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智能装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智能装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智能装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智能装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智能装备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智能装备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4月目录一、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涨拉动智能装备发展 PAGEREFToc368502620\h41、智能装备行业增速超过25% PAGEREFToc368502621\h42、产业升级是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 PAGEREFToc368502622\h53、人力成本上涨和人口老龄化促使智能装备行业崛起 PAGEREFToc368502623\h74、政策导向扶持高端装备发展 PAGEREFToc368502624\h10二、工业机器人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PAGEREFToc368502625\h111、工业机器人是智能装备的关键产品 PAGEREFToc368502626\h112、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从汽车向其他产业渗透 PAGEREFToc368502627\h133、应用行业呈现多样化,未来市场增速保持20% PAGEREFToc368502628\h164、我国将是未来机器人的主要市场 PAGEREFToc368502629\h185、我国机器人保有量密度较低,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PAGEREFToc368502630\h21三、重点公司简况 PAGEREFToc368502631\h221、机器人 PAGEREFToc368502632\h22(1)智能装备领航者,增长迅速 PAGEREFToc368502633\h22(2)“国家队”出身,技术优势明显 PAGEREFToc368502634\h24(3)下游快速发展带来公司高速增长 PAGEREFToc368502635\h25(4)公司新产品储备丰富,期待爆发 PAGEREFToc368502636\h26(5)激光成型设备——持续获得订单 PAGEREFToc368502637\h28(6)政府补贴有望保持稳定 PAGEREFToc368502638\h302、博实股份:包装码垛设备龙头 PAGEREFToc368502639\h30(1)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 PAGEREFToc368502640\h30(2)下游行业稳步增长 PAGEREFToc368502641\h33(3)竞争格局——国内龙头地位稳固 PAGEREFToc368502642\h35(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明显 PAGEREFToc368502643\h37(5)大系统自主成套优势赢得市场空间 PAGEREFToc368502644\h38(6)服务市场开拓顺利 PAGEREFToc368502645\h39(7)公司财务状况稳定 PAGEREFToc368502646\h39一、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涨拉动智能装备发展1、智能装备行业增速超过25%智能装备是具有预测、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装备的总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工业机器人是智能装备的典型代表,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为传统的装备制造以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产业变革。国务院制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未来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力量,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代表了装备制造的发展方向,智能装备则是所有制造业的基础。目前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正逐渐形成。其代表的智能化、柔性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将是未来我国经济的有力支撑。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装备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2023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十四五”规划显示,到2023年智能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到2023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2、产业升级是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目前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可以预见未来整个工业的增长在GDP中的比重仍将保持在40-50%。制造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制造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隐患,企业长期沿袭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凭借着国家资源的硬实力,依靠低自然资源成本、低资金成本、低劳动成本、低环境成本,同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获得经济效益,“世界的加工厂”这种发展模式亟需改进。从全球经济角度来看,过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承接了全球产业链的转移,而在最近一轮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产业链开始出现新变化。以往的产业转移都是单方向的由上往下的转移,即由经济发达国家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次转移出现了双向的转移。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以出口或代工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由中国向越南、缅甸、印度、印尼等劳动力和资源更低廉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由中国沿海地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同时也有一部分高端制造业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引导下回流。