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热点问题研究_第1页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热点问题研究_第2页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热点问题研究_第3页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热点问题研究_第4页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热点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热点问题研究

1北方城镇采暖工艺中国供暖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建筑、农村住宅建筑和流域南部(中国以前未规定的供暖地区)。尽管农村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建筑的采暖目前对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影响很大,但其特点、主要问题、需要的政策机制等与北方城镇采暖完全不同。本文仅对我国北方城镇建筑采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至2008年,我国列入采暖地区的北方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为88亿m建筑采暖的能源消耗主要由建筑采暖需要的热量、采暖系统的过量供热以及热源与采暖系统效率三大因素决定。1.1建筑供暖所需的热量当维持室温不低于18℃时,目前北方地区城镇建筑冬季采暖需要的热量为60~140kWh/m1.2供热系统的用量导致社会热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由采暖系统送入建筑内的热量高于上述的建筑采暖需要的热量,引起的热量浪费。造成过量供热的主要原因有:a)要求提高室内温度,以获得更高的舒适度;b)由于温度调节困难,为了保证部分偏凉的房间不冷,只好加大供热量,导致多数房间(或建筑)过量供热;c)气候转暖,不能对供热系统及时调节,导致室温全面过高,过量供热。根据实测和计算分析,目前集中供热系统的过量供热量为建筑采暖需热量的120~150%,也就是说有17~33%的总热量是由于过量供热所浪费。良好的外网和建筑入口的调节可以把过量供热损失降低到10%以下,而末端的有效调节手段(分户、分室调节),才能彻底消除过量供热损失或将损失降低到3%以下。目前我国推行供热改革,对采暖进行热量计量并按照热量收费,为的是通过经济手段调动末端用户自觉调节的能动性,从而减少过量供热。然而,目前已经安装热表实现热量计量的建筑中,大部分建筑的过量供热现象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实行的热改方案中对末端调节重视不够,没有为末端用户提供有效的室温调节手段,从而难以实现大幅度降低过量供热的预期效果。1.3供暖和回暖系统的效率不同的采暖热源方式,能源转换效率差别极大。1.3.1燃煤锅炉低能耗发展以前为集中供热系统提供热量的主要热源方式是20t/h以下的燃煤锅炉,其燃煤-热量转换效率为40%~75%。拆除小锅炉,更换为20t以上大型热水锅炉后,燃煤-热量转换效率可达75%~85%,系统效率显著提高。目前不少城市出于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希望进一步取消这些燃煤锅炉,用燃气锅炉或各类热泵等方式替代。实际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具有很好的脱硫、除尘技术,可以使20t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达到高标准排放要求。大多情况下是疏于管理。从节约能源、最大可能挖掘各类能源潜力的角度来看,效率达到80%以上的燃煤锅炉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状况下应该是优于燃气锅炉和系统COP不到2.5的电动热泵的热源方式,不应该简单地拆斥和替换。1.3.2热电联产热源我国目前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一半左右是由燃煤热电联产方式提供,如果以全国的平均发电煤耗计算热电联产电厂冬季所发电力的燃煤量,把热电联产电厂多消耗的燃煤作为其输出热量所消耗的燃煤量(这叫做“好处归热法”),则热电联产方式的燃煤-热量转换效率可达130~200%。因此热电联产方式是目前以燃煤作为一次能源以获得热量时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方式,也是最适合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冬季建筑采暖的最合适的热源方式。我国正是因为有大量的燃煤热电联产型采暖热源,才使得我国建筑单位采暖能耗与西欧、北美相距不大。然而对于小容量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容量小于5万kW),其非采暖期的发电煤耗高达450~500gce/kWh。长时间工作在非热电联产工况下,导致全年整体的能源转换效率极低。然而,在冬季热电联产工况下这些小电厂的能源转换效率远高于大型锅炉直接供热。