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本试卷共34题,共100分,共6页(不含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留存。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2022年5月以来,欧洲多国爆发由于感染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引发的疫情。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一个猴痘病毒和一个大肠杆菌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

C.猴痘病毒化学组成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

D.接种疫苗和适量饮酒能预防猴痘

2.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陷处堆积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所校园里的全部乔木B.一座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C.一片树林中的全部动植物D.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缸

3.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B.用花生子叶为材料进行脂肪的检测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C.检测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转换高倍物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5.微量元素Fe是血红蛋白(Hb)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当人或哺乳动物体内含Fe量减少时,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减弱。当含Fe量过低时,人和动物则表现为贫血,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贫血的人面色苍白,容易疲劳,并有心跳气短、恶心、头痛、眩晕等症状。这一事实说明Fe的作用为()

A.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D.以上三项都是

6.2023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7.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8.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所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可执行多种功能

B.②中的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C.细胞膜结构特点只与①有关,功能特点与①②都有关

D.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则B侧CO2浓度高于A侧

9.微粒体是指在细胞匀浆和差速离心过程中,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它包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且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下列有关微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体的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主要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B.用磷脂酶处理微粒体会导致微粒体膜和核糖体均遭到破坏

C.微粒体可能具有对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行初步加工的功能

D.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微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10.细胞内的各成员之间有着明确分工,同时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图为人体性腺细胞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对话,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其形成与b有关

B.c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青春期时e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D.d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性激素等有机物的合成与a有关

11.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同种植物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下面选项中与此实例表现的细胞膜功能不同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识别,以降血糖

B.精子和卵细胞融合需要先经过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

C.细胞膜间搭建的胞间连丝能够传递信息

D.细胞能识别的物质能进入细胞,不识别的物质无法进入细胞

12.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1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B.

C.D.

14.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O4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15.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某些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步骤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①蒸馏水0.025mol/L的NaCl溶液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025mol/L的溶液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5mol/L的溶液

②将四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丁四种培养液中

③在光照、温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果死亡死亡生长发育正常死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必需元素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B.甲、乙组幼苗死亡的原因是没有必需元素和必需元素不全

C.丁组幼苗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通过改良土壤和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可提高盐碱化地区农作物产量

16.下图为人体胃壁细胞的两种H+载体蛋白甲和乙,其中A侧表示胃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载体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B.乙载体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转运H+

C.口服甲载体抑制剂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

D.乙载体最可能位于线粒体内膜中

17.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化学反应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18.茄子切片后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成褐色,是在有氧条件下相关酶将茄子中的酚类物化的结果。若要改善菜肴品相,抑制茄子切片褐变,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直接放在盆中备用

B.浸没在蛋清液中备用

C.用沸油处理后备用

D.浸没在食用碱水中备用

19.图1为两种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某科研人员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加入了一定量的某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

C.据图2曲线可知,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加入的是抑制剂B

D.若适当提高温度,图2曲线中的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20.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中,酶、检测试剂、检测时间的选择,及实验步骤的安排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应在反应开始后不久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

B.利用淀粉酶、淀粉和蔗糖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加底物→加酶→混匀→调节pH→观察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进行实验

2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中存在3个高能磷酸键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

2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RNA的组成单位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23.如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过程中所需的酶种类不同

B.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可用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C.由图可知,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D.在植物细胞中,①途径可以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是无氧呼吸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D.不是酒精发酵

25.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其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应将空气持续通入酵母菌培养液中以保障02供应

C.酵母菌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酵母菌产的酒精能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6.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倍

C.氧浓度为c时,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27.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农家肥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机物,从而提高产量

B.“低温、干燥、低氧储存种子”,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苗稀结大穗,密植多打粮”,强调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D.“庄稼要好,三年一倒(轮作)”,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差异性的原理

28.有科学家发现,癌细胞分裂过快使得癌细胞易处于缺氧的状态,于是癌细胞就关闭了一部分需要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故癌细胞即使在О2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生成少量ATP

B.癌细胞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癌细胞的线粒体中消耗的葡萄糖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D.若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癌细胞产生的[H]、ATP都比正常细胞的少

29.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对这一结果正确的理解是()

A.低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

B.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血糖

C.高强度运动时,糖类中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

D.肌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④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也可看到

