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1页
湖北咸宁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2页
湖北咸宁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3页
湖北咸宁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4页
湖北咸宁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咸宁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一样的渺小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批注:“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批注: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批注:“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批注:画家“回家”是有潜台词的。】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7、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2分)8、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4分)=1\*GB3①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2\*GB3②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9、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2分)答:10、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答:11、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3分)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批注:【参考答案】7、我懂了(“我明白了”等)。(2分)8、=1\*GB3①说明画家在取得成绩后很自负,目空一切,目中无人=2\*GB3②说明画家能平等待人了,变得谦逊了(4分,每题2分,要点:“自负”“目中无人”“平等”“谦逊”)9、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能改正。(2分)10、不同意。结尾作用有二:=1\*GB3①使小说情节完整。因为画家上山的目的是为找禅师解决人生的困惑,没有这个结尾,不能表明画家的困惑已经解决=2\*GB3②点明小说主旨:当自己心态改变后,看别人也就高大了(3分,要点:“情节完整”“点明主旨”)11、为下文刻划人物服务。(3分)(08湖北咸宁)长河落日扁(节选)=1\*GB3①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2\*GB3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线曲折。=3\*GB3③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这种密度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4\*GB3④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因此,处于地平线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是仙山琼阁。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空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眼睛,并且形成倒影。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州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想象!=5\*GB3⑤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6\*GB3⑥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12、第=1\*GB3①段“捣鬼”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13、改正第=4\*GB3④段划横线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遇到绿州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答:改为改为14、作者在第=2\*GB3②段写的“不少人的经验”的作用是(3分)15、第=3\*GB3③、=4\*GB3④段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光线在空气中的变化曲折:第=3\*GB3③段是从变化的角度,而第=4\*GB3④段则是从变化的角度。(2分)16、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说明文,请你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个能说明光线折射现象的事例,并说说对你的启示。(3分)答:【参考答案】12、秘密(2分)13、“州”改为“洲”;“及”改为“即”(2分)14、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光线的折射现象(3分)15、距离的变化温度的变化(2分,每空1分)16、事理(1分)示例:隔着装水的杯子看物体,物体会发生改变。(1分);启示:=1\*GB3①凡事要问个为什么,要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探究、发现。=2\*GB3②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发明创造。(1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亦可)(08湖北咸宁)文章为思想而写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17、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8、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分)19、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3分)答:你解读的是句,你的解读是:=1\*GB3①论证方法=2\*GB3②内容特点=3\*GB3③表达作用20、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21、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2分)【参考答案】17、追求的最高境界(2分,答“目标”“关键点”亦可)18、(作家)只要有新的思想,(文章)就有美的魅力。(2分)19、A句,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