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顶杖式唐墓发掘简报_第1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顶杖式唐墓发掘简报_第2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顶杖式唐墓发掘简报_第3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顶杖式唐墓发掘简报_第4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顶杖式唐墓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顶杖式唐墓发掘简报

20世纪60年代春天,新疆吐鲁番市考古队在阿斯塔纳北部挖掘了古墓。其中编号为TAM336的一座规模较大,但盗扰最严重。此墓出土俑像之多,为吐鲁番地区迄今所仅见。由于某些原因,此墓发掘资料尚未全部整理。从先后整理修复的俑像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戏弄俑。据我所知,这类戏弄俑有的是前所未闻,有的虽或有所见,但表现形式也不尽同。我曾参与此墓发掘,现选取其中五种先作介绍,以飨读者。一唐长安氏唐墓阿斯塔那336号墓是斜坡墓道、阶梯过道一天井的南向洞室墓。墓门原用木板、土砖封护,左上角有盗洞;内有斜坡甬道通向墓室。甬道东西两壁,相对各开一大型拱顶壁龛。龛内主要陈放俑像。这些俑像以泥制为主,兼有木雕;形象大多是人物,也有少量动物如牛、羊、马、猪、骆驼等家畜,还有井、灶之类模型。因遭盗扰破坏,绝大多数俑像都被打碎后,弃置于甬道、壁龛乃至墓室内。此墓未见纪年文物出土,但与已发掘的当地四百多座晋一唐古墓相比,其形制无疑属唐代。当地有天井的唐墓始见于武周时期。墓室前增置甬道,并开凿壁龛以置俑像的,不早于垂拱末年(688年)。因此,此墓上限应不逾7世纪80年代末。所出俑像体形不象盛唐时期那样丰腴,仍具初唐风格,应属开元以前作品。因此,我们暂时把此墓时代定在7世纪末至8世纪初,约当武周时期。本文介绍的几种俑像,即当此时。二根据五种性能测试这几件戏弄俑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时皆有残损,经初步修复后,绝大部分已公开展出。(一)原木杆至顶7作为“戴身份证”的下借鉴此俑木雕,由顶竿人与竿末倒立童子组成(图版陆:1)。顶竿人短衫,短裈,腰间系带。四肢已残,仅右臂得以修复。原作两足分开直立、双臂左右平伸状。这种姿势便于保持头顶立竿平衡。出土时原竿已失脱,因俑的头顶有一小圆洞,恰可纳入同墓所出木杆残段的一端,此杆一端也正有原置小洞内的粘接痕,推断此杆即为木俑头顶立竿,乃据以修复。竿顶倒立的童子赤身,着红色犊鼻裈,除左足右手残缺外,基本可以复原。其左手掌心有与木杆直径相当的粘接痕,可据以确定原是以左手撑持倒立于竿末的。需要说明的是,原竿长度难以确知,暂依现存残木杆修复,只能示其大概。现在修复后的残高为26.8厘米,可以肯定小于原竿。另据我的记忆,同墓还出有一件与此倒立童子相似的木雕童子,四肢残,疑与此俑亦有关。若竿顶有双童表演,则立竿之上或当另置有横杆,但此点目前还难以确定。顶竿载人之戏属百戏,已见于汉画像石。竿顶可有一至三人。如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中所见,竿顶有三个童子表演。这种表演,当即《邺中记》所谓“额上缘橦”。或如张衡《西京赋》所云:“都卢寻橦”、“橦末之伎,态不可弥”。前者是攀缘高竿为戏,后者乃于竿顶作种种表演。这两种橦伎之橦,可以人承,但也不必皆以人体为依托。唐代把这种顶竿之戏叫做“戴竿”。据唐人李冗《独异志》(卷上)记载:德宗时(780—804年),有一戴竿妇女“王大娘”,三原人,可“首戴十八人而行”。如此高超的伎艺,可谓绝无仅有。这种顶竿载人表演之戏,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杂技表演中仍保留着这个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二)狮子舞的源流泥俑通高12、长10厘米。