我国的“世界加工厂”发展模式正逐渐被证明无路可走,中国制造业亟需寻找新的支点。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智能装备的发展不可忽视,制造业升级需要智能装备帮助一般制造业从繁重的人力劳动中解脱,降低生产成本,更多的投入到研发和服务中去,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在未来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智能装备将围绕产业升级得到进一步发展。3、人力成本上涨和人口老龄化促使智能装备行业崛起造成这次产业转移新动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明显,过去的优势正逐渐消失。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大国的人口结构为工业部门提供了“无限供应的劳动力”,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只需支付很低水平的工资,即能够获得使企业扩大的足够的劳动力。这种方式让中国在过去30年间经济飞速发展。从2023-2023年开始,随着东南沿海“用工荒”的出现,这一发展模式开始受到挑战。从统计来看,过去五年间,我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以每年14.5%的复合增长率逐年上涨。同时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完善,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在逐年的上升,我国正走入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拐点。从2023-2023年开始,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工资性收入增速从不到10%一跃上升至接近20%,并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2023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速略有放缓,但随即迅速反弹,达到了2023年22%的增长。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时期已成过去,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水平重心上移,工业企业在未来的扩张中不可避免要受到人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我们认为人力成本上升将倒逼劳动生产率提高。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我国机械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3、22、11个百分点。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但我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美国制造业全国劳动生产率是每人每年18万美元,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尚不到20万人民币。如此大的差距将倒逼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预见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发展,这将直接为智能装备行业提供广阔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统计公报数据,2023年末我国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攀升。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我国15至64岁的人口总数将从2023年开始下降,相应的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将迅速上升。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将加剧人力成本的上升,从而间接的使智能设备发展加速。4、政策导向扶持高端装备发展面对我国制造业的困境,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早在2023年我国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战略位置,确立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针对发展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满足重点建设工程及其他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制定了振兴措施并明确了工作方向。2023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规划了未来的市场前景,到2023年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到2023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政策的支持将保证智能装备行业的迅猛发展。二、工业机器人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1、工业机器人是智能装备的关键产品我国目前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制造业方向发展,振兴制造业、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看,生产手段必然要经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变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已经成为不少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作为智能装备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自然成为企业较理想的选择。机器人工作站,特别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不断出现,不仅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也给用户带来了显著效益。我们认为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将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形式。机器人生产线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工业机器人单体,二是构成工业机器人的各子系统,三是工业机器人单体及其他辅助系统构成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单体一般由主构架(手臂)、手腕、驱动系统、测量系统、控制器及传感器等组成。