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花苑课程纲要_第1页
梨园百花苑课程纲要_第2页
梨园百花苑课程纲要_第3页
梨园百花苑课程纲要_第4页
梨园百花苑课程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开发背景………………1二、课程性质……………………2三、课程理念……………………3四、课程设计思路………………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4二、单元分目标…………………5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课程版块设置………………6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6第四部分:课程组织与实施一、课程实施小组………………7二、课程实施的原则……………8三、课程实施建议………………8第五部分:课程评价一、评价原则……………………10二、评价内容与形式……………11三、评价等级……………………13【第一部分】前言《梨园百花苑》课程是一门美育课程,是XX教育集团风筝娃娃快乐成长课程下的艺术审美课程之一。我们将中国梨园的戏曲文化引入音乐课堂,使中国戏曲与音乐教育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戏曲音乐课程,期望达到一种原生态的美育教育,对于当代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我们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和音乐课标实施的原则,精心编写《梨园百花苑》的校本教材,将中国梨园的戏曲文化引入音乐课堂,使中国戏曲与音乐教育有机融合,基于儿童的生活基础,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戏曲生活为目标的音乐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引导儿童热爱戏曲、积极探究戏曲文化是课程为核心,确定学生的审美特点及音乐课程目标,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拟分“典雅大气”传统京剧、“铿锵亮气”现代京剧、“唯美灵气”越剧、“淳朴秀气”黄梅戏以及有滋有味“钹子书”共五个单元,列出与单元主题匹配的戏曲拓展歌曲,形成独具特色戏曲课程的主要内容。戏曲作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艺术瑰宝,戏曲进校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使中国戏曲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芒。一、课程开发背景: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紧接着中宣部有了关于推动“戏曲进校园”的重要指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鼓励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中小学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1.优秀师资,为“戏曲进校园”提供可能我校是XX音乐区域共同体的主要示范单位,共有五个校区的音乐教师队伍组合而成。2017年9月被正式授为XX市戏曲传承基地学校。共同体中又指定了5位辅导老师和2位外聘老师,服务于学校“梨园小海棠”社团。外聘老师是XX市文化馆戏曲专业教师,更有工作室的一大批青年热爱戏曲的教师组成,共同研究戏曲教学,潜心学习戏曲。2.传统文化,为“戏曲进校园”打开通道在通俗文化影响艺术舞台,流行歌曲冲击青少年视听觉的今天,古老的传统戏曲也以现代化、可视化的姿态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流行歌曲中戏曲元素的穿插唱响了一片天空,音乐教材中编入戏歌,精致了整节课堂。电视节目中小戏骨的一招一式,吸引了不同层次的所有观众,短视频中戏曲的特效合成,便捷了戏曲的全民参与,拉近了大人、孩子对传统戏剧文化的了解……戏曲这种高雅艺术,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发人们学习戏曲的兴趣。3.梨园课程,让“戏曲进校园”落地生根2016年学校全面推进拓展性课程,梨园戏曲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股美育力量。这是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团队指导的一个社团,以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目标,它有机地融入并丰富了学校风筝娃娃拓展课程体系,进一步凸显了办一所有文化特色学校的核心理念。学校总体课程建设也给梨园戏曲课程提供了相应的硬件支撑和技术指导,给学生搭建了更多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平台。4.素养培育,让“戏曲进校园”指向未来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产生对相关知识的热爱,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综合探究能力,产生对美的追求。戏曲教育基于儿童视野,不以培养戏曲专业演员为目标,改变传统模式中“口传心授”“三年磨一剑”,注重技能训练的做法,让孩子们通过戏曲欣赏、学唱、模仿等多种实践方式,体验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做有戏的中国娃。二、课程性质:趣味性本课程是拓展性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戏曲种类。本课程摒弃传统学唱歌曲的基础教学方式,在有趣好玩的音乐案例教学中,穿插戏曲作品中的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如音乐记号、旋律模唱、节奏模仿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学习戏曲相关的基本知识。