狮子的头部与身躯为一整体空壳,底边厚约0.5厘米。从断残的碴口看,它是用掺有毛绒的细泥塑成的。躯体外表用篦状物压划出弯曲的条纹,象征遍体披毛;中脊饰彩带一条,两侧有对应下垂的彩带各四条,与中脊彩带相垂直。躯体下露出四肢,腿周亦压划毛状条纹;四足明显是人的足形。原涂毛色大都剥落,仅能看出通体先施白色,局部杂以浅绿色,头部的嘴、眼眶原涂红色,牙齿作白色。因为出土时四肢与狮体脱离,所以最初介绍时称为“小卧狮”狮子舞何时始见于我国,目前尚难断言。但唐代肯定已有狮子舞。《通典》卷一四六云,“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并志其扮演之情形:“缀毛为衣,象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这里所说是太常寺领导的、为宫廷演出的景况。每狮四人:二人弄狮,二人调驯之;五狮毛色各异,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别为青、白、赤、玄、黄五色。狮子起舞时,有乐队伴奏、伴唱,并欢踊、击掌应节以和。看来这是用于喜庆或节日的歌舞表演,歌太平之乐,以颂帝王之德。这里狮子舞俑只一件,看来是模拟民间的演出。它也是“缀毛为衣”,如《通典》所志。唐代诗人元稹《新题乐府·西凉伎》中叙玄宗时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宴会宾客盛况:“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醖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狮子舞与其他舞乐百戏,一同为这位封疆大臣宴会助兴。这种狮子舞,有时也许被赋予一定故事情节加以表演,类似戏剧。如与元稹同时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新乐府·西凉伎》所咏:“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双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道是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诗人接着叙写一年已七十的征人,见弄此戏而泣,认为当时边疆沦陷,守土将士对此应感羞愧。白诗所叙,带有抒发自己感情的成分。但诗中描述的狮子的装扮、演出情节,以及观众对这个节目的反应,可能都存在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对“假狮子”的形象描写,与我们这件狮子舞泥俑也基本一致。根据以上唐人记述,狮子舞可能自西方传入中国。其传入时间,以此俑为证,当不晚于武周之际。狮子舞传入中国后,可能首先在宫廷演出,并按中国传统观念,改编为有大型歌舞伴随的“五方狮子舞”。其后逐渐流入官府乃至民间,通常作单狮表演。调狮者二人,作“昆仑象”,即扮为黑人形象,或“紫髯深目”的胡人形象。“假面胡人”,说明是由演员化装成胡人形象。这里的假面,可以是面具,也不必只限于面具,还当包括涂面、贴髯等化装手法。我们在同一墓中,发现有三件黑人泥俑。其一,原残,已修复,高11.2厘米(图版陆:2),肤黑而发卷,赤身着桔红色及膝短裈。手中所持之棒是修复时所加(原物未必如此),如果是调狮者,双手所持可能是绳。其二,残高9.5厘米,左臂右腿均缺失,左足亦断损,形象、服饰与上件同(图版陆:4左),当属同一组,疑与上件同为调狮者。如是,则此俑右手原持之物或当是拂。另一黑人泥俑较上二俑稍高大,四肢均残,残高10厘米(图版陆:4右),原似着短衫、裙。衫、裙原亦敷彩,但已剥落,残存白色,与狮子舞俑之毛色相近。这三件黑人泥俑,因盗扰失其原位,究竟哪件(全部或个别)与狮子舞有关,虽难以断言,但其中必有与此狮子舞有关的。甚至不能排除这三件黑人俑均与狮子舞有关:形体稍大的为引领或指挥,另二人扮相全同,则为调驯者。