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上海市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汇编 13创新信息题(原卷版)_第1页
2017-2021上海市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汇编 13创新信息题(原卷版)_第2页
2017-2021上海市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汇编 13创新信息题(原卷版)_第3页
2017-2021上海市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汇编 13创新信息题(原卷版)_第4页
2017-2021上海市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汇编 13创新信息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创新信息题

一.填空题

1.(2020•上海)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

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①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电(选填

“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选填

“吸引”或“排斥”);

②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导体乙的(选填“A”

“B”或"C”)。

A.a、b两端都不会带电

B.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C.a端会带负电、b端会带正电

2.(2019•上海)亚里士多德为了解释抽水现象,提出了“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意思是

只要液面上方出现真空,与真空接触的液体就会流上去填补真空。

①可以用“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来解释的现象是(选填"A”“B”或"C”)。

A.回声的产生B.彩虹的形成C.利用吸管吸饮料

②可以推翻“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的实验是(选填或"C”),理由是。

A.托里拆利实验B.富兰克林雷电实验C.马德堡半球实验

3.(2018•上海)小华根据“磁体对周围小磁针的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

在磁场”的知识,类比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

①请写出小华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的依据。。

②如果用同一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重力”场的强弱和方向。

(a)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说明地球附近的“重力”

场比月球附近的“重力”场(选填“强”或“弱

(b)类比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用一系列假想线来描述地球附近的“重力”场,在图中最

为合理的是(选填"A"、"B”或"C”)。

ABC

4.(2017•上海)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磁场,人体内部的磁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①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下

列判断中合理的是(选填:A、B或C)。

A.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

B、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密

C、两者磁场的磁感线疏密大致相同

②对人体内部磁场存在的原因提出猜想,请写出一种猜想及其依据。。

二.解答题

5.(2021•上海)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

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在提升,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下是气压和沸点之

间的关系。

实验序号大气压(kPa)沸点(℃)

10.5181

21.01100

32.03120

第1问:气压和沸点的关系;

第2问:说明鸡蛋煮不熟的原因;

第3问:在高原上想要快速煮熟鸡蛋需要:

A.耐烧的锅

B.比热容大的锅

C.内部气压高的锅

一、综合题

1.(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学习了电阻概念后,为了解更多电学知识,小明同学上网查阅

得到相关资料:“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

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半导体,如硅,楮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电子,既不容易挣脱

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导体通电后

温度会升高,铁、鸨等金属的电阻就会不断变大;而镉铜合金和银络合金,其电阻随温度变

化极小。”

①实验室所用铝丝小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变大”或“变小”)

②推理可知:常温下绝缘体很难导电的原因是。

③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该选用材料制作成的导体作为研究对象(选填

“A”、"B”或“C”),理由是:。

A.铁、鸨B.硅、错C.铸铜合金、银铭合金

2.(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汤姆生在1898年提出: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

体之中,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均匀镶嵌其中。汤姆生的这个原子模型我们称之为(选填

字母)。

金箔

A.葡萄干蛋糕模型

B.行星模型

C.电子云模型

卢瑟福在1909年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带正电的氢原子核(又称a粒子)射向厚度为

10一6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而平均二工的a粒子

18000

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弹回。

从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进行推理:在a粒子进入原子后,由于电子的质量只有a粒子的

』,它对a粒子的影响如同灰尘撞枪弹。而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a粒子穿过

7300

原子时受到各方向正电荷对它的斥力会相互平衡。

基于以上推理,对于“a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弹回”的现象:均匀镶嵌的电子

______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均匀分布的正电荷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均选填“是”或

“不是”)因此,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理论(选填“能”或“不能”)解释上述现象。

3.(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

有引力定律表述为:任意两个质点(将实际物体看作有质量但无体积与形状的点)有通过连

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现有铜、铝制成的A、B两个实心小球,其质量

关系为如\>团8,分别将其按图(a)、(b)所示放置。

(a)(b)

(1)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B球对A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2)图(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______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理由是:0

4.(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自从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许多科学家都在逆向思考:既

然电能生磁,那么磁也能生电。1825年,科学家科拉顿也用实验探索如何磁生电。科拉顿

用条形磁铁在线圈中插入和拔出进行实验时,为了排除磁铁对“电流表”的影响,把“电流

表”和线圈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实验时,他在两个房间之间跑来跑去,没有观察到电流表

