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研究_第1页
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研究_第2页
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研究_第3页
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研究_第4页
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研究

长期以来,监控单元的安全重点一直集中在安全地面防御和人员聚集上。如今随着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民用无人机等科技产品的快速普及,使得监所安防的视阈已经突破了高墙电网的传统“地面”概念,开始向着“空中”三维界域延伸,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频繁曝出的无人机入侵监管场所事件,已经给监所安全带来了严峻的现实威胁。因此,如何加强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力量建设,将低空安防科技融入到现有安防体系之中,将是未来智慧监所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现实威胁、改革需求和建设路径等角度入手,对监所低空反无人机安防能力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思考和探究。一、监所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全球市场需求旺盛。数据显示,2013-2015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规模从14.95亿元增长至110.5亿元,销量从60万台增长至430万台,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71.87%、167.71%。据IDC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无人机销售量近10万台,市场规模近3亿元,2019年销量将突破300万台。为更直观地了解监所安全面临的空中安防压力,笔者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无人机入侵监所的安全事件报道以供分析,见表1。可以看出,无人机对监所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一)无人机进监所,违禁物品犯罪按照现在的监所安防条件,妄图通过地上、地下潜入监所、混带物品进监等已经无望。利用无人机远程遥控,特别是夜间时段定点投送违禁物品(包括毒品、香烟、手机、刀具绳索、违禁书刊等)进监所,成为不法分子新的犯罪选择。美国2017年一年就曾发生数十起类似事件。(二)无人机参与监所管理的必要性监管场所由于其特殊性质,一直以来比较封闭神秘,较少被人关注。无人机体积小、行动灵活、视野清晰,所以个别人员就希望借助无人机来拍摄监所内部场景、窥探监内改造生活、截取监所管理信息等,或是满足个人猎奇心理,或是在网上传图炫耀,或是进行有预谋的犯罪行为,对监所的监管造成了严重的泄密和安全隐患。(三)罪犯作为监所,脱逃继续归原因脱逃与反脱逃的斗争一直是监所管理的矛盾核心和安全底线。任何时候都会有恶习难改的罪犯虽身在监所,但仍企图脱逃。这些人通过与外界人员勾结,利用无人机悬停拍摄、远程测绘等,窥视监所环境布局、安防设施、巡查规律和监控点位,以及监所周围环境、交通路线等安全信息,为预谋脱逃提供信息及工具协助,成为威胁监所安全的最大风险。(四)无人机攻击的可能性随着无人机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不法分子利用无人机投送有毒、易爆、易燃等危险品,或者将民用无人机改装成武装无人机袭击监狱岗哨、民警、罪犯,乃至发动自杀式攻击的可能性也不可排除。二、.“禁止失语”监所安全是公共安全的底线,事关法律威严和法制公正,不容有失。面对不法人员利用无人机窃取监管信息、传递违禁物品等严重安全威胁,各监所对低空安防力量的需求迫在眉睫,监所反无人机安防装备的部署势在必行。(一)智慧监所“留白”阶段首先,有方向无细则的监所空防标准有待实践完善。目前国内对监所安防的空中警戒标准尚无明确要求,《监狱建设标准》39条仅有一句“高度戒备监狱罪犯室外活动区域宜设置必要的防航空劫持的设施”的笼统要求,其他尚处于“留白”阶段,为未来智慧监所的空防技术“补白”留下了探索空间。其次有规划有需求的警务科技赋能已是大势所趋。公安部《“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治安、交通、出入境、消防、警卫、信访、监管等社会管理服务装备体系建设”“切实规范警用航空装备建设”。司法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科技创新规划》将“结合无人机监测防范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监所安全防控科技水平”列为重点任务。近些年各地纷纷重点加强空中警务力量建设,据统计2017年全国涉及警用(反)无人机(含边防、消防等)的采购案例共332宗,采购无人机数量721架以上,涉及金额2.5亿元人民币左右。(二)重地面监管,转动控制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我国无人机年销售达300万架,增速67%。仅江苏省截至2017年8月登记的无人机数量就有18713架。同时据英国卫报报道,仅2015年英国就发生了33起无人机向监所投递违禁物品案件。面对数量庞大的无人机使用基数和愈发频繁的无人机入侵态势,如今各地监所开始从重地面监管的“平面”安全思维向着“空地”联防的立体观念积极延伸,反无人机低空安防建设已经成为共同选择:在国外,2018年起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监狱已开始安装移动探测设备,以探测微型飞机和使用无人机进行警戒周边巡逻;英国成立特别行动队,专项整治无人机入侵监所等犯罪问题;瑞士伦茨堡中央监狱与RheinmetallAG公司达成协议,安装该公司Radshield系统无人机监视设备。在国内,2016年4月,新疆召开无人机座谈会,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等单位提出了使用无人机的急切需求;2016年12月,江苏省监狱管理局邀请灵信科技公司开展无人机防控专场演示;2017年4月,安徽省监狱管理局邀请上海资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演示“空降兵”反无人机安全管控系统;2019年3月,云南监狱系统举办第三期无人机驾驶和反制技术培训班。