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讲义_第1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_第2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_第3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_第4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语法和语法学二、 语法单位三、 句子成分四、 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 词类划分的标准三、 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 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 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 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 定义二、 短语的种类三、 短语的构成手段四、 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 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 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 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句子成分的性质二、 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 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 定语五、 状语六、 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 中心语八、 独立语第五章单句―、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 非主谓句五、 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 复句的含义二、 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 复句的分类四、 广义的并列关系五、 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 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一章语法概说―、语法和语法学(—)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上述两点,正是汉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语法的作用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说和写的角度来看,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用词造句。比如,汉语的“我看书”从排列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六种顺序,我看书书我看我书看看我书书看我看我书但只有“我看书”是常态的,而“书我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是变式。其余几种排列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而这种排列顺序上的规则正是汉语语法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见,语法的法则在无形中制约了语言的使用。从听、读、写的角度来看,语法指示人们怎样正确理解汉语的意义。句子的意义是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而不是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简单相加之和,因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懂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懂得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对于句子语义内容表达的影响一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的语序和添加虚词)左右着句子语义内容的表述。如:①人类需要动物。动物需要人类。②这本书看了三天。显示,句子内部词语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语序不同,句子的意义不同,而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规则。表明,添加虚词“了”可以影响句子的内容的差异,而汉语中的添加虚词也是重要的语法规则。两个例子都说明语法规则对于句子语义内容的影响。语法的性质语法作为语言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具有独特属性的。这些属性也可以看作是语法的特点。概括性又叫做抽象性。“概括”、“抽象”都是和“具体”相对应的。语法中的任何一条规则都是对于若干具体语言事实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任何语法规则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比如:不+八:~红~大~好~光荣~骄傲——[具体语言现象]——汉语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不+N:〜茶杯〜张三〜电灯〜语言 [具体语言现象]——汉语的名词不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稳固性稳固性,说的是不易变性。语法规则是一种语言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通常只发生缓慢的变化,是不容易发生急剧变化的部分。语言中有两个基础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是语法结构,二是基本词汇。这两个部分通常体现着一种语言整体面貌,这两个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种语言面貌的变化。比如,又语的"主+动+宾"的顺序,自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形成,现在依然如此:今日其来雨?今天将要下雨吗?当然,不易变性的含义还包括语法的变化是有的,只不过不如词汇、语音变化那样快那样剧烈而已。有两个明显的例子:—是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吾谁欺?欺天乎?”、“尔何知?”等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二是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时不我待”、“不吾知也”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也已经不存在了。可见,语法规则的变化也是有的。民族性语法的民族性,是说语法规则因语言的民族性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来说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不同语言的语法范畴种类不同。比如,一些西方语言的名词有“性”的范畴,如“太阳”属于阳性,而“月亮”属于阴性,“上衣”属于阳性,而“裤子”则属于阴性等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分属于阴性和阳性的名词在句子当中的语法表现是不同的。而对于这种现象,东方人或者具体说中国人就有些想不通,因为在汉语里,甚至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词的“性”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又比如,又语中有相当发达的“量”的范畴一计量人物、动作行为的量的范畴。具体表现是,一个数词必须通过量词的接应,才能和一个名词发生组合上的联系,即“数+量+名”,更加重要的是,不同的名词往往与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具有特定的选择关系,如:三口人一*三头人三头牛三头羊三头牛三头羊但是,在西方语言中,大概是由于数的范畴相对发达的缘由吧,量的范畴是不存在的。在微观上,语法的民族性也是明显的。