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读

版权使用警告:本内容由圣才电子书提供,付费购买阅读后,仅供个人或单位内部学习、参考,不能作为商业用途使用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西南大学2023年研;厦门大学2021年研;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①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②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是用于其他选择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③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不合理的。

 

2吉芬商品[浙江大学2023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

如图1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点,吉芬商品1价格的下降反而导致了对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X1″X1?和收入效应X1?X1′。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图1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边际要素成本[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研]

答: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支出。如果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则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MFCL即成本函数对投入要素劳动的导数恰好就等于劳动价格,用公式表示为:dC(L)/dL=w,其中C表示成本,L表示使用要素劳动的投入数量,w表示劳动的价格;如果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那么边际要素成本将随着该要素需求量的增加而递增,并且总大于该要素价格。

 

4价格歧视[东北财经大学2023年研;南昌大学2023年研;河南大学2023年研;西北大学2023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研;广东财经大学2022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研]

答: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为了增加利润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①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在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占有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市场会达到P=MC的有效资源配置,即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②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二级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的收益(或利润)会增加,部分消费者剩余被垄断者占有,垄断者会达到或接近P=MC的有效资源配置的产量。

③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是MR1=MR2=MC,即P1×(1-1/ed1)=P2×(1-1/ed2)=MC,整理可得P1/P2=(1-1/ed2)/(1-1/ed1)。由此可知,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厂商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产品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产品价格。

 

5逆向选择[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研;四川大学2023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23、2021年研;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研]

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Akerlof)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或柠檬市场模型(Lemonsmodel),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逆向选择的过程是:在价格p给定后,好车逐渐退出市场→买主出价越来越低→次好车又进一步退出市场→买主出价更低→二手车平均质量更低→…→p=0,q=0。这个均衡的结果是:最后没有交易,市场彻底萎缩。也就是说,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低质量商品会将高质量商品逐出市场。

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6消费者均衡[贵州大学2023年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3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研]

答: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①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MU/P=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②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簇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一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P1X1+P2X2+…+PnXn=I

MU1/P1=MU2/P2=…=MUn/Pn

 

7边际收益产品[西北大学2023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研]

答: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MRP=MP·MR。由于边际物质产品递减,因而边际收益产品递减,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有两种形式: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使用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在卖方垄断市场上,厂商根据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价格决定要素使用量,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8帕累托最优[北京工商大学2023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研;安徽大学2022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研]

答:(1)帕累托最优,又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当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该社会所处的一种理想状态。该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并因此得名。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2)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

①交换的最优状态,即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即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状态,即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分配也使社会成员总体福利最大。

 

9绿色GDP[南京财经大学2022年研]

答:绿色GDP是指各国用以衡量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损失之后新创造的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核算指标。大体上,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损失-(预防环境损害的支出+资源环境恢复费用的支出+由于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

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绿色GDP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成为新的发展观指引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指标。但目前绿色GDP在核算上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

 

10边际储蓄倾向[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研]

答: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MPS=?S/?Y。其中,?S表示增加的储蓄,?Y代表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有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边际储蓄倾向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储蓄倾向,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储蓄倾向。

 

11边际消费倾向[厦门大学2022年研;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研]

答: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用公式表示:MPC=ΔC/ΔY。其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代表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即边际消费倾向存在递减规律。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根据消费统计资料,短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消费倾向,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消费倾向。

 

12棘轮效应[北京邮电大学2023年研;西北大学2023年研;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研]

答:棘轮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的。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13投资乘数[四川大学2022年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研]

答: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小。即ki=ΔY/ΔI=1/(1-b),或ki=1/(1-MPC)=1/MPS。式中,ΔY是增加的收入,ΔI是增加的投资,MPC或b是边际消费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成比例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凯恩斯乘数”。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假设是:①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②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③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14效率工资[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研;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效率工资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根据效率工资理论,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的经营会更具效率。因此,即使存在超额劳动供给,企业保持高工资也是有利的。效率工资理论有以下四种:

①工人健康。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和工人健康之间的联系。工资高的工人因其饮食的营养更丰富,所以更健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会发现,支付高工资并且有更加健康、生产率更高的工人,比支付低工资从而有不健康、生产率低的工人更有利。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可用于解释欠发达国家的失业,但并不适用于美国这类富裕国家的失业,因为在美国这类富裕国家,大多数工人的均衡工资都远远超出保证其充足饮食所需要的水平。

②工人流动率。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与工人流动率之间的联系。工人离职的频率取决于他们面临的一整套激励,包括离职的利益和留下的利益。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越高,通常选择离职的工人就越少。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高工资来降低其工人的流动率。企业关心工人流动率的原因是企业雇佣并培训新工人是有成本的。而且,即使在经过培训之后,新雇用的工人的生产率也不如有经验的工人高。

③工人素质。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和工人素质之间的联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准确测定申请者的素质,当一个企业支付了高工资时,它就吸引了更好的工人来申请这份工作,从而提高了其劳动力的素质。

④工人努力程度。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和工人努力程度之间的联系。企业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高工资使工人更渴望保持他们的工作,从而给予工人付出最大努力的激励。如果工资在使供求均衡的水平上,工人就没有什么理由去努力工作,因为即使被解雇,工人也能很快找到一份支付同样工资的工作。因此,企业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可以激励工人不要逃避责任。

 

15理性预期[南京大学2021年研;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研]

答: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