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食糖贸易分析_第1页
2017年中国食糖贸易分析_第2页
2017年中国食糖贸易分析_第3页
2017年中国食糖贸易分析_第4页
2017年中国食糖贸易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中国食糖贸易分析

2017年,中国的糖产量为2010年以来最高。本月消费呈现新的特点。来自该国的原糖进口迅速增加,糖户的出口量下降。基于2017年中国食糖进口的情况和特征,本文分析了食糖进口形势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探究了中国食糖市场的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12017年中国食品糖的当前和特点1.1食糖消耗量分析2017年中国食糖进口229.05万吨,同比下降25.16%,全年食糖进口额为73.44亿元,同比下降5.02%。其中,一般贸易124.47万吨,来料加工1.31万吨,进料加工15.30万吨,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77.68万吨,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10.28万吨,其他0.01万吨。2010—2013年中国食糖进口量处于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稍有回落,随后2015年食糖进口量增长至峰值485万吨,近两年食糖进口量呈现下降态势,2017年中国食糖进口量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图1)。自2011年中国食糖进口首次超过194.5万吨关税配额以来,近几年食糖进口一直处于高位,2011—2016年平均年度进口量是进口配额的1.94倍,2015年达到最高(2.49倍),2017年进口配额使用率(进口量与进口配额的比率)为117.7%,呈现逐渐回落的趋势,这意味着2017年我国配额外进口食糖明显下滑。1.21月食糖消耗量下降2017年1—12月中国食糖进口量和进口额变化态势基本相同(图2),由1月食糖进口量41万吨,进口额14.17亿元(见表1),波动下降至7月的6万吨,进口额2.08亿元,8月食糖进口量上升为20万吨,进口额5.65亿元,随后下降到12月的13万吨,进口额3.87亿元。2017年食糖进口的月度变化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征,,11——5月是食糖进口的高峰期,7月出现进口最低点,与往年相比比,,2014—2016年每年食糖进口的高峰期集中在7—12月(图3)),,且且每年3月左右会出现一个小高峰1.3巴西进口份额下降2017年,中国进口糖来源变化显著。第一,食糖进口来源国排在首位的依然是巴西,但是巴西糖进口量大幅减少,由2016年食糖进口量198.9万吨减少为2017年的79.0万吨,减幅高达60.3%,并且巴西进口份额也由65.0%下降为34.5%(见表2)。第二,古巴、澳大利亚和韩国进口量相对稳定而进口份额小幅提升。古巴糖进口量一直稳定在40万吨左右。澳大利亚和韩国作为中国食糖长期主要进口国,2017年进口量略有下降,因我国食糖进口总量下降,所以三国进口份额有小幅提升。第三,泰国糖进口量28.9万吨,较上年上涨60.6%,主要原因是2016年泰国受干旱影响对我国出口有所下滑。第四,2017年一些小型食糖生产国成为我国食糖进口的新渠道,位于南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是首次或时隔很长时间才向中国出口食糖,主要包括南非、菲律宾、巴基斯坦、尼加拉瓜、越南、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1.4白砂糖进口占比有所增加我国进口食糖结构形成了“以原糖为主、以白砂糖进口为辅”的特征。2017年,原糖进口大幅下滑(下降了80万吨),白砂糖进口相对稳定,因2017年食糖进口总量比2016年下滑,白砂糖在进口量中的占比提升了6个百分点。其中,原糖进口、白砂糖进口占食糖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80%和20%。原糖进口来源国与上述主要食糖来源国大致类似,分别为巴西(该国原糖进口占原糖总进口的比例为42.96%)、古巴(22.07%)、澳大利亚(9.77%)、泰国(5.91%)、萨尔瓦多(5.86%)、菲律宾(5.46%)、南非(3.43%)、哥斯达黎加(3.02%)。白砂糖进口来源国主要是韩国(该国砂糖进口占砂糖总进口的比例38.74%)、泰国(37.31%)、阿联酋(6.52%)。1.5白砂糖进口来源从进口企业类型来看,2017年,原糖进口企业以中粮集团(36.92%)、营口港务集团保税货物储运有限公司(20.42%)、湛江金路糖业(6.19%)、日照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6.01%)、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5.36%)、路易达夫(福建)精炼糖有限公司(2.93%)、广西东门南华糖业(2.93%)为主;白砂糖进口以中粮集团(16.12%)、大连集装箱码头物流有限公司(11.31%)、中商糖业(8.31%)、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5.95%)、天津华铁隆津泰储运有限公司(4.78%)、北京京日东大食品有限公司(3.31%)为主。