(二)审美性本课题旨在开发适合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戏曲课程体系,将国粹京剧不同年龄阶段引入校园,让小学生近距离多途径接触戏曲艺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浓厚兴趣,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戏曲艺术的体验。(三)实践性从“赏戏”“唱戏”到“演戏”“创戏”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戏曲艺术扎根校园,渗透在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从骨子里植入民族精神,进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艺术审美修养,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让学生在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去思考、分析问题。(四)综合性学校利用校内外的教师资源,开设了以戏曲为代表的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探究类等科目,学校也倡导教师、家长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近大自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践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捉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戏曲课程在普及3-6年级学生的基础上,选取部分热爱戏曲表演艺术的学生进社团,成为学校和美课程中的特色课程。三、课程理念1. 体现差异性,尊重年龄特点适合小学生的戏曲教材还比较零散,设计比较系统的课程教学,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要求的教材,是很多音乐教师的梦想。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只由长期进行校园戏曲教育教学研究的音乐骨干老师为课程研发小组,着手进行校园戏曲课程的建设,力求戏曲能让孩子喜闻乐见,让戏曲进入校园,留驻校园。2. 遵循序列性,优化普及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戏曲、热爱戏曲,积极探索戏曲教学进课堂、进校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搭建戏曲台阶,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开发校园戏曲课程,普及推广传统戏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提倡民族性,理解文化成果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应家乡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作品,将中国戏曲纳入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以开阔的视野学习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家乡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4.注重多元性,培育个性发展本课程倡导科学、开放的评价方式,以鼓励和认可学生的课程学习为出发点,从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激励性、多元性、互动性为评价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吟诵歌词到戏曲赏析,从参与表演再到创编活动,全面培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四、课程设计思路(一)激发多元感官,凸显美育特色梨园戏韵社团努力激发多元感官,设置戏曲学唱、戏曲赏析、戏曲启蒙、雅乐踏歌、课堂思考、艺术创想六个板块,并在每个单元设置戏曲小百科,既简洁明了又包罗万象,让学生眼动、耳动、嘴动、手动,产生通感,将人的视觉、听觉等相互沟通交错,使戏曲更为活泼和具象。(二)注重内外合作,提升综合素养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在每一课的安排上都有3课时左右,每一个单元至少需6课时,戏韵社团一学年活动有30课时,使用一年。尽管如此,小小的课堂还是不能满足学生心中对戏曲的探索,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用课外时间去表演、实践,甚至可以利用假日进行脸谱制作、演出等活动。我们努力构建艺术平台,让学生参与表演式的节目,花大量的时间了解舞台道具、唱腔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表演、合作、创造,学会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自我改编能力,自我修正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坚持“互联网+”,延展学习时空当今社会是“互联网+”的时代,学生的学习空间不断被刷新,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接触到的戏曲资源都是很好的内容补充。在课程编排中,我们增加了电视曲艺频道,戏曲网络,淘宝上的戏曲专用品商店链接,以及制作音乐二维码等,将丰富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特别如学生作业的云端共享,让学习者和学习者都得到极宽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无缝链接。【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1.建立目标,储备梳理戏曲资源“校园小戏迷”戏曲拓展性课程是将中国梨园的戏曲文化引入音乐课堂,使中国戏曲与音乐教育有机融合,以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生活基础,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戏曲生活为目标的音乐活动型综合课程。