偏转,实验失败。某同学利用一根条形磁铁、一个电流表、一个线圈来通过条形磁铁插入和

拔出线圈来改变穿过线圈的磁场从而探究磁生电需要满足的条件,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试完成下列问题:

(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

其实磁感线在磁场中的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2)如图(A)中的条形磁铁,在条形磁铁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某极出来,由______

(选填"N”或"S”)极进入磁铁;

(3)比较图中A与B或C与D可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4)根据以上实验,判断科学家科拉顿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在线圈的电路在缺少电源(如干电池)B.电表发生了故障

C.看电表时线圈中的磁场没有变化D.看电表时线圈中一定没有磁场

二、填空题

5.(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曹冲设计的方法中,先后将大

象和石块装载到同一艘船上,通过称量石块的质量得到大象的质量。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

称为“等效替代法”.

①故事中,装载在船上的石块质量能替代大象质量的条件是::

②如图3)(6)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规律的实验情景,若电阻R能等效替代电阻R和&,则

电流表A3的示数及相关物理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6.(2021.上海市廊下中学)力传感器应用于一些电子产品,如电子秤等。常见的一种力传

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a)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

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应变片结构如图(b)所示)。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

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

度越大。应变片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应变片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

应变片两端的电压为q,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

(u=q-u,)输出,用来反映力尸的大小。

<•)J(M

①自由端施加的作用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上、下应变片电阻都增大B.上应变片电阻减小,下应变片电阻增大

C.上、下应变片电阻都减小D.上应变片电阻增大,下应变片电阻减小

②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U=U「Ud)随作用力/增大而o

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为始于宋、辽时期的倒装壶,它没壶盖,某小组

同学对它的仿制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向壶内注水时,需将它倒置过来,将水从如图(b)

所示的壶底小孔处灌入到壶腹内,此时尽管注入较多的水,水也不会从壶嘴漏出。将水倒出

时,与平时的茶壶一样,此时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漏出。

根据倒装壶的使用特点,他们绘制了倒装壶的结构图,如图(c)(d)所示,请判断,

倒装壶的结构图应该为_____图(选填"c”或"d”)。若倒装壶中盛有大约半壶的水量,请在

你选定的结构图中,用虚线示意出水在壶中的情况(包括正放时和倒放时)。

倒装壶正放时,由于注水管高于壶底,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泄出,又因为壶嘴与壶身构成

了所以水可以从壶嘴倒出。

8.(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冬天南方的气温比北方高,但很

多北方的朋友来到南方都“喊冷”,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明从网上了解到天气预报报告的“实

际温度”是仪器测量的温度,而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叫体感温度,他还从网上查阅到一

些温度资料如表一和图示。

表一上海市7天天气趋势

日期(12月*日)17181920212223

天气(晴或雨)雨雨雨晴晴“青H|V

最高气温(℃)87810101314

最低气温(℃)4554335

①由表一数据可以发现,这一段时间内上海市处于天时(选填"晴''或"雨"),气温差

较小。由图可推测:在时,体感温度与有关。

②在冬季,南方空气湿度大于70%较为常见,北方持续7~9级大风很少。请利用相关信息

说明南方更容易“喊冷”的原因是o

相同酎不同k力m不问湿皿应体3aui

体*人力

,CSS)

j--

(XEyGBD.'./X3K)G3B

______\Z

rmw

(22©—18in~~\去,—卜-史召/

RK-GBK)(E5S3

EECDD,ZJ坟”皿

rrm—rra~»zQ

(LED£5SJW9€ES3

9.(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如图(a)是风雨天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小敏从雨伞容易被“吹

翻“想到可能与流体的压强有关,为此他找来一根两端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与两个U形管连接,

用吹风机从玻璃管的一端吹气,两个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

①在图(b)中,若气体流经细管和粗管的速度分别用环和也表示,则0V2(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根据图(b)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流体速度小,,

②下列对雨伞容易被“吹翻”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伞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B.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0.(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首先利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

了大气压强的值(选填“托里拆利”或“帕斯卡”)。而关于图(a)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