因此如果保留这些小热电联产电厂,严格禁止其纯发电运行,相比在冬季采用大型燃煤锅炉供暖更有利于节能减排。近十年来,我国在发展热电联产供热方面存在两方面的倾向:一些起步较早的城市(如北京、沈阳、赤峰,三个不同规模的典型城市)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目前的城市管网容量、热源容量都赶不上城市发展建设速度,只好增加热水锅炉以满足需求,导致热电联产热源比例的逐步下降;对于新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内蒙的一批新兴城市),出于各种原因,在城市周边建起了大量热电联产电厂,尽管其可输出的热量已远大于城市建筑供热需求,但仍在千方百计地进行新建、扩建,导致这些热电联产电厂的热电比很低,实际运行工况脱离热电联产的高效工况。科学规划和全面发展热电联产方式,使其成为我国北方城镇采暖的主要热源方式,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应作为我国北方供热节能减排的基本决策。1.3.3燃煤热电联产的合理利用燃气锅炉的燃气-热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85~90%,并且容易实现清洁燃烧,全球天然气锅炉目前都作为主要的采暖热源方式。但是,国外的天然气是其主要的化石能源,而我国目前仍是以燃煤为主,天然气总量不到燃煤总量的7%。怎样合理规划燃煤和燃气的使用,使二者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最大效能,是我国能源规划必须面对的特殊问题。我国目前天然气的发电效率可达到55%,比燃煤发电效率相对高50%,而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的燃烧效率差别在10%以下,相比之下,燃煤用于锅炉供热而将有限的燃气用于发电更为合理。燃气热电联产方式由于燃气轮机过量空气系数较大,导致排烟热损失高,所以综合热效率并不一定高于燃煤热电联产。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燃气热电联产的热电比远小于燃煤热电联产,为了输出同样的热量而发出的电力要远大于燃煤热电联产。为了满足相同建筑面积的供热所需要的燃气量为燃气锅炉的3倍以上,这就加剧了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状况。1.3.4管网、管道设置目前北方城市大多数供热主管网都采用聚氨酯保温的直埋管方式,保温效果很好,供热期间管网热损失一般不超过2%。而分散在各个建筑小区的从热力站或小区锅炉房引出的庭院管网(也称为二次管网)的保温状况却差别很大。近年来修建的庭院管网保温性能良好,热损失几乎可以忽略,而有些早期修建的管网,采用管沟方式铺设,矿渣棉保温,保温效果非常差,冬季热损失达到供热量的20~30%。对于这种庭院管网进行彻底翻修,是供热领域投资回报效益最大的节能减排措施。1.3.5热泵能耗分析使用热泵从低品位热源中提取热量,为建筑供热,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供热方式。实际上这种方式主要借助消耗高品位的电能来实现供热。评价热泵方式供热能源利用效率的参数是系统的COP,即消耗1kWh电力可产生几kWh热量。这里热泵系统的电力消耗不能仅考查作为热泵的压缩机耗电,还需要包括两侧的循环水泵等辅机的电耗。我国燃煤发电效率为35%,扣除输送损耗后,末端折合的燃煤-电力转换效率为32%,而大型燃煤锅炉的燃煤-热量转换效率为85%,因此只有当热泵系统的COP高于2.65时,热泵才可能比燃煤锅炉节能。目前在华北、东北地区实测的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工程全冬季平均的系统COP在2.5~3之间,有些比燃煤锅炉节能,有些实际能耗高于燃煤锅炉,是否节能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细节有关,但决不是“只要采用地源水源热泵就一定节能”。目前对此给出的大量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实际获得的节能效果甚微。尤其在东北、内蒙、新疆、青海等地区,气候寒冷,地下温度不超过10℃,不可能实现高效的地源、水源热泵,COP很难超过2.6,因此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工程案例的实际能耗都高于燃煤热源。在山东、河南等年均温度较高的地区,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有可能获得系统COP大于3,节能效果可能优于燃煤锅炉。1.3.6燃气壁挂炉采暖能耗当采用天然气锅炉时,无论是燃烧效率还是排烟的污染程度,大容量、中容量锅炉及分户的小容量壁挂炉都没有区别,这是由天然气性质所决定。而采用分户的采暖炉,避免了调节不匀造成的过量供热,能充分发挥使用者的行为节能,有人开,无人关。我国北方从西到东各个大中城市都已陆续出现采用燃气壁挂炉的采暖小区,实际的单位采暖面积天然气耗量都显著低于集中燃气锅炉房。尽管陆续有天然气壁挂炉采暖能耗高经济性差的报道,但大都是由于建筑的入住率低,使用者周边都是不采暖房间,从而导致单户采暖用气量大。然而与入住与否都要全栋建筑采暖的集中式燃气锅炉采暖的方式相比,整栋建筑的采暖用气量要低得多。在无法接入热电联产热网,又必须采用天然气作为采暖能源的条件下,分户燃气壁挂炉是最合适和最节能的方式。