⑤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

⑥与其他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⑦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

⑧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A.一项B.两项C.三项D.全部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细胞膜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则称为___________。

(2)图1中Z的作用有___________(写出三点),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与图1中物质___________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3)膜泡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动物细胞中能产生膜泡的结构一般有图2中的___________(直接填写对应细胞器名称)。

(4)图3中a结构可允许RNA和某些蛋白质等通过,但DNA不能通过,这体现了该结构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___性。

32.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a、B两个亚基组成,据图2推测,Na+-K+泵的两种功能是__________。

(4)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

实验步骤:

①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②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____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

③检测三组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

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则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33.“低氧胁迫"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很大影响,是高等植物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某研究小组利用水培技术探究了低氧条件对两个油菜品种(A、B)根部细胞呼吸的影响。下表为实验第6天根部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项目品种A正常通气品种B正常通气品种A低氧品种B低氧

丙酮酸(μmol/g)0.180.190.210.34

乙醇(μmol/g)2.452.496.004.00

(1)通过上表可知,正常通气条件下,油菜根部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低氧胁迫下,油菜根部细胞的____________(填呼吸方式)增强。

(2)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品种______________体内催化丙酮酸形成乙醇的酶的活性更高,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3)低氧胁迫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善或防止低氧胁迫的措施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4.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___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_____灭菌。

(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______(在25℃、50℃或80℃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

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

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

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

(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_____供应。

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34题,共100分,共6页(不含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留存。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2022年5月以来,欧洲多国爆发由于感染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引发的疫情。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一个猴痘病毒和一个大肠杆菌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

C.猴痘病毒化学组成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

D.接种疫苗和适量饮酒能预防猴痘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包膜中含有脂质;体积分数为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死猴痘病毒的作用。

【详解】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只是处于未侵染状态,但其增殖过程,即生命的体现离不开细胞,A错误;

B、猴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一个大肠杆菌既属于个体层次,也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猴痘病毒是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包膜中还含有脂质,C正确;

D、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猴痘,75%酒精可以破坏病毒蛋白的空间结构,故外施75%酒精能杀死猴痘病毒,而不是饮用,D错误。

故选C。

2.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陷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所校园里的全部乔木B.一座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C.一片树林中的全部动植物D.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缸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做种群。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详解】A、由题干可知,这段朽木上生活有苔藓等生产者,还有老鼠等消费者,还应该有一些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并且朽木可以提供水分、无机盐等非生物成分,因此这段朽木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生态系统”,而一所校园里的全部乔木,没有包括其他生产者,也没有包括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因此不是生态系统,A错误;

B、一座水库中的全部鲫鱼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因此属于种群,与这段朽木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所处层次不符,B错误;

C、一片树林中的全部动植物,未包含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因此不能代表生态系统,与这段朽木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所处层次不符,C错误;

D、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缸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属于一个生态系统,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D正确。

故选D。

3.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由题文“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可知,该题考查的是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与细胞呼吸等代谢活动的关系。

【详解】风干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极少,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非常弱,因此有机物消耗减慢,A正确,C错误;风干的种子含水量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正确;风干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极少,导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D正确。

【点睛】种子风干的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说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B.用花生子叶为材料进行脂肪的检测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C.检测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转换高倍物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答案】B

【解析】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A、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所用溶质相同,且所用氢氡化钠溶液的浓度相同,但二者所用的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同,A错误;

B、用花生子叶为材料进行脂肪的检测中,由于脂肪颗粒小且分散在细胞中,所以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正确;

C、检测还原糖时,甲、乙液要现配现用,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C错误;

D、转换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D错误。

故选B。

5.微量元素Fe是血红蛋白(Hb)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当人或哺乳动物体内含Fe量减少时,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减弱。当含Fe量过低时,人和动物则表现为贫血,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贫血的人面色苍白,容易疲劳,并有心跳气短、恶心、头痛、眩晕等症状。这一事实说明Fe的作用为()

A.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离子参与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由题意可知,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这一事实说明有些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含铁量过低时,人和动物则表现为贫血,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人或哺乳动物体内含铁量减少时,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减弱,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3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2、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是甜的,如淀粉。

【详解】A、无糖饼干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因此其不属于无糖食品,A错误;

