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河南省淇县高级高一上学期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导学案_第1页
名校联盟河南省淇县高级高一上学期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导学案_第2页
名校联盟河南省淇县高级高一上学期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导学案_第3页
名校联盟河南省淇县高级高一上学期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2.用黑色笔准确科学的学科语言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并用蓝色笔纠错。3.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老师批改后红笔纠错。【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导学过程】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漪沦()残羹()罗绮()酵()河畔()青荇()浮藻()长篙()斑斓()自主学习阅读《死水》,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读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你觉得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确立重音、语调、语气,分析句式上的特点,体味“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阅读《再别康桥》,体味诗歌的“三美”。合作探究死水的“绝望”表现在哪里?(结合意象来谈)如何表现这种“绝望”的?(手法分析)你认为死水象征什么呢?4.分析理解《再别康桥》中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四.学生质疑,集体探究,合作解决。五.当堂检测1.下列对于《死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节,用“翡翠”“桃花”“罗绮”等华美、鲜艳的词语来描述死水,可见“死水”在作者眼里还是非常美好的。

B.第三节主要用嗅觉写死水之臭,写死水发酵时的情景:死水如酒,臭气熏天;泡沫如珠,乱蚊成群。

C.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D.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2.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六.课堂小结:学生发言,小结本节内容,老师补充强调并布置下一课时学习内容的预习任务。【教师寄语】1.竞争颇似打网球,与球艺胜过你的对手比赛,可以提高你的水平。2.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3.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资源交换签约名录(放大查看) 名录参见:://zxxk/wxt/list.aspx?ClassID=3060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资源交换签约名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