不断加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戏曲交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2.单元推进,激活戏曲学习通道戏曲“进校园”只是开始,终极目标是要“出校园”——让戏曲走入孩子的心里,让更多的学生有基础欣赏、有能力传播、有热情传承。戏曲进校园实际上承担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垫广泛、扎实社会基础的使命。知晓了中高年级学生的审美特点及音乐课程目标,我们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五个单元,列出与单元主题匹配的经典戏曲作品,形成独具特色戏曲课程的主要内容。3.主题明确,全面提升戏曲素养戏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培养,应将戏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戏曲教育常态化。戏曲进课堂、进校园等工作的持续发展,需要一批年轻的师资队伍来保障戏曲教学质量,整合社会力量发挥作用,让全市青少年更加了解戏曲,唱响经典,全面提升提高学生的戏曲素养,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逐步深入,不断提升学生的戏曲素养。二、单元分目标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对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深入推进“戏曲进校园”已成为保护传承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学生在学好知识文化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音乐素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单元主题内容基础目标一《典雅大气京剧》1.了解传统京剧,走进传统京剧的艺术殿堂,探寻起源与演变过程。2.欣赏色彩艳丽的脸谱并能涂出自己最喜欢的式样。3.领略精美的服饰,变幻莫测的道具,感受国粹无穷的魅力,进行美的探索。二《铿铬亮气京剧》1.知道京剧表演的四大功夫是唱、念、做、打,角色为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在表演程式、演唱和服装上都有艺术化的区别。2.掌握基本的归韵、收声等演唱法则,做到字正腔圆,了解念白是音乐性与节奏性的话白。3.尝试演唱与念白,喜欢京剧,享受戏曲韵味。三《唯美灵气越剧》1.区分京剧和越剧文化底蕴的不同,感受越剧舞台综合性、虚拟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了解手、眼、身、步越剧表演中的基本动作。2.知道越剧艺术中的礼仪文化,并用上身段手势进行表演,进行美的演绎。3.能够基本学唱作品,并进行一系列合作进行创编。四《淳朴秀气黄梅戏》1.了解黄梅戏的曲艺特点和起源发展,发现美、吸收美、融合美,提升民族精气神懂得戏曲传承的重要性。2.感受中国元素的现代风格黄梅戏,结合儿童生活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创编。3.强调黄梅戏的传承要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五《有滋有味钹子书》1.解自己家乡地方曲艺XX钹子书文化,多方面聆听和学习适合小学生演唱的钹子书作品。2.学习敲打钹子基本动作、节奏等基础知识,能够简单地演唱作品。3.进一步加强地方戏曲传承,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感受中国元素的动漫风格让戏曲更有时代年气息与儿童特点,发现美,吸收美,融合美,生成美,不断开展美的实践,提升民族精气神。【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实验小学近年来一直以素质教育为抓手,致力于体验式音乐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梨园百花苑”拓展性戏曲课程,也是站在全面提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点上,紧贴中高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兴趣喜好,整合音乐教材,创造性地开拓戏曲方面的教学内容,期望这本戏曲拓展性课程能够营建校园戏曲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一、课程版块设置本课程分成五个单元,从“典雅大气”传统京剧、“铿锵亮气”现在京剧、“唯美灵气”越剧、“淳朴秀气”黄梅戏以及地方戏曲“XX钹子书”组成,每个单元都有一首戏曲学唱内容和一个戏曲赏析内容组成,让孩子们通过眼睛、耳朵、肢体等多方面的感官了解中国戏曲、实践感受戏曲艺术的特色,通过多种渠道感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二、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戏曲进校园”是普及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戏曲进课堂”并不是培养戏曲专业演员,而是一种普及戏曲知识的教育,这种普及是希望青少年对中国戏曲的基本元素有所了解。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敲一敲、演一演各种途径扩大戏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制定本校《校园小戏迷》校本课程计划表。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课时课程价值和意义一典雅大气传统京剧《卖水》3在戏曲学唱中了解《卖水》故事背景,感受李家的戏剧人生,走进传统京剧的艺术殿堂,探寻京剧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层层推进故事情节,领略精美的京剧服饰,变幻莫测地感受国粹无穷的魅力。