机器人手臂具有3个自由度(运动坐标轴),机器人作业空间由手臂运动范围决定。手腕是机器人工具(如焊枪、喷嘴、机加工刀具、夹爪)与主构架的连接机构,它具有3个自由度。驱动系统为机器人各运动部件提供力、力矩、速度、加速度。测量系统用于机器人运动部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控制器(RC)用于控制机器人各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使机器人手爪或机器人工具的中心点以给定的速度沿着给定轨迹到达目标点。通过传感器获得搬运对象和机器人本身的状态信息,如工件及其位置的识别,障碍物的识别,抓举工件的重量是否过载等。在辅助系统的帮助下,机器人生产线可以完成工件的翻转定位,配合着单体的姿态完成特定的工序。2、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从汽车向其他产业渗透自从2023年金融和经济危机结束以来,全球自动化行业加速发展,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6.5万台,同比增长37%,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后,2023年和2023年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强劲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2023年虽然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工业机器人需求,但依然达到了15.9万台的规模。我们预计到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会进一步增长,达到21万台,包括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制造业各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会继续保持稳定。机器人主要用在规模性的制造业上,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采用机器人取代人力的利益是直接而巨大的。另外与人工相比,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投资回收期较短。以生产电脑外围设备的深圳雷柏科技股份为例,原先一条110人的键盘生产线,引入机器人后,现在只需要5名工人。机器人价格虽然不菲,但如果投产后24小时生产,3-5年即可收回成本,而一般机器人的平均寿命为12年。而且机器人天然就是“熟练工”,不仅更能保证效率和产品质量,也省掉了企业高昂的员工培训费用。回顾历史,德国、日本的机器人应用都是从汽车制造业开始的,机器人随着汽车业的发展而进步。从全球来看,目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焊接,装配,搬运等环节,可以节省大量人工成本。下游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配件行业,从数据统计估算,汽车产业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数量为400-700台,处在第一位,主要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品质一致性要求较高,适合机器人的应用。近些年来可以看到机器人的应用正在逐步从汽车向其他行业渗透,包括电气电子、石油化工、橡胶和塑料以及食品工业等。3、应用行业呈现多样化,未来市场增速保持20%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领域,随着我国制造产业的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减弱,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逐渐向电子信息、石化化工及普通制造业等领域延伸。目前我国机器人市场分布中汽车及零配件工业占据了33%,为第一大应用行业,其次是电子电气行业,占到了31%。从下游产值增速来看,汽车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0%以上,电子电气制造业这一指标也保持在10%左右,我们预计在这些领域应用的机器人增速不会低于行业的增速。随着机器人产品在其他行业应用,机器人市场将呈现出多样化及专业化分工,由于各个行业的应用条件及工序不同,将会出现专业化的公司为特定行业的客户服务,市场下游也随之出现多样化。我们预计2023年以前我国机器人单体市场将保持每年20%增长,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今后三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将累计增长11.8万台套。以每台30万元计算,我国机器人单体市场平均每年100-150亿元。一般机器人将以包含单体的生产系统方式销售,一套系统的产值大约为单体的3倍,以此计算未来我国每年机器人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在350-400亿元。4、我国将是未来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从全球机器人销量来看,北美、日本、韩国、德国以及中国是主要消费国,总需求超过了全球机器人销量的70%,其中中国占总销量的13.60%。2023年中国、北美和德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显著增长,增速分别达到50.7%,48.8%和38.9%。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23年全球机器人销量达到18万台左右,同比增长9%,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增速较2023年有所下降。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6,902台,同比增长19.2%,同期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的销量增速分别为15%、11.1%、4.9%和-2.7%,中国在主要消费国中增速最高。中国市场对机器人的强劲需求刺激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3年中国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14.87%,在2023年占比13.6%的基础上继续上涨。预计到2023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6,000台,占全球比重18.0%,成为规模最大的市场。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前进动力来源于下游行业驱动因素的变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下游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将摆脱以往的人口红利模式,更多的依赖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因此机器人产业有了发展的契机,我们预计未来3-5年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峰。