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1.gif)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2.gif)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3.gif)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4.gif)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5d0a85695f32ca20a3f100979ece88f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温病兼夹证治疗和瘥后调理方法。熟悉温病治疗标准。掌握温病主要治法详细利用。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页温病治疗,是以温病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依据温病证候表现,探明致病原因,明确证候性质、病证类型、邪正消长、有没有兼证以及患者体质属性等,然后确立对应治疗标准和方法,选取适宜方药,以祛除病邪,扶助正气,调理阴阳,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页第一节温病治疗标准一、祛除温邪1.祛除温邪是治疗温病关键。吴又可说:“大凡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页2.卫气营血证候治疗大法叶天士依据卫气营血病机演变,提出不一样阶段治疗标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页3.三焦证候治疗大法吴鞠通依据三焦所属脏腑病理改变证候特点,确立了上焦、中焦、下焦证候治疗大法,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页二、扶助正气1.在温病早期和极期,邪势较盛,正气亦不虚,当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去而正安。若虚实挟杂则应扶正祛邪并施。2.温病后期,邪势已衰,正气也虚,多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6页确立温病治法,还要兼顾兼证治疗。确立温病治法,还要注意患者体质原因,因人施治。温病治疗,还要注意辨证与辨病结合,参考当代临床研究新进展,吸收辨病治疗新方法,以提升疗效。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7页第二节温病主要治法温病主要治法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祛邪为主治法二是以扶正为主治法三是用于抢救治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8页一、泄卫透表法定义——是驱除在表温邪,解除卫分表证治法作用——疏泄腠理,逐邪外出,泄热解表主治病证——温病初起,邪在卫表风热在表暑湿兼寒郁于肌表湿邪困遏肌表燥热犯于卫表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9页(一)疏风散热定义——辛凉轻透之品,疏散肺卫风热主治——风温初起,邪在肺卫。证见发烧、微恶寒、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边尖红,苔薄白。代表方剂——银翘散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0页(二)解表清暑定义——辛温芳化清凉之品,解肌表之寒束,清化在里之暑湿。主治——夏日暑湿蕴阻于内,寒邪复侵犯于表。证见发烧恶寒,头痛无汗,心烦,口渴,脘痞,舌红苔腻等。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1页(三)宣表化湿定义——芳香透泄、宣肺祛湿之品,疏化肌腠湿邪。主治——湿温初起,邪郁肌表,气机失畅。证见恶寒,头重如裹,身体困重,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2页(四)疏卫润燥定义——辛宣凉润之品,解除卫表燥热之邪。主治——秋燥初起,燥热在肺卫。证见发烧,微恶风寒,头痛,口鼻咽喉干燥,咳嗽少痰,舌红苔薄白。代表方剂——桑杏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3页比较:疏风散热法和疏卫润燥法——温热病证初起,肺卫失宣解表清暑法——表里卫气同病宣表化湿法——宣肺、芳化,以解除湿热侵袭卫气之证。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4页注意:温病普通忌用辛温发汗、不然可助热化火,出现发斑、出血、谵妄等,此即吴鞠通说:“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5页二、清解气热法定义——以清泄气分热邪,解除气分热毒一个治法作用——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6页(一)轻清宣气定义——轻清之品透泄邪热,宣畅气机。作用——温邪初入气分,热郁胸膈而热势不甚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扰于胸膈证候。证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舌苔薄黄,脉数。代表方剂——栀子豉汤加竹叶、连翘等。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7页(二)辛寒清气定义——辛寒之品透解邪热,大清气分。作用——阳明气分,邪热炽盛,表里俱热证候。证见壮热烦渴,汗出,舌苔黄燥,脉洪数。代表方剂——白虎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8页(三)清热泻火
定义——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作用——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证候。证见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代表方剂——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19页清解气热法适用范围较广,上述三法仅是其中较有代表性者。轻清宣气法重在清宣气热,作用偏于上焦胸膈;经过清凉流动轻灵药品,既清热又宣透肺胸气机,使邪热外解。辛寒清气法重在清透气热,作用偏于中上焦(肺胃);经过辛凉重品和大寒药品,既直折阳明无形大热,又宣透里热于外,使肺胃表里之热皆解。清热泻火法重在清泻火毒,作用在于三焦。经过苦寒药品,直折炽热,清降邪热于下。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0页利用清解气热法时还应注意:本法主治气分无形邪热,若邪热已与有形实邪相结,如湿邪、燥屎、食滞、痰浊、瘀血,必须祛除实邪才能解除邪热。热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以免寒凉冰伏邪气。素体阳气不足,不可过用之,应中病即止,预防寒凉过分而伐伤阳气。苦寒药有化燥伤津之弊,热盛阴伤或素体阴虚者慎用。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1页三、和解表里法定义——以和解、疏泄、宣通气机到达外解里和治法。本法属于八法中和法。作用——含有清泄少阳、分消走泄、开达膜原作用。适合用于温病邪已离表又还未入里成结,而是郁滞于少阳或膜原、留连三焦半表半里证。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2页(一)清泄少阳
