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控股的红筹股自我重构与资本市场构建_第1页
北京控股的红筹股自我重构与资本市场构建_第2页
北京控股的红筹股自我重构与资本市场构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控股的红筹股自我重构与资本市场构建

作为北京中国政府在香港的定期企业,北京通讯社是一家著名的红筹股。说起北控,估计很多人并不了解,但他旗下的许多知名企业,则是妇孺皆知:三元食品、燕京啤酒、首都机场高速、王府井百货,这些明星企业曾经云集北控旗下。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北控在香港上市,一举斩获1276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超过2190亿港币,创下了堪称神话的资本奇迹。北控有着无上荣光的过去,也曾经历“走下神坛”的沉浮。从2002年开始,综合类红筹股开始走下神坛,经过了相对漫长的重组、重构。最终,这家声名显赫的红筹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了自身的救赎与重构,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的企业重整案例。今日,北控集团总经理白金荣在讲述北京控股起伏沉落、自我重构的资本故事时似乎更多的是一些思考与启示。“资本市场摸爬滚打这些年,有经验更有教训,更多的是深刻的体会。”白金荣说道。证券:红筹风暴后,北控是否入了?1996年,北京市政府考虑通过北控这家窗口公司在香港上市,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平台筹集资金,为北京市建设服务。从1996年5月酝酿到9月16日正式启动,北控开始选择资产。1997年5月29日,北控成功上市,白金荣由当时的北京市体改委副主任调任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上市之时,北京控股旗下企业均为北京市的优良资产。当时北控持有首都机场高速96%的股权,王府井百货大楼51%的股权,建国饭店55%的股权,燕京啤酒80%的股权,此外,北控还掌握着三元食品以及北京麦当劳的中国股权。凭借这些优质资源在香港上市着实非常诱人。同时,北控上市也选择了良好的时机,就在香港回归之前,资本市场爆发了一股红筹热。白金荣坦言道,这是成就北控神话的客观因素。的确,认购倍数1276倍,冻结资金2190亿港币,在几大航母级中资公司香港上市之前,北控的纪录一时无人超越。“北控发行价12.48元,路演阶段不断上升。从香港到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纽约,股价一度攀升到30多元。”白金荣回忆说。当时,香港的《经济日报》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在人口只有600多万的香港,北控的认购表竟然发出了110万张,香港市民普遍认为买了北控的股票就能赚钱。北控上市当日之红火景象,让白金荣至今都记忆犹新:“上市当天,北京控股董事会主席胡昭广带着北控的管理团队进入香港联交所,整个交易大厅一下子沸腾起来,身穿红马甲的交易员全体起立欢呼。他们在喊,迎财神、到50。意思是北控的股价能到50。”北控这位“财神”之后的表现也果然不负众望一一北控的开盘价突破了40元,不到一个星期就突破50元,最高点达到了65元。多年后,白金荣分析认为,当年那些狂热购买北控股票的人并不能说是冷静的价值投资者:“后来我跟一些基金经理座谈时,他们也承认当年确实有些冲动。但是话又说回来,在那样一个红筹火热的大背景下,不跟风的绝对是少数,这也是一种‘羊群效应’。对基金经理们来说,大家买你也买,买错了不是你的错;大家都买你没买,那才是你的错。”然而谁都不曾想到,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香港资本市场迅速反应,北控的股票也开始下跌。“股价跌到30元时,我们就开始接受不了了,曾经在内部开会时讨论,甚至有人说,如果北控股价跌破20元,我的感情将受到沉重打击!”白金荣回忆。之后发生的事情更让白金荣以及北控的管理团队意想不到。2003年前后,北控的股价甚至跌到了5、6元的历史最低位,情景相当凄惨。“金融风暴以后,北控没能适应资本市场急速变化的需要,丧失了融资能力。”当时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经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投资者更为清醒,不再看好北控这样的综合类红筹股。当年北控曾经一度想做高科技产业,路演到伦敦,股东从投资安全的角度质疑北控:“北控进入高科技产业是有风险的。”这种毫不留情的批评震动了白金荣:“后来我们渐渐理解了,在资本市场面前流泪没有用,北控必须适应资本市场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从北控离后,北京燃气的经营体制“北京概念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曾经大受追捧,为什么后来就不受投资人待见了?因为基金经理对综合类企业看不清、看不懂。”白金荣说道。为在资本市场重新塑造自身形象,逐步扭转北控公司综合概念的印象。北控着力推进重组。在重组前,北控的业务曾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旅游概念,比如建国饭店、八达岭长城;一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像首都机场高速;一部分是高科技;还有一部分是消费概念,比如燕京啤酒、三元、王府井百货。