比如:汉语的语序是:主+动+宾日语的语序是:主+宾+动又如:汉语的名词的“复数”数量是有限的:指人的普通名词+“们”英语的名词的“复数”是完全的:名词+“-S”递归性所谓"递归性”原本是数学上的术语,说的是不同的运算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同一个规则。移植到语言学上,指的是某种语法规则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体的构造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使这个结构体由短变长,由简到繁的现象。比如:桌子f木头桌子f一张木头桌子f我家的一张木头桌子……综上所述,概括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是语法的四大特性。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如前所述,讲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往往是把现代汉语与其他种类的语言对比,也可以是把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相对比。通常情况下说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般是将现代汉语同西方语言相比,找到汉语语法之与西方语言不同的地方,就归结为汉语语法的特点。从这个基点出发,现代汉语语法特点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短语和句子的基本构造方式一致。

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大都是由以下几种构造方式构造而成的:句子我写了。句子我写了。花红了。灯亮了。来人!抓住他!请用饭。你的票!快跑!高点举!主谓结构 我写花红灯亮动宾结构 学汉语写信吃饭偏正结构 大人高举我的书联合结构 读写高大我和你你和她?《儿子、孙子和种子》中补结构抬高说清楚放好说清楚!干得非常非常好。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析句子的方法和分析短语的方法基本一致。汉语句子的结构可以以短语为基础,弄清短语的结构模式,就可以基本上把握句子的结构模式。因为短语比句子简短,影响结构构造、分析的因素少。以此为基础,把握汉语句子的结构模式,可以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 对应关系。下边的图表反映了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人的启示是:我们不能光依靠词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来给汉语的词分类定性。量词丰富汉语和西方语言相比,量词的发达、使用上的相对复杂性确实是一个特点。这当中,两个明显的特点是:汉语的名词必须通过量词的中介作用和名词发生结构上的联系。即:数词+量词+名词名词和量词的搭配是不自由的:特定的名词和特定的量词之间有一定的选择关系。—口人一*三口牛汉语量词的这种选择性使之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二)语法学1•语法学的含义语法学,是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被简称为“语法”。这样,“语法”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语法规则本身。指的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语法规则,这是所谓“客观语法”。其二,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指的是对于语法规则的研究,形成所谓的专家语法”或“教学语法”。2.语法学的种类语法学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出发点,分别为不同的类别。(1)宏观研究方法。根据这一点,可以把语法学区分为:实证主义语法:着重语法现象的分类,如古希腊语法。唯理主义语法:着重语法现象的解释,如十七世纪法国的语法学。(2)研究对象的时限。据此可以将语法学区分为:历时语法:对语法做历时的研究,如王力的《汉语语法学史》。共时语法:对某一时段的语法状态进行如实的描写。如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3)研究者的社会目的。据此,可以把语法区分为:a.规定性语法:社会目的是“匡谬正误”,如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b.描写性语法:社会目的是客观地描写语法规则。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研究者的教育目的。区分为两种:理论语法:了解语言的通则,供教学研究参考。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教学语法:罗列语法规则的规范现象,主要用于教学。如张志公等的《汉语知识》。对象范围。据此,可以将语法学分别为两种:普遍语法:研究探讨适用于各种语言的普遍性原则。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语别语法: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系统。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等等。(三)语法系统语法系统所谓“系统”,简单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整体的要素,二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系统”应该理解为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体。语法的构成也是如此。一方面,语法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语法单位,如语素、词、短语、句子。另一方面,这些单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这是汉语四级语法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的示意图表,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语语法系统的构成特点:语素到词、词到短语两个过程是构成关系,而短语到句子、词到句子之间则是实现关系——在多数情况之下,汉语的一个实词或短语可以通过添加句调的方式实现为一个句子。根据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语法系统的含义:“语法系统”指的是语言中各级各类语法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种种联系。“语法系统”含义的双重性由于“语法”含义的双重性,使得“语法系统”在客观上也必然存在着两重含义:(1) 客观语法系统: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语法系统,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系统,是实在的,可以被认知的。(2) 语法表述系统:是语法研究者对于客观语法系统进行观察、研究进而进行表述的结果,是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科学体系。上述两个“语法系统”是有差别的。—种语言只有一个客观的语法系统,它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但一种语言的表述系统却可以有几个。造成表述系统多样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自身是复杂的,要全面把握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二是语法学家的研究方法、角度、能力以及占有的材料、观察问题的方法、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研究对象,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或者不很相近的结论来。汉语语法体系也是如此。《现代汉语》现行的高校教材有:黄伯荣、廖序东编《现代汉语》(兰州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本)以及张静编《新编现代汉语》(郑州本)等等,几种体系的具体情况都有不同,实际上体现了不同汉语语法研究者对于汉语客观语法体系的把握上的差异,实际上也就是汉语客观语法体系和汉语语法表述体系上的差异。二、语法单位语法单位下边是一个例子,它说明汉语法单位的来源。这个句子包括七个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音片段,由它们构成大、中、小不等的语言片段:句子分析:我今天不去市里。f我+今天不去市里短语分析:今天不去市区里f今天+不去市里不去市里f不去+市里不去f不+去我不去一单纯词语素:我不去——成词语素今、天、市、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