定义——用辛劳芳化之品清泄少阳热邪,兼以化痰和胃。作用——热郁少阳,兼有痰湿犯胃证候。证见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胁脘闷痛、烦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代表方——蒿芩清胆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3页(二)分消走泄
定义——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作用——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证候。证见寒热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胀、尿短、苔腻等。代表方——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4页(三)开达膜原定义——用辛通苦燥之品疏利透达湿浊之邪。作用——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证候。证见寒甚热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舌红绛或紫绛、苔白厚浊腻如积粉等。代表方——雷氏宣透膜原法或达原饮。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5页和解表里法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以上几个治法,即使同治半表半里证,但因为邪气所在部位、性质和感邪轻重各不相同,选择治法也不尽相同。清泄少阳法虽有透邪泄热作用,但其清热力量较弱,故只适合用于邪热挟痰湿郁阻于少阳,对气分里热炽盛者不宜用。分消走泄、开达膜原法以疏化湿浊为主,热象较著及热盛津伤者不宜用。可配合清热法、养阴法等。湿浊偏盛,也可加用祛湿治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6页使用和解表里法时还应注意,其含有有表里、上下、脏腑、气血同治以及湿与热并除特点,而有别于解表、清气、攻下等单纯从某一路径驱邪。
当代研究提醒,本法含有一定解热、抗菌、消炎、利胆、调整肠胃功效和免疫功效等作用。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7页四、祛湿清热法定义——祛湿清热法是驱除三焦湿热治法。作用——本法含有宣畅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等化湿泄热作用。适合用于湿热性质温病。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8页(一)宣气化湿
定义——用芳化宣通之品疏通表里气机、透化湿邪。作用——适合用于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证候。证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或微恶寒,汗出不解,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濡缓。代表方——三仁汤。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29页(二)燥湿泄热
定义——用辛开苦降之品疏通中焦气机,祛除湿热邪气。作用——适合用于中焦湿热遏伏,湿渐化热,遏伏中焦证候。证见身热而汗不解,口渴不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舌苔黄腻,脉濡数等。代表方——王氏连朴饮、杏仁滑石汤。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0页(三)分利湿热
定义——用淡渗之品清热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出。作用——适合用于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证候。证见小便短少,甚则不通,热蒸头胀,渴不多饮,舌苔白腻等。代表方——茯苓皮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1页上述三法,其作用和适用证各有偏重,宣气化湿法偏于“宣上”;燥湿泄热法偏于“畅中”;分利湿热法偏于“渗下”。但因为三焦为一个统一整体,而且气机之宣畅,水道之通利,相互影响和促进,所以用药需配合使用,以利于湿邪上下分消。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2页使用本法还应注意对于湿邪已经化燥者,不可再用。湿盛热微者,苦寒药当慎用或不用,应以辛温开郁,苦温燥湿为主。虽有湿邪而阴液亏损者慎用。总之化湿法应用须权衡湿与热偏轻偏重及邪之所在部位而选取对应化湿方药。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3页五、通下逐邪法定义——通下逐邪法是攻导里实,涤除热结治法。本法含有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排除邪毒,给邪以出路作用。属于八法中下法。作用——主要适合用于热邪与有形实邪如燥屎、湿滞、瘀血等互结于肠腑证候。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4页(一)通腑泄热
定义——用苦寒攻下之品泻下阳明实热燥结。作用——适合用于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证。证见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时有谵语,腹部胀满或硬痛拒按,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代表方——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5页(二)导滞通便
定义——用苦辛合苦寒之品通导肠腑湿热积滞。作用——适合用于湿热积滞胶结肠道证候。证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垢浊腻。代表方——枳实导滞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6页(三)增液通便
定义——用甘寒滋润合苦寒通下之品滋养阴液兼以通下。作用——适合用于阳明热结而阴液亏虚之证即所谓“热结液亏”。证见身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等。代表方——增液承气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7页(四)通瘀破结
定义——用攻下合活血化瘀之品通泄下焦瘀热互结之邪。作用——适合用于温病燥结和瘀血蓄于下焦证候。证见发烧,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神志如狂,舌紫绛或有瘀斑,脉沉实。代表方——桃仁承气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8页本法驱邪力猛,若使用不妥,轻易伤正,故要注意里热未成实结或无郁热积滞者不可妄用;平素体虚者,或在温病过程中阴液、正气耗伤较甚,虽有热结,也不宜一味单用攻下之法,应配合扶正药同用;阴亏肠燥便秘者,属无水舟停,忌用苦寒通腑泄热。下后邪气复聚,若必须再度用下法,应预防过下伤正。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39页当代研究提醒,本法含有一定抗菌、消炎、排除肠道及全身毒素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胃肠蠕动,改进肠管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含有利胆、利尿等作用。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0页六、清营凉血法