5、我国机器人保有量密度较低,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评判机器人产业发达与否可以用机器人保有量密度来计算,从目前数据来看,我国汽车制造业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数量仅为美国的12.8%,日本的8.9%,在其他产业,我国的机器人保有量密度更低。较低的保有量密度表明我国制造业可以替代的空间很大,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们预计我国的机器人保有量将保持上升的趋势。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将成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有鉴于此,包括ABB集团、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和库卡机器人集团在内的全球机器人行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目前,仅上述国外企业就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55%以上,且仍在不断强化布局优势。在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占据前十位的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其中,发那科(FANUC)、安川(YASKAWA)、库卡(KUKA)、ABB等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内品牌实现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三、重点公司简况1、机器人公司作为国内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技术储备丰厚,新产品研发梯队成熟,能够保持较高增速。下游客户结构趋于分散,汽车行业仅占比30%,有利于抵御经济周期风险。新产品即将进入爆发期,看好公司行业龙头地位以及新产品储备。(1)智能装备领航者,增长迅速公司定位于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提供者,其核心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先进制造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自动化装备、能源自动化装备、先进机器人技术等。2023年收入达到10.4个亿,过去5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增速达到了48.6%,公司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1.2%,净利润实现9,744万元,同比增长15.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654万元,同比增长39.55%。由于去年上半年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较多,扣除此影响后可以看到,公司主营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装备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成套系统、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激光技术设备、以及智能服务型机器人。从公司各项业务来看,工业机器人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较为明显,在两次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一年,都因下游投资增速放缓而增长较慢,占营业收入比例略有下降。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设备则增速较为稳定,主要由于AGV小车在电网领域的大量投放。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业务主要用于汽车及零部件的组装检测,近两年成功开拓了低压电器行业市场,增长较为迅速,占营业收入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交通自动化系统由于沈阳地铁1、2号线交付高峰已过,新线尚未招标,去年有所下降。(2)“国家队”出身,技术优势明显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沈阳所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公司的前身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工程部,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承担主体,该研究部率先开始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进程。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国内最早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专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并创造了该领域的十八项全国第一。公司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机器人行业的垄断,创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机器人技术工程化、产品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居于国内行业龙头地位。(3)下游快速发展带来公司高速增长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公司强大的技术储备以及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公司内部来说,公司有一系列的新产品研发梯队产品。公司的控股股东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能够给予公司丰富的经验指导。从外部来看,过去几年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汽车产量从2023年的930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1,827万辆,三年时间翻了一番,这为机器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机器人应用逐步向电子等其他行业转移,从电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2023年还保持近40%的增速,下游的演变交替着促进机器人行业发展。(4)公司新产品储备丰富,期待爆发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线——等待大面积推广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备涵盖自动装配生产线、自动检测生产线、自动校核生产线等成套装备。主要涉及的行业有汽车零配件的装配与检测、低压电器的装配与检测、军工产品的加工专机以及其它行业成套设备等。