而重组后的目标是希望将北控努力塑造成一个以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为主的公司,与此不相关的产业逐渐剥离。白金荣解释说,燕京啤酒一直没有从北控脱离,是有原因的。“燕京啤酒的产量接近500万吨,名列世界啤酒第8位。在北控集团,燕京啤酒的利润贡献仅次于燃气居第二位,北控还未找到能够跟燕京啤酒相匹配的利润贡献企业。”在将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后,2005年1月8日,北京控股集团正式成立。作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和北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北控集团的主要业务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北控集团的成立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第一步。当时,北控集团通过京泰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北京控股”51%的股权。目的就是要把燃气集团中质量最好、效益最好的部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打造以燃气为核心,以公用事业为主业,气、热、水、路多个强势业务板块彼此协同、相互支撑的业务格局。作为向北京市供应天然气、液化气、煤气、压缩天然气的国有企业,燃气集团为北控集团上市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整合北京燃气之后,北控即拥有8000多公里的管线,一年输送的天然气将近50亿立方米。2007年为上市公司带来7.8亿元的利润。此后3年间,天然气业务向上市公司贡献的利润高达17亿元。如果陕京三线通气,那么其输送的天然气将会由原来的几十亿立方米变成200亿立方米,利润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在无限风光的背后,重组北京燃气之艰辛却鲜为人知,白金荣坦言,由于北京燃气规模大,所以整个过程如同新股上市一般程序繁琐。首先需要经过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之后是律师介入进行法律公证,整个过程要报香港联交所。同时燃气作为公共事业还要经过包括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商务部、国家外事局等多个部门的审批,在香港则还要经过港澳办审批。经历时日十分漫长,自2005年正式启动重组,2007年3月才开始在香港资本市场履行相关程序,直到6月29日才最终完成财务交割,历时两年。以市场规则运作,企业从资本市场争取得更好北控集团在重新调整了业务结构之后,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得以重新塑造,在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大大加强。2007年注资后首发新股,瞬间拿下37亿元。2009年发行了换股债。两年时间,通过燃气注资,北控集团拿回了40亿现金,赚的是盆满钵满。“股票融资,债权融资追捧的人也很多,一些大的投资银行都在密切关注北控。”白金荣透露说。近两年,凭借业务的增长与香港资本市场不断的升温,北控的股价平均在50元左右,最高时达到60元,利润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白金荣略带欣慰地说道:“北控的总股本是11亿3700万股,按照今年每股60元的股价计算,北控的市值已经突破了600亿元大关。”一路走来,白金荣感慨万千:“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不可低估。如果我们能找到有价值、可掌控的核心行业、核心产品,又能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通过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加速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造和扩张,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从高度多元化向相对专业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公司市场化演进的必然。重组之后,感悟颇多的白金荣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整合效应”。在他看来,北控集团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资本结构、资产布局的调整,得到市场的认可,融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如果依照过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种整合和再造绝不会成功。“这些企业小而散,各自隶属不同部门,要进行重组,首先得把利益部门调整好。”十六大之后,国有资产体制进行重新调整,国资委的角色与地位得以确立。国资委作为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集中解决过去部门分割所造成的效益问题、重复设置的问题,创造了体制、机制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