定义——是清解营血之热,消散营血分瘀滞治法。作用——本法含有清营养阴、凉血解毒、滋养阴液、散血活络作用,也属于八法中清法范围。适合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分,营热或血热亢盛证候。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1页(一)清营泄热
定义——用甘苦寒合轻清凉透之品,清营养阴,清透热邪外达,以祛除营分邪热。作用——适合用于温病热入营分,郁热阴伤之证,证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代表方——清营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2页(二)凉血散血
定义——用甘苦寒合活血散瘀之品,清解血热,散瘀宁络以清散血分瘀热之邪。作用——适合用于温病热盛血分,迫血妄行,热瘀交结之证。证见灼热躁扰,甚则昏狂谵妄,斑疹密布,各种出血,舌质紫绛或有瘀斑等。代表方——犀角地黄汤。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3页(三)气营(血)两清
定义——用清营或凉血法与清解气热法相互配用,双解气营或气血之邪热。作用——适合用于温病气分与营(血)分同病证,即气营(血)两燔证。代表方——加减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4页以上三种治法,都有各自作用特点,清营邪热法在清解营分同时,强调了透达营分郁热从气分外出而解。凉血散血法在凉血解毒宁络同时,重在活血养阴以到达瘀散血止目标。而气营(血)两清法则是针对温病过程中两个阶段相间证代表治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5页七、开窍息风法
开窍息风法包含了开窍与息风两种治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6页开窍法是开通窍闭,清醒神志治法。含有清泄心包邪热,芳香清化中焦湿热痰浊,醒神利窍作用。适合用于温病邪入心包或痰浊上蒙机窍所引发神志异常证候。详细应用分为清心开窍法和豁痰开窍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7页息风法是平肝息风,解除挛急治法。含有凉泄肝经邪热,滋养肝肾阴液,以控制抽搐。适合用于温病热甚动风或阴虚生风证候。详细应用分为凉肝息风法和滋阴息风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8页(一)清心开窍
用辛香透络,清心化痰之品清泄心包痰热,促使神志清醒。适合用于温病痰热内闭心包证候。证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代表方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49页(二)豁痰开窍
用芳香辟秽,化痰清热之品宣通窍闭。适合用于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清窍证候,证见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滑或数。代表方如菖蒲郁金汤或苏合香丸。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0页(三)凉肝息风
用甘苦合酸寒之品凉肝解痉,透热养阴。适合用于温病邪热内炽,肝风内动证候,证见灼热躁扰,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口噤神昏,舌红苔黄,脉弦数。代表方如羚角钩藤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1页(四)滋阴息风
用咸寒合酸甘之品育阴潜阳,滋水涵木。适合用于温病后期热入下焦,日久真阴亏损,肝木失涵,虚风内动证候,证见低热,手足蠕动,甚则瘛疭,肢厥神疲,舌干绛而萎,脉虚细等。代表方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2页使用开窍法必须首先区分窍闭性质,清心开窍法属凉开,非热入心包,而病在营血分不用;豁痰开窍属芳香开窍,适合用于湿热酿痰,病在气分。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3页热入营分而未至神昏、痉厥者普通不宜早用本法。壮火尚盛,不得用滋阴息风法。用驱风药止痉,尤其是虫类药须防其劫液,用滋阴药须防其敛邪。使用开窍法后神苏即止,不可过用,因辛药易耗气。元气外脱,心神外越脱证禁用开窍法。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4页八、滋阴生津法滋阴生津法是滋阴养液,补充阴津损耗治法。本法含有润燥生津,滋养真阴,壮水制火作用,属于八法中补法。适合用于温病后期邪热渐退,阴液耗伤之证。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5页(一)滋养肺胃
用甘寒清润之品滋养肺胃津液,又称甘寒生津法。适合用于温病气分邪热渐退,而肺胃阴液未复,肺胃阴伤证。证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口干咽燥,或干呕不欲食,舌光红少苔或干,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6页(二)增液润肠
用甘咸寒生津养液之品润肠通便,又称“增水行舟”法。适合用于温病气分热邪渐解,津枯肠燥而便秘证候。证见大便数日不下,口干咽燥,舌红而干。代表方如增液汤。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7页(三)滋补真阴用甘酸咸寒之品填补真阴,壮水制火,又称“滋补肝肾法”。适合用于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真阴耗损,邪少虚多证候。证见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颧红,口干咽燥,神疲欲寐,或心中憺憺大动,舌绛少苔或干绛枯萎,齿燥,脉虚细或结代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第58页以上三种治法,滋养肺胃法和增液润肠法是针对温病后期气分邪热渐解,肺胃津伤或肠液耗伤所致功效渎职。而滋补真阴法是针对温病后期营血分热邪炽盛,劫灼肝肾之阴。前两种治法阴液耗损较轻,病位较浅;后者真阴损伤较重,病位较深。
温病的治疗专题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函结算合同
- 2025年足浴店加盟经营合同模板
- 2025年南通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肉类购销合同范文
- 2025年个人咨询项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体育场馆装潢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保密协议法律文书样本
- 2025年北京市劳动合同协议书范例指南
- 2025年医疗废物处理供需合同模板
- 2025年家庭教学合作策划协议
- 2025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个人合法二手车买卖合同(4篇)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考试卷数学模拟卷(二)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2025年华润燃气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推进烟草网格化管理工作
-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与流程
- 铜矿隐蔽致灾普查治理工作计划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 2024-2030年中国出版社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新版)广电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