综上所述,表1列出了我国北方城镇目前各种采暖方式的能耗范围,使用面积以及用能总量。2正在研究北方供暖和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下文就目前社会关注的我国建筑采暖的政策和技术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门讨论。2.1以热计量收费为核心的热改“热改”热计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过量供热”现象,使采暖能耗在目前的基础上降低20~30%。同时,可以使得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如围护结构保温等)能够在市场机制下得到更好的推广,并从节能效果中得到经济回报。然而,尽管以八部委文件为标志的“热改”已经开展10年,国家又从政策和财税制度上大力推进,但至今的状况仍存在着诸多问题。(1)“暗补改明补”的改革在北方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只有少数大城市没能实现。这一任务在以前曾被认为是落实热改最困难的一个环节,现在按照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了。在私有住宅成为住房主体之后,热计量是唯一可行的热费收缴方式。实现“暗补改明补”的城市,基本上实现了住宅楼内管网的改造,从而实现“每户一阀”,“不交钱不供暖”,供热与否可以单独分户控制。(2)在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约束下,大多数新建住宅安装了以分户热表为主导方式的分户热计量装置,按照“十一五”期间北方建筑节能改造和热改的任务,实现了近10亿m(3)几乎没有真正实行按照热量计量进行收费的案例,最多也只是一些“模拟运行”的试点。归结其原因:一是迟迟不能确定热价标准,即二部热价中按面积热价和按热量热价的比例;二是不能真正解决建筑中不同部位的房间同样采暖效果但需热量却相差几倍的问题,很难通过一些“修正系数”缓解这一矛盾;三是目前的分户热表可应用性很差,不能解决定期标定、故障排除等巨大的服务需求问题,很难真正依靠这一尚不“精确”的系统进行实际收费。(4)一种普遍说法是“实现热改的前提是先做好节能改造,做好节能改造的建筑才能进行计量和收费改革”。节能改造的结果必然是降低采暖耗热量,节能改造后的建筑采暖平均耗热量必然低于当地的采暖平均耗热量,如果从公平的标准出发确定热价,节能改造后实行热计量住房的采暖热费就一定低于其它按照面积收缴的采暖热费。负责运行的热力公司很难从局部采暖耗热量降低中看到其经济收益,但很容易从热费收缴量的减少上看到其经济损失。本来按照面积收费是保温好的建筑多交钱补贴保温差的建筑,现在保温好的建筑按照热量收费,不再多交钱,而保温差的建筑仍然按照面积收费,继续少交钱,热力公司必然造成亏损。因此,应该全面实行按热量计费,或者优先在保温差耗热量多的建筑实现按照热量计费,通过热费的增加促进其保温的改造,而不应该把节能改造作为实行热改的先决条件。由此可以看出,以热计量收费为核心的“热改”在我国目前基本上没有真正实现。“过量供热”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目前设计的热计量收费技术体系结构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这是热改不成功的实质原因。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过量供热”,推动“建筑保温”。解决“过量供热”的核心是给出有效的、可操作的室温调节手段,使得室温偏高时,可以通过暖气系统的调节降低室内温度而不需要开窗散热。推动建筑保温可以仅测量一栋建筑热入口的总热量,而不必要测分户热量,因为建筑保温一定是对整座建筑实施,建筑中部分区域的采暖需热量大一定是出于对整个建筑的功能要求所造成(如建筑的边、角、顶部房间)。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是从热源出发,先把热量输送到连接几万到二、三十万平米的热力站,再从热力站把热量输送到各座建筑。对住宅建筑,进入楼内的热量被分配至各户人家,而对于非住宅建筑,一栋或几栋建筑往往对应于一个物业管理主体,由这个物业管理主体向热力公司缴纳热费和负责楼内热量的调节分配。这样,热计量收费的改革应该从热力站做起:在热力站安装热表,并作为结算点,作为热力公司与热力站下的二级系统管理部门的热费结算;在各座建筑的热入口安装热表,作为与各座建筑的热费结算。这两个结算点投资少,技术有保障,也不存在“二部制”热价问题,可以完全依据实际热量进行结算,并且适应住宅建筑和各类管理体制的非住宅建筑。此外就是推广一些目前已经成熟可靠的分户或分室的室温调节技术,使得终端用户有足够的手段来调节室温,减少过量供热,避免开窗降温。在做到这两点的基础上,对于住宅建筑的热费分摊、非住宅建筑的供热系统管理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只要能有利于促进终端用户的主动调节,只要能抑制使用者的开窗行为,就都应得到支持,无任何必要强行推广某一种方式。2.2天然气热电联产,以低碳发展为导向,选择低能源发电技术,避免供热体目前北京等几个城市在大力推广天然气采暖,通过“煤改气”,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减少煤燃烧造成的碳排放。并被作为推广“新能源”、“低碳城市”的重要行动。然而,需要回答是:我国有多少天然气可以作为北方城市采暖的能源?