《京调》3欣赏由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了解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二铿锵亮气现代京剧《都有--颗红亮的心》3在戏曲学唱中以儿童视角回忆童年往事,尝试李铁梅与奶奶一段俏皮又有含义的对话,享受现代京剧的独特韵味。《智取威虎山》3在赏析中感受革命现代京剧曲目,模仿临海雪原中杨子荣打进威虎山,活捉座山雕的情景,表现主人公机智威武的形象。三唯美灵气越剧《十八相送》3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用那悠悠的歌声来纪念他们,学唱这部作品中的经典唱段,最后用“化蝶”来象征他们的团圆,把他们当作追求自由理想和勇气的化身。《红楼梦》3赏析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而成的越剧,感受林黛玉心情忧郁,体弱多病的形象气质,以及对生活的悲愤与委屈情绪。四淳朴秀气黄梅戏《天仙配》3歌曲表现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拆散的故事。《女驸马》3通过欣赏作品式讲述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素珍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终成眷属的故事背景。五有滋有味钹子书《观瓜灯》3XX钹子书原创作品,感受家乡的戏曲文化、XX独特的西瓜灯节,表达了作者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学习敲打钹子的基本动作、节奏等基础知识,简单地演唱作品。《航天人》3通过作品欣赏感受家乡戏曲的博大精深,感受钹子书元素的儿童歌曲让家乡更有时代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浓浓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校本教材能让学生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更多的孩子与家长通过多元体验重视戏曲教育并爱上戏曲。并成立梨园童星耀百花的“小海棠”社团,从戏曲课程教学中挑选一部分爱好戏曲的孩子每周进行特训,每月邀请本地艺人对孩子们进行培训,挑选优秀经典曲目进行演唱与表演。在社团孩子们当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戏曲小明星,从而进一步宣传、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深入开展。【第四部分】课程组织与实施成立“校园小戏迷”课程专题小组,由嘉兴市学科带头人、XX市名师以及骨干教师组成,全面负责课程规划、课程研发与程实施。一、课程实施小组本课程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音乐教研组共同承担实施,根据音乐老师的个人特长,将课程项目进行有序、整合性的开展实施。周瑾:课程总架构设计和理论指导,负责制定课程的具体方案,完善课程纲要与制度,全面指导课程开发。李墨翟:课程实施全程指导、统筹安排。严袅文:课程资料的具体实施者,教学设计的整理、撰写和完善。吴颖玮:具体课程实施落实,整理和资料保存、提炼等。洪殿君:课程资料的具体实施者,XX钹子书戏曲身段动作的学习指导。二、课程实施的原则1. 实践性原则本课程主要以实践体验为主,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指导,敲一敲锣鼓经,演一演越剧身段,画一画京剧脸谱、做一做戏曲广播操等都需要学生实践体验,在活动中感受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热爱。2. 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嗓子、个头、形象不一样,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参与到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注重个性的自主选择和多元呈现,学戏过程中让学生的主动性成为内在动力,自主选择体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收获戏曲成长路上的快乐。3. 审美性原则:课程遵循戏曲是视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等审美表现特征,集合歌唱、舞蹈、美术等综合艺术,让学生在反复地听、唱、演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表达美的能力,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三、课程实施建议根据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现状,审视传统艺术保护与发展戏曲艺术的局限性,针对对地方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创作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于音乐课堂、开设名家讲座、网络平台互动等优势,不断加强与完善学校的戏曲社团,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从而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戏曲艺术,爱上地方戏曲艺术。(一)基于课堂本身,储备戏曲资源1.梳理教材课程戏曲进校园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模式,起来建立新的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戏曲和小学音乐课堂结合起来,在音乐教材中加入戏曲的有关内容,添加比较简单的朗朗上口的利于学生学习的曲目,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戏曲的博大精深。2.学唱戏歌名段戏曲选段以京剧、昆剧为主,同时兼顾全国上百个剧种,运用影视艺术手段,向学生介绍戏曲界著名艺术家和新秀演唱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以及演员精湛的表演技艺,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之中,领略戏曲艺术的独特神韵,并介绍有关戏曲的文化知识,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3.