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数控改造_第1页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数控改造_第2页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数控改造_第3页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数控改造_第4页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数控改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FL—p00FL—p00(1-n2)=2兀r|i0-F'xL3m02兀耳^2-z1(1-n02)—-x4653x0.5(1一0.92)—28.16N•cm2kx0.8x-124“0—滚珠丝杠副未预紧时传动效率n0-°,9上述三项合计:M—M+M+M—541.4+99.64+28.16—669.2N•cm起amaxf0快速移动时所需力矩M快:M—M+M—127.8N•cm

快f0(3)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M切:FxL&2kniFxL2718x0.5M—M+M+M—M+M+0—127.8+—387.48N•cm切f0tf02砂2kx0.8x2524从上面计算可以看出,M起、叫夬和M切三种工况下,以快速空载起动所需力矩最大,以此作为初选步进电机的依据:九—当步进电机为三相六拍时:九—当步进电机为三相六拍时:—0.951jmax最大静力矩Mjmax—669%.951—703・68N•cm-7.0368N•m150BF002型最大静转矩为13.72N•m。大于所需最大静转矩,可作为初选型号,但还必须进一步考核步进电机起动矩频特性和运行矩频特性。计算步进电机空载起动频率和切削时的工作频率1000x2.360x1000x2.360x0.01—3833HZmax60x5

f二將」6爲二833HZp综合考虑,查表选用150BF002型直流步进电机,能满足使用要求。六结论本课题的目的通过对X5032立式铣床的进给系统的数控改造来了解并掌握普通铣床进给系统的数控化改造,改造后的铣床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提高了机床的纵向和横向的精度,使分辨率达到了0.01mm,并能够进行特殊的零件加工和复杂的零件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的零件精度变高,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做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针对这个课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制定出了改造方案,按照老师的总体进程安排,最后准时的完成本次设计。在这次设计中碰到了种种困难,比如刚开始有些参考书籍不容易借到、再来是进程安排的探索,怎样的进程安排才能及时的完成设计等等。在这次的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尤其感觉到细心的重要性,很多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这就需要比较细心的去做事才能做好。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在某些地方可能有些错误,希望各位老师能见谅。毕业设计是大学的最后一门课程,我深感荣幸能够遇到王仁德副教授如此负责认真的老师来指导我完成这最后一课,为我的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毕业设计期间,王老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们的设计进行严格的要求,以其渊博的知识为我们的设计解难释疑,以其平易近人的态度来指导我们。从王老师那里我们学会如何设计,更学会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他的那种工作态度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对王老师的指导帮助表示非常的感谢,感谢王老师带领我接触学习了数控机床改造的设计,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设计的思维。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为我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的起点。从王老师那里能够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学会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大学生活四年,我也非常感谢我的母校,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激那些曾经教导我的老师,让我能顺利的完成这四年的大学生活,还有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支持与鼓励,是你们陪伴我度过了大学这美好的时光,这将是我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经历。将来步入社会,学会以诚待人,用心和各界人事交流。本人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错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我一定虚心接受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此致敬礼参考文献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晏初宏.数控机床结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文怀兴.数控铳床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刘朝儒,高政一.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李善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文怀兴.数控铳床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M].兵器出版社,1999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吴振彪.机电综合设计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系统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杨恢先,黄恢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刘文波,段智敏.数控机床结构、原理与编程技术[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1153=25c=2x0.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