B、N、P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蔬菜含有多种化学元素,C错误;

D、“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因此有助于宝宝骨骼发育,D正确。

故选D。

7.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详解】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故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

8.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所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可执行多种功能

B.②中的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C.细胞膜结构特点只与①有关,功能特点与①②都有关

D.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则B侧CO2浓度高于A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①为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②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故A侧为细胞膜外,B侧为膜内。生物膜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①为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可执行多种功能,A正确;

B、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B正确;

C、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结构特点流动性与①②都有关,C错误;

D、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CO2是自由扩散,则B侧(膜内)CO2浓度高于A侧(膜外),D正确。

故选C。

9.微粒体是指在细胞匀浆和差速离心过程中,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它包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且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下列有关微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体的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主要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B.用磷脂酶处理微粒体会导致微粒体膜和核糖体均遭到破坏

C.微粒体可能具有对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行初步加工的功能

D.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微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微粒体是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膜囊泡状结构,它包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具有内质网的基本功能。

【详解】A、从题干可知,微粒体是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膜囊泡状结构,它包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微粒体生物膜系统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A错误;

B、核糖体没有膜结构,用磷脂酶处理微粒体不会导致核糖体遭到破坏,B错误;

C、微粒体是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其内包含内质网成分,可能具有对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行初步加工的功能,C正确;

D、微粒体的亚显微结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错误。

故选C。

10.细胞内的各成员之间有着明确分工,同时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图为人体性腺细胞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对话,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其形成与b有关

B.c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青春期时e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D.d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性激素等有机物的合成与a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为内质网,b为高尔基体,c为溶酶体,d为细胞核,e为细胞膜。

【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A错误;

B、c为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正确;

C、性激素属于脂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C错误;

D、性激素属于脂质,合成场所是a内质网;d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B。

11.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同种植物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下面选项中与此实例表现的细胞膜功能不同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识别,以降血糖

B.精子和卵细胞融合需要先经过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

C.细胞膜间搭建的胞间连丝能够传递信息

D.细胞能识别的物质能进入细胞,不识别的物质无法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1、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特定的信号分子和受体,这样可以使在植物的柱头上,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可以萌发,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延续。

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详解】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识别,以降血糖,属于信息交流中“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A错误;

B、精子和卵细胞融合需要先经过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属于信息交流中“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B错误;

C、胞膜间搭建的胞间连丝能够传递信息,属于信息交流中“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C错误;

D、细胞能识别的物质能进入细胞,不识别的物质无法进入,属于细胞膜功能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正确。

故选D。

12.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

【详解】A、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

B、血浆中K+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

C、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B。

1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1、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B、用30%蔗糖处理之后,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都会减小,细胞液浓度上升;用清水处理之后,细胞吸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积会扩大,细胞液浓度下降,AB错误。

CD、随着所用蔗糖浓度上升,当蔗糖浓度超过细胞液浓度之后,细胞就会开始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下降,细胞液浓度上升,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增大。

14.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O4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番茄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也会影响主动运输。

【详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即供应的能量相同,因此影响A、B两点吸收离子量不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B、C两点是番茄吸收Ca2+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C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运输Ca2+数量多,即影响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作用强度,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某些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步骤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①蒸馏水0.025mol/L的NaCl溶液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025mol/L的溶液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5mol/L的溶液

②将四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丁四种培养液中

③在光照、温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果死亡死亡生长发育正常死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必需元素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B.甲、乙组幼苗死亡的原因是没有必需元素和必需元素不全

C.丁组幼苗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通过改良土壤和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可提高盐碱化地区农作物产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甲组不含必需元素,幼苗死亡;乙组只含有NaCl溶液,幼苗死亡;丙组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025mol/L的溶液,幼苗生长发育正常;丁组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5mol/L的溶液,溶液浓度高于丙组,幼苗死亡。

【详解】A、综合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必需元素以及溶液浓度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A错误;

B、甲组置于蒸馏水中培养,不含必需元素,乙组只含有NaCl溶液,必需元素不全,两组幼苗均死亡,B正确;

C、丁组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5mol/L的溶液,溶液浓度高于丙组,丙组幼苗生长发育正常而丁组幼苗死亡,推测丁组幼苗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正确;