现暂附于此,以待将来验证。狮子舞至今仍在我国流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狮子的造型、表演方式看,这件距今大约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狮子舞俑,与今天所见的舞狮仍基本相同。(三)表演、表演之互合泥俑通高12.8、马长13.6厘米(图版柒:1)。马作白色,骑者衣绿,戴黑幞头。马的躯体中空,腰底平齐,下露四肢亦如人的胫足。此俑出土时也已残为多块,其修复过程与根据,大致如上述之狮子舞泥俑。这种马舞怎样表演,未见文献记载。根.据此俑形态,可大致作如下推断。马腹下四腿,当有二人。因此演员至少为二人。设三人表演:二人隐身于马体内,另一人骑马背上(实即马体内后一人背上),就外形看,可如此俑所示。倘由二人表演,则于马背穿一洞,前一人置身其间,上身外露,马背两侧附饰假肢,亦如真人之下肢,其下身则隐匿于马腹内(类似今之“跑驴”表演),仅胫足外露,作马的前腿;后一人隐身马腹,两手臂附于前者腰际。这样就可应节踊舞,跳跃自如。从此俑观察,骑者下肢似为伪装,且臀部不显,颇似二人表演。只是从透视、人体比例来看,又显然不合。但我仍认为二人表演的可能性甚大,其不合比例与透视,乃因塑造此俑目的在于表现这种表演节目,带有一定的艺术夸张,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人体比例与透视效果。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马舞之戏,由于弄马者之一上身外露,可以表演自如,除音乐、歌唱伴和外,未必另有调弄者相随。关于演白马之戏,史籍虽未详载,但《隋书·音乐志》有“神白马”之曲,谓“生于胡戎”。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于“鼓架部”举戏弄名目,内有“弄白马”。但不知是否即为此俑之所表现者。按,唐代弄兽类之戏颇为流行,表演形式也不一。除上述弄狮子、弄白马外,还有弄麒麟。唐人张(四)“大面”—“大面”舞泥俑此泥俑出土时保存较好,仅足、臂有损,已经修复(图版柒:4)。俑高10.2厘米。豹目,狮鼻,连鬓短须,貌类胡人,张口作呼啸状;双臂向两侧悬起:左臂微抬,屈肘向前略下倾,右臂微向下斜伸,双手握拳,手中原握有物件(已失,仅存握孔);左腿下蹲,右腿向右斜伸;头戴附有若干小球形装饰的幞头,头巾于背后垂至腰下,彩绘,巾尾作倒三角形;上衣紧袖白地绿彩衫,外罩紫地朵花斜领对衿半臂,腰间系带,下着白袴,外罩绿色战裙,足着乌皮长靴。由于色彩大部剥落,服饰花纹色彩难以一一复原。尻下原有一孔洞,可纳木棒,俑体借以稳定。原棒已失,图中所见之木棒乃修复时补置。此俑形貌、身段、服饰,都使人联想到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戏剧中的“架子花”(武花脸),它无疑就是文献记载唐代伎乐中的“大面”。“大面”亦作“代面”。“大”、“代”同音通假。《通典》卷一四六“散乐”中有“大面”,云“出于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貌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唐人刘按,兰陵王为高齐宗室,《北齐书》卷一一有传。略云“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云:“戏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可惜由于盗扰破坏,此俑带色已脱,手中执物并失,难以判明其原来是否“腰金”与“执鞭”。但“衣紫”则是肯定无疑的。据上述文献记载,把它定为“大面”舞俑,作为唐代戏弄之一,当非妄断。“著假面”,固然可以解释为戴面具,但如上文所说,也可包括化装,即涂画脸谱。其目的在于显示角色的勇武,以增强戏剧效果。现在美、日等国,有一种颇为盛行的专业角力竞技,英语叫做Professionalwrestling,日语简称作为歌舞戏的“大面”舞,亦称“弄兰陵王”,在初唐即颇流行。