产品涉及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系统、悬挂系统、空调压缩机、门锁、座椅、各种传感器、阀和发电机、电动机等,以及低压电器行业的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微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和电机启动器等。2023年公司拿到DCT变速箱订单,为下一步开拓国产DCT市场奠定了基础。特种机器人——开拓蓝海市场2023年公司自动转载机器人和重载移动机器人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并于年底成功实现交付。该两款特种机器人产品是公司进军特殊业务领域的成功开端,未来产业化空间巨大。公司已获得订单2.93亿元,并将于年内全部交付。公司在军方委托下积极研制多款新型号特种机器人,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开拓了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利于公司持续获得订单,为公司在军工等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凭借现有产品批量化生产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储备开发和转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将成为公司持续利润增长点。全面打入国防科技领域这个新蓝海市场。洁净机器人——新品投放市场洁净自动化技术及装备是公司的新兴主导产业之一。公司洁净机器人向着成套化、规模化发展,公司现已完成部分单元模块的开发。主要有大气机械手、真空机械手、预对准装置(Aligner)、自动提升装置、SMIF(FOUP)及EFEM接口设备;垂直关节型及水平关节型基板(FPD)搬运机器人、洁净镀膜机械手、洁净搬运机械手、洁净AGV、RGV及洁净物流自动传输系统等。主要应用领域有IC装备、平板显示、电子、生物制药和食品等行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2023年公司凭借产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客户范围,将产品成功销往半导体行业发达的台湾地区,为公司洁净机器人业务深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受产能限制,公司这一业务今年贡献业绩并不明显,预计明年开始放量。(5)激光成型设备——持续获得订单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获得激光快速成型装备(3D打印设备)的订单。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新款3D打印设备,即“同步送丝激光3D打印设备”,其致密程度和材料利用率更高,将成为喷粉激光快速成型设备的有益补充。公司将继续发挥产业化优势,加大新技术产业化推广,进一步拓展航空航天、模具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重要部件直接成型的应用。上半年公司以激光焊接、激光再制造(激光熔覆、激光快速成型等),激光切割、激光打标等成套装备为突破口,确立产品高性能、标准化方向发展。公司依托近年来技术、产品及市场的丰富积累,瞄准冶金、船舶、航空航天、电池等领域,联合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不断提高独立承接大型激光成套装备项目能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Delta机器人——进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利器Delta机器人属于高速、轻载的并联机器人,一般通过示教编程或视觉系统捕捉目标物体,由三个并联的伺服轴确定抓具中心(TCP)的空间位置,实现目标物体的运输,加工等操作。Delta机器人是典型的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整体结构精密、紧凑,驱动部分均布于固定平台,这些特点使它与传统串联机器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第一,承载能力强、刚度大、自重负荷比小、动态性能好。第二,并行三自由度机械臂结构,重复定位精度高。第三,可以超高速拾取物品,一秒钟多个节拍。Delta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电子产品等加工、装配。包括各类食品包装生产线、药品分拣收集、电路板焊接、轻质产品的包装及加工装配等。传统上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Delta机器人的出现将使劳动力替代进程进一步加速。(6)政府补贴有望保持稳定公司政府补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资金,主要以项目方式获得,不计入营业外收入,对当期损益没有影响;二是辽宁省、沈阳市、杭州市等地方政府支持的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偶发性比较大;三是增值税退税,每年一千万左右,比较稳定。总体来看,国家的补贴补充了公司的研发能力,而且补充项目建设资金,有些不限制应用目的的,甚至可以补充流动资金,这些影响大于营业外收入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到来,工业自动化行业越来越被各级政府重视,类似政府补贴将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2、博实股份:包装码垛设备龙头公司主要从事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的生产及服务。受益于下游行业人工替代进程,由于应用领域分布广泛,公司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我们看好公司细分行业龙头地位,以及产品可移植性。预计随着应用领域逐步开拓,公司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1)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公司主要从事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化肥、盐化工、煤化工、冶金、港口物流、精细化工、食品、饲料等行业,包括“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和“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两大系列产品。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主要适用于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ABS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精制盐(工业用盐、食用盐等)、碱(纯碱、烧碱等)等粉粒状物料的成品包装码垛生产过程。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主要适用于丁苯、顺丁、丁腈等合成橡胶凝聚工艺之后的洗胶、脱水、破碎、干燥等产品精制工艺过程,以及产成品的称重、压块、包装、码垛或装箱等生产过程。