开设名家讲座学校可以发挥社会力量请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来到学校为学生带来“戏曲知识讲座”,此外我们还借助文化部门、戏剧团体的优势,定期邀请艺术家们来到校园里,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演出,将地方性剧和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全新的视角对地方戏曲进行解读。(二)立足校园文化,开发戏曲课程戏曲本身来自于生活,它与学生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区人文地理环境吸收本地的戏曲艺术和其他民间剧种,立足于校园文化编写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供教学使用。1.校园音响引领利用校园音响系统开展形式多彩的戏曲广播活动,有利于促进戏曲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学校可以开展戏曲知识竞赛、戏曲歌唱比赛、有关戏曲的演讲比赛、擂台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2.六一活动参与为了更好地传承乡土戏曲文化,学校可在“我要上六一”系列活动中定期举办戏曲文化展和戏曲文化主题讲座活动,充分展示乡土戏曲的文化韵味和本土特色。不断拓展戏曲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戏曲文化知识。3.戏曲社团拓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思考,我校在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后,可以指导学生自发成立了“小海棠”戏曲社,先后开展了识脸谱、画画脸谱、进展馆等活动。通过识脸谱、画画脸谱、装扮戏曲人物,跟着专家老师学戏曲,使学生充分受了戏曲的魅力。(三)聚焦乡土资源,传播戏曲文化在当下社会和信息时代,传统的戏曲艺术收到自身和外界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方式的改变,戏曲自身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融合。寻求具体的利用新媒体艺术传播戏曲艺术的思路,包括提出建立戏曲社团,发展文化艺术周等活动来促进戏曲的有效传播。1.网络式互动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为戏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承载工具。。网络时空的自由性既为学生观看戏曲提供了更大便利,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名家、演员与学生之的互动;利用电视擂台赛的形式传播传统戏曲,更易于吸引学生对地方戏曲文化的热爱。2.平台式交流由戏曲爱好者自己招募人员组成俱乐部,根据各自的兴趣分组进行交流与共享。可定期举办戏迷擂台赛活动,激发大家学习戏曲的热情。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观摩和参加民间的艺术表演文化艺术周等校外戏曲文化活动,走进地方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种戏曲演出现场,深入了解地方曲种的韵律及特征等。3.角色式创作戏曲表演艺术的本质是运用多种多样的造型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与创设艺术氛围。首先学生要学会观察故事情节中人物角色不同的身份、经历和处境。从丰富的生活中挖掘提炼和观察总结外,还要对剧中的人物内在性格作出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四)创新成果展示,提升戏曲素养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是音乐教学评价的最主要特点。在音乐和戏曲文化领域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评价手段,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发挥评价的作用。1.采用竞赛助力我们可以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戏曲学习的热情,真正体会到戏曲的魅力。在评价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寻找原因。不仅要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2.设立戏曲展台我们可以在专用的音乐教室、走廊、班级教室甚至学校展厅开辟一个空间,设立一个“戏曲精品展台”,把每一次活动评出的音乐优秀作品在“戏曲精品展台”上展示,激发他们学习戏曲音乐的兴趣。3.制作美篇宣传有时候学生的优秀作品数量较多,或者一个学期下来,积累的学生作品很多,“戏曲精品展台”已容纳不下时,我们不妨把这些优秀作品拍成照片、视频等做成宣传的“美篇”,利用网络的形式进行宣传,进一步点燃学生学习戏曲学习创作的热情。戏曲作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艺术的瑰宝,戏曲进校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使中国戏曲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芒。【第五部分】课程评价一、评价原则1.激励性原则注重对学生京剧学习过程中身段体验、脸谱绘画、做戏曲广播操、戏歌学唱等的肯定,通过评价强化学生积极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评价时遵循“激励原则”,让学生可以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2.多元性原则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