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侵权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1.gif)
![美国侵权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2.gif)
![美国侵权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3.gif)
![美国侵权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4.gif)
![美国侵权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b261309561bed1e0e960e5cc8b02e07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侵权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
一、危险责任的立法在英美法中,超级危险活动是一项严格的责任。英美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民事责任,在大陆地区经常被称为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在大陆法上,危险责任适用于危险性工业所造成的特殊损害,1838年普鲁士《铁路企业法》首先创制了这一规则,确认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损害铁路公司不得以无过错为免除赔偿责任的理由。这个法律以后几度修订,不仅适用于铁路运输和电车运输,而且广泛适用于矿井,采矿等各种存在风险的工业部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各国通过特别立法和法院判例,纷纷在火车、汽车,航空,航海电气,瓦斯、核能利用,科学试验等危险性工业中采用无过错责任,以调整工业灾害中企业主与雇佣工人及其他受害人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1922年《苏俄民法典》明文规定了危险业务责任。该法典单独列出条款,把危险性工业称为高度危险业务,确认来源于高度危险业务的损害负无过错责任。德国民法典并无关于危险责任的明文规定。危险责任在德国是在特别法上规定的。台湾地区的危险责任也未见之于民法,主要由民用航空法、核子损害赔偿法、铁路法等特别法来规定危险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明确规定了从事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该条规定的民事责任有以下特点:第一、高度危险作业.包括有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七种情形。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其他事故损害不适用这一规定,第二、高度危险作业在现有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虽然以极为慎重态度经营管理,仍然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行为人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第三、高度危险作业造成的特殊损害是受害人难以警惕和无法预防的。因此受害人有权请求赔偿,但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损害,则构成免责事由,行为人不负责赔偿。我国民法通则并没有使用英美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的概念,也没有使用危险责任的概念,而是借用苏俄民法上的高度危险作业这样一个概念。所谓“作业”,是指完成某项既定任务,通常是一种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科研活动和自然资源勘探等活动,但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的活动以及军队的军事行动不宜列入此处的“作业”范围,其所造成的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应按其他法律规定处理。此类作业对周围环境须具有高度危险性,即从发生的概率表明,此类作业更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二、超常风险活动的民事责任高度冒险(ultrahazardous)或超常风险的(abnormallydangerous)活动的严格责任规则,一般认为是源于1866年英国的RylandsvFletcher一案。在该案中,被告为了给他的磨房提供水力,准备建造一个水库。与工程师和承包人仔细协商后,水库终于建成了。但是该水库却塌陷了,致使地下属于原告的煤矿毁坏。法院认为,即使被告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责任。在类似的案件中,法院不仅仅要看所争议的活动的性质,而且要看该活动与周边地区和环境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从而判断被告是否要承担严格责任。美国的法院也利用该规则来处理类似问题。超常风险活动的概念分析可以从危险物品开始,诸如有毒废弃物、易燃气体或危险化学物品。但是,严格责任的适用,不在于产品或物品本身的缺陷,而是由于被告处理这些物品的行为方式。在这些案子中,严格责任不是源于危险废弃物的产生,而是由于这些废弃物储存和处置的方式所可能导致的危害。该规则适用于危险活动时,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即,该规则只适用于被告为了自己之目的,产生了非常规的危险(abnormalrisk),致使周围财产与人身受到损害,因此须对受损方承担责任的场合。该推理在不同的案子中被援引,主要是下列案子,涉及有毒化学物品和易燃液体的运输,产生巨大震动的堆积物品的运输,致使临近土地污染的庄稼废弃物,有毒气体的使用,火箭的堆放,烟花爆竹的使用,危险废品的存放,石油钻探,以及水的流失。在上述所有的案子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合适性。一旦法院认定,该活动不应当在某特定的场所进行,则严格责任可得以适用。美国的超常风险活动民事责任主要体现在其《侵权法重述》中。《侵权法重述》实际上是私人立法(Privatelawmaking)的结果。尽管是私人立法的性质,但由于《侵权法重述》是从判例规则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则,并且对美国各州法院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可以认为《侵权法重述》是美国侵权法的核心所在。《侵权法重述》到目前已经有三次。其中,《第二次侵权法重述》为最有影响。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一次)于1938年由美国法学会推出。其使用的是概念是超常冒险(ultrahazardous)。根据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一次)的定义,超常冒险活动必须满足两个要件,首先,该活动涉及对他人财产、土地或人身的严重的损害;其次,该活动与通常使用或习惯无关。除了对超常冒险活动作出定义外,第一次侵权法重述的作者具体举例说明何为超常冒险活动:飞行,爆破,爆炸性物质的使用、储存和运输。第一次侵权法重述也明确地区分了飞机与汽车,认为汽车逐渐成为通常使用,但是飞机仍旧没有成为通常的或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在1938年的航空初步发展的阶段,飞行被视为超常冒险活动。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院开始认为飞机的飞行不再构成超常冒险活动。在第一次侵权法重述其间,有些活动法院认为不具有超常冒险性。如尽管通常我们会认为,公共场所燃放焰火,会产生一些即使最大谨慎小心也不能消除的损害的风险。但是宾西法尼亚高等法院认为,公共场所燃放焰火,只要是在合理的安全场所,在正确监管下,由有能力的人员进行,是不具有超常冒险性。因此,这种活动应当适用过错责任。1977年《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问世。