D、由题表数据可知,培养液浓度过高不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可通过改良土壤和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可提高盐碱化地区农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A。

16.下图为人体胃壁细胞的两种H+载体蛋白甲和乙,其中A侧表示胃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载体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B.乙载体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转运H+

C.口服甲载体抑制剂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

D.乙载体最可能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据图可知,甲载体运输H+属于主动运输,乙载体运输H+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据图可知,甲运输H+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甲载体和ATP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A正确;

B、乙载体顺浓度运输H+,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A侧表示胃腔,口服甲载体抑制剂抑制甲载体运输H+,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C正确;

D、乙载体利用H+浓度差驱动ATP的合成,则最可能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中,D正确。

故选B。

17.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详解】A、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是因为酶能显著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B错误;

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C错误;

D、酶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A。

18.茄子切片后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成褐色,是在有氧条件下相关酶将茄子中的酚类物化的结果。若要改善菜肴品相,抑制茄子切片褐变,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直接放在盆中备用

B.浸没在蛋清液中备用

C.用沸油处理后备用

D.浸没在食用碱水中备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大多数酶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过酸、过碱或高温等均可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失活。

【详解】AB、由题意可知,在有氧条件下相关酶将茄子中的酚类物化,直接放在盆中备用会接触到氧气,而浸没在蛋清液中备用可阻断酶与氧气接触,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高温度沸油和食用碱均可使相关的酶变性失活,防止酚类物化,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图1为两种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某科研人员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加入了一定量的某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

C.据图2曲线可知,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加入的是抑制剂B

D.若适当提高温度,图2曲线中的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可知,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抑制剂B竞争性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分析图2可知,加入抑制剂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

【详解】A、分析图1可知,底物只有与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才能结合并发挥作用,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

B、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

C、分析图2可知,加入抑制剂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抑制剂B竞争性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故若加入抑制剂B,则随底物浓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升高,C错误;

D、因该反应是在环境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故适当提高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C点向左下方移动,D正确。

故选C。

20.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中,酶、检测试剂、检测时间的选择,及实验步骤的安排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应在反应开始后不久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

B.利用淀粉酶、淀粉和蔗糖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加底物→加酶→混匀→调节pH→观察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种类,即无机催化剂和酶,应在反应开始后不久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否者时间过长反应物消耗殆尽无法检测,A正确;

B、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由于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水解,故不能利用淀粉酶与淀粉、蔗糖和碘液设计实验,B错误;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C错误;

D、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量时需要水浴加热,反应温度会发生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2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中存在3个高能磷酸键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B错误;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无调节代谢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2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RNA的组成单位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详解】A、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的组成单位之一,A正确;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其中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因此人体细胞合成ATP时不都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

C、免疫球蛋白(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该过程需要消耗ATP,C正确;

D、ATP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23.如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过程中所需的酶种类不同

B.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可用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C.由图可知,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D.在植物细胞中,①途径可以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①过程是ADP与Pi合成ATP的过程,②过程是ATP水解产生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详解】A、①过程是ATP的合成过程,②过程是ATP的水解过程,两个过程中所需酶的种类不同,A正确;

B、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可用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B正确;

C、ATP与ADP之间的转化不是可逆反应,是两个反应,因为酶不同,场所不同,C错误;

D、在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能合成ATP,①途径可以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C。

2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是无氧呼吸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D.不是酒精发酵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

2.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

【详解】A、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CO2放出,则也有可能是有氧呼吸,A错误;

B、需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有可能是需氧呼吸,但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也有可能,B错误;

C、乳酸发酵时只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发酵,C正确;

D、酒精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酒精发酵,D错误。

故选C。

25.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其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应将空气持续通入酵母菌培养液中以保障02供应

C.酵母菌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酵母菌产的酒精能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适用于作为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A正确;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不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应先用NaOH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错误;

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D正确。

故选B。

26.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倍

C.氧浓度为c时,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氧浓度为a,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因此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消耗的葡萄糖是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3=5,消耗的葡萄糖是2.5,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c时,二氧化碳释放最少,此时细胞总呼吸较低,较适于储藏该植物的器官,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点睛】

27.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农家肥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机物,从而提高产量