公司主要业务首先是从化纤行业的长丝包装码垛,以及石化化工行业聚丙烯、聚乙烯粒料的包装码垛开始的。2023年,公司推出的粉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开始应用,结束了国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同时向FFS包装技术及其配套的称重技术和码垛技术进军,此技术代表了未来包装技术发展方向,并于2023年成功推出国内首套FFS全自动包装码垛设备。在粉粒料包装码垛设备的经验总结之上,公司逐步攻克了橡胶挤压脱水技术、带式干燥技术、膨胀干燥技术及产品。这三项技术是橡胶产品精制工艺中的核心技术,曾长期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外公司垄断,公司在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领域又一次打破了国外的垄断。(2)下游行业稳步增长公司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行业,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将带动合成树脂等粉粒状石化产品及合成橡胶的旺盛需求,从而带动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加。在加快推进石化设备自主化、提高成套设备国产化率的政策指引下,大型化工基地的建设为公司的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及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3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达到5,213.3万吨,同比增长5.5%,合成橡胶产量达到378.6万吨,同比增长7.06%,均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以每套生产线每小时处理10吨物料的标准产能计算,每条生产线每年产能在8万吨左右,我们预计未来每年我国合成树脂产能将以10%的速度增长,新增产能带来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7亿元,同时由于设备技术更新换代,我们预计现有产能将以每年20%的速度更换,这一需求将带来9.5个亿的市场,未来三年我们预计合成树脂行业的设备需求将达到14.2亿元。同样,我们预计合成橡胶的市场将达到20.7亿元。由于公司在合成树脂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30%,在合成橡胶领域占有率更是达到了90%,公司的市场空间巨大。除了合成树脂及合成橡胶外,公司设备还能应用在化肥、盐化工、以及粮食、食品等行业。若这些行业均实现人工替代,公司的自动包装码垛设备市场将成倍增长。(3)竞争格局——国内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所从事的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领域属于自动化设备行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涉及的工艺过程流程长、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是壁垒较高的行业。进入该行业的企业不多,产品销售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在预制开口袋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方面,目前,国内外能够提供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较多,公司的市场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国内。但国内竞争对手多数规模较小,有的技术实力不强,只能生产单机产品或单元系统产品;有的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客户满意度等诸多不足。与之相比,公司在整体综合实力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FFS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自主完成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市场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德国的几家公司。这几家公司比较专注于单元系统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产品成熟、技术先进。与这几家公司相比,公司在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相当,但在产品价格、大系统成套以及全方位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方面,目前国内另有两家公司进行研发和应用,在局部市场与本公司展开竞争,但其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低,与公司相比,其整体综合实力尚有较大差距。在国外,美国、瑞士的几家公司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专业从事单元系统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产品成熟、技术先进。这几家公司相比,公司在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相当,但在产品价格、大系统成套以及全方位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典型产品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5%-30%,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产业实践和技术创新,公司已经拥有高速高精度全自动称重技术、高速包装技术、高速码垛技术、拉伸套膜包装技术、合成橡胶脱水、干燥、成型、包装、码垛技术等核心技术。并且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地打破了该技术及产品领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尤其在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及FFS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方面,公司目前是国际上少数几家能够从头到尾独立完成自主研发、成套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企业之一。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连续运行性强,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一套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每天处理的物料产值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上千万元。