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隆范才五岁(为卫王),就曾于武则天临明堂时“弄兰陵王”。其时在武周天授元年(690年)从此俑形象看,我国传统戏剧中“净”的脚色,可能由此发展而来。(五)“踏歌谣”俑图1男、女泥俑各一,高皆12.8厘米。出土时两俑均残,女俑尤甚,经于大量泥俑残块中反复搜寻拼接,始逐渐复原(图版柒:2、3)。出土时彼此关系已失,但二者等高,同戴黑色风帽,显系同一组,因此我们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予以讨探。男俑身着肥厚的白色(色彩有脱落)对衿长袍,左手作扶杖状(原似扶杖而行,但杖已失落),右臂自然前摆,步履蹒跚。此俑面部涂为红色(彩色大部脱落),黑须连鬓,醉眼矇眬,面若浮肿,似长期酗酒所致。女俑风帽较长,帽裙下垂紧围脖颈,上身赤裸(涂为肉色),下系绿色长裙(裙有双袢分吊于两肩,若今之寝裙),左臀外露,示此裙已破。她右足前趋,左臂后摆,右臂屈肘前振,通体作扭腰摇动状。此俑虽着女装,但脸部表情诙谐,唇上稍凸,隐约若有短髭而加以掩饰,显示由男性扮演女角,即“弄假妇人”。面对这组戏弄俑像,自然使人联想到文献记载中的“踏谣娘”。“踏谣娘”或称“踏摇娘”,唐人杜佑《通典》(卷一四六)、崔令钦《教坊记》、段安节《乐府杂录》、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北齐有人姓苏,《旧唐书》、《通典》并作“踏摇娘”,且谓“生于隋末”之“河内”人,余略同上。又称“河朔演其曲,而被之管絃。因写其夫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此与《教坊记》所志有异。按,《教坊记》一书所志,大抵皆天宝年间(742—755年)乐部杂事。所谓“今则妇人为之”,是指在盛唐时,“踏谣娘”中的角色已由女性扮演。此俑所示,仍由男性扮演,则未失其本意,当出于初唐。细审这对泥俑所表现的角色特征,与《教坊记》中的描述正相符合。男俑作酗酒成性之醉态。衣白袍示其为白衣,本无出身,即“实不仕”的身分。神态却又显出故作矜持之状,以表现他“自号郎中”。这个扮相,正符合“苏郎中”这一角色。女俑戴风帽且围颈,与男俑服装对照,表明时在寒冬。但她却袒露上身,穿一件露臀破裙,恰当地表现了因丈夫嗜饮酗酒,造成家庭贫困,以致妻子衣不蔽体的情景。她的身段作应节舞动的摇摆状,示其且歌且行,符合“踏谣”或“踏摇”之名。尤其是男性面容、体形,却着女装,正是“丈夫着妇人衣”的扮相。在故事情节中,她本是个悲剧脚色,但满脸充满诙谐表情,表达了为逗观众“笑乐”而在做戏的神态,增添了戏剧色彩。这个角色无疑就是“踏谣(摇)娘”,即“苏郎中”之妻。将这两个角色联系起来看,这出戏正处于演出过程中:“踏谣娘”且歌且舞,诉其冤苦,苏郎中则刚刚出场亮相。以下的发展自然是:两人见面、争吵、厮打,“作殴斗之状”,剧情进入高潮。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把这对泥俑联系起来,定名为弄“踏谣(摇):娘”,是恰当的。可惜的是,因墓葬遭严重盗扰,泥俑原.来位置几乎全被打乱,无从获悉这出戏乐队演奏(“被之管絃”)的实况。三党支部之“合生”—余论为了弄清这些俑像名目,我接触了一些有关文献资料与前人论述。在考证之余,觉得有些感受,不妨附志数语。本文所谓“戏弄”,指伎艺表演。依个人浅见,顶竿倒立属百戏,即今之杂技表演;狮子舞、白马舞可视为舞蹈节目、如果赋予一定的故事情节,增添相应的角色,也可演为舞剧;“大面”(“弄兰陵王”)是独舞,可视为歌舞剧;至于弄“踏谣娘”,则无疑是戏剧(歌舞剧)。我国唐代是否有戏剧,目前似乎还没有一致公认的结论唐代有所谓“合生”,弄“踏谣娘”是否属于合生?据《新唐书·武平一传》:中宗置宴于两仪殿,“酒酣,胡人襪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因倨肆,欲夺司农少卿宋庭瑜赐鱼。平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