从进口企业类型来看,形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多样化、制糖企业、精炼糖企业、食品企业多元化的进口企业结构,国有企业中粮糖业在原糖和白砂糖进口中都居重要地位。1.6食糖对外依存度下降,食糖销糖率上升随着食糖进口量的下降,中国食糖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2017年对外依存度下降为20.01%,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图4)。2011—2013年食糖对外依存度由21.82%逐渐上升为26.22%,2014年食糖对外依存度下降,2015快速上涨为32.24%,随后到2017年食糖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一方面食糖对外依存度的下降为国产食糖的销售提供了空间,总体上2017年国产食糖销糖率略有上升(表3);另一方面改变了国内食糖产需格局,使食糖市场的供求关系趋于均衡,有助于国内食糖产业的安全。2017年,各主产区食糖销售方面,内蒙古产区销糖率最高,达到95.34%,广西产区销糖率也达到了90%以上(表4)。2中国食品糖进口变化的原因2.1保障措施方面:新对外贸易条件下的进口增长迅速“十二五”期间,中国进口食糖的急剧增长对国内食糖产业造成了连年巨额亏损,食糖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困境,经立案调查最终裁定,进口食糖数量增加使中国食糖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且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2017年5月22日我国实施食糖贸易保障措施,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实施期限为3年,自2017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实施期间措施逐步放宽,具体为: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45%;2018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40%;2019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35%2017年5月之后,配额外食糖进口在原有50%配额外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叠加45%的额外关税,配额外进口高关税使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导致6—12月食糖进口同比下滑食糖贸易保障措施限制了中国自巴西等主要出口国的进口,但同时南非、菲律宾等南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较小国家和地区由于拥有新关税豁免权,2017年小型食糖生产国在中国打开了市场,进口量显著增加。除此之外,虽然受到中国进口关税的影响,但由于泰国食糖增产,以及泰国和中国之间的区位优势,所以出现了泰国出口至中国的食糖仍然增加的现象。2.2月糖价走势分析受国际食糖供给过剩的影响,2017年国际平均糖价16.02美分/磅,同比下跌11.30%,总体上呈现上半年震荡下跌(图5),下半年低位徘徊的态势。2017年国内糖价1—8月份呈V形走势,后震荡下滑,总体呈现下跌态势,1—5月国内糖价高位震荡变动,7月糖价跌至谷底,8月之后糖价震荡下跌。2017年配额内的巴西食糖到岸税后价与国内食糖价差急剧扩大,国外食糖比国内食糖月均价每吨低2293元,2016年为每吨1158元由于国内外食糖价差扩大,在5月实施贸易保障措施之前,配额外进口利润较高,配额外食糖进口有利可图,刺激了1—5月的食糖进口,尤其是3—5月,配额外进口利润最高可达1400元/t,而5月贸易保障措施实施后,配额外进糖因受45%额外关税的影响,配额外进口利润明显下滑2.3打击食糖盗窃,维护国家农业战略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维护食糖进出口秩序、促进国内食糖产业发展、维护糖农利益,2017年中国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将食糖走私作为重点农产品予以严厉打击。中国海关扎实实施“国门利剑2017”联合专项行动,东南沿海与内陆云南等地积极配合开展,加大对食糖走私的打击力度,着力切断“购、运、储、销”走私链条,震慑作用明显。中国海警局组织全国海警开展“海狼2017”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立足食糖走私实际情况,抓住重点地区、重点渠道,实施精准狠打击。广西在一年时间内在防城港、百色、崇左、钦州、北海、南宁等重点地区首批建设11个“无走私示范村(屯、社区)”,为实现“四无”目标,即无群体性暴力抗拒缉私执法、无基层干部袒护走私、无群众参与走私、无哄抢走私货物行为,打好坚实基础2017年,打击食糖走私力度较大,影响着中国食糖进口,食糖需求受到走私糖替代冲击较小,起到了维护国家农业战略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作用。