一旦因设备故障造成生产中断或停产,将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客户在选择设备供应商时非常慎重,要求供应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可持续的产品研发能力、良好的产品制造手段、成功的项目实施经验、专业化的项目团队和长期综合的服务能力,否则,很难赢得客户的认同。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难有厂家能打破技术壁垒,公司的技术优势明显。(5)大系统自主成套优势赢得市场空间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通常由几十台单机产品及单元系统产品组成,因而系统集成乃至大成套供货是石化化工装备的主要形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机产品的竞争力在逐渐减弱,市场营销的难度越来越大,其生产企业若想发展壮大非常困难。同样,单元系统产品的生产企业只有与其他厂商配合,使产品配套为成套设备,才有助于实现销售。这些由多个厂商联合提供的“成套”设备,在技术水平、设计理念、制造标准、技术支持、产品对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和不足,势必给客户增加沟通协调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总体上仍缺乏竞争优势,客户也不愿意接受和使用这样的设备。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公司已完全掌握了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中的关键技术,产品涵盖了单机设备、单元系统设备到成套设备的整个产品层次,能够满足客户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6)服务市场开拓顺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保内服务和保外服务。保内服务是指产品质量保证范围内的服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安装指导或安装、调试、操作培训、技术咨询及保修服务等内容,属于免费服务;而保外服务是指产品质量保证范围之外的服务,主要包括备件服务、保运服务、检修改造服务等内容,属于收费服务。根据以往的备件销售情况,客户每条生产线每年的备品备件采购额约占该生产线价格的5%-8%之间。保运服务中所需的备品备件,通常由客户向发行人另行订购并结算。根据公司以往的检维修及改造服务项目数据测算,每条生产线每年的检修改造服务费用在3-7万元之间。检修改造服务中所需的备品备件,通常由客户向发行人另行订购并结算。经过测算,检修改造服务费在5,000万左右,备件销售市场更是每年达到了2.5亿元左右。目前公司已在淄博、上海、茂名、独山子、天津和彭州建立了6个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框架已基本构建,正逐步摸索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未来随着公司产品保有量的增长,服务收入将随之增长。(7)公司财务状况稳定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24.5%,2023至2023年四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8%,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订单结构导致毛利率略有下降。2023年1季度公司收入增速实现4.45%,同时净利润增速高达48.97%,主要由于期间费用率下降,尤其是公司上市后募集资金利息收益影响明显。

2023年输送带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5月目录一、输送带为易耗品,需求稳定 31、下游应用广泛,为易耗品 32、产能会保持一定冗余度,需求为关键问题 53、下游客户产量仍然增长,输送带需求稳定 6二、关键竞争力是质量和品牌,优势企业集中度提升 71、高端领域进入壁垒高 72、大企业和小企业经营模式显著不同 73、客户越发关注质量和品牌 84、优势企业集中度提升 9三、橡胶大跌,盈利显著改善 101、天胶集中成熟,价格大幅下跌 102、合成橡胶跟随天胶下跌,跌幅更大 103、橡胶价格下跌的弹性将显著改善公司业绩 11四、行业重点企业简况 121、宝通带业:品牌优势明显,价值严重低估 122、双箭股份:行业龙头优势明显,煤炭市场稳定增长 14一、输送带为易耗品,需求稳定1、下游应用广泛,为易耗品输送带又叫运输带,广泛用于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用于输送各种块状、粉状固体或成件物品。输送带可以实现运输过程自动化,操作安全,能够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典型的实验表明,使用带式输送带比人力作业减轻劳动强度60%,减少人工40%,提供工作效率3.5倍;如果与码垛机和其他机械联合作业,可以减轻劳动强度75%,减少人工40%,提供工作效率8倍。此外,输送带运量平滑连续,可灵活调整输送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形限制,工作效率优于螺杆输送、振动输送及加压导管输送等方式。目前有两家上市公司生产输送带,宝通带业和双箭股份。输送带主要应用的领域是煤炭、钢铁、水泥和港口行业(见表1和图1),这些领域都是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量繁重的场所。大型流水线客户一般都定期更换输送带,耐高温带更换周期1~3个月,高强力输送带更换周期为6~12个月,为易耗品。为了保持生产线稳定,客户一般会避免随意更换供应商,而是沿用之前的供应商。由于输送带在生产成本中占比相对较小,为易耗品,下游客户需求稳定,价格不敏感。图2为输送带生产流程的简化图,其中关键的技术环节是橡胶的配方、填充物的选择和胶带硫化。在各种品种输送带生产过程中,只有钢丝绳芯带需要独特的恒张力定伸环节,其他织物芯、聚酯芯、帆布芯等输送带的生产装臵都是可以通用的。2、产能会保持一定冗余度,需求为关键问题输送带企业的产能会保持一定的冗余度。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柔性生产,生产过程为离散式生产,与化工企业连续生产不同,离散型生产中,产能存在很大的浮动空间,通过加快生产速度,可以提高生产能力。二是输送带规格比较多,主要的规格指标有骨架、功能、橡胶配方、添加剂、厚度、宽度等等。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生产不同规格的输送带需要调整生产线,这样使生产能力存在很多冗余。各种规格的产品统计也会存在很多折算的问题。三是生产折旧占比很低,一般在生产成本中占比低于3%,所以提高产量不能显著分摊固定成本。因为生产线投资不大,企业一般会保持一定的剩余生产能力。产能能力和规模将不是关键的竞争优势,公司经营业绩主要取决于需求景气。由于行业产能的特点,企业均为以销定产。投资者需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因为行业扩产较多就简单判断产能过剩严重,行业将不景气;二是简单将企业产能增长与产量增长同比看待,容易高估公司增速。相反应该更多关注客户需求和订单上,只有景气的需求才能释放产能。3、下游客户产量仍然增长,输送带需求稳定虽然输送带下游行业钢铁、水泥和煤炭目前都比较低迷,但是输送带的需求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目前虽然不景气,但是产量仍然处于增长。