有两种观点。观点一:玻璃管上方充满了由液体蒸发成的气体,玻璃管上方的气体越多,液

面下降也就越多。观点二:玻璃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的,大气压强恰能支撑住一定高度的液

柱。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米、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精,倒置

在相应液体槽中,如图(b)所示。已知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且酒精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

点一正确,应出现图(c)中图_____的现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c)中图_______

的现象(后两空均选填“甲”、“乙”或“丙”

(b)

11.(2021・上海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规定了某路段车辆的最高时速,请根据该

交通标志牌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路段中,小型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

②请应用机械能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同型号车辆限速不同的原因;

③一般说来,车辆在学校路段应保持行驶(选填“高速”或“低速”)。

12.(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小佳在科技馆中看到,起电机使人体带电

后,人的头发会竖起散开,如图(a)所示。联系已学习的磁场相关知识:(1)磁体对周围

小磁针有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2)磁体周围有磁场,能磁化磁

体周围的铁粉,使其排列成很多曲线。这些曲线与竖起头发场景类似,他提出“带电体的周

围可能存在电场”的猜想并进行了研究。

首先将带正电的物体甲放在绝缘支架上,然后把挂在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i、P2,

位置,如图(b)所示,发现小球偏离竖直方向,且偏转角度不同,a大于历

①由“悬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小球靠近带电体甲,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实验现象可判断出

带电体,说明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小佳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由图(b)他还得出“带电体甲周围电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越靠近带电体甲电场越强”

的结论。你觉得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③如果用正电荷受到的带电体甲的作用力方向来表示“电场”的方向。类比用磁感线描述磁

场,用一系列假想线来描述带电体甲周围的“电场”,在图中最为合理的是(选填

“A”"B”“C"或"D”)«

D

13.(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观察到的

现象,已知AO为入射光线,其入射角等于________度。关于。。的性质,请说出你的观

点:。关于。£部分同学认为是法线。你支持他们的观点吗?答:(选

填“支持”、或“反对”)。

14.(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小明乘坐高铁时发现,在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条白

色安全线,如图(a)所示。在列车即将进站的时间里,站台工作人员反复提示:“请乘客

们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呢?通过网络他了解到这

与气体流动时的压强有关。

(1)为了探究气体流动时压强大小的特点,小明将两纸片靠拢,纸片下端自然下垂,如图

(b)所示。然后他向两纸片间慢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接着他快速吹气,实验

现象如图(d)所示。

分析比较图(b)、(c)、(d)的实验现象可知:气体流动时,气体的压强会,并且气

体的流速越快,气体的压强;

(2)请结合上述内容,解释“列车进站时,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15.(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念,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了

一个新时代。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形成,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科技

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组成的。一个上夸

克a带正电,电量为电子电量的劣,一个下夸克d带负电,电量为电子电量的-工。如图所

33

示,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所以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

①类比质子夸克结构模型,图中能反映中子夸克结构的是(填写"A”、"B”、“C”、

"D"序号);

②从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人们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C.电子云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完美的境界

16.(2021・上海八年级期末)对于某些物体的重心,我们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采用悬

挂法确定。

(1)利用这种方法确定物体重心时,被悬挂物体应处于状态(选填“静止”或“摆

动”);

(2)现利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甲的重心,如图所示。

(a)物体甲的重心应在直线(选填“AB”或“CD")上;

(b)这是因为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重力(选填“A”“B”或"C”);

A.大小相等B.作用在同一直线上C.方向相反

(c)若要进一步确定物体甲的重心位置,接下来应做的操作是:。

17.(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如图1所示,当一块条形磁铁的N极慢慢靠近铁块时,a端被

磁化为S极、b端为N极,磁铁的N极与铁块a端相互。

①经查阅资料得知:铁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或自旋时,会形成微小的环形电流(如

图2(a)所示),微小的环形电流周围存在微小的。铁磁质内部原子中电子围绕原子

核运动或自旋的方向一致且排列整齐所构成微小的区域叫做磁畴。通常情况下,各个磁畴的

方向是无序的,如图2(b)所示,整个铁块对外就不显磁性。当磁体靠近铁块时,铁块内

部各个磁畴方向趋于同一方向,整个铁块对外就显示出磁性,如图2(c)所示。

②有人猜测蜜蜂、家鸽等动物体内也存在磁畴,受地磁场的作用,所以它们能自行辨认地理

方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初步推断上述观点是否合理。写出简要的实验过程:。

18.(2021・上海九年级三模)十九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粒

子,该粒子称为;科学家(填写人名)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为验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他把小磁针(图中没有画出)