另据中国招标与采购网公告统计,2018年下半年各地监所招标采购的无人机(反无人机)数量多达20余套,构建监所空中安防力量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三)持续创新,全力构建专业定制的反无人机安全体系监所安防市场广阔,为适应监所安防的特殊要求,很多科技公司都以专业定制、全程服务的方式为各地监所提供全面的反无人机安防方案。如灵信科技公司研发的“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可以满足监所单栋建筑“点式目标”防护、多建筑群“面式目标”区域防护、狭长型“线式目标”区域防护、移动式“运动目标”伴随防护等多样需求,为监所的反无人机安全需求提供专业定制。同时,面对严峻的监管安全形势,各地监所也积极主动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大力推动地空联动、三维管控新模式下的警务创新。以江苏为例,太湖戒毒所积极建立“超低空目标防御系统”和“空中鹰眼”系统,为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增设新屏障;苏州监狱指挥中心积极引入无人机巡防指挥系统、大平台三维地图等信息化技术,构建立体高效指挥调度体系;常州监狱运用无人机开展监内安全巡防、森林防火、应急处突等工作,延伸安防视角。科技公司和监所管理供需双方的共同需求,为无人机安防系统在智慧监所中的推广普及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三、监所低空安防管理的展望虽然目前监所低空安防的意识已经悄然形成并渐成趋势,但是监所低空安防管理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标准不统一、操作能力不过关、日常运维不健全等问题十分突出,对此,今后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扩大学院的低维安保建设1.细化禁飞区管控范围,加强私抢禁飞区管控能力禁飞区制度要落到实处。虽然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监管场所属于低空禁飞区,但是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监所、公安、武警、民航等各方共同协作,通过三维赋值、障碍栅格、电子围栏等技术进一步细化禁飞区管控范围,通过地区立法执法等加大私闯禁飞区打击力度。在江苏,2017年公安厅与东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江苏安全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通告》,明确监所等政府机关属于禁飞区,对擅自升放无人机的,将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加强教育,着力规范无人机禁飞行为多行业作为要形成呼应。监所要制定低空反无人机安防详细预案,对反无人机的装备管理、信息传送、指挥协调、地面联动等明确分工,确保处置科学。公安要重点推行无人机购买实名登记制度,驻监武警要掌握反无人机设备操作和预警技术,与监管民警形成安防合力。生产企业应强制在无人机中植入GPS系统、禁飞区地理坐标及电子身份信息,用技术约束“黑飞”行为。民航、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等部门要从行业标准、自律公约、信用建设、安全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提升无人机操控者的安全意识。3..清缴隐患排查安防作业要内外联动。监所内要科学分工,指挥中心、监管支队、信装中心、押犯区队要按预案分级响应,对目标及时预警、迅速锁定、科学反制,对被入侵区域依次隔离排查、清缴隐患。监所外要迅速报警,会同监管民警、武警、地方公安快速锁定目标,追踪操控人员,审清入侵事实,做好调查取证,查清狱情隐患。程序上反无人机安防装备要与指挥中心平台无缝对接,能实时启动安防预警、跟踪监控、指挥调度和视频取证,做到空地一体、察打一体,同时能根据预警类别等级,及时向厅局部门传送信息、汇报备案。(二)完善学院低碳安全技术的专业定制1.射频侦查技术目前对无人机的监测预警技术主要有探测雷达、光电设备、射频侦测、声学探测和广播自动监视等几种类型,综合监所区域固定、空间封闭、人员密集、警力集中等特点考虑,射频侦测应该是最适合的技术选择。布局上以武警周界岗楼为固定点,以监所办公楼等制高点为信号补充,可形成四面向内的扇形信号扫描面,完整覆盖全部监所低空警戒区域。射频设备体积小、成本低、无辐射、精度高、不受天气和地形影响,与现有警戒设施融合度高,通过多点组网布阵,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时段低空监测任务。2.监测装置干扰反制目前针对无人机的防御手段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干扰阻断、诱骗控制和直接摧毁等几大类,其特点和效果各不相同。结合监所的防御定位和执法权限,考虑以干扰阻断类设备配置较为合适。监测装置发现入侵对象后,随即启动预警和反制设备,对入侵无人机实施通信及导航信号干扰,阻断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飞控和图传连接,迫使入侵无人机按照程序预定模式自行降落、悬停或者返航。这种信号反制设备可以固定在监测点位定向发射,也可以通过手持式便携操作,设备可选型号十分丰富。同时,监所指挥中心等部门也可以配备适当数量的无人机捕手(射网无人机)作为应急力量补充。3.公安信息化建设“无人机系统的实战化运行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员来驾驭,不仅要了解现代飞行技术,掌握无人飞行器驾驶,具备无线电相关知识,能够进行视频图像的处理,还必须熟悉公安信息化作战所需的技能,应把无人机操作手列入专业人才库建设”(三)为监狱建立低级别安全合作平台1.新科技不断投入使用如今监所的地面“三防”水平毋庸置疑,已经形成了围墙电网、视频监控、红外报警、警力巡逻的成熟模式。当下智慧监所建设快步推进,信息大平台、电子三维地图、人像智能识别、电子定位腕带等新科技不断投入使用。监所低空安防更要主动顺应智慧监所的建设要求,按照标准对接、数据互通、技术集成的思路加快融入现有安防管理体系,实现低空安防图像捕获、实时回传、编码上墙,结合无线喊话、拍照录影、信息干扰、警告驱离或击落等功能,加快建成空地互补、查证一体、动静结合的立体化防控新格局。2.赋能警察权低空警戒方面,武警可以承担更大任务,无人机监测装置安装在武警岗楼是最佳选择,同时可将设备的日常运维、紧急操控、应急联络等权限交付武警负责,提高处突效率。警务合作方面,监所反无人机的“盾”与公安警用无人机的“矛”可以紧密配合,通过共同参与警用无人机行业标准的制定,规范无人机数据端口与链路,实现“警用无人机前端侦察数据接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情报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等公安业务系统”3.监所与企业的常态合作模式无人机技术日新月异,监管场所作为被动防御方,对无人机的防范和反制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