,zhe/cheo每对读音都相同,分别是:qie/qie,han/han,liao/liaoo故选D。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报不平一一抱不平,一代天娇一一一代天骄。C:粗制烂造一一粗制滥造,张慌失措张皇失措。D:班纹斑纹,克不容缓刻不容缓,顾弄玄虚——故弄玄虚。3.A【解析】试题分析: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这几句诗出自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理解本诗几个意象是作答的关键。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1)家书抵万金(2)铜雀春深锁二乔(3)了却君王天下事(4)无可奈何花落去(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雀,勒。5.(1)《骆驼祥子》祥子故事情节:祥子被生活所迫,在炎热复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经历;先是烈日酷暑中拉车,又逢上暴雨中拉车想躲雨却不被允许,最后回家大病一场。(2)参考示例:本书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理解。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6.(1)我国首家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正式运营(2)将“运营”与“规划”调换顺序(3)新能源发电量中风力发电占据首位。(或新能源发电量中占比重较大的是风力发电和核能发电。)【解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标题的拟写。要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根据要求,标题可拟写为:我国首家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正式运营。(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画线句子的语病是语序不当。(3)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仔细观察图表,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主要信息是:新能源发电量中风力发电占据首位。7.(1)揭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母亲为自己做捞面条。(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3)是表达“母爱”、感恩母亲的寄托物。(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8.不可以,这段回忆在内容上更突出了我对母亲做的捞面条的怀念以及母亲对我的爱。结构上,照应上一句中的“我知道”。9.示例:“夕阳是害羞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乡夕阳西下时景色的静谧和美丽。运用对比手法,把母亲曾经的手和如今的手进行对比,突出了母亲多年来的付出和辛劳。10.参考要点:角度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如“神态”“语言”“动作”方面等等。角度二:选取亲历的典型事例。角度三:细节描写。【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以“一碗捞面条”为题目,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表达“母爱”、感恩母亲的寄托物,还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点睛: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8.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第(5)段中插叙的内容更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结构上照应上一句中的“我知道”9.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本题结合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对比的手法来赏析句子即可。10.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可以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等角度来分析。11.以行求知。(或知行合一。或知行并重。)12.先提出分论点即读经典的方法之一:现场还原。然后分析当下读者与经典隔膜的原因最后分别列举在文学意象和文学手法方面的例子来证明“现场还原”这一方法对阅读经典的重要性。(13.这些经典提供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能给我们帮助。我们面对人生难题不得其解时,可以从阅读的经典中寻找答案。14.不能。因为(2)-(4)段从读者阅读经典本身来论述,这三段衔接紧凑;而第(5)段是论述阅读经典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怎样在社会实践中内化经典的营养。(意思对即可【解析】11.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可以补充为:以行求知。1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第(2)段的论证思路是:先提出分论点,然后分析当下读者与经典隔膜的原因,最后举例证明“现场还原”这一方法对阅读经典的重要性。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在这个意义上”具体指这些经典提供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能给我们帮助。我们面对人生难题不得其解时,可以从阅读的经典中寻找答案。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2)-(4)段从读者阅读经典本身来论述,这三段衔接紧凑;而第(5)段是论述阅读经典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所以第(4)段与第(5)段不能调换。15.D16.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17.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1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或贤者能勿丧耳。)【解析】甲文选自:《孟子》作者:孟子年代:战国乙文选自:《墨子》作者:墨子年代:春秋甲文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乙文译文: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不如就此停止。”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一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制止我呢?”15.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意思都是“停止”。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食物/喂养。B:益处,好处/戴。C:华丽/认为美。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如:如果。则:那么。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7.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来阐述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墨子的话体现了墨子坚忍不拔的品质。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乙文中墨子的言行证明了甲文中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0.“见”字表现出不经意,体现出诗人恬淡、悠闲的心境;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0.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见”字表现出不经意,体现出诗人恬淡、悠闲的心境;而“望”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代持合同标准范本
-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12 help unit 1 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英文版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 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绢花加工合同范本
- 燃气合同范本模板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酸碱盐
- 项目护栏合同范本
- 工业CT发展及应用课件
- DBJ50∕T-098-2019 城市绿化养护质量标准
-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的临床应用课件
- (日文文书模板范例)请求书-请求书
-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2022牛排消费趋势报告
- TPM╲t4Step Manul(三星TPM绝密资料)
-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应用课件
-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
- 通达信指标——江恩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