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总则的社会性
孟德斯茨曾经有句名言:“在民法的眼中,所有的个人都是整个国家。”民法典就是人性法。强化人文关怀是当代民法的重要发展趋势,使整个民法规则发生一种重大的改变,甚至是革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下文简称《民法总则》)的制定重新开启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进程,将极大地推进民事立法的体系化进程,在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体现了时代性。所谓时代性,是指民法总则的理念、规则、制度应当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表现出法律与时俱进的品格。古人说,“法与时转则治”,正是因为民法总则体现了时代性,才使得我们的民法典真正符合人民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一、为什么《民法典》的一般规定反映了连续性(一)总则对中国的体现《民法总则》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民法总则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并回应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民法总则》是对我国民事立法、司法经验总结、提炼的结果,许多制度和规则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设计的,使得该法具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例如,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地宣告,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法目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有助于实现民法的基本功能和目的。另一方面,民法总则反映了改革的需要,确认了非法人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规定了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将其从物权保护扩大到财产权保护,这是对《物权法》的重大完善,适应我国当前改革中强化产权保护的现实需要。《民法总则》不仅完善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还完善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一方面,该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法目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并确认了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该法广泛确认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项权益,规定了胎儿利益保护规则、民事行为能力制度、老年监护制度、英烈人格利益保护等,实现对人“从摇篮到坟墓”各个阶段的保护,每个人都将在民法慈母般爱抚的眼光下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二)强化人文关怀是民法规则的重大改变如果说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19世纪风车水磨时代民法典的代表,1900年《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工业社会民法典的代表,那么,我国的民法典则应当成为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民法典代表之作。21世纪时代精神应该是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保护,孟德斯鸠曾经有一句名言,“在民法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民法就是人法。强化人文关怀是当代民法的重要发展趋势,使整个民法规则发生一种重大的改变,甚至是革命性的。例如,传统的侵权法主要是制裁、追究责任为目的,但今天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就是说侵权法不应该更多考虑怎么去制裁行为人的过错,而更应当考虑怎么去对受害人提供全面救济。《民法总则》许多条款都反映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例如,宣示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强化对胎儿利益的保护,强化对被监护人的保护,规定了成年监护制度,规定紧急救助人的豁免权等等。(三)民法总则关于保护个人人格尊严和生态环境等重大原则《民法总则》确立了两项重要的权利:该法首次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隐私权的概念,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该法扩张了知识产权的客体范围,增加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规则等,这就适应了互联网、大数据和高科技时代的特征。民法总则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维护了个人的人格尊严,并将有力遏制各种“人肉搜索”、非法侵入他人网络账户、贩卖个人信息、网络电信诈骗等现象。21世纪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更为迫切。《民法总则》第9条规定了绿色原则,要求从事民事活动要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第132条规定禁止滥用权利,要求所有人和使用人不得滥用民事权利,破坏环境和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回应了现代社会突出的环境问题,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理念。二、《民法典》的时间特征(一)增加了胎儿在劳动时间上的受赠《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该条扩大了胎儿利益保护的范围。《继承法》第28条已经明确规定遗产分割时应该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显然,此种利益已经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死胎的,则保留的遗产份额要重新作为遗产,适用法定继承的规则。《民法总则》新设了胎儿接受赠与的规则。同时,民法总则通过赋予胎儿权利能力,就使得其可以取得遗赠的财产,从而保护了胎儿的权益。此外,民法总则第15条使用了“等”字,表明了除了上述利益之外,胎儿还享有其他的利益,这主要是指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其健康生存的利益也要受到保护。此外,该条还为胚胎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二)《瞳前后》不符合时间降低了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最低年龄界限(从10周岁下调至8周岁)。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出发,需要允许其从事一定的民事活动,有利于未成年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活动,从而培养其社会生活能力,也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三)完善监督管理制度1.以国家监护为主,社会治理为辅《民法总则》构建了监护制度的基本思路,即以家庭监护为基础,以社会监护为补充,以国家监护作为保障。也就是说,没有监护人的,民政部门作为监护人。这就形成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民法总则》将监护制度规定在自然人中,是因为监护制度主要是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种补充,应成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组成部分。2.监护机构及其职责在监护制度的规则设计方面,把被监护人作为管理的对象转变为现在的把被监护人视为独立的主体,充分尊重其独立的意愿。传统上的禁治产制度(禁治产就是禁止管理财产)认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有酗酒、吸毒、赌博和胡乱奢侈消费等恶习的人进行约束,由监护人来代替被宣告禁治产的人来代为管理财产。