放在直导线AB的正下方,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经检查,各元件完好,

电路连接无故障。请你猜想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小磁针离直导线太远;

B.小磁针离直导线太近;

C.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NS极指向与直导线恰好垂直;

D.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NS极指向与直导线恰好平行。

三、简答题

19.(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艘相同规格的轮船在同一河流中匀速相向

驶过,请你用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对两船的高度不同做出解释。

四、实验题

20.(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宏观上根据生活经验:“自

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爆胎”和“密闭在针筒内的空气一定范围内能被压缩”,提出猜想:

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1__和一有关。为了从微观上认识,他查阅资料发现:气体压强的

大小与气体分子动能、分子密集程度有关。他用豆粒模拟气体分子,如图所示,其中豆粒释

放高度可以反映气体分子动能,豆粒数量可以反映气体分子密集程度。为了模拟演示气体压

强与气体分子密集程度的关系,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将带正电、电荷量为0的物体甲放在绝缘支架上,然后

把挂在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尸2位置,如图(a)所示,小球偏离竖直方向、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内和四将带正电、电荷量为。2(。1>。2)的物体乙替换甲后,重复

上述实验,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CC2和£2,如图(b)所示,已知内>0!2、61>夕2。

①分析图(a)或(b)中小球偏离的方向可知,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②分析图(a)中小球两次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可知,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一定时,带电小球

与带电物体甲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

③分析图(a)和(b)中小球挂在P(或B)位置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可知,。

22.(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学习电流的磁场后,甲乙两同学继续探究磁能否生电,他们利

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金属棒P悬挂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并用导线将金属

棒P与灵敏电流计、开关串联连接。闭合开关,当金属棒P静止时的实验现象如图(b)所

示;当金属棒P以不同方式运动时的实验现象分别如图(c)、图(d)所示。

(1)甲同学根据图(b)、图(c)中的实验现象,认为: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

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结论,他判断的依据是;

(2)他俩改用塑料棒代替金属棒进行实验,你认为能不能产生电流?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3.(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小红用图(a)、(b)、(c)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

①由图(a)、(b)、(c)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且;

②小红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d)所示,小磁针也

会发生偏转。其依据是:;

③图(d)中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和图____________中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依据是:

24.(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小王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提起钩码,如图

(a)所示;再用弹簧测力计和己调平衡的杠杆沿竖直方向用力提起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如图(b)(c)(d)所示;然后,他将滑轮和杠杆组合后沿竖直方向提起钩码,如

图(e)所示(图中钩码均相同)。请观察操作和测量结果,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d)

(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可得:使用杠杆提升重物且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可以»

(2)比较图(b)与(d)可得:使用杠杆提升重物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当阻力和阻

力臂相同时,。

(3)观察分析图(e)中省力情况和用力方向,可以发现图中的杠杆与图(e)

的效果相同(选填"b”或"c”或"d”),理由是:。

专题13创新信息题

落〉5年申寿真题,

一.填空题

1.(2020•上海)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

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①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选

填‘‘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

(选填“吸引”或“排斥”);

②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导体乙的C(选填“A”

“B”或"C”)。

A.a、b两端都不会带电

B.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C.a端会带负电、b端会带正电

【解析】解:

(1)电子带负电;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乙中自由电子会受到带负电的物体甲的排

斥力;

(2)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乙中自由电子会受

到带正电的物体的吸引,移动到导体乙的a端,使a端带负电,而b端因失去电子(失

去负电荷)而带正电,故C符合题意,AB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负;排斥;(2)Co

2.(2019•上海)亚里士多德为了解释抽水现象,提出了“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意思是

只要液面上方出现真空,与真空接触的液体就会流上去填补真空。

①可以用“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来解释的现象是C(选填“A”“B”或"C”)。

A.回声的产生B.彩虹的形成C.利用吸管吸饮料

②可以推翻“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的实验是A(选填“A”“B”或"C”),理由是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