以缅甸转口贸易为例,缅甸主要从印度、泰国进口白糖后再转口至中国,大多数是通过木姐等口岸到达中国。2016—2017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缅甸向中国出口白糖200万吨。在大力辑私后,缅甸商务部消息表明,2017年9月以后缅甸方面将暂停通过转口贸易向中国出口蔗糖,这对于减少走私糖对国内食糖市场秩序的干扰起到一定作用2.4糖液与糖浆媒体直接转化的功能饮料2014年之后,随着白糖价格逐渐走高,而果葡糖浆价格跟随玉米价格成本下降而下降,白糖与果葡糖浆价差从1000元/t一路攀升至4500元/t以上,极大地刺激了果葡糖浆对白糖的替代消费。同时,由于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的生产线可以非常方便地相互转化,因此,一旦白糖与果葡糖浆价差明显时,可以低成本地短期实现供应上的增加。2016/2017榨季F55果葡糖浆与食糖的价差长期维持在3000~3500元/t,运动功能饮料中77%的配方含有淀粉糖,果汁饮料和调味乳有55%的配方含有淀粉糖,碳酸饮料中基本实现了果葡糖浆对于白糖的完全替代。果葡糖浆低成本以及与白糖的高价差使得淀粉糖近几年对食糖消费需求的替代较为显著,2016/2017榨季淀粉糖替代白砂糖的增量在25万吨~30万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国产糖与进口糖的消费需求。32018年中国食品糖的进口3.127/2018榨季对于2017/2018榨季全球食糖供求情况,各大机构纷纷做出供应过剩的预估。国际糖业组织(ISO)预计全球糖市2017/2018榨季将供应过剩515.3万吨,食糖产量将增至1.78698亿吨,消费量攀升1.73545亿吨(见表5)。未来,亚洲地区雨水充沛和良好天气支撑印度和泰国食糖增产、中国糖料种植面积扩大、欧盟食糖生产配额体制终结等因素都会是全球食糖产量大幅增加的主因3.227年至2018年食糖进口形势展望国内食糖市场方面,中国糖业协会预估,2017/2018榨季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内蒙古等主产区糖料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7/2018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可能增长2.16万公顷左右,甘蔗和甜菜分别增长0.64万公顷和1.52万公顷,预计食糖产量增至1020万吨。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表6)表明,2017/2018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增长4.2万公顷,甜菜种植面积增长1.8万公顷,预计食糖产量将恢复到1000万吨以上,达到1030万吨。前面两个口径的面积统计和作者根据产业体系的调查估测,种植面积微增趋势一致,增幅略有差异(不超过2%的可能较大),预计我国食糖产量增至1020万吨可能较大。2017/2018榨季,在配额外食糖进口高关税、配额外进口自律许可等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下,食糖进口将继续受到管控,进口量预计在250万吨~300万吨可能较大。国内食糖消费量预计较为稳定,仍在1500万吨左右浮动。考虑到前期600万吨的国家储备糖,尽管产不足需,但食糖供应宽松,国内食糖市场进入调整期。新形势下需重拳出击,继续强化食糖缉私工作,有效控制走私糖数量,维护贸易保障措施对国内食糖产业带来的有利良机,避免其被走私糖替代或产生挤出效应,国内食糖市场对国内储备糖和食糖生产的依赖性将会加强。3.3通过进口监控和有力支持中国糖业发展的对策3.3.1着力推进糖料生产的社会化服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这与食糖生产密切相关。为增强食糖产业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优化糖料产区布局,不断强化提质增效目标,鼓励支持糖料产业园、科技园、糖料强县建设,进一步提高食糖品质、突出产品特色,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的美誉度。在夯实糖料生产能力方面,要稳步推进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简称“双高”)基地建设,做好各产区土地整治和土地流转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繁育种基地,注重良种推广种植。在提升糖料生产机械化水平方面,一方面要优化从业人员结构,提升蔗农综合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支持和投入,加快实现糖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糖料耕种管收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和种田科技水平,尤其是促进适宜丘陵山地的机械化生产。在创新食糖产业发展模式方面,进一步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推进糖料生产全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