《民法总则》第35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这一规定实际上是要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和利益,充分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精神。3.比较老年监护制度成年监护,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和约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所实施的监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规定了老年监护,我国《民法总则》借鉴了比较法上的经验。适应老龄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民法总则》规定了成年人的意定监护,成年人可以选择的监护人的范围十分广泛,不限于法定监护人,也不受法定监护人的顺序限制,这有利于充分老年人的意愿。4.由被监护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个案认定如何判断是否妥当履行了监护职责,情况比较复杂,难以作出具体规定,而应当依据被监护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个案认定。在尊重其真实意愿时,也要考虑其年龄与智力状况,尤其是在老年监护中,更应当尊重老年人的意愿。监护人只是起到一种对被监护人的保障并协助的辅助作用。(四)全面保障私权《民法总则》强化了对私权的保护,专设一章规定民事权利,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整个民商事立法都在民法总则的统辖下具体展开,使其真正成为了“民事权利的宣言书”。私权制约着公权的范围,规定私权的范围有利于明确公权的边界,进而有利于防止政府对私权的不当干预,有力地规范公权,并使民事主体在其私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充分的救济。总则为分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因为民法典分则实际上是按照物权、合同债权、亲属权、继承权、人格权以及因侵害民事权利而产生的侵权责任等内容展开的。《民法总则》继续采纳《民法通则》的经验,专设“民事权利”一章,集中地确认和宣示自然人、法人所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充分地彰显民法对私权保障的功能。《民法总则》在全面保障私权方面呈现出许多亮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时代性,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例如,该法首次正式确认隐私权,有利于强化对隐私的保护。再如,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总则》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维护了个人的人格尊严,并将有力遏制各种“人肉搜索”、非法侵入他人网络账户、贩卖个人信息、网络电信诈骗等现象。二是全面性,即系统全面地规定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项人身、财产权益。从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角度来看,《民法总则》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物权的表述,这是对《物权法》的重大完善。该法对知识产权的客体进行了详尽地列举,扩张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该法强化了对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保护,有助于弘扬公共道德,维护良好的社会风尚。三是开放性,《民法总则》第126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依据该条规定,不论是权利还是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这不仅与保护民事权益的基本原则相对应,而且为将来对新型民事权益的保护预留了空间,保持了对私权保护的开放性。保障私权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完善民事责任制度民法总则中,设立独立的“民事责任”一章,就民事责任问题作出统一规定。1.自愿救助不得违反公平原则,行为具有标准《民法总则》明确见义勇为人原则上不用承担责任,称为紧急救助行为人享有豁免权:“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也称为“好人条款”。但应当指出的是,该条的适用应当符合一定条件:一是必须是自愿救助,如果行为人负有救助义务,则不适用该条规定。二是必须实施了无偿救助行为,如果是有偿救助,则不能适用豁免规则。鉴于实践中出现的“小月月”等实践,因此,通过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对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互帮互助,具有重要意义。2.“等”字,即指“谁”该条规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弘扬价值观,社会正气,向英烈学习。《民法总则》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适用这一规则必须符合如下条件:一是必须是针对英雄烈士等实施了侵害行为,除了英雄烈士外,还有一个“等”字,其主要是指与英雄、烈士类似的人;二是必须侵害了四中人格利益,即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三是因侵害英雄烈士等的人格利益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三、《民法总则》的规定应当具有以下四种主要特征《民法总则》颁布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解释,并完善配套规则,及时清理相关立法中不合时宜的规则。当前亟需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分则之间的关系。《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各分编实际上是普通法和特别法之间的关系。原则上,对于《民法总则》已经做出规定的内容,分则应当尽量避免做出重复规定;对于总则中已经做出原则性规定的内容,分则应当作出细化规定;如果总则的规定较为具体,则可以考虑将其纳入分则之中。二是《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制定的,前者制定后,后者应当废止,但由于后者涉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公司员工培训
- 食堂大灶点火规范培训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12月份)
-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省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
- 信息技术(第2版)(拓展模块) 教案 项目3、4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4 物联网
- T-ZFDSA 10-2024 沙棘面制作标准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课件 易月娥 项目5、6 Web和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证书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 高中语文第1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2节联想与想象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 骨盆临床解剖
- 环保行动未来在手-共筑绿色生活守护地球家园
- 社会经济热点-贫富差距专题
-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解析
-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妈妈
- 猪肉配送服务应急保障方案
- AI技术在智能旅游中的应用
- 财产损害谅解书
- 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报告
- 航天集团员工手册
- 物联网中的边缘智能设备与边缘计算
- 篮球培训年终总结报告
-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