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_第1页
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_第2页
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_第3页
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_第4页
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新闻报道就回顾了这一段历史。导入: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1飞向太空的航程飞向太空的航程2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的特点和基本结构。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3、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的特点和基本结构。3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首先要内容真实,事实准确。2、新颖性。即内容新鲜,有价值。3、及时性。即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4、简明性。即简明扼要,篇幅短小。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首先要内容真实4新闻的结构:一般来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1、标题。它一般用来点明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和观点。2、导语。它一般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一个或几个小的自然段,引导读者看完整个消息的内容。3、主体。即导语之后、结尾之前的部分,又叫正文,是对新闻事实展开具体、详细的叙述。4、背景。即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5、结语。即新闻的结尾,它紧扣报道主题,为表现和深化主题服务,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或深刻的思索。新闻的结构:一般来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5嫦娥奔月嫦娥奔月6“嫦娥奔月”的传说: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给月亮编造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上面有月宫,琼楼玉宇,有仙子,有伐桂的吴刚,有捣药的玉兔,美丽的广寒宫主嫦娥就居住在月宫,那里是一个天上人间。这反映出古代人民面对月亮所产生的美好幻想。“嫦娥奔月”的传说: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给月亮7"万户"飞天雕塑"万户"飞天雕塑8“万户”飞天介绍:公元14世纪,有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上绑了47支火箭,椅子两侧安装了两个自制的大风筝,然后坐在上面,命仆人点燃火箭。随着火箭的轰鸣,这个世界上首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就消失在了火焰中。“万户”以生命的代价向着神秘的太空发起了第一次冲锋。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Hoo",以纪念这位勇敢的探索者。“万户”飞天介绍:公元14世纪,有一位名叫“万户”的9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0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1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2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3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4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5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6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7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8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191958.5.171960.2.191970.4.2419861992.9.211999.11.202001.1.102002.3.252002.12.302003.10.15

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第一颗液体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太空。863计划,催化剂。江泽民指示下决心搞载人航天。“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发射成功“神舟”三号发射成功“神舟”四号发射成功“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飞天”

远古传说嫦娥奔月明1368-1644万户飞天2005.10.12,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2008.9.25,“神七”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中国航天历程表1958.5.17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第一颗液体火20总结: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水平的提不断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总结: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2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22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艰辛过程。(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23 问题探究: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而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问题探究: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4答案提示:1、“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即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2、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再如: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3、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答案提示:1、“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神州五号25试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明确: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即线形结构、网状结构和圆形结构。本文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试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明确: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即线26总结全文:

2003年10月15日,当“神舟"五号载着飞天勇士顺利进入太空时,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在举国欢庆的时刻,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感到高兴和自豪。一部中国人奋斗不息的航天史,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人在科学探索之路上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崇高精神。让我们向所有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航天人致敬!总结全文:2003年10月15日,当“神舟"五号载27布置作业:1、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不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中国的哪些科技成就领你感到自豪?试举出几例,谈谈理由。2、试着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新闻。布置作业:1、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不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28拓展延伸:人类探索太空的航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美国当地时间2003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时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飞船上包括一名以色列人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拓展延伸:人类探索太空的航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失29飞向太空的航行课件30哥伦比号亚航天飞机坠毁哥伦比号亚航天飞机坠毁31哥伦比亚号左翼上的裂纹哥伦比亚号左翼上的裂纹32坠毁的原因: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祸首。“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去年公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