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健康的未来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未来消费者参与的新世界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教授大卫卡特撰写了一篇题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最大力量》的文章。未来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再只是“患者”,而是“健康消费者”。健康消费者不仅包括具有特定健康状况的患者及其朋友和家人,还包括为了实现自身或者他人健康目标的公众。未来,健康消费者可以高度参与到医疗决策、临床方案实施、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健康管理中。我们认为,未来的医疗保健模式具有三个特征:以健康为导向、消费者高度参与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组织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然而,当前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人类在对抗传染病和急性病过程中形成的,临床干预方式、医学理念都难以应对慢性病的挑战,导致了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医疗供需矛盾等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瑞士、德国、日本、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开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带来的挑战。医疗保健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明确新时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趋势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一个不可逆转的变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世界各个国家的疾病谱已经或正在由传染病、急性病向慢性病转变,心血管疾病、中风、II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个变化趋势将从根本上决定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卫生保健服务,什么的医疗模式能够满足新的需求,以及现有的医疗保健体系的转型方向。慢性病是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疾病。改善与健康有关的生活方式,可以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医疗保健需求正在由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向两端延伸,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变。一个新的产业正在兴起——“健康”产业的规模将在未来10-15年超过当前的“医疗”行业,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不再只是医生和医院的责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大家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保持健康。正如大卫·卡特勒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所言,医疗健康领域最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力量就是患者本身。未来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再只是“患者”,而是“健康消费者”。健康消费者不仅包括具有特定健康状况的患者及其朋友和家人,还包括为了实现自身或者他人健康目标的公众。未来,健康消费者可以高度参与到医疗决策、临床方案实施、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健康管理中。英国牛津大学卫生科学院院长MuirGray说,医学需要一场革命,而不仅仅是架构的重组,革命的方向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组织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美国的4P医学模式也是对上述变化趋势的呼应。4P医学模式指的是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性化(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未来医学愿景。它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院院士、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创始人LeroyHood提出,受到美国医学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高度认可,并已经开始推向实践。未来的医疗保健模式具有三个特征:以健康为导向、消费者高度参与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组织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美国医师协会将其概括为“参与式医疗保健”。参与式医疗保健的目标是通过预防和健康促进,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它的核心是充分激发消费者在健康保健活动中的力量。健康中国行动特别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中国行动倡导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现实落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准确地把握到这些变化趋势,明确了新时期的医疗卫生服务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注重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充分调动个人、家庭、社会、政府等力量。医疗信息化:模式3个领域和信息互通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老龄化社会,虽然步伐和程度各有不同,但人口老龄化已是很多国家面临的普遍现象。人口金字塔的形态正在改变,医疗卫生人员的稀缺是必然趋势。著名学者托马斯·韦特就曾预测,美国和德国需要每年增加30%~80%的卫生保健人员才能保持现有医疗服务水平,卫生保健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将出现永久不匹配。医疗供需矛盾是未来全球医疗体系都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的情况更复杂,形势也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了全社会医疗健康需求急剧增长,并呈现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动态化的特征。医疗供给体系不连续、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薄弱,公共卫生体系碎片化,难以适应又快且急的需求趋势。当前,我们正处于席卷全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正在快速突破,并加速向不同产业渗透。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数字化部门,支持世界各国评估、整合、规范、最大程度地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医疗创新,提高医疗卫生效率。