如果要采用天然气采暖,应该用什么方式?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石油和天然气相对短缺。在交通、化工和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具有燃煤无法替代的优势,应该首先把有限的油气资源保证这些硬性需求。很难想象,我们一方面在以几乎“三份煤出一份油”的代价在内蒙等煤产区发展“煤制油”,“煤制气”,一方面却又简单地把宝贵的天然气烧掉来“一份气替代一份煤”!“煤改气”可以减少碳排放之说在中国完全是不对的。当天然气总量不变时,某地的直接燃煤改为直接燃气确实可以使得该地的碳排放降低,但其它地区本应采用天然气的其它应用被迫低效地改用更多的燃煤,其结果只能导致总的燃煤量更多,总的碳排放更多!同样一立方米天然气,通过不同的应用可能替代的燃煤量差别很大。对于有限的天然气资源,应该优先于那些可以替代燃煤量最大的应用,而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减碳途径。“煤改气”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很多场合下并不成立。目前我国的清洁煤燃烧技术已经有了极大进步,对于大型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脱硝等都已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只要经济上能够承担,严格管理,大型燃煤锅炉可以不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在环境要求极为严格的德国、丹麦等国家,一些城市附近也都有燃煤电厂。我国有何必要从城市环境出发而禁掉燃煤锅炉?只有对于无法进行清洁燃烧改造、无法接入城市供热管网的小型燃煤锅炉,天然气锅炉才应是一个可能的选择。那么,天然气热源该如何利用呢?与燃煤锅炉不同,天然气锅炉的容量与锅炉效率和污染排放程度几乎无关,因此发达国家大量住宅建筑采用分户的天然气壁挂炉采暖。采用大型燃气锅炉,并不能提高效率,也不能减少排放,但却只能通过集中供热管网输送热量,而集中供热的弊病却仍然存在。系统过量供热、末端难调、管网热损失等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当采用一户一台的燃气壁挂炉时,可以彻底避免集中供热的各种损失。因此采用天然气采暖时,应该坚持“宜小不宜大”的原则,尽可能采用分栋、分户设置小型锅炉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在城市供热中出现大型天然气锅炉。采用天然气热电联产,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似乎是在大型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天然气热源的一种解释。尽管天然气热电联产可以先利用天然气的高品位部分发电,仅利用发电后的低品位热能供热,综合能源转换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天然气热电联产的热电比小,大部分燃气的能量被用于发电,很少一部分用于供热。所以,提供同样的热量所需要的天然气量是天然气锅炉直接供热的3~4倍。对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热电的一次能源基本来源于燃煤的国家,这也不能作为天然气的合理应用。尤其在燃气供应短缺的冬季,大量的燃气用于发电而替代已有的燃煤电厂,显然不合理。此外,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大力发展风电,必须备有同样发电规模的调峰电厂才能使风能电厂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而能与风电厂配合的快速调峰只有水力发电和燃气发电。我国北方水力发电资源很少,不足以承担今后大规模的风力电厂的调峰任务。而天然气电厂可以快速启停,是我国北方为风电厂调峰的最佳方式。如果利用燃气热电联产电厂冬季供热、其它季节为风电调峰,就使其在冬季失去了调峰能力,将影响冬季风电的正常利用。因此,我国需要一定容量的燃气电厂,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调峰,电厂容量可以很大,从而具有很大的调峰能力。由于只是调峰的作用,全年的运行小时数和总用气量并不大,符合我国天然气资源匮乏的状况。这貌似与天然气热电联产相同,但在能源系统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2.3燃煤热电联产wj利用“吸收式供热”技术尽管燃煤热电联产热源是各种集中供热热源中能源转换效率最高的方式,但热电联产仍然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为了使得燃煤热电联产电厂能在非供热期也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近年来我国的热电联产逐渐转到单机容量为20万和30万kW的热电机组。这种机组在夏季纯发电工况下也能获得很好的发电效率(发电煤耗低于350gce/kWh),而在冬季供热时,为了保证机组安全,汽轮机的低压缸必须通过足够的流量,导致相当于总流量20~30%的蒸汽通过低压缸做功后进入冷凝器,把其热量在30~40℃下通过冷却塔或空冷岛排出。