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A.托里拆利实验B.富兰克林雷电实验C.马德堡半球实验

【解析】解: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

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

A.回声的形成是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

点不符。

B.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与亚

里士多德的观点相符。

故选:Co

(2)A.托里拆利实验,当外界大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cm高的水银柱,

玻璃管的长度是1m,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真空,水银没有去填补,亚里士多德认为接触

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所以托里拆利实验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理论。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

C.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证明大气压很大,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

相关。

故选:Ao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上空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

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故答案为:(1)C;(2)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

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3.(2018•上海)小华根据“磁体对周围小磁针的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

在磁场”的知识,类比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

①请写出小华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的依据。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

用,不需要接触。

②如果用同一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重力”场的强弱和方向。

(a)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说明地球附近的“重力”

场比月球附近的“重力”场强(选填“强”或“弱”)。

(b)类比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用一系列假想线来描述地球附近的“重力”场,在图中最

为合理的是A(选填"A"、"B”或"C”)。

【解析】解:

(1)磁体对周围小磁针的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同理可知,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也不需要接触,据此可以猜想在地球周

围也可能存在“重力场”;

(2)(a)由题知,如果用同一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来表示“重力”场的强弱,即重力越

大,重力场越强;因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说明同一物

体在地球上的重力较大,即地球附近的“重力”场比月球附近的“重力”场强;

(b)在磁场中,小磁针受力方向为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基本上指向地心的方向,类比可知,图A最有可能是“重力场”

的分布。

故答案为:(1)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2)(a)强;(b)A。

4.(2017•上海)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磁场,人体内部的磁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①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下

列判断中合理的是A(选填:A、B或C)。

A.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

B、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密

C、两者磁场的磁感线疏密大致相同

②对人体内部磁场存在的原因提出猜想,请写出一种猜想及其依据。电流周围有磁场,

人体内也有电流。

【解析】解:

①磁场越强,反映在磁感线上分布较密,磁场越弱,反映在磁感线上分布较疏;

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人体

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故选A;

②根据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对人体内部磁场存在的原因提出猜想:电流

周围有磁场,人体内有电流。

故答案为:①A;②电流周围有磁场,人体内也有电流。

二.解答题

5.(2021•上海)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

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在提升,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下是气压和沸点之

间的关系。

实验序号大气压(kPa)沸点(9)

10.5181

21.01100

32.03120

第1问:气压和沸点的关系;大气压越高,水的沸点就越高;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

就越低;

第2问:说明鸡蛋煮不熟的原因;高原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所以鸡蛋煮不熟;

第3问:在高原上想要快速煮熟鸡蛋需要:C

A.耐烧的锅

B.比热容大的锅

C.内部气压高的锅

【解析】解:(1)在三次实验中,随着大气压的增大,水的沸点也增大,这就说明水的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2)气压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由题

知,煮熟鸡蛋需要一定的温度,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所以,若高海拔地区水沸腾时

的温度低于煮熟鸡蛋所需的温度,鸡蛋将无法煮熟。

(3)为使水的温度升高到足以煮熟鸡蛋,就需要提高水的沸点。由(1)可知,应采取

方法增大水表面的气压。方法C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故答案为:第1间: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气压越低,沸点就

越低;

第2问:高原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所以鸡蛋煮不熟;

第3问:C»

一、综合题

1.(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学习了电阻概念后,为了解更多电学知识,小明同学上网查阅

得到相关资料:“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

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半导体,如硅,错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电子,既不容易挣脱

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导体通电后

温度会升高,铁、铝等金属的电阻就会不断变大;而镭铜合金和银信合金,其电阻随温度变

化极小

①实验室所用鸨丝小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o(选填“变大”或“变小”)

②推理可知:常温下绝缘体很难导电的原因是。

③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该选用材料制作成的导体作为研究对象(选填

“A”、"B”或"C”),理由是:。

A.铁、鸨B.硅、楮C.铳铜合金、银铝合金

【答案】变大见解析C见解析

【解析】

①川由材料可知,铁、铝等金属在通电时,温度会升高,电阻会变大,所以鸨丝灯泡的电

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②⑵常温下绝缘体很难导电的原因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被原子核紧紧的束缚。