B.“低温、干燥、低氧储存种子”,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苗稀结大穗,密植多打粮”,强调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D.“庄稼要好,三年一倒(轮作)”,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差异性的原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水、CO2,动力——光能,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因此,只要影响到原料、能量的供应,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例如,环境中CO2浓度,叶片气孔开闭情况,都会因影响CO2的供应量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影响叶绿体的形成和结构的因素,如无机营养、病虫害,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此外,光合作用需要众多的酶参与,因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如温度),也是影响因子。

【详解】A、植物不能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物,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植物利用,A错误;

B、细胞呼吸受温度、氧气等条件影响,控制一定条件可降低呼吸,B正确;

C、合理密植可保证光照和二氧化碳的供应,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C正确;

D、轮作是不同时间指种植不同的植物,利用了不同的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能量差异的原理,可对土壤恢复有一定作用,D正确。

故选A。

28.有科学家发现,癌细胞分裂过快使得癌细胞易处于缺氧的状态,于是癌细胞就关闭了一部分需要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故癌细胞即使在О2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生成少量ATP

B.癌细胞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癌细胞的线粒体中消耗的葡萄糖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D.若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癌细胞产生的[H]、ATP都比正常细胞的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1、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A错误;

B、癌细胞只有进行有氧呼吸时才能产生二氧化碳,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

C、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不能进入到线粒体中,C错误;

D、癌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产生的[H]和ATP比有氧呼吸少,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H]、ATP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

故选D。

29.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对这一结果正确的理解是()

A.低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

B.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血糖

C.高强度运动时,糖类中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

D.肌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当运动强度较低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当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肌糖原,其次是脂肪酸;当高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肌糖原供能。

【详解】A、由图可知,当运动强度较低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A正确;

B、由图可知,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肌糖原,其次是脂肪酸,B错误;

C、高强度运动时,糖类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变为ATP,C错误;

D、高强度运动时,机体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肌糖原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均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A。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④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也可看到

⑤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

⑥与其他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⑦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

⑧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A.一项B.两项C.三项D.全部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二三两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因此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一般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

【详解】①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①错误;

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不在线粒体中,②错误;

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③正确;

④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所以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不一定能看到,④错误;

⑤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中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制作成临时装片,⑤错误;

⑥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中心体,但与低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核和低等植物都有中心体,⑥错误;

⑦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但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属于自由扩散,⑦错误;

⑧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等,但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⑧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细胞膜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则称为___________。

(2)图1中Z的作用有___________(写出三点),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与图1中物质___________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3)膜泡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动物细胞中能产生膜泡的结构一般有图2中的___________(直接填写对应细胞器名称)。

(4)图3中a结构可允许RNA和某些蛋白质等通过,但DNA不能通过,这体现了该结构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___性。

【答案】(1)流动镶嵌模型

(2)①.识别、保护和润滑等②.Y

(3)内质网、高尔基体

(4)选择

【解析】

【分析】图1中Z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其中X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为自由扩散,Y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图2中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为核糖体。图3为细胞核,其中a为核孔,b为核仁,c是染色质。

【小问1详解】

若图1中细胞膜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则为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上分布有蛋白质和糖类,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能运动。

【小问2详解】

图1中Z是由蛋白质和糖链构成的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其作用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图1中物质X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Y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细胞外液中的K+逆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故与图1中物质Y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小问3详解】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能形成囊泡,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动物细胞中能产生膜泡的结构一般有图2中的内质网、高尔基体。

【小问4详解】

a是核孔,可允许RNA和某些蛋白质等通过,但DNA不能通过,这体现了该结构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32.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a、B两个亚基组成,据图2推测,Na+-K+泵的两种功能是__________。

(4)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

实验步骤:

①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②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____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

③检测三组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

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则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答案】(1)P(2)a

(3)运输钠钾离子、催化ATP水解

(4)①.相同的较高浓度的葡萄糖②.丙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小于甲组,甲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小于乙组的

【解析】

【分析】分析图1:主动运输能量可来源于①电化学梯度势能;②ATP驱动泵,ATP直接提供能量;③光驱动泵:光能驱动。分析图2:小肠上皮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载体有蛋白G(运载葡萄糖出细胞)、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运载葡萄糖进细胞),其运输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糖链与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一般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故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P侧含糖蛋白,为细胞外侧。

【小问2详解】

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Na+浓度差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属于图1中a类型的主动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