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人物形象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人物形象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人物形象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人物形象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人物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文阅读(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要求: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诗人自己或诗中塑造的他人形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人【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注释】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1)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下片中“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高考的考法?考人物的身份【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高考的考法?考诗人的内在性格【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高考的考法?考人物的外在行为特点【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高考的考法?考塑造人物的手法学习目标常见人物形象类型人物形象题的基本答题思路比较鉴赏的注意点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规范读诗,提升能力古典诗歌之人物形象类型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诗中塑造的他人形象:在某些诗歌作品中,诗人会借助笔下塑造的其他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如《江雪》中的渔翁形象,也是柳宗元自己的化身,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游子形象2.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闺妇形象3.王翰《凉州词》

献身边塞的征人形象4.卢纶《塞下曲》

勇猛善射的将军形象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

6.陶渊明《饮酒》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类型举隅人物形象题的基本答题思路【审清题目】:(1)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2)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参考步骤】(1)概括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外(外貌、遭遇、行为)+内(性格、思想)+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结合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考察他人形象时需要考虑)

江南曲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采莲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比较鉴赏注意点比较两首诗中主人公的不同形象。比较鉴赏基本方法:

1、整体把握两首诗。

2、审题,找出对比点。

3、求同寻异,比较鉴赏。

江南曲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采莲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比较鉴赏注意点参考答案:《江南曲》刻画了一位含蓄深情的思妇。《采莲子》刻画了一位情窦初开、大胆纯真的采莲少女。比较两首诗中主人公的不同形象。(1)正侧结合,全面把握正面刻画

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描写等侧面烘托、衬托

环境描写

周围人的描写(2)关注背景,知人论世(3)联系生活,调动积累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注释】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1)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下片中“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动作、神态推测人物的身份【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注释】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1)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下片中“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隐士(农夫)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动作、神态推测人物的身份【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通过人物的行为推测【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争

先。通过人物的行为推测理解诗文要调动生活积累。B项,战士急行军时要衔枚疾走,奋勇前行(非争先);考生与之相似的是奋笔疾书(非争先、一往无前)。E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为国选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体弱多病。【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从诗人的心理层面分析【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从诗人的心理层面分析文言实词的迁移:诗歌首联内容:①文言实词——“那”,怎么。“适”,到。②典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分析小结:本诗写诗人送兄弟子由出使契丹,表达了作者对其乐观的送别,不辱使命的劝勉,不忘故国、保重自身的劝诫之情。答案:①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②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分析)【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从环境、侍儿、李将军自己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角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用到哪种读诗的基本方法?1、能识别语言变形中的“语序调整之倒装”。如何倒装的?应为“侍儿语笑知礼数,野客吟哦任狂疏”,理解时要调整为正常的语序。2、与“侍儿”对应的“野客”是什么人?从对仗来推测。可能为来自乡间的门客,也可能是李将军自己。从侧面描写的角度看,“侍儿”“野客”可能是一样的,都是李将军的身边的人。知识迁移:《过故人庄》,“过”是拜访,题目意为:到故人的田庄拜访。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试打分:殷莹:对比,用“侍儿知礼数”与李将军对比,体现其文化之高。栾玉成:“侍儿知礼数”表现李将军家风正家教好。郭丛彬:“侍儿知礼数”体现李将军平易近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