③⑶⑷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不变,由材料可知,镐铜合金、银倍

合金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极小,适合制作定值电阻,故C符合题意。

故选Co

2.(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汤姆生在1898年提出: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

体之中,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均匀镶嵌其中。汤姆生的这个原子模型我们称之为(选填

字母)。

金箔

a粒子发生器

A.葡萄干蛋糕模型

B.行星模型

C.电子云模型

卢瑟福在1909年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带正电的氢原子核(又称a粒子)射向厚度为

IO"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而平均一工的a粒子

18000

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弹回。

从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进行推理:在a粒子进入原子后,由于电子的质量只有a粒子的

』,它对a粒子的影响如同灰尘撞枪弹。而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a粒子穿过

7300

原子时受到各方向正电荷对它的斥力会相互平衡。

基于以上推理,对于“a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弹回”的现象:均匀镶嵌的电子

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均匀分布的正电荷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均选填‘'是"或'‘不是”)

因此,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理论(选填“能”或“不能”)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A不是不是不能

【解析】

⑴如图所示,汤姆生的这个原子模型,电子均匀分布其中,与葡萄干蛋糕相似,是葡萄干

蛋糕模型,故BC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⑵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既不是均匀镶嵌的电子也不是均匀分布的正电荷,而是原子的正电

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⑷汤姆生建立的原子模型,电子和正电荷都是均匀分布的,所以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理论不

能解释这个现象。

3.(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

有引力定律表述为:任意两个质点(将实际物体看作有质量但无体积与形状的点)有通过连

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现有铜、铝制成的A、B两个实心小球,其质量

关系为,3>WB,分别将其按图(a)、(b)所示放置。

(1)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B球对A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理由是:O

(2)图(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______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答案】等于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等于引力的大小

只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AB的质量和距离都没变。

【解析】

(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和B球对A球的吸

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

(2)[3][4]题目中给出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

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由图中可以看到AB的质量和距离都没变,所以力的

大小也不变,所以图(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等于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

4.(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自从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许多科学家都在逆向思考:既

然电能生磁,那么磁也能生电。1825年,科学家科拉顿也用实验探索如何磁生电。科拉顿

用条形磁铁在线圈中插入和拔出进行实验时,为了排除磁铁对“电流表”的影响,把“电流

表”和线圈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实验时,他在两个房间之间跑来跑去,没有观察到电流表

偏转,实验失败。某同学利用一根条形磁铁、一个电流表、一个线圈来通过条形磁铁插入和

拔出线圈来改变穿过线圈的磁场从而探究磁生电需要满足的条件,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试完成下列问题:

(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

其实磁感线在磁场中的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2)如图(A)中的条形磁铁,在条形磁铁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某极出来,由

(选填"N”或"S”)极进入磁铁;

(3)比较图中A与B或C与D可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4)根据以上实验,判断科学家科拉顿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在线圈的电路在缺少电源(如干电池)B.电表发生了故障

C.看电表时线圈中的磁场没有变化D.看电表时线圈中一定没有磁场

【答案】不存在S穿过线圈的磁场(或磁感线多少)发生变化C

【解析】

(1)[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假想出来的有方向的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2)[2]条形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N极出发,终止于磁铁的S极,内部是从S极

到N极,正好构成闭合曲线。

(3)[3]比较图中A与B或C与D可知,当磁体运动时才能产生电流,磁体向上或向下运

动,通过线圈的磁感线数量改变,所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穿

过线圈的磁场(或磁感线多少)发生变化。

(4)[4]因为穿过线圈的磁场(或磁感线多少)发生变化才能产生电流,把“电流表”和线

圈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到房间时间过长,看电表时线圈中的磁场没有变化,产生的电流已

经消失了,故选C。

二、填空题

5.(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曹冲设计的方法中,先后将大象

和石块装载到同一艘船上,通过称量石块的质量得到大象的质量。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

为“等效替代法”。

①故事中,装载在船上的石块质量能替代大象质量的条件是::

②如图3)3)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规律的实验情景,若电阻R能等效替代电阻幻和&,则

电流表A3的示数及相关物理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船两次排开水的体积相等,且两次漂浮在水面上电流表A3的示数等于电流表

