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检测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检测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检测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检测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检测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印欧人离开草原向外迁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为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从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为第二次大迁徙,从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为第三次大迁徙。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攻陷罗马城,属于()A.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B.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C.印欧人的第三次大迁徙D.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统治的正义战争2.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萨里克审时度势,率汪达尔人前往北非,439年,占领迦太基,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A.汪达尔人的迁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B.汪达尔人的迁徙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C.汪达尔人的迁徙使罗马古文物遭严重破坏D.汪达尔人的迁徙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等国家,原本属于西罗马帝国的领土被日耳曼人征服并且得到继承。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有()A.使古希腊罗马文化消失B.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C.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D.促成了欧洲进入封建社会4.为了新月地带城市的财富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主要是()A.解决粮食问题 B.经济利益驱使 C.传播伊斯兰教 D.商业活动需要5.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习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这句话可用来佐证()A.北宋王安石变法B.罗马帝国的建立C.希腊城邦的扩张D.贵霜帝国的统一6.(2023浙江杭州一模)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下列国家人口结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秘鲁——黑人人口占多数B.美国——白人人口占大多数C.海地——混血人种占多数D.巴西——印第安人相对较多7.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据此可知()A.美国文化在发展中发生了彻底改变B.美国文化产生促使美国走向独立C.欧洲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了变更D.欧洲文化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8.(2023广东云浮高二期中)根据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颁布的法规,从1526年起,非洲奴隶能够通过向主人支付钱款的方式获得自由。他们通过和印第安女人或者和西班牙男主人生育子女的方式也能确保后代获得自由。上述规定()A.传播了启蒙思想的原则B.推动了种植园经济的兴起C.便利了美洲族群的融合D.抑制了当地原住民的发展9.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10.英国殖民者于1803年开始向澳大利亚附近的塔斯马尼亚岛移民,当时岛上有原住民四五千人。1830年岛上的原住民只剩下不到300人。1876年,最后一名原住民去世。这一现象在美洲和澳大利亚等殖民地普遍存在。这一现象()A.反映了原住民医疗水平落后B.源于欧洲人的野蛮殖民扩张C.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D.严重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1.有资料记载:19世纪末,已有中国人来到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岛(属大洋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岛上种植椰子、香蕉的华工一度达数千人。留居岛上的华人多与当地人通婚,21世纪初,萨摩亚独立国的混血华裔超过3万人,在外来血统居民中居于首位。材料可用于说明()A.南太平洋文明的开放性特征B.大洋洲华裔居民的生产生活C.殖民者对大洋洲原住民的屠杀D.中华文化圈覆盖的空间范围12.(2023天津滨海八校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如迈阿密的居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班牙语;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说:“我非常希望我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不会说西班牙语的总统。”由此可知,大量移民涌入美国()A.导致美国调整官方语言B.激化了美国的种族矛盾C.迫使政府改革选举制度D.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13.下面是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世界各地雇佣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该漫画表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特点是()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流向地B.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C.劳工迁移是主要趋势D.主要流向中东产油国14.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这反映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难民的主要产生地区是非洲和东南亚B.联合国难民署是协调处理难民问题的专门组织C.暴力冲突与迫害是造成难民问题的最主要因素D.联合国对难民问题非常重视但是仍然任重道远15.据下表可知,解决难民问题需要()年份名称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1951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2018年美国通过了《全球性难民和移民协议》2021年东京奥运会给予高水平难民运动员参赛机会A.欧美国家共同主导B.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C.国际奥委会的努力D.难民群体的自力更生16.下表是1960—200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据此可知移民()时间1960—1970年1970—1980年1980—1990年1990—2000年比例(%)11333934A.主要来自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B.使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程度加深C.由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知识精英D.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魏晋统治者为了扩充军队,增补劳动力,通过强制和招引,迫使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向南迁徙。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各族社会的文明开化,不但各少数民族大量吸收了汉族的农业文明,而且以自己的草原文明影响着汉人,从而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自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罕见的“北人”南下的现象。当时,一度存在多个相互敌对的政权,每个政权的内部又存在多个敌对势力,“胜者为王败者寇”,大批被流放贬谪的“流人”被迫迁往偏远地区。——摘编自李春光《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材料二从公元2世纪中叶起,罗马皇帝为了获得兵源税款,允许大量的日耳曼人进入帝国领土,并把他们迁移到帝国境内人口稀少的地区。目耳曼人的整个部落,都带着妻子儿女和全部家当,登上征途。4—6世纪的大迁徙运动,日耳曼人占据罗马帝国的领土,以征服者的姿态,建立王国定居于此。日耳曼人的大迁徙给欧洲社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他们建立的各王国,尽管大小不等,但都是在摧毁罗马当地奴隶主政权后建立起来的,他们本身所固有的一些传统,恰恰构成了建立西欧封建社会所必需的因素。——摘编自张淑清《日耳曼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耳曼人迁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日耳曼人迁徙共同的积极影响。(6分)18.