如果能把这部分热量充分利用,可以使这类机组的供热能力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30~50%。目前已提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的流程,以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开发出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成套设备,并完成了大同第一热电厂两台13.5万kW风冷机组改造的示范工程。进行改造的系统投资约1亿元,使供热面积由原来的370万m我国北方地区的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一半左右由燃煤热电联产方式提供。这些系统中的绝大多数都具备进行“吸收式换热”改造的条件。如果全面推广实施这一技术,可以在大多数北方城市通过改造增加热电厂的供热能力,使热电联产热源为集中供热提供热源的比例由目前的50%提高到70%以上,并满足大量新建建筑的新增采暖需求。初步估计,全面在热电联产系统中采用这一技术,每年可节约能源3000万tce。2.4城市供热余热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际上可以为城市建筑采暖提供热源的还有大量的工业余热。我国工业生产过程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65~70%,其中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五大行业用能占工业生产用能的70%以上。目前这些工业过程能源利用的热效率在30~70%之间,所剩下的70~30%的能源以工业余热的形式排出。这些工业余热中,较高温度的热量(如高于200℃)可以通过余热发电来转换为电力,但大部分热量是在30℃~80℃下排出,其中大部分还是通过冷却塔水蒸发散掉,从而使得冷却塔耗水成为工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室外温度在20~30℃的夏季,30℃左右的余热无任何利用价值。然而在室外温度为-10℃的北方冬季,30℃左右的余热确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它恰好可以作为建筑采暖的热源。如果考虑距城市中心区20km以内的工业排热都可以作为城市建筑供热热源的话,则除了北京、天津两个城市的部分地区外,北方其余各大中城市75%以上的建筑采暖热源都可以由周边的工业余热和燃煤电厂余热提供,这将使我国城市采暖的用能状况发生根本的变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技术上必须解决低成本地长途输送低品位热量的问题,工业余热高效采集问题,以及系统对工业过程可靠冷却和对建筑采暖的可靠供热问题。目前这些技术难题都已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尺度工业化实验也即将在内蒙赤峰、林东等地展开。示范工程的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式的初投资与建设常规的燃煤锅炉供热热源相当,但建成后不再需要消耗常规能源,大大降低了运行费,在经济上具有很大优势,是具有巨大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优势的供热热源方式。可以作为供热热源利用的这些工业,多数都属于当地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例如钢铁厂、铜冶炼厂、锌冶炼厂、水泥厂、陶瓷厂等。通过余热利用改造使其成为保障民生的基础设施。由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高能耗”的帽子也可以摘掉。水耗的降低也改善了这些企业在城市周边的生存条件。有些企业如水泥厂,还可以利用其干法转炉消纳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成为消纳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主要设施。但如何使这些企业长期存在,保持其为城市供热,不因为城市的功能调整而停产和搬迁,仍是实施这一新的热源方式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各级政府积极面对这一问题,组织各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优先解决这些企业的大气污染排放问题,有可能在中国的特定经济发展背景下,成为循环经济的新模式。3北方建筑的绿色节能潜力预测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按照上世纪80年代法定采暖地区)城镇建筑总量为88亿m4政策支持和机制的保障要实现上述各项采暖节能措施,在保障居民和各机构冬季生活状况的前提下实现采暖的大幅度节能,需要落实建筑保温、热改与室温调节、热源改造三件大事,需要政策支持和机制的保障必须面对以下问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来源: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和筹资方式设计(本文不再阐述);热费的暗补改明补:随着房改的实现,除了北京外北方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热费核算方法和定价原则:由于一直没有提出有效方法,目前成为热改的瓶颈之一;热源公司、集中供热公司的运行机制与收益模式:必须加快改革。