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的第519条和第520条规定了超常危险活动的民事责任。第519条规定的是民事责任性质的问题,即从事超常危险活动的人须对此引起的损失承担严格责任。该条规定:“(1)、从事某种超常危险活动的人,对于该活动所导致的另一人的人身、土地和动产的损害承担责任,尽管他已经为防止该损害的发生付出了最大程度的谨慎;(2)、这种严格责任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损害,其发生的可能性使该活动具有超常的危险”。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的第520条则规定了对何为超常风险活动的判断标准。该条规定:“在决定某一活动是否属于超常风险活动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对他人人身、土地和动产造成损害的高程度的风险的存在;(2)、由该活动造成的该损害极有可能发生;(3)、没有能力通过合理的谨慎来消除该风险;(4)、该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不属于通常的习惯或作法;(5)、从事该活动的地点的不恰当性;(6)、该活动对社会的价值被其危险性超过的程度。在确定严格责任是否可以得以适用时,法院应当考虑上述六个因素。不过,在作出一个判断时,并非所有的因素都要得以考虑,根据个案的不同,有些要素可能比另外一些要素更加重要。这也意味着第520条应当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虽然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的作者认为,没有单独的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但是美国法院却逐渐对某些要素特别予以考虑。许多法院现在认为第3点,即以合理的谨慎也不能消除风险,在决定严格责任是否适用时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三、危险活动在我国民法上的不同基严格责任在美国侵权行为法中,属于一种具体的侵权行为类型,而不仅仅是一个归责原则问题,主要包括两种侵权行为。一种是动物占有人及提供动物栖息场所的人的责任另一种是超常危险活动(注:在《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三次)》中规定的产品责任也是一种严格责任。因而可以认为美国法的严格责任适用于三种侵权行为,一是动物致人损害,二是危险活动致人损害,三是产品责任)。美国法上的超常危险活动的民事责任,尽管也是严格责任,但与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有较大的不同。我国民法对危险活动在立法上也有规定。《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居多、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二者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均规定了严格责任。尽管严格责任、绝对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在表述和内涵上略有不同,如通常认为,严格责任之下,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辩,而绝对责任之下,则无抗辩之事由,但二者均为无过错责任。在我国,高度危险侵权之归责,通常称为无过错责任。二者均规定了危险活动。美国法在第一次《侵权法重述》中,将之表述为,“高度冒险”,在第二次重述中,将之表述为“超常的风险”。二者在本质上应当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国民法将之表述为“高度危险作业”。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就危险活动的范围来看,我国民法通则的表述是,“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居多、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这就意味着,我国民法上的危险活动,包括有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七种情形,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其他事故损害不适用这一规定。美国《侵权法重述》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均没有如此确定范围。其次,美国《侵权法重述》对超常危险活动的认定,不是依据活动的类型,而是依据该活动对周边环境可能发生损害的风险大小和其他因素来判断。而我国民法通则是对行为进行类型化,决定是否适用严格责任。四、危险活动的构成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的第520条的规定,实际上是给法官在确定何为危险活动,以及是否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建立了一个可以灵活运用的标准。相比之下,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过于概念化与严格性,对于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灵活的适应能力。这实际上就是英美发的优点,特别是英美的侵权法,具有巨大的生命力,而大陆法的侵权法,缺乏对具体生活问题的灵活的应对能力。首先,活动发生损害的风险是否巨大,这应当是危险活动构成与否的一个因素。风险本身是不确定的,发生与否也是不确定的。风险巨大就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国民法通则对此没有规定。其次,风险所导致的损害也应当是巨大的。这是危险活动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我国民法通则只是规定了高空、高压等活动为危险活动,但是这样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是意义不大。实际上,即使是高空、高压作业,在西藏的无人区的架高压电作业,与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高压作业,性质应当完全不同。因此,真正决定了该活动是否为危险活动,应当视可能的风险所导致的可能的损害是否巨大。其三,损害的发生是通过适当的谨慎而无法预防的。这也应当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危险活动的因素之一。如果损害的发生通过适当的谨慎就可以防止,则这不具有危险活动的特点;如果损害的发生,通过最大的谨慎也是无法避免的,则这不是侵权行为,而是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因此,损害的发生是通过适当的谨慎而无法预防的,这一点,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我国民法上对此没有加以注意,以至法官在判案时,将一些意外事故,作为危险活动来处理;或者将一般侵权行为,作为危险活动来处理,造成法律上的不公平。其四、活动本身应当是非惯常活动。应当说,如果该活动是普通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则该活动就不应当视为危险活动。例如,体育运动,打猎,高速公路上开车,都不能视为危险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带来的损害也非常大。这一点,也是我国的民法所欠缺的。就汽车所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而言,我国在立法上和理论上都比较混乱。在立法上,国务院制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这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采取加害者承担过错责任主义的原则,同民法通则的无过错责任主义相矛盾。在理论上,有不同的主张和认识。人们对《民法通则》第123条之规定存在争议。