那么,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帮助解决医疗供需矛盾?信息技术如何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沿着两条路径进行渗透,并以迥然不同的方式改变了医疗健康产业的面貌,缓解医疗供需矛盾。第一条路径的主线是医疗信息化,方向是以数字化连通全医疗体系,构筑互联互通的医疗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从产业端进入,沿着现有成熟的医疗保健产业链渗透到各个环节系统,包括医疗服务系统、医疗保险系统、以及医药产业。沿着这条路径,信息技术将首先实现医院内部不同部门的业务相连,再向院外医疗卫生资源延伸,进而与医药公司、健康险公司、科研机构、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等互联互通。以数字化连通全医疗体系,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构筑互联互通的医疗生态系统,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高效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信息化在中国已经走过30年,以财务为主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已经基本全面覆盖,医院实现无纸化办公。临床业务系统(CIS)整体水平还偏低。总之,目前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程度还非常低,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实现院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到2019年,只有36%医院建立了院内电子病历连接,实现医院内部业务互联互通的医院不到10%。医院内部数字化,是区域内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的前提。近几年,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由于具有成本低、易维护、可扩展、易共享、易协同等优点,正在加速医院内部数字化进度。数据云端化,也为区域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不同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有了初步的布局。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医保结算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未来将连接医疗、医保、医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和药品零售消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微信支付、支付宝走进医院,打开了toC的窗口,将消费者和医疗机构连接起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一个完全toB的封闭系统。第二条路径的主线是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方向是以数字化“赋能”消费者参与医疗决策和健康活动,帮助消费者在医疗保健中获得更自主的权利,进而推动新的“健康”产业的兴起。信息技术通过创新医疗模式“赋能”消费者,为用户提供线上买药、线上诊疗、健康管理工具等服务。第二条路径通向赋有自主权的消费者、和消费者高度参与的医疗保健。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消费者,赋予消费者更多责任和权利。消费者在医疗保健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导权,基于科学的医疗保健将不再是医生的专属领域,消费者在医疗保健活动中获得更自主的地位。消费者能够积极参与健康决策和医疗保健活动中,并通过预防和健康促进措施,减少疾病发生,保持健康状态。消费者的参与,是推动“健康”产业崛起的主要驱动力量。中国的互联网医疗从2000年开始萌芽,最早应用于医疗资讯、用药信息、疾病知识科普。2010年以后医药电商兴起,互联网公司、医药批发公司、连锁药店开始网上销售医药产品。2015年以后移动医疗开始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医疗健康服务中找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挂号、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工具、健康险销售等等。患者一直在医疗保健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由于广泛存在于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患者没有足够的知识了解疾病情况和治疗可能性,因此只能被动接受医生的安排。信息技术将彻底改变消费者在医疗保健过程中的角色,“赋能”消费者,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真正参与到健康决策和疾病诊疗。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提高了健康信息的可及性。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寻找健康资源、和病友交流,更好地参与到医疗决策和实施健康方案。全球已经诞生了超过30万种面向公众的数字化工具(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帮助消费者监测健康状况、慢性病日常护理、以及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过去,患者只能从医生那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现在,患者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生理数据,包括体温、血压、血氧、心跳、眼压、心跳、呼吸、脑电波、睡眠等等指标。德国科学家发明了微型MRI仪,只有30厘米高,患者在家就可以做磁共振检查。未来,随着家用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的快速发展,基于科学的医疗保健服务将由医院扩展到家庭和工作场所。未来两条路径将逐渐延伸、连接、融合,资源要素在产业链间不断交换和相互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将发生根本性的重构,线状、链条式的产业链结构重构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医疗健康服务。当前的互联网医疗、移动互联网医疗,可以从健康、非核心医疗业务形成优先突破,再逐渐向医疗核心环节延伸。医疗卫生服务链条从核心诊疗环节向两端延长,补充预防、康复、健康维护等服务内容。医疗和健康相互衔接,专业医疗人员和消费者共同协作,线上和线下一体化、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生态系统互联互通。助力健康决策,打造“健康”产业生态美国医院协会在《数字化转型:随时随地的医疗》中阐述,数字技术正在加速医疗变革,未来的医疗行业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和数字化连接。中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走过三十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医疗健康领域渗透。如何迎接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浪潮?我们可以用两个关键词——“赋能消费者”和“互联互通”,来概括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重点。1、消费者的参与是数字化时代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在医疗保健数字化转型中,消费者的参与却非常容易被忽视。