在此,仅对后面两点进行分析讨论。4.1热网调节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大多数负责城市供热的热力公司的经营模式产生四个不一致:小区二次管网的资产所有者与管理维护者不一致二次管网的修建是由房屋开发商投资或者认为由于缴纳了相当于二次管网连接工程的“并网费”,二次管网的资产从原理上不应归属于热力公司,但目前的使用、调节、维护甚至改造都由热力公司主管,这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资产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矛盾。二次管网的管理与调节的目标与热力公司主网的调节不一致主网的调度调节是在保证供热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从热电厂的购热量,尽可能使调峰热源高效运行;而二次网的维护调节人员的主要目标是消除故障,保证供热,为客户服务。即使“过量供热”,也要更好的满足客户需要。由于没有任何对热量的计量与考核,二次网维护调节人员很难从降低热耗为目标进行调节。实际上降低总的热量消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二次网内和楼内的有效调节。热力公司的经营机制与“热改”的按照热量计量收费不一致在按照面积收费的方式下热网的调节目标是在保证没有投诉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供热量;而按照热量计量收费的方式的调节目标则是尽可能向用户提供最多的热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两种调节模式的很多实际做法完全相反。而现实又几乎没有一个集中供热网能一下子全部实现按照热量计量收费的热改,而是两种方式并存,逐步过渡。往往是保温好、耗热量少的建筑先实行按照热量计量;保温差、耗热量多的建筑则继续按照面积收费,这必然造成热力公司亏损。由此一来,热力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定反对按照热量计量的热改,热改又如何能实现!热源高效调节和热网调节利益的不一致热电联产电厂的高效运行希望尽可能低的回水温度,比较稳定的热量需求,这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能源综合转换效率。而当热力公司与电厂仅仅是按照热量结算时,出于热力公司的利益就追求不同的运行工况,二者相争的结果往往使系统偏离整体最合理的运行工况,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当发展新型的吸收式换热热电联产技术、工业余热供热技术时,既需要在分布于各处的热力站安装专门的“吸收式换热器”,也需要热网调节的全力配合,大幅度降低回水温度,这才能全面获得节能效果。而如果直接按照目前的热费结算方式,全部受益都将是热电厂或其它热源厂的收益。已有一些工程由于无法约定热力公司与热源厂之间效益的分享比例,导致工程一再拖延无法实施。根据如上矛盾和集中供热的发展,需要彻底改变目前城市供热的运行模式,把热源厂、城市供热主干网、热力站合起来由“热源公司”运行管理,而热力站以下的二次管网和楼内管网的维护运行则按照热力站分别由独立的采暖服务公司管理。这种采暖服务公司可以与新建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可以是机关学校大院的采暖管理机构,也可以是单独专门成立的采暖服务公司。热源公司与各个采暖服务公司之间完全按照热力站直接测量出的热量结算,而采暖服务公司在热力站从热源公司购入热量,承担热量在各楼、各室间的调节,提供末端的服务,从采暖用户收取采暖费。其收费可以继续按照面积计算;也可以分楼进行热量计量,再在楼内根据某种方式结算;也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分摊方法。因为采暖服务公司的全部收益就是从用户收取的热费与在热力站结算的热费的差价,所以就会全力解决二次网和楼内的调节问题,在满足室内温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供热量,从而避免过量供热。在这种机制的促进下,采用什么技术调节室温,采用什么方式分摊热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都会容易解决。而热源公司则在获取最大收益的驱动下,优化调度各类热源,并全力保证各个采暖公司对热量的需求。面对上述的四个不一致,经过这样的改制后,就会出现以下情况:采暖公司管辖的二次网至室内的管网系统的资产可以很清楚地归到公司所属。这样,资产所属、维护、使用运行三者可以完全一致;采暖服务公司的运行调节目标是降低热量消耗从而节省热费,热源公司的运行调节目标是优化各热源效率,保证供应。运行调节目标与各操作责任者的利益完全一致;“热改”的任务转移到热力站热源公司和采暖服务公司之间的结算。这样所需要的投资少,可操作性强,与各方利益相一致,可以实现热改的目标,促进建筑保温、避免过量供热,也与热改的目标完全一致;有利于促进吸收式换热热电联产、工业余热等各种新型高效采暖热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