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专业知识_第1页
脑出血专业知识_第2页
脑出血专业知识_第3页
脑出血专业知识_第4页
脑出血专业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内科业务学习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定义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因素引起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实质出血。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病因病因

高血压伴颅内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先天性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及血液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内A硬化→微血管瘤―→破裂出血高血压→血管痉挛―――→坏死、破裂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70%脑出血发生于基底节区的壳核及内囊区。

出血→血肿→颅内容积↑↓

↓脑疝―→脑干→死亡。脑组织水肿―→颅内压临床表现临床特点

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局灶定位和全脑症状脑叶出血脑叶出血额叶出血前额痛、呕吐、痫性发作较多见对侧偏瘫、共同偏视、精神障碍,摸索,强握优势半球出血时可出现运动性失语顶叶出血偏瘫较轻,而偏侧感觉障碍显著对侧下象限盲优势半球出血时可出现混合性失语颞叶出血表现为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为主的瘫痪对侧上象限盲优势半球出血时可出现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可有颞叶癫痫、幻嗅、幻视枕叶出血对侧同向性偏盲,并有黄斑回避现象,可有一过性黑矇和视物变形多无肢体瘫痪丘脑出血丘脑出血丘脑性感觉障碍: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感觉多为自发痛或感觉过敏。外:三偏内:高热、昏迷、瞳孔改变下: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脑干功能衰竭双侧壳核出血壳核出血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常波及内囊。对侧肢体偏瘫。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是痛温觉减退。同向偏盲。凝视麻痹,双眼持续向出血部位凝视。尚可出现失语,体像障碍,记忆力和计算力障碍,意识障碍等。桥脑出血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小脑出血

轻者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疼痛和平衡障碍但无肢体瘫痪(常见临床特点)。

重者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小时内出现颅内压迅速增高、昏迷、枕骨大孔疝形成而死亡(血肿压迫脑干之故)。

脑干出血脑桥出血

脑干出血最常见部位。立即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四肢瘫痪。多于48小时内死亡。脑室出血脑室出血

轻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多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症状。

重者立即昏迷、频繁呕吐、瞳孔呈针尖样缩小之后散大、高热、深大呼吸、四肢弛缓性瘫痪而迅速死亡。辅助检查头颅CT或MRI(首选检查项目)

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像。辅助检查脑脊液(非常规检查)

外观呈血性(血液破入脑室)、压力增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可诱发脑疝)。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血管畸形征像。诊断要点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定位症状和全脑症状头颅CT或MRI呈现高密度影像治疗要点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体功能;防止再出血;防止并发症

治疗要点控制脑水肿

20%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地塞米松、10%白蛋白。

★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作用和激素的的致应激性溃疡作用。治疗要点控制血压

随颅内压下降血压亦降低。

血压高于220/120mmHg时行降压处理。常用硫酸镁、速尿等(作用缓和)。★应将血压控制于较平时略高水平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提示病情危重治疗要点应用止血和凝血药物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无效,凝血障碍性疾病所致必须应用。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并发症处理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前护理:

1、术前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瞳孔大小,肢体活动情况,语言反应情况。以便与手术后对比,评价手术的效果。2、备好术中用药及抢救器械。3、备好手术专用器械:手枪式充电电钻、穿刺针、血肿手术包、无菌引流袋、5ML及10ML注射器。4、患者剃去头发,侧卧位头部与床面平行,有烦躁不安者应加约束带,专人固定头部。术后护理:

1、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躁动不安者应加约束带,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如出现抽搐、偏瘫、头痛、恶心、呕吐应及时报告医生。2、脑室引流袋妥善固定床头,根据医嘱调节适宜高度。

3、注意观察引流的颜色、量,并做好记录。

4、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5、头部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并在无菌操作下每日更换引流袋。6、外出检查时须将引流管夹闭。

手术前后血肿的比较

手术前手术后

手术后7天

手术后27天

手术后7天手术后27天护理评估病史

高危因素、诱因、局灶和全脑症状、CT所见。身体评估

肢体肌力、肌张力、血压、瞳孔、神志。辅助检查

头颅CT或MRI。护理评估意识监测瞳孔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病情监测心理状态监测脑出血病人的监测什么是意识?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的内容包括“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与行为”。觉醒状态有赖于所谓“开关”系统——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完整,意识内容与行为有赖于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完整。

意识监测意识障碍的分类

1)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又复入睡。

2)昏睡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强刺激有反应。不易唤醒,醒时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作简单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3)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等脑干反射可存在,肢体可呈伸直性去脑强直,出现病理反射,呼吸、脉搏、血压等尚无显著改变。中度昏迷:对重度疼痛刺激可有反应,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轻度变化。深昏迷:患者意识全部丧失,强刺激也不能唤醒。肢体常呈弛缓状态,无自主运动,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常有大小便失禁、脉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与节律异常。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法

本法主要依据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诂的方法。总分15分,最低3分。按得分多少,评定其意识障碍程度。13~14分为轻度障碍,9~12分为中度障碍,3~8分为重度障碍(多呈昏迷状态)。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吩咐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刺痛睁眼2只能说话3刺痛躲避4不睁眼1只能发音2刺痛屈曲3

无语言1刺痛强直2

无反应1

GCS评分※

瞳孔监测正常瞳孔正常人瞳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两侧对称、相等,对光反应灵敏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2.5mm~4mm。

通常随着昏迷加深,瞳孔相应扩大,对光反射逐渐减弱至消失。瞳孔改变的差异,常显示脑部病变部位的不同。丘脑、下丘脑受损-瞳孔中度缩小,对光射存在。中脑损害引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脑桥病变导致瞳孔小如针尖当发现双侧瞳孔大小不一致时,须确定何侧为异常。小脑幕切迹压迫动眼神经时,最早出现该侧瞳孔改变,先是短时缩小后才扩大;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Hornersyndrome)时,该侧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生命体征监测脑出血高热的特点体温39-40℃以上,持续高热不退,无寒战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全身皮肤干燥无汗,一般药物降温效果不好,而物理降温有效。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脑出血病人脉搏特点:脉搏减慢结合瞳孔呼吸的变化提示脑疝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提示中枢衰竭,是临危的表现8/21/2023呼吸功能的监护

(1)呼吸率、呼吸幅度

(2)呼吸节律(3)肺部听诊呼吸音,(4)肺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肺部异常情况(5)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6)动脉血气分析脑出血可直接损伤脑桥和延髓的呼吸中枢和/或继发肺部疾病而导致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由于呼吸节律、频率和通气量的改变而发生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

1、紧张、烦躁

2、Cushing反应(呼吸深慢、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为脑疝典型期表现)

3、原有高血压血压监测

血压升高的原因急性脑出血时血压升高是颅内压增高情况下保持正常脑血流量的脑血管自动调控机制。降压药的使用仍有争议,过快降压可致低灌注或脑梗死,持续高压可致脑水肿恶化。舒张压建议维持在100mmHg水平,但须小心,防止个体对降压药特别敏感。急性期后可常规用药控制血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肌力指肢体做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评估肌力。0--Ⅰ级为完全性瘫Ⅱ--Ⅲ级为不完全性瘫Ⅳ级为轻瘫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移,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肢体能对抗阻力但力量较弱。5级正常肌力。监测病人是否有视力、视野障碍。监测病人是否有咳嗽、吞咽功能障碍。监测病人是否有失语、失读、失写症。颅内压监测监护仪传感器接头与病人颅腔相连,直接测量颅内压力,也可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