法学界对该条主要有四种理解:(1)大多数学者认为,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2)主张侵权责任原则一元化的学者,试图扩展过错推定的运用,对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适用“特殊过错推定”,这实质上是否认无过错归责原则而主张适用过错责任原则;(3)主张某些情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如汽车交通事故),而另一些情形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4)完全否定“无过错责任原则”者认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不存在的,即使在“公害”或“高度危险作业”中也并无这一原则。其五,活动的地点应当决定该活动是否为危险活动,如本文上面第二点的说明。同时,经济利益的考察,即投入产出的比率,成本核算的问题,也应当作为考察的因素之一。如果社会公共利益大于风险,这不应当作为危险活动来处理。因为将某活动视为危险活动还是一般侵权,这在构成要件上是不一样的。法律对危险活动,实际上是进行严格的抑制。因此法律对危险活动加以严格责任。这应当说非常合理。因为对社会公共利益大于风险的活动,法律不应当加以抑制。但是我国民法通则并没有作如是的区分,这是不合理的。其六,就危险活动的范围的立法技术而言,英美法上的立法技术更加合理。我国民法是列举与概况相结合的技术。在列举时,总会有挂一漏万的情形发生。而在美国侵权法上,没有对何为危险活动作出具体的列举,而是通过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的第520条,对何为危险活动,规定了6个应当考虑的因素。这样一来,扩大了危险活动的内涵,就保护受害者和法律的完备性而言,这样规范是要合理一些。就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的第520条而言,实际上是授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是于英美法的司法传统是符合的。而实际上,大陆法系的法官,也应当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法官没有自由裁量权,而法律又是以明文列举的方式进行规范,其结果是,法律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于是各种司法解释层出不穷。尽管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在列举之后,加了一个“等”字,以示前面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所有的高度危险作业,但是实际上,这个“等”字,在实践中,在使用时是比较困难的。法官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但是缺乏类比的依据。相比之下,美国侵权法上的规定,即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但又使法官有章可循,应当是更为合理的规定。五、一些评论1.飞机和飞机属于传统的习惯或一般的做法,适用普遍的严格责任危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反映市民社会生活规则的民法,应当要反映出这一发展变化。就运输工具而言,针对汽车、火车和飞机,美国侵权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之有不同的认识。总的规则是,如果某活动属于通常的习惯或行为,则该活动不再属于超常危险活动,不再适用严格责任。在判断某活动是否为超常危险活动时,美国三次《侵权法重述》均考虑到,在多大程度上该活动属于通常习惯或通常的做法。所谓通常的习惯或做法是指某活动是由人类的大多数或某社区的多数人所经常性从事的活动。美国法院认为,如果某活动属于通常的习惯或做法,则严格责任不予适用。2.危险行为和危险物是责任的一部分有学者对民法典草案高度危险作业部分的规定给予高度评价。“侵权责任法的第七章规定的高度危险作业责任,是全编中最为详细的规定,是最具有操作性的一部分。本章的这些规定,都是极为详尽的,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可是,为什么这种侵权行为可以这样进行规定,为什么不能对其他的侵权行为也这样规定呢?看来并不是技术问题。高度危险作业致害责任,适用的是《民法通则》的概念,其中包括危险活动和危险物两种责任。这一部分,是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最好的一部分,详细具体,便于操作。如果民法典都这样规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民法典了”。3.严格责任和绝对责任英美法系的法律都是法官创造的判例的积累侵权行为法同样如此。因此,英美法系的侵权行为法永远是鲜活的,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不可能适用判例法的形式制定法律,但是,英美法判例形式立法的方法却能够给人以启示,就是在成文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法官的创造性,对典型的案例做出具有创意的判决,赋予其参照的作用,保持侵权行为法的鲜活和发展美国《侵权法重述》是建立在法院的判例之上的。德国民法的改革也非常重视判例的作用。“《德国民法典》中的新债法的另一个特征是缩小了制定法与判例法、法律条文与实践中适用的法律之间不断变大的差距。在《德国民法典》新的给付障碍法中,除积极侵害债权外,也对由判例发展起来的缔约过失责任、交易基础丧失和因重大事由而终止继续性债务关系的原则作了规定”。注释[1]在英美法上,严格责任(strictliability)和绝对责任(absoluteliability)是不同的。前者为无过错民事责任,但是被告依然可以提出一些抗辩理由而使自己免责,后者也是无过错民事责任,但是被告不能提出一些抗辩理由使自己免责[2]EdwardJKionkaTorts(美国法精要影印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页38[3]参见王家福主编.《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页51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837[4]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六位机械计数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转向中间臂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常州2025年江苏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269人(定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生化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2024年四川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招聘教育人才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程序温控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灌机管道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双色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袋装水简易连接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X射线探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家庭清洁课件教学课件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1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教案(共三篇)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J04∕T 290-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
- GB/T 17775-202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 灯笼彩灯安装合同范本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