Ai的示数,两电路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

【解析】

①川先后将大象和石块装载到同一艘船上,保证两次船在水下的深度相同,则船两次排开

水的体积相等,根据4字被可知,船两次受到的浮力相等,又由于船是飘浮的,浮

力等于重力,两次浮力相等,因此船两次的重力相等,两次质量相等。通过称量石块的质量

得到大象的质量。

②⑵图S)中电阻R是替代图(4)中并联电路电阻照和&的电阻,根据等效替代法,要使接

入电路的效果相同,则电路两端电压和电流都应该相同,即电源电压相同,图(幻中干路上

的电流和图3)中电路电流相同。所以电阻R能等效替代电阻R和&的条件是:电流表A3

的示数等于电流表Ai的示数,两电路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

6.(2021.上海市廊下中学)力传感器应用于一些电子产品,如电子秤等。常见的一种力传

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a)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

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应变片结构如图(b)所示)。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

力尸,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

度越大。应变片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应变片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

应变片两端的电压为q,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为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

(u=q—输出,用来反映力户的大小。

①自由端施加的作用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应变片电阻都增大B.上应变片电阻减小,下应变片电阻增大

C.上、下应变片电阻都减小D.上应变片电阻增大,下应变片电阻减小

②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U=U\_UQ随作用力/增大而.

【答案】D增大

【解析】

⑴外力尸增大时,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长度变大,电阻变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长度变

短,电阻变小,故选D。

⑵因为上应变片电阻增大,下应变片电阻减小,给上、下应变片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

流,根据U=/R可知,上应变片电压增大,下应变片电压减小,所以电压差值变大。

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为始于宋、辽时期的倒装壶,它没壶盖,某小组

同学对它的仿制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向壶内注水时,需将它倒置过来,将水从如图(b)

所示的壶底小孔处灌入到壶腹内,此时尽管注入较多的水,水也不会从壶嘴漏出。将水倒出

时,与平时的茶壶一样,此时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漏出。

根据倒装壶的使用特点,他们绘制了倒装壶的结构图,如图(c)(d)所示,请判断,

倒装壶的结构图应该为_____图(选填"c”或"d”)。若倒装壶中盛有大约半壶的水量,请在

你选定的结构图中,用虚线示意出水在壶中的情况(包括正放时和倒放时)。

倒装壶正放时,由于注水管高于壶底,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泄出,又因为壶嘴与壶身构成

了,所以水可以从壶嘴倒出。

【答案】d连通器

【解析】

⑴图c注水时,注水管与壶嘴构成连通器,液面高于壶嘴的位置时,水会流出,注入的水

量小;图d注水时,水位能到达壶嘴底部位置,注入水量大。

⑵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可知正放和倒放壶水到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⑶倒装壶正放时,由于注水管高于壶底,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泄出,又因为壶嘴与壶身构成

了连通器,水位高于壶嘴时,就可以将水倒出。

8.(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冬天南方的气温比北方高,但很

多北方的朋友来到南方都“喊冷”,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明从网上了解到天气预报报告的“实

际温度”是仪器测量的温度,而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叫体感温度,他还从网上查阅到一

些温度资料如表一和图示。

表一上海市7天天气趋势

日期(12月*日)17181920212223

天气(晴或雨)雨雨雨晴晴晴晴

最高气温(℃)87810101314

最低气温(℃)4554335

①由表一数据可以发现,这一段时间内上海市处于天时(选填"晴''或"雨"),气温差

较小。由图可推测:在时,体感温度与有关。

②在冬季,南方空气湿度大于70%较为常见,北方持续7~9级大风很少。请利用相关信息

说明南方更容易“喊冷”的原因是

,■冷同酎不同风力和不同湿度对应体电盘度

(HD

【答案】雨气温相同风力、相对湿度见详解

【解析】

川由表格数据可知,雨天时气温的温差较小。

[2][3]根据图片可知,温度相同时,风力越大,相对湿度越高,体感温度越低。

⑷当气温相同时,北方风比较小,空气的相对湿度比较小,所以体感温度比较高,但南方

冬天的空气的相对湿度比较大,所以体感温度比较低。

9.(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如图(a)是风雨天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小敏从雨伞容易被“吹

翻“想到可能与流体的压强有关,为此他找来一根两端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与两个U形管连接,

用吹风机从玻璃管的一端吹气,两个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