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虽巧 改进更好_第1页
构思虽巧 改进更好_第2页
构思虽巧 改进更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构思虽巧改进更好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对于“向心力”的教学采用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利用所学的矢量运算法和极限法,从理论上推导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表达式,然后再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实验验证中,教材提供了这样的实验案例:“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细线下面悬挂一个钢球,细线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画着几个同心圆的白纸置于水平桌面上,使钢球静止时正好位于圆心。用手带动钢球,设法使它沿纸上的某个圆周运动,随即手与钢球分离。

教材中设计这个实验,就是想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得到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

(1)利用秒表(或手表)测小球运动的周期,由圆的半径就能求出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代入向心力的表达式,计算出向心力的大小。

(2)利用半径和线长,就能确定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从而计算出小球的合力,这也就是小球运动的向心力。

比较由上述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进行验证。

对于教材中所介绍的这个实验,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均未成功。所以认为本实验方案“构思虽巧,操作不了”!

(1)小球的速度方向(抛出方向)是我们预设的某个圆的切线方向;

(2)小球的速度大小为此时小球所在圆轨道对应的线速度值。

以上两点要同时做到,也就是说速度的方向不能偏,速度的大小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否则小球将不是做圆周运动,而做椭圆摆。而我们在实验时,是不太可能做到以上任一点的,更不要说是能够确保同时做到以上两点要求。

我猜想,编者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小球的抛出速度是一个定值,而这个值是实验者难以把握的,所以文中提到:“用手带动钢球,设法使它沿纸上的某个圆周运动,随即手与钢球分离。”这一说法。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用多大的速度去“带动钢球”?当手与钢球分离时,我们能控制这一速度值吗?事实上不能,所以,这个实验确难成功。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实验设计和出发点是很好的,构思是十分巧妙的,所以,我想对这个实验做个小的改动,让这一方案得以实施。

我们在铁架台上水平固定一只稍长点的铁夹子,用铁夹子竖直夹住一只小直流电动机(可从废旧的录音机、玩具汽车上拆),让电动机的转轴竖直向下,而在电动机的轴上固定(焊接)一个“偏心”的小扣,用来系细线的上端,用一个可调电压的电源供电,或者在电路中串联一只可调电阻,来控制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让电动机来带动小球的摆动,待到小球运动稳定时,再将预先画好的多个同心圆的白纸靠上去……本实验方案可操作了。

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小球会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不同偏角时稳定地做圆锥摆,方便我们测量多组数据,做更多的探究。

通过这一改动,利用了电动机给圆锥摆提供了一个持续的驱动力,平衡了小球运动过程中的运动阻力,使得圆锥摆能持续稳定地摆动。这样,本实验不旦可以操作,而且还能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