消费者的参与是未来医疗最重要的特征。人们通过截然不同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医生合作、以及达成健康目标。消费者的参与需要数据、信息资源、和工具支持,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参与工具也应运而生。远程医疗、线上咨询、医药电商等创新模式,为消费者参与医疗保健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时下,各种互联网医疗创新模式的发展思路过于针对“医疗”,而忽略“健康”。互联网医疗如果只是做与传统医疗保健行业对接的业务逻辑,是很难发展的起来的。企业如果能够把“赋能消费者”作为发展目标,真正帮助消费者参与健康决策,并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嫁接到智能设备、家用医疗器械、体检、健身养生、教育、营养食品等不同产业链的资源,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那么一个新的“健康”产业生态将逐渐兴起。案例1:腾讯医典将基于科学的健康决策从医院延伸到个人,促进更好的预防和健康管理英国牛津大学卫生科学院院长MuirGray在《TheResourcefulPatient》提出“聪明的病人”这一概念:21世纪的病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各类数字化工具,来更多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的决策。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家用医疗器械以及面向消费者的健康应用的蓬勃发展,基于科学的健康决策将从专业人员(医院、医生等),延伸到个人。腾讯在2017年正式推出了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工具——腾讯医典。腾讯医典希望以专业化、结构化的知识图谱,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容易获取的医疗健康知识。消费者可以通过学习知识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通过预防和健康促进措施,减少疾病发生,达到更好的健康结果。在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消费者可以在各类资讯平台上追踪疫情动态,学习疫情相关、防护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主动隔离、正确佩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消毒等。公众还能够利用全国联网的信息资源,自查暴露接触史,评估风险等级,监测各项体征指标。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全民积极参与新冠状病毒防疫活动,对于疫情防控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腾讯医典联合百万医疗专家,以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新冠肺炎医学知识。腾讯医典按照预防指南、检查诊断、治疗进展等不同阶段分类呈现知识体系,并区分热点科普、辟谣、针对老/幼/孕群体的专门知识和疾病自查等板块,便于用户一站式获得具有针对性的疾病知识。截至2月4日,腾讯医典新型肺炎疫情专区已上线超过500篇原创新型肺炎相关科普和辟谣文章、70多条科普视频、四场科普直播。2、互联互通需要解决资源互通、数据共享、系统连接、生态开放等问题。这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卫生机构、医药公司、IT信息服务商、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多方共同协作。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数据存储,促进个人健康数据共享,打破医疗“数据孤岛”。《数字医疗》这本书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实现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第二阶段,不同的医疗信息系统间实现互联。第三阶段,充分发挥医疗大数据的价值。第四阶段,创造技术工具、完善医疗制度、建设医疗机构、改进医院文化,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提升大众健康和改善医疗质量。医疗数字化首先要单点突破,每个医疗卫生机构要完成内部数字化,这是互联互通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的医院数字化程度比较低,医院内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还没有形成联通。这严重阻碍了跨机构、跨地域的数据流通。这是由于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早期缺乏顶层设计造成的。医院都是在HIS系统之上建立各种业务系统,大型综合性医院有上百个业务系统。医院内部各个系统之间是断连的,形成了医院内部的“数字孤岛”。第二步是连接和共享。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业互联网,从技术层面为不同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可能性。互联互通需要连接医院、医保、制药企业以及消费者的数字基础架构。金山、阿里、腾讯、华为、金蝶等云服务供应商与传统医疗信息化软件公司合作:通过医疗云,实现医院内部诊疗全环节的数据连同;通过卫生云服务,连接外部医疗资源。医疗信息化原本是一个完全toB的封闭系统,互联网公司加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够将C端消费者连接进来。供方和需求方的连接是一个突破性的开始,为供给和需求提供了动态交互的界面,未来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目前,阿里、腾讯通过支付环节连接医疗机构和消费者,未来将在更多环节有着更多样化的连接,为互联互接医疗卫生系统提供了面向用户的“数字窗户”,推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系统。案例2:腾讯&东华医为合作,推动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云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2019年东华医为和腾讯合作,打造了“三云一链”,帮助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升级。东华医为是一家医疗信息软件服务提供商,为5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信息软件服务,其中300多家是三甲医院、30家是头部百强医院。东华医为提供在医疗领域等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和医院政府资源。腾讯提供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能力,助力东华行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升级。基础层:腾讯云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能力;平台层:腾讯微信、企业微信提供连接能力,腾讯觅影提供AI辅诊工具;应用层:东华医为提供“三云一链”,即连接起G端(卫计委、医保等政府部门)卫生云、B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云、C端(患者、医生)健康云,健康链、以及六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医疗云”是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核心功能包括云HIS。云HIS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一个数字化平台,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医疗行业所有的数据。