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_第1页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_第2页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_第3页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_第4页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

J.om8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填空)

一、填空题(在规定期间内回答出对的的答案)

3、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在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6、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翻译成中文的是陈望道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抱负是实现共产主义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线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10、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1、恩格斯认为,所有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4、“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5、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源,表白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16、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7、认为世界上存在不可知之物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18、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20、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是联系和发展

22、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是列宁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4、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主线属性是运动

25、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2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27、实践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

29、辩证否认实质是扬弃

3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

3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

33、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3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

3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作用的产物

37、否认之否认规律揭示了前程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现象

38、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线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39、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结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0、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主线的结识方法。

41、“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实践产生了结识的需要(实践是结识发展的动力)。

4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故意义“这句话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43、在结识的本质问题上,两条对立的结识路线是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44、人类结识世界就仿佛照镜子似的,是旧唯物主义结识论的观点。

45、感性结识和理性结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辩证的否认的原理

47、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结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48、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

49、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认之否认规律。

52、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53、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

54、有用就是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55、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56、在当代中国,树立对的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规定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58、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59、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60、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61、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62、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6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5、真理与谬误的主线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6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6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68、发展的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0、价值或互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

7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7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74、商品经济是以互换为目的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7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7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人是亚当.斯密。

78、马克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劳动价值论

79、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论”,这是唯心主义的理论

80、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只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1、唯物辩证法的否认之否认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82、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83、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8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线动力

8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结识真理的道路。这表白真理具有相对性

86、“手推磨产生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87、商品的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价值。

88、互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

8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90、商品经济产生的两大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和劳动产品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91、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92、唯物主义的三种发展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3、列宁说:“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94、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9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发明者,所以归根到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96、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如何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说明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97、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98、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100、“黑人就是黑人,黑人只有在奴隶社会才是奴隶”,这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10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0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0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04、人为自然界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05、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

106、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勒斯

107、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康德、休谟

108、“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于《共产党宣言》一书

109、“两个必然”出自于《共产党宣言》一书

110、“两个决不会”出自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

111、《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

112、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13、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114、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5、人的类本质是劳动。

116、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7、我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8、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19、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20、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是劳动的二重性。

1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2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互换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12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124、“劳动发明价值”的观点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

125、“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观点是大卫•李嘉图

126、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是自由人,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

12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128、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29、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

130、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31、19实际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32、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尚有中国、朝鲜、越南、古巴和老挝。

13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134、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13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13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38、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

13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40、人类存在的方式是社会实践。

14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的原理。

14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43、哲学的基本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和同一性问题。

144、与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结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少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缺少实践的观点。

145、感性结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形象性。理性结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146、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分权制衡,即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147、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党。

148、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149,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151、马克思的《资本论》创建了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15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建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5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统一于物质。

155、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56、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58、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干找到最后的根源,才干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159、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规定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160、马克思的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161、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结识和解决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162、唯物辨证法是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线方法。

163、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4、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65、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体现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66、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要做到坚持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167、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和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主线相应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

168、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69、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70、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7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17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