奴隶贸易对英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奴隶贩子把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换取奴隶,再把奴隶运往美洲卖掉。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精壮人口一亿以上,造成非洲长期落后贫困。在美洲,殖民者大力推行奴隶种植园制度,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各种赚钱的农产品,如咖啡、甘蔗、烟草及棉花。他们还在矿山大规模使用黑人和印第安人奴隶,开采金银矿藏。——摘编自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材料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规定英国船只上每发现一名奴隶,罚款100英镑,英国还在1833年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宣布废除奴隶制度。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废除奴隶制。长达几百年罪恶的跨大西洋奴隶贩卖活动宣告终结。——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并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6分)19.(2023广东揭阳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20世纪以来,德国哥廷根大学被誉为“数学的麦加”,每年都有大批高水平数学博士毕业。但是,即使如约翰·冯·诺伊曼这样已在集合论方面小有名声的科学才俊,也只能充当汉堡大学数学系的编外讲师。20世纪30年代,上述形势更趋严峻。1933年4月,德国颁布了《重设公职人员法》。截至1935年底,已有44名德国数学家被迫离职,其中以犹太学者居多。同年5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援助德国流亡学者紧急委员会,优先营救德国数学家难民,并通过美国数学学会将他们迅速安排到大学里的研究岗位。1935年后,迫于美国本土数学家的压力,基金会和数学学会的营救速度放缓,往往只能营救一流水平的数学家,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成为共识。德国数学家库朗在纽约大学创办了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涵盖了数学、力学、计算机、统计和概率论等研究方向,其研究团队中成长出了9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彰显了巨大的成效,研究所也被誉为“世界应用数学分析之都”。——摘编自李工真《20世纪“世界数学研究中心”的洲际转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德国数学家移民美国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数学家移民美国产生的影响,并基于数学学科建设的视角谈谈启示。(8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时期拉丁美洲国际移民迁入概况15世纪末—18世纪中叶欧洲移民大约为200万,非洲黑人约1500万18世纪中叶—19世纪上半叶欧洲移民,从1570年占美洲殖民地总人口的1.25%猛增到1825年的39.1%。非洲黑人奴隶仍是这一阶段拉丁美洲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部分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中叶1801—1950年迁入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总数达到1200万。1840—1870年被拐骗到拉丁美洲的契约华工达3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迁移到美国和加拿大的拉丁美洲移民达60万,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超过200万——摘编自夏丽仙《国际人口迁移与拉丁美洲》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C解析本题两个时间很关键,一是材料中三次印欧人迁徙时间的界定;另一个就是日耳曼人攻陷罗马城的时间。日耳曼人攻陷罗马城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符合第三次大迁徙时间,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2.B解析由“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可知B项正确;切断了西罗马帝国在非洲的财政来源不代表西罗马帝国灭亡,排除A项;切断西罗马帝国在非洲的财政来源不能说明使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汪达尔人对外扩张的本性,排除D项。3.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促进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是欧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故D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古希腊罗马文化并未消失,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存在诸多矛盾,日耳曼人的迁徙只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并不包括亚洲,排除C项。4.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故选B项;解决粮食问题属于经济利益驱使的一部分,A项表述片面,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传播伊斯兰教和商业活动,排除C、D两项。5.D解析贵霜帝国是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大月氏人建立的,其一度统一了印度北部的农耕地区,因此其统一过程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过程,而且内含两大世界之间的相互学习,故D项正确。6.B解析在美国,白人人口占大多数,故选B项;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不是黑人人口占多数,排除A项;海地黑人人口占多数,而不是混血人种占多数,排除C项;巴西不是印第安人相对较多,而是混血人种占多数,因为葡萄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排除D项。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文化受欧洲影响很大,在很多方面效仿欧洲,但欧洲文化在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变更,产生了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故选C项。8.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相关法规的推动下,非洲奴隶为获得自由,必然会积极与美洲原住民通婚,从而为美洲族群的融合提供便利,C项正确;1526年,欧洲启蒙运动尚未开始,排除A项;材料与种植园经济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规定并不会抑制当地原住民的发展,排除D项。9.B解析在拉丁美洲地区内存在西班牙、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反映了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故选B项。10.B解析殖民地普遍存在原住民数量在殖民者到来之后大量减少的现象,这是由于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故选B项。11.B解析材料内容是对华裔居民生存状态的一个概括描述,既有数量,也有生活的方式,反映了当地华裔的生产生活状态,故选B项。1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和美国前总统认可西班牙语,反映出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故选D项;美国自建国以来,官方语言一直是美式英语,排除A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可西班牙语,不反对拉丁裔移民,反映了拉丁裔移民并未激化美国的种族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改革选举制度,排除C项。13.B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故选B项。1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在对难民的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任重道远,故选D项;材料不涉及难民的产生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难民问题任重道远,而不是联合国难民署的职责,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主要因素”的结论,排除C项。1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难民署、美国、东京奥运会都在关注难民问题,难民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故选B项。1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自1960—200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移民人数的增加有利于丰富美国多元文化,使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程度加深,故选B项。17.参考答案(1)表现: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流人”被迫迁往偏远地区。原因:统治者为了扩充军队,增补劳动力,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八王之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