数据云端化能够实现跨机构、跨地域的医疗健康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云HIS能够加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普及。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存在“三缺三难”难题:缺技术、缺人才、缺经费;卫生信息系统难建、难用、难管。相对于传统HIS,云模式具有成本低、易维护、可扩展、易共享、易协同等优点。云HIS可以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云平台应用无机房、无服务器、无系统、免维护,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需求。实现医疗互联互通,关键在于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数据存储,促进个人健康数据共享。目前,个人的健康数据零散地分布在医院、体检机构、药店、智能手表、手机应用程序里。电子健康卡就是希望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数据存储,能够跨区域、跨机构、跨应用端进行数据资源整合。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72家公立医院的互联互通和业务数据共享和协同。深圳市居民通过电子健康卡,就可以在全市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疗保险等不同机构,享有预约挂号、就诊、检查、取药、支付、电子病历查询、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家庭医生在线签约、药品配送、满意度评价、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等服务。未来,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那么患者从安徽省立医院转院到协和医院,医生获得患者的授权查阅他在省立医院的医学影像资料(X线片,核磁,CT,超声)、病历、用药记录等。数据如果要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数据共享协议。首先,不同医院使用的诊疗方法、病历记录、质控标准等完全不同。举个例子,同样是血液钾含量低,有的病历是“低钾”,有的病历是“低K”,有的病历是“↓K”。另外,不用医院使用的信息系统也不一样,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标准。目前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是互相独立的,医院之间难以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目前,大多数省市都是以医联体为单位先实现局部数据共享,再逐步向其它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案例3:腾讯以“电子健康卡+区块链”助力安徽解决跨越就医2019年,在腾讯的助力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及其医联体推出电子健康卡。患者健康数据在医联体内实现共享,医生经过患者的授权可以调阅患者在其它医疗机构的病历档案,为居民跨越就医提供了便利。腾讯提供的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数据授权、防篡改、可追溯、加解密等问题,为数据流转提供了安全保障。随着电子健康卡在全市、全省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广,居民的健康数据将能够在全国所有医院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拥有一个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的高效安全的电子健康档案。如果能再和智能可穿戴备、家用诊断器械、健康应用程序连接起来,那么我们将拥有一个全面的、连续的、动态的、多维度的个性化健康数据“云”。案例4:长三角区域肿瘤医疗体,通过统一诊疗标准、数据共享,促进跨区域医疗资源联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等四家医院建立了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现三省一市跨区域的数据流动,就必须要统一诊疗标准。联合体通过院间交流合作,统一的诊疗标准,包括诊疗方法、病历撰写。协议还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质控平台,通过院级间交流,实现质控流程的标准化、放疗、化疗、病理质控平台的整合、质控数据的信息与共享。通过统一诊疗标准、数据开放共享,长三角地区肿瘤专科资源互联互通。从消费者端到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医疗信息化历经30年的发展,从管理系统数字化,走向临床业务系统数字化、诊疗全过程互联互通。目前,我们只有大约10%的医院完成了院内数字化,医院内部不同业务之间互联互通。中国医疗数字化建设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中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将不断加快。愿景是以数字化连通全医疗体系,构筑互联互通的医疗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是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开始。这和消费领域完全不同。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起始于为消费者提供人与信息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以及人和服务的连接。新一轮的产业互联网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从连接消费者走向实体行业,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各环节的广泛连接。而在医疗保健市场中,患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株洲个人购房合同(标的:购房贷款)3篇
- 2024年房产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范例版B版
- 2024版医院神经科医疗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实习协议书:金融行业实习生实训合同3篇
- 2024年度招投标模拟实训服务合同2篇
- 2024商标转让合同附商标品牌形象重塑与升级服务2篇
- 2024年度工程承包合同标的及工程详细描述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磷矿石购销合同(新)
- Linux系统管理及应用项目式教程课件 项目6 管理软件包与进程
- 班主任工作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三
-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包括活动记录与科室质控数据监测与统计表格)(模板)
- 停车场利润分成协议
- 家具安装垃圾清理方案
- 外研社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有创监测技术》课件
-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
-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的应用详述
- 【课件】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 资产评估公司三级复核管理制度
- 国开《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形考任务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