输送带为易耗品,只要客户产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需求就不会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6月份,我国水泥总产量10.96亿吨,同比增长9.7%;1-5月上半年全国产钢3.89亿吨,同比增长7.4%;第二,输送带行业龙头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大型企业,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型企业的开工率仍然能够保持。例如,虽然1~6月份全国累计产煤17.9亿吨,同比减少6800万吨,下降3.7%,但是行业不景气影响的主要是小煤矿,高端输送带的主要客户为大型煤矿。这些客户的产量仍然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5月份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9%。第三,我国还处于正在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生产的机械化和流水线化也会带动输送带需求增加。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输送带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带动需求的增长。根据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1~6月份,全国输送带产量增长5%。二、关键竞争力是质量和品牌,优势企业集中度提升1、高端领域进入壁垒高普通输送带领域进入壁垒相对低,但高端输送带进入壁垒很高。一条年产200万平米普通输送带生产线的投资约为800万元左右,生产相对容易;而高端输送带生产线投资较高,同样产能的高性能钢丝绳芯输送带生产线的投资在5000万元左右。此外高端产品对耐磨、阻燃、防静电、耐高温、高强力等产品性能常常有特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2、大企业和小企业经营模式显著不同行业内大企业和小企业生存方式有显著的差别。小企业由于缺少相应的研发和技术,难以进入高端市场,仅能生产出低端的产品,定位在区域市场的低端客户,并采用低价竞争策略。由于订单和盈利的波动性,小企业经常是根据订单阶段性地开工。而大型企业定位于全国市场,主要靠综合实力竞争,由于订单来源广泛,能够保持持续的开工率,因为品牌形象较好,常常能保持一定的议价能力。3、客户越发关注质量和品牌高端输送带客户十分关注产品质量,对价格不敏感。他们采购输送带的特点如下:①对产品质量极为关注,因为高速运转的流水线而言,缩短待机和停工时间,保证安全性极为重要;②对价格不敏感,输送带成本相再生产成本占比一般都低于2%;③采购惯例是与大型输送带企业签订年度协议,采购以备品备件为主,议价力度较小。如果输送带出现质量问题将给客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例如2020年准噶尔露天煤矿发生输送带断裂,造成停产两周;此外,如果造成矿山着火或者爆炸,其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的。4、优势企业集中度提升由于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优势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输送带行业大规模发展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在过去市场高速增长,商业环境不规范的时期,一度曾经有接近千家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使行业进入低端的完全竞争的态势。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从早期生产低端、同质化产品,逐渐转变为重视产品性价比、质量和品牌,那些具备研发能力、生产工艺先进和产品质量领先的大企业优势越发明显。据统计,行业前1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47%提升到2022年58%,5年中行业集中度提高了11%。下表为中国橡胶协会胶管胶带分会根据专家打分排出的输送带行业十强。三、橡胶大跌,盈利显著改善1、天胶集中成熟,价格大幅下跌输送带生产成本中变化最大的因素是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全球产地主要是东南亚的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三个国家总产量约占全球的72%。天然橡胶有65%~70%用于轮胎制造。2015年由于橡胶价格大幅上涨,东南亚大面积种植的橡胶树,这些橡胶树经过7年左右时间成熟,集中在2021~2022年成熟。导致最近两年天然橡胶供给量大幅增长。加上轮胎需求低迷,天然橡胶大幅下跌,2021年均价为25290元/吨,同比2020年均价34060元/吨,下跌26%,2022年1~8月份均价为20830元/吨,同比2021年又下降了18%,截至8月26日,天然橡胶价格维持在19600元/吨,低于上半年均价。由于东南亚新投产的橡胶供给不会短时间消失,并且目前天然橡胶的库存高企,预计短时间不具备大幅反弹的条件。即使在悲观的情况下,也难以回到2021年初的水平。2、合成橡胶跟随天胶下跌,跌幅更大合成橡胶品种比较多,输送带中以使用丁苯橡胶为主,还少量使用三元乙丙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合成橡胶主要用于替代天然橡胶,下游用途也以轮胎为主。国内的合成橡胶主要由石油炼化副产的丁二烯制备而来,上半年国内供给量总量增长约10%,价格受到天然橡胶价格和轮胎需求影响较大。由于天然橡胶大幅下跌,并且轮胎需求低迷,合成橡胶在最近两年中也出现大幅下跌。以输送带中使用最多的丁苯橡胶为例,2021年均价为20250元/吨,同比2020年均价26930元/吨,下跌25%,2022年1~8月份均价为14170元/吨,同比2021年又下降了30%。以前国内合成胶的价格波动一直弱于天胶,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上半年合成胶价格总体跌幅已经接近40%,截至8月26日,丁苯橡胶价格维持在11500元/吨,价格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半。3、橡胶价格下跌的弹性将显著改善公司业绩宝通带业和双箭股份使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比例略有不同。宝通带业使用的天然橡胶比双箭股份少,而使用的合成橡胶略多。下面两表中反映的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橡胶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其中加黑的数据是我们预测2022年的情况。如下文所述,宝通带业产品以高端产品为主,所以产品价格下调的幅度相对较小,而双箭股份中普通输送的占比较高,产品价格随橡胶价格有一定下调。四、行业重点企业简况1、宝通带业:品牌优势明显,价值严重低估高端产品占比高宝通带业公司战略是定位于输送带的“高、精尖”领域中,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均在行业领先。公司的主要竞争力在于耐高温和高强力输送带。公司以高端产品为主,钢丝绳芯带和耐高温带在营业利润来源中占比分别达到34%和31%。公司毛利率平均高于